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29卷  第3期

基础医学
AJCC/ATS胸内淋巴结影像分区中某些重要界线的确定——断层解剖与CT、MRI对照研究
王震寰, 孙静, 黄瑜, 秦登友
2004, 29(3): 189-192.
摘要:
目的: 确定ATS/AJCC胸内淋巴结CT、MRI分区中一些重要界线。方法: 在5具尸体上观察胸内淋巴结分布,用胸部横断层标本(4套)与CT (50例)、MRI (20例)图像对照观察。确定了2条辅助线和2个影像解剖标志来区分4、5、6及10区淋巴结。结果: 在主动脉弓上缘至肺动脉干区段,经升主动脉断面圆心的冠状线分开5区与6区,升、降主动脉断面圆心间连线分开5区与4L (ATS、AJCC)或10L区(ATS)。左肺动脉分开5区与4L或(AJCC)10L区(ATS)。奇静脉弓分开4R区与10R区(ATS)或4R上、下组(AJCC)。结论: 文中设计的组间界线使ATS和AJCC分区系统易于使用,有利于肺癌准确的影像学分期。
神经酰胺对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梅传忠, 沈继龙, 陈勇, 李柏青
2004, 29(3): 193-196.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酰胺对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和CD3单抗(CD3mAb)分别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Mtb-Ag激活的T细胞(γδT细胞为主)及CD3mAb激活的T细胞(αβT细胞为主);用不同浓度的神经酰胺(C2-Cer)分别作用于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培养3 h后收获细胞,应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亚群T细胞的凋亡,应用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的活性。结果: Mtb-Ag激活的T细胞中γδT细胞比例可达70%~90%,CD3mAb激活的T细胞中αβT细胞比例>90%;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的C2-Cer (≤ 10 μmol/L)对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和细胞活性抑制作用均不明显(P>0。05);而高浓度的C2-Cer对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和细胞活性抑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100 μmol/L的C2-Cer诱导γδT细胞、αβT细胞凋亡比例分别增加10。4%(P>0。05)及73。5%(P<0。01),活细胞区(R1区)的细胞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88。1%(P>0。05)和7。8%(P<0。01);而500 μmol/L时诱导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凋亡比例分别增加71。9%和73。8%(P<0。01),R1区的细胞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36。5%和2。7%(P<0。01)。结论: 神经酰胺能诱导活化的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发生凋亡,诱导γδT细胞发生凋亡所需的C2-Cer浓度明显高于诱导αβT细胞所需浓度。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马善峰, 方迎艳, 关宿东, 汪思应
2004, 29(3): 197-199.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低剂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L-SI)、中剂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M-SI)、高剂量大豆异黄酮治疗组(H-SI)、尼尔雌醇治疗组(NT)。后5组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0 mg/kg腹腔注射,制备DM模型。第5周起,NC、DC组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0 ml·kg-1·d-1灌胃,L-SL、M-SI、H-SL组分别予以大豆异黄酮30、60、120 mg·kg-1·d-1灌胃,NT组予尼尔雌醇混悬液0。1 mg/kg,每周2次(周一、四),其余时间同NC、DC组灌胃。每天灌胃2次,体积均为10 ml/kg。第10周末,测空腹血糖及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DC组比较,H-SI组大鼠体重、心肌组织LDH、CK、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高剂量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体重、心肌组织LDH、CK、SOD活性,从而对心肌自由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张恒, 顾仁樾
2004, 29(3): 200-202.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肌酸磷酸激酶(CK-MB)活性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1)的影响,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NO降低,血浆ET-1增高,同时其超微结构明显异常;而白蒺藜有效组分治疗组可将上述损害减轻并缩小梗死面积。结论: 白蒺藜有效组分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减轻心肌IRI。
三氧化二砷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
王丽, 陈治文, 夏俊, 马佳
2004, 29(3): 202-204.
摘要: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探讨砷及其化合物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为其治疗黑色素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用TRAP-ELISA和TRAP-PAGE银染法检测黑色素瘤B16细胞(简称B16)端粒酶活性。结果: As2O3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As2O3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体内SOD、CAT和NO的影响
庄颖, 姚荣英, 孟灿, 韩慧, 赵文红, 李威
2004, 29(3): 205-206.
摘要:
目的: 以喂养高胆固醇饲料造成高脂血症(HC)的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大鼠体内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基础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分别添加SI 30 mg/kg、90 mg/kg和270 mg/kg处理。实验7周。结果: SI中、低剂量组与高脂组和SI高剂量组比较有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体内过氧化作用(P<0。01),而高脂组和SI剂量组无此作用(P>0。05);SI实验组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织中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SI能改善高脂所致体内异常的过氧化状态,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并影响体内NO水平。
胃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AgNOR图像定量分析和PCNA表达
胡应光, 田宁, 汪祖权, 董世蓉
2004, 29(3): 207-209.
摘要:
目的: 探讨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5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正常胃黏膜和中高度异型增生之间AgNOR/细胞核与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高度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之间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胃黏膜中高度异型增生、早期胃癌与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均有一定关系。
大学生科技园地
参麦注射液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胡代菊, 马珺, 赵晶晶, 赵小康, 李清, 王蓓蓓
2004, 29(3): 209-210.
摘要: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麦注射液0。2 ml/10 g腹腔注射,每天2次;缺血组:生理盐水0。2 ml/10 g腹腔注射,每天2次,3天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 u/kg诱导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心电图变化(J点改变及心率变化)。结果: 与缺血组比较,参麦注射液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心脏的心电图J点的抬高幅度(P<0。01),并能抑制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率减慢(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有预防缺血性损伤、保护心脏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对阿霉素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武北京, 孙宇, 许晴丽, 吴翔, 张康健, 郭玲
2004, 29(3): 211-212.
摘要: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阿霉素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阿霉素组,(3)大豆异黄酮+阿霉素组。第3组每天予大豆异黄酮120 mg/kg灌胃1次,连续6天,其它两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第7天一次性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复制心衰大鼠模型,利用MedLab-U/4c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心室内压并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左室收缩峰压(LVSP)、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心肌纤维收缩成分缩短速度的最大值(Vpm)显著降低(P<0。05~P<0。01)。与阿霉素组相比,大豆异黄酮+阿霉素组LVSP、±dp/dtmax和Vpm均升高(P<0。05~P<0。01)。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减轻阿霉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可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脏收缩功能,表明该药有一定的抗心衰作用。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MOD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何先弟, 汪华学, 邓晰明, 吴强, 石建华
2004, 29(3): 213-215.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VVHDF)技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55例MODS患者经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Hospal BSM 22 SC血滤系统行床边VVHDF治疗。检测VVHDF治疗前后血浆BUN、Cr、K+的浓度,并检测动脉血pH值、HCO3-;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24h分别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IL-6、IL-8、IL-10含量。结果: 所有患者在VVHDF治疗后血BUN、Cr、K+均明显下降,HCO3-升高(P<0。001),酸中毒得到改善。血浆IL-1、IL-8、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IL-6水平在治疗后1h时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 (P<0。05),TNF-α水平在VVHDF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VVHDF能改善MODS患者血生化指标,可以用于MODS的治疗,同时可清除血浆中部分细胞因子。
小肠减压、肠外营养、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
刘牧林, 张雷, 方先业, 鲍子雨
2004, 29(3): 216-218.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小肠减压导管、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64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小肠减压(A组)、小肠减压+营养支持(B组)、小肠减压+营养支持+生长抑素(C组),治疗时间7~14天,并定期评定其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梗阻解除时间,小肠减压导管引流量和患者血浆前白蛋白亚油酸和氮平衡等营养状况。结果: 3组患者梗阻解除率为85。0%、85。7%和91。3%(P>0。05),第15天B、C两组前白蛋白值为(301。32±72。58) mg/L、(328。39±64。19) mg/L,亚油酸值为(66。72±20。54)μmol/L、(58。88±24。63)μmol/L,氮平衡值为(1。5±1。1) g/L、(1。8±1。4) g/L,均明显大于A组(P<0。01),C组导管引流量第2天起明显减少,腹痛消失时间为(50。28±24。37) h,肛门排气时间为(69。49±37。30) h,气液平消失时间为(77。24±38。10) h,C组梗阻解除时间较A、B两组有所缩短(P<0。05)。结论: 联合应用小肠减压导管、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缩短肠梗阻解除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单纯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愈率。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116例临床分析
徐静, 程新德, 赵天兰, 葛树星, 王怀谷, 李旭文
2004, 29(3): 219-220.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腭黏骨膜瓣后推修复腭裂的方法。方法: 术中将患侧腭黏骨膜瓣彻底松解、腭帆提肌吊带重建、血管蒂牵拉提升,使腭瓣松弛充分、后退,对侧裂缘仅作简单切口,即可将裂隙封闭。结果: 本法修复单侧腭裂116例,仅2例于近期出现腭瘘;术后语言质量和发音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临床应用方便可行。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12例分析
刘泉, 刘振华, 官建中
2004, 29(3): 221-222.
摘要: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limited扩髓和静态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12例,所有病例都首先采用静力性带锁,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结果: 12例平均随访10。3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 带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徐家丽, 孔平, 孙琦, 时花
2004, 29(3): 223-224.
摘要: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2例加用纳洛酮,并与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高于一般常规治疗。
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汪青, 王文福
2004, 29(3): 225-22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子宫颈癌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VEGF-C表达,以CD34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分析VEGF-C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 VEGF-C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C阳性表达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48。8%。阴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5。0%(P=0。01)。VEGF-C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P>0。05)。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VEGF-C表达与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关系。VEGF-C表达增强预示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观察
董淮富, 潘家华, 李莉, 李兴武
2004, 29(3): 228-230.
摘要: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病毒唑治疗组(26例)及更昔洛韦治疗组(2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病毒唑治疗组和更昔洛韦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更昔洛韦对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高华, 王安潮, 陈余清, 徐凤珍, 刘超
2004, 29(3): 231-234.
摘要: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测定对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PCR-ELISA)检测43例恶性胸腔积液和24例良性胸腔积液的端粒酶活性,并与胸腔积液细胞学及癌胚抗原(CEA)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端粒酶阳性率为74。42%,良性胸腔积液组阳性率为12。50%,差异有显著性(P<0。005);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为74。42%,特异性为87。5%。恶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与CEA测定阳性率分别为51。16%和46。51%,均低于端粒酶活性检测(P<0。01)。结论: 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有重要价值,与细胞学检查、CEA测定联合应用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影响急性白血病初治诱导缓解因素分析
李静
2004, 29(3): 234-236.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白血病初治诱导缓解的因素。方法: 39例急性白血病(AL)按初治诱导缓解成功与否分为两组,分析AL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FAB分型、化疗前外周血情况、血清乳酸脱氢酶、化疗方案及药物剂量的选择等指标。结果: 12例两次诱导缓解后完全缓解(CR),9例首次化疗后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指数下降>50%(缓解组),18例未缓解(难治组)。两组相比,难治组高龄,FAB中属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比例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高,原发耐药比例高。而在急非淋中"MEA"方案的缓解率高于"DA"、"HA"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L-CNDP"的缓解率较其他方案高。结论: AL患者年龄、FAB分型、化疗前瘤细胞负荷、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急性白血病初次诱导缓解的因素。而早期骨髓抑制继发的革兰阴性菌感染败血症是AL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重型颅脑损伤的阶段治疗探讨
桂松柏, 于振国, 马骏, 孙辉
2004, 29(3): 237-239.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阶段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开颅手术61例;气管切开术76例;应用人工呼吸机47例;亚低温或降温治疗75例。结果: 良好35例,中残1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4例。住院时间1~84天。结论: 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及完善的监护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超声技术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92例临床分析
李慧敏, 冯素霞
2004, 29(3): 239-240.
摘要:
目的: 观察利用超声技术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 用超声法加逐步后退法交替应用进行根管预备,并一次完成治疗。结果: 治疗的104颗患牙随访92例共92颗牙,无症状74例(80。4%),轻中度反应15例(16。3%),重度反应3例(3。3%)。结论: 采用超声技术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有效地降低了其术后急性反应,亦扩大了适应证范围。
肺癌患者红细胞CD35、CD44s、CD58测定及其意义
王恩举, 潘立民, 张伊莉, 李莹, 穆新林, 陈余清
2004, 29(3): 241-243.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红细胞CD35、CD44s、CD58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及化疗前后分子的数量变化。方法: 参照王海滨方法,将经过处理的定量红细胞悬液,移入V型板中,依次加入CD35、CD44s、CD58单克隆抗体。进行细胞酶免疫分析。取上清液,在酶标仪405 nm读取其吸光度A值;减去对照孔A值为标本的的测定值。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红细胞CD35、CD44s和CD58除差分化癌外,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P<0。01)。但各病理类型之间红细胞CD35、CD44s、CD58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Ⅲ、Ⅳ期肺癌组红细胞CD35和CD44s较Ⅰ、Ⅱ期肺癌组降低(P<0。05)。化疗组肺癌红细胞CD35较非化疗组降低(P<0。05),CD44s和CD5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癌患者红细胞CD35、CD44s、CD58较正常人降低,且随着病情的进展红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表明红细胞CD35、CD44s、CD58分子数量的变化与肿瘤的转移和恶化程度有关。这种关系的紊乱可能对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老年吸烟者肺气肿损害分析
孙军, 张锋, 张磊, 高忠和
2004, 29(3): 244-246.
摘要:
目的: 观察无症状的中老年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肺气肿损害情况。方法: 选择31名吸烟者和29名从不吸烟者。采用高分辨CT (HRCT)在吸气状态下用1。5mm切片厚度和3cm切片间隔完成检查。由2名X线技术员,通过视觉评估肺气肿损害情况。结果: 肺气肿改变出现在吸烟组中15名(48。4%),而不吸烟组只有1名(3。4%),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HRCT检查肺气肿损害在无症状吸烟组中是明显的,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可以发现早期肺气肿损害。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方慧英
2004, 29(3): 246-247.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35例瘢痕子宫孕妇,孕期13~26周,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 引产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子宫颈裂伤或瘢痕破裂。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6例体会
赵于飞, 张红雁, 吴韦炜, 吴爱东, 罗文广, 程广源
2004, 29(3): 248-250,268.
摘要:
目的: 介绍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2001年8月~2002年6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6例,孔雀系统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每周3~5次,每次3~3。5 Gy,总剂量(归一到常规分割)49~70 Gy。结果: 9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均匀度指数(最大剂量/处方剂量)平均1。158,重要器官的平均受量均低于其耐受剂量(TD5/5)的50%。结论: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能较好地保护周围敏感器官,放疗反应小。
儿童紫癜性肾炎急性期血小板参数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袁增权, 杨秀群, 袁怡
2004, 29(3): 250-251.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血小板参数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进行检测。结果: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有肾脏损害组BPC和MPV均明显高于无肾脏损害组(P<0。01)。结论: 血小板参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过程,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联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有可能防止或减轻过敏性紫癜的肾脏损害。
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23例临床及X线特点
温晓红, 吴小燕, 邵芝荣
2004, 29(3): 252-253.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 收集经酶免疫斑点技术确诊的23例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总结其临床及X线特点。结果: 婴儿易发病,特别是2~3个月婴儿多见;临床主要表现咳嗽、喘憋伴哮鸣音,可伴有肝损害和贫血;胸部X片表现间质浸润、斑点状或斑片状影、肺气肿和肺门增大,同一患者可有1~4种病变同时存在。结论: 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可伴有肝损害和贫血;胸部X片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原学诊断。
三药联合诱导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邓雪峰
2004, 29(3): 254-257.
摘要:
目的: 比较静脉麻醉药三药联合诱导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硫喷妥钠、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为主药,各以咪达唑仑和芬太尼为辅药的三药联合麻醉诱导,观察对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气管插管时,硫喷妥钠组心率较基础值略有增快(P>0。05),而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组无明显变化;硫喷妥钠和依托咪酯组血压无明显变化,丙泊酚组则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诱导及插管后,丙泊酚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例数稍高于硫喷妥钠组,而依托咪酯组无低血压发生。结论: 三药联合诱导时,丙泊酚可完全消除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但易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而硫喷妥钠和依托咪酯则只能分别消除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
脊髓横贯性损害6例临床分析
徐来长, 赵筱玲, 吉训明
2004, 29(3): 257-259,283.
摘要:
目的: 探讨脊髓炎与脊髓血管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提高对脊髓血管病的认识。方法: 对6例临床资料,包括脊髓磁共振成像(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脊髓炎与脊髓血管病的临床症状类似,均表现为脊髓的横贯性损害,因此容易相互误诊,鉴别诊断可从发病过程、年龄性别差异、脑脊液变化及脊髓MRI与DSA等方面入手。结论: 鉴别诊断脊髓炎与脊髓血管病的金标准是脊髓MRI及DSA,临床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小儿急性感染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
朱勤英, 温晓红, 邬江, 孙茗兰, 管桂珍
2004, 29(3): 259-260.
摘要:
目的: 了解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状况和特点。方法: 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对253例急性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血清CMV-IgM测定。结果: 阳性CMV-IgM 73例,总感染率28。85%。年龄分布以婴儿最多(47。95%);疾病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脑炎多见,分别占65。75%和23。29%。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CMV在下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脑炎中占有重要地位。
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周士广
2004, 29(3): 261-262.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嗜烟史、嗜酒史者分别为34。4%、18。8%、21。9%、40。6%和34。4%;AMI有诱因者占37。5%;<60岁者均有典型胸痛, ≥ 60岁者中有典型胸痛者64。0%,不典型胸痛及无痛者36。0%;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者仅4例(12。5%),有3例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大量吸烟嗜酒为冠心病常见的易患因素;老年人AMI不典型胸痛及无痛者较多;对AMI患者应开展静脉溶栓治疗。
胰腺门静脉联合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黄侠春, 韩继光, 黄昆
2004, 29(3): 262-263.
摘要:
后颅凹肿瘤手术切除28例体会
方宪清, 郑志新, 程科
2004, 29(3): 264-265.
摘要:
呼吸道异物120例取出体会
陈欣
2004, 29(3): 265-265.
摘要:
预防医学
临床病理科甲醛浓度及人员健康调查
承泽农, 李银艳, 梁波, 王春华
2004, 29(3): 266-267.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病理科各办公室甲醛浓度以及在此浓度下病理科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 用美国产4160-2型便携式甲醛含量测定仪对临床病理科各办公室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测定;采取问询加血液生化检测方式对病理科工作人员进行健康调查。结果: 临床病理科各办公室甲醛浓度均超标,与院内其它科室相比,超标最高可达11倍之多(P<0。05~P<0。01)。病理科工作人员在肝肾功能、上呼吸道刺激、嗅觉异常、眼睛不适与其它职工相比均有明显异常(P<0。05~P<0。005),白细胞计数也有异常(P<0。05),血脂、血糖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 临床病理科各办公室甲醛含量超标,须采取更加有利的防护措施;病理科工作人员长期在此浓度下工作,对身体健康状况不利。
淮北市2002年公立幼托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王敏, 周锦英
2004, 29(3): 267-268.
摘要:
目的: 了解淮北市2002年公立幼托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情况。方法: 采样和检测均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进行,一般采用现场采样方法。结果: 幼托机构空气消毒合格率仅为34。89%。玩具、一般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饮具的合格率分别为95。83%、66。15%、56。10%、58。57%。市直属幼儿园和厂矿幼儿园的消毒质量还存在一定差别。结论: 应加强对幼儿园消毒工作的管理,加强对教职工卫生知识和消毒技术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幼托机构的消毒质量。
检验医学
呼吸机相关肺炎114例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郭普, 孙红, 王宝宝
2004, 29(3): 269-270.
摘要: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调查我院2001~2002年收治的114例VAP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VAP患者的细菌感染为革兰阴性杆菌60。6%,革兰阳性球菌22。8%,真菌15。7%,革兰阴性球菌0。8%。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最为多见。超广谱β-内酰胺酶3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0。0%。结论: VAP的细菌耐药率较高,在治疗VAP时应重视病原菌的培养,以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恶性肿瘤中应用价值
朱俊, 王书奉, 张亚梅
2004, 29(3): 271-272.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肿瘤早期的筛查、疗效观察、预后等方面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显色法检测143名健康体检者、33例良性肿瘤患者及89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TSGF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TSGF含量明显升高,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其中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进行动态观察,发现血清中TSGF含量明显下降(P<0。001);另外4例恶化者血清中TSGF含量居高不下。结论: TSGF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广谱性,对人群的筛查及辅助诊治有一定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
羊膜置阴道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王素侠
2004, 29(3): 272-273.
摘要:
目的: 探讨羊膜置阴道成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羊膜置阴道成形术的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全部临床治愈,术后随访0。5~2年,人工阴道口宽容3指,长约9~10 cm,阴道黏膜光滑红润,有弹性,效果满意。结论: 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术后人工阴道的护理及正确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插入不同深度的效果比较
王静
2004, 29(3): 274-275.
摘要: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进行不同插入深度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插入25~30cm以上,对照组插入15cm,比较两组的药物保留时间及治疗2周后的结肠镜下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保留时间及镜下效果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保留灌肠适当加大插管深度至25~30cm以上,可延长药物的存留时间,提高灌肠的疗效。
新式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比较
张广兰, 曹小芳
2004, 29(3): 275-276.
摘要:
大面积烧伤患者浸浴治疗的护理
傅敏
2004, 29(3): 276-277.
摘要:
护患沟通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周玉琼, 李海林
2004, 29(3): 277-278.
摘要:
综述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陈传好
2004, 29(3): 278-280.
摘要:
CD44v6与E-钙黏附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徐世斌
2004, 29(3): 281-28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