•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胡明洁 吴守伟 刘辉 张静 方强 沈继龙

引用本文:
Citation: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作者简介: 胡明洁(1972-),女,讲师.
  • 基金项目:

    蚌埠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BY0815)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11079)

  • 中图分类号: R382.3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ried blood spot genomic DNA isolation kit and boiling method in DNA extraction and PCR detection of Plasmodium vivax

  • CLC number: R382.31

  • 摘要: 目的: 比较水煮法和干血滤纸片基因组DNA分离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及克隆研究的差异。方法: 采集间日疟患者末梢血制备干血滤纸片,分别用水煮法和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 10份。PCR扩增LDH基因,并克隆质粒pGEM-PvLDH。分析比较2种提取方法的差异。结果: 水煮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间日疟原虫gDNA,均扩增出LDH基因特异条带,但试剂盒提取的gDNA目的条带亮于水煮法。结论: 水煮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在等量血源条件下,所得DNA量较少、纯度较低;试剂盒提取可获得较高的得率,在定量检测和复合扩增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成功率较高。
  • [1] 高迎陶志勇夏惠陈勇王雪梅方强 . 间日疟原虫醛缩酶的克隆、表达与初步鉴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777-780.
    [2] 胡守锋陶志勇夏惠高琪胡开明 . 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浓集纯化及免疫反应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653-656.
    [3] 李光友陈勇夏惠方强刘丹买月琴贺文欣 . 间日疟原虫MSP1-1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935-937.
    [4] 马佳宋文庆杨清玲王惠 . 石蜡包埋淋巴瘤组织线粒体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334-336.
    [5] 刘从森陈勇朱玲玉唐素兰管俊昌夏惠 . 一种简便高效制备伯氏疟原虫蛋白的实验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129-131.
    [6] 朱正武殷晓明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Alzheimer病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299-301.
    [7] 侯晞梁枫李爱剑王灿戴体俊桂常青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依达拉奉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及NOS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673-676.
    [8] 茆海丰秦岭杨晋赵勇营丽娟 . 头孢西丁和拉氧头孢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方法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513-516.
    [9] 张建军余纯陈志挺 . 胃灵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7): 625-627.
    [10] 薛玉芹方强 . 结核病DNA疫苗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408-4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43
    [11] 梁颖霍强王清清王元元蒋志文 . 海藻亲水性成分的提取及物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7): 622-625.
    [12] 夏超孙兴华刘媛石金城 . 心脑致宝平的提取工艺.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88-989.
    [13] 崔琢王淑民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67-68.
    [14] 李多杰彭开桂江浩 . 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构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46-148.
    [15] 梁玉华廖亚平李中文 . DNA扩增法检测46,XX男性Y特异序列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63-64.
    [16] 高慧婕刘超李倩 . 乙型肝炎患者睾丸和附睾组织HBV DNA检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150-152,254.
    [17] 郝维敏刘杰杨晓春 . 标本因素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3): 295-297.
    [18] 陈继梅施志农田芸 .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158-159.
    [19] 刘作强陈捷方小武吴日然陈昂韦剑洪 . 精子DNA损伤对试管婴儿助孕结局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5): 575-576,578.
    [20] 蔡成云徐振山宋礼华 . 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相关参数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6): 798-80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96
  • HTML全文浏览量:  261
  • PDF下载量:  1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04-27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作者简介: 胡明洁(1972-),女,讲师.
  • 1.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合肥 230031;
  • 2. 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系, 安徽蚌埠 233030;
  • 3. 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蚌埠 233030
基金项目:  蚌埠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BY081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11079)

摘要: 目的: 比较水煮法和干血滤纸片基因组DNA分离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及克隆研究的差异。方法: 采集间日疟患者末梢血制备干血滤纸片,分别用水煮法和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 10份。PCR扩增LDH基因,并克隆质粒pGEM-PvLDH。分析比较2种提取方法的差异。结果: 水煮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间日疟原虫gDNA,均扩增出LDH基因特异条带,但试剂盒提取的gDNA目的条带亮于水煮法。结论: 水煮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在等量血源条件下,所得DNA量较少、纯度较低;试剂盒提取可获得较高的得率,在定量检测和复合扩增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成功率较高。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