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危重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马进

引用本文:
Citation:

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危重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简介: 马进(1967-),女,安徽宿州人,主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554.8;R722.15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素在治疗危重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剂量、给药方法及时机。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DIC的新生儿采用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每次20~40 u/kg,6 h一次;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后,延长给药间隔至8~12 h,直至停药。结果: 13例新生儿中,高凝期5例用药3~5天,无一例死亡。低凝期8例,3例死亡,其余5例用药3~9天,均存活。所有存活病例中未发现因用肝素导致出血的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新生儿DIC,不引起出血加重,疗效好,安全性高,减轻患儿痛苦,适用于DIC各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1] 裴亚利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6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61-62.
    [2] 徐爱文 . 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28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33-335.
    [3] 孙勇余朝文卢冉聂中林王孝高高涌 . 经导管持续溶栓联合间歇性脉冲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8): 1016-1018,10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8.011
    [4] 高海军 .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78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56-157.
    [5] 李桂莲 . 湿热敷联合肝素对PICC插管后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373-374.
    [6] 汪吉平李虹王孝慧骆俊秀单新莉 . 低浓度肝素直接封管法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540-1542.
    [7] 邸春阳郭益新徐玉新季松茂瞿丽平聂青松 . 小剂量肝素联合维生素K1佐治婴幼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68-70.
    [8] 盛仅翠 . 小剂量肝素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198-199.
    [9] 焦雪娟申庆文张兰玲刘淑玉叶国柳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31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272-1274.
    [10] 徐双云徐家丽沈怀云周瑞孔平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669-671.
    [11] 段宝珍黄应祥张利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6): 730-7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6.008
    [12] 施元美张泓周保健殷小平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43-1445.
    [13] 郑晓东毛大华 . 乙酰肝素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30-32.
    [14] 江四清赵德明周春雷陈卓黄辉李袁华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52-53.
    [15] 肖祥马荣周萍马欣王少清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预后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888-8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12
    [16] 王飞郑士友陈前芬王振杰纪忠王子岩刘牧林黄健康 . 活动性出血性休克限制性晶体复苏的实验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6): 575-578.
    [17] 孔德华郭增涂翀昉张泽华王芳 . 阿加曲班与普通肝素在连续性血液滤过抗凝中的作用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39(7): 859-86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7.007
    [18] 肖长水陈彩密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早期干预在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91-592.
    [19] 詹震林先红郑洪张诗海解启莲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细胞焦亡相关分子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5): 615-618, 62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5.014
    [20] 刘扬谢静殷亮石鹏 . MoCA和MMSE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05-140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72
  • HTML全文浏览量:  311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04-22

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危重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简介: 马进(1967-),女,安徽宿州人,主治医师.
  •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儿科,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素在治疗危重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剂量、给药方法及时机。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DIC的新生儿采用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每次20~40 u/kg,6 h一次;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后,延长给药间隔至8~12 h,直至停药。结果: 13例新生儿中,高凝期5例用药3~5天,无一例死亡。低凝期8例,3例死亡,其余5例用药3~9天,均存活。所有存活病例中未发现因用肝素导致出血的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新生儿DIC,不引起出血加重,疗效好,安全性高,减轻患儿痛苦,适用于DIC各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