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35卷  第11期

基础医学
卡托普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心肌Ⅰ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赵凌杰, 焦东东, 赵智明, 商玮, 董晓蕾
2010, 35(11): 1081-1084.
摘要: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心肌Ⅰ和Ⅲ型胶原的改变及其mRNA表达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模型组根据Doering等方法,用银夹造成腹主动脉部分狭窄(银夹内径0.7 mm)。8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Ⅰ型和Ⅲ型胶原染色,并用光密度值作为其含量指标行图像分析,即时PCR扩增后分析并测定胶原mRNA。结果:模型组造模8周时Ⅰ型和Ⅲ型胶原平均光密度及其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胶原组织化学染色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Ⅰ型和Ⅲ型胶原明显增多、增粗及排列紊乱;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胶原明显减少。结论: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导致反应性纤维化心肌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升高;卡托普利延缓甚至逆转心肌纤维化进程。
ERK-1/2在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作用
焦学飞, 高涌
2010, 35(11): 1084-1087.
摘要: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活化在移植静脉中的作用。方法:用45只健康成年大白兔建立自体颈外静脉翻转行颈动脉转流手术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VG组和VG/UO组,Western blot分析移植静脉用来做ERK-1/2活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检测细胞增殖的指标。结果:VG组移植静脉28天后发现内膜增生,静脉移植动脉化导致了ERK-1/2表达的双峰(3 h,3 d)。PCNA在术后3 h开始表达,持续到28天。而应用UO126(ERK-1/2抑制剂)后,ERK-1/2活化被明显抑制,减弱了其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论:ERK-1/2的激活可能是内膜增生的关键环节,通过抑制ERK-1/2的活化可以抑制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再狭窄。
细胞外基质支架对大鼠嗅鞘细胞神经营养素表达的影响
蒋锋, 胡萍萍, 沈丽萍, 吴晓红, 杨平
2010, 35(11): 1087-1090.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复合型细胞外基质支架,并探讨其是否影响大鼠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合成神经营养素。方法:将纤维蛋白原、层黏连蛋白和纤黏连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新鲜大鼠血浆促凝作用下,构建细胞外基质支架,在支架表面种植大鼠OEC,观察其生长增殖情况和对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能力的影响。结果:OEC在复合支架上贴壁良好,增殖旺盛,伸出较长的突起。生长于复合支架上的OEC较玻璃片上的细胞合成更多的神经营养素。结论:细胞外基质支架能促进OEC增殖,同时促进OEC神经营养素分泌。
临床医学
单侧唇裂鼻畸形Ⅰ期矫正临床分析
孙庆章, 李光早, 熊竹友, 刘建明
2010, 35(11): 1091-1093.
摘要:
目的:探讨婴儿期早期修复唇裂,同期矫正鼻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Millard术式,同时经唇裂手术切口入路恢复大翼软骨、鼻肌的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剪断口轮匝肌和鼻前棘的异位附着点纠正鼻小柱的偏斜,将患侧鼻翼软骨提到与健侧同一高度,并行贯穿褥式缝合固定。结果:共治疗26例患儿,随访6~2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在唇裂修复同期进行鼻畸形的矫正,可获得即刻的手术效果和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该方法能消除严重的唇裂鼻畸形,并可能降低再次手术及手术难度。对于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而言,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62例血清学特点分析
武加标, 任敏, 肖菁
2010, 35(11): 1093-1095.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的血清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符合2002年修订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的62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学和免疫学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表现不典型,首发症状以口眼干燥、低钾血症和关节痛表现多见,而雷诺现象者少见。实验室检查ANA(+)、SSA-52KD(+)者多见,分别为83.9%和85.5%,RF滴度、IgG增高分别为72.6%、79.0%。pSS患者CD4+T细胞表达水平(32.0±8.4)%低于参考值(47.2±5.8)%,CD4+/CD8+比值降低。NK细胞CD16+56+表达为(5.8±2.6)%,低于正常参考值(10.0±3.8)%。结论:pSS患者血清中SSA-52KD阳性率较高,T细胞亚群中CD4+表达低于正常,CD4+/CD8+比值降低,CD16+56+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免疫功能低下,预示可能会发生淋巴瘤。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叶斌, 陈友燕, 马辉, 孙伟, 周扬, 陆洋阳, 谢伟, 张驰
2010, 35(11): 1096-1098.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8例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治疗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68例,多枚空心钉内固定36例,Richard钉与抗旋转螺釘内固定13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28例。结果:手术治疗197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6个月,病死3例;保守治疗62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病死22例;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P<0.01)。股骨近端髓内钉和Richard钉固定的患者未出现髋内翻,无内固定物折弯、皮质骨钉断裂等内固定物意外;多枚空心钉固定的患者中17例出现轻度髋内翻。结论: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应根据身体情况尽快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宜优先考虑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的选择应按减少并发症、减少转子区骨量丢失、支撑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理想的顺序。
气管多发型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李殿明, 李翠侠, 胡俊锋, 陈余清
2010, 35(11): 1098-1100.
摘要:
目的:分析气管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气管乳头状瘤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1例形态学表现气管多发性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CT、纤维支气管(纤支镜)镜检查及病理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常见,反复咳嗽、咳痰(偶有黄脓痰),咯出"肉样物"次之,咯血也可见到;胸部CT、气管三维重建及纤支镜检查尤为重要。结论:成人气管乳头状瘤少见,早期容易误诊,行纤支镜检查可明确诊断;经支气管镜引导下介入治疗安全可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的健康信念与其遵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何伯红, 杜丹丽
2010, 35(11): 1101-1103.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的健康信念与其遵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健康信念问卷和遵医行为问卷,调查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调查内容包括孕妇的基本情况、遵医行为、健康信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健康信念得分为(67.94±6.514)分,遵医行为得分为(7.87±1.871)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遵医行为与健康信念呈显著正相关,遵医行为的每个方面也与健康信念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遵医行为影响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减少或延缓此病的发生,护士应关注孕妇的遵医行为以及心理主观因素对遵医行为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对脑-心综合征判断的应用分析
许春奇, 钟平, 王辉, 岳磊, 马争飞
2010, 35(11): 1104-1105,1109.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对脑-心综合征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32例均在12 h内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CTn-Ⅰ、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每次24~48 h,共2~9次。结果:CTn-Ⅰ增高者,CK等4项均增高;CK等4项增高者,而CTn-Ⅰ正常。病情重、年龄高和高血压者,CTn-Ⅰ异常发生率高,与预后有一定关系,与病变性质无明显关系。结论:CTn-Ⅰ对脑-心综合征判断更敏感,特异性更强。病情重、年龄高和高血压者,易发生脑-心综合征,与病变性质无明显关系。
尼莫地平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Meta分析
鲁虎臣, 赵旭东, 周怡婷, 史继新
2010, 35(11): 1106-1109.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07年国内发表的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SAH后CVS临床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利用M eta分析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对符合标准的16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表明各试验具有同质性(P>0.05)。Meta分析结果表明尼莫地平注射液能够减少住院期间SAH后CVS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01);不会引起再出血发生率的增加(P=0.17)。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尼莫地平能够有效防治SAH后CVS,降低病死率且未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不明原因发热108例病因分析
李平
2010, 35(11): 1110-1112.
摘要: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对符合FUO诊断标准的108例病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中97例确诊,确诊率89.8%。病因为感染性疾病58例,其中结核病19例;结缔组织病-炎性血管性疾病18例,其中成人Still病7例;肿瘤性疾病16例,其中淋巴瘤6例;其他疾病5例。结论:感染性疾病是FUO患者的主要病因,结核病是主要病种。结缔组织病-炎性血管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是FUO常见病因。
产科急诊子宫切除16例临床分析
张兰玲, 叶国柳, 王震芳
2010, 35(11): 1112-1113.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原因,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6例临床资料,其中,全子宫切除1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5例。结果:术前及术中出血量400~6 550 ml。痊愈11例,3例发生切口血肿引流或二期缝合痊愈,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和孕产妇监护,积极防治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提高基层产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子宫切除发生率。
不同方法治疗Barrett's食管54例疗效分析
陈娴
2010, 35(11): 1114-111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Barret'ts食管(BE)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4例BE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内镜下氩气凝固术+药物治疗组(C组)各18例,分析各组治疗后的临床总缓解率、内镜下BE黏膜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及C组治疗后临床总缓解率明显升高,C组高于B组(P<0.01)。A组和B组黏膜未见明显改变,而C组BE黏膜消失。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氩气凝固术+药物是治疗BE的安全、有效方法。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持续泵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郑立东, 杨松宝, 李家宽
2010, 35(11): 1116-1118.
摘要: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持续泵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组)25例,对照组(P组)25例。E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0.6~0.9 mg·kg-1·h-1复合舒芬太尼0.2μg.kg-1·h-1持续泵注,P组采用丙泊酚4~6 mg·kg-1·h-1复合舒芬太尼0.2μg.kg-1·h-1持续泵注,2组均持续输注罗库溴铵5~6μg.kg-1·min-1。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气管插管时(T2)、气腹5 min(T3)、气腹15 min(T4)、解除气腹后5 min(T5)各时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意识状态恢复情况、离开麻醉后监控室时间,观察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喉痉挛、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除2组HR在T4和T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2组间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意识状态恢复情况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地用于LC麻醉。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1例
陶岳峰, 胡祖圣, 刘立明, 曹燕庆, 江兵, 王栋
2010, 35(11): 1119-1120.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手法复位失败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远期功能效果。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56天,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根据Colles骨折的改良Green and O'Brien临床评定标准综合评定,优14例,良7例。结论: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杨松保, 郑立东, 魏素云
2010, 35(11): 1121-1122.
摘要: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重比重配制液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在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60例初产妇,随机双盲分为R组和B组,R组用0.75%罗哌卡因2 ml加入10%葡萄糖1 ml,B组用0.75%布比卡因2 ml加入10%葡萄糖1 ml,L2~3间隙穿刺成功后以25 s速度蛛网膜下腔注药2.5~3.0 ml,硬膜外置管3.5 cm后取平卧,左倾15°。比较2组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评估2组麻醉效果。结果:最高阻滞平面R组低于B组,从注药到最高平面阻滞时间R组明显长于B组,R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亦长于B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R组低于B组(P<0.05~P<0.01),运动阻滞恢复时间R组短于B组(P<0.05~P<0.01),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氧饱和度(SpO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比重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PK等离子刀在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吴国华
2010, 35(11): 1123-1125.
摘要:
目的:探讨PK等离子刀在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借助PK等离子刀行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PK组)98例,与由同一医疗组完成的传统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传统组)78例作为对照,比较PK等离子刀微创效果。结果:PK组手术时间(38.59±8.87) min,术中出血量(40.12±17.19) ml,术后病率6例(5.81%),阴道残端肉芽形成1例(1.02%),均少于传统组(70.30±12.50) min、(123.50±38.12) ml、12例(14.81%)和10例(12.80%)(P<0.05~P<0.01)。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8.05±5.65) h,平均住院(5.72±1.42)天,均较传统组(22.45±7.43) h、(6.36±0.71)天短(P<0.01)。结论:PK等离子刀在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中,简化了操作步骤,安全,有效,达到了微创目的,对妇科阴式手术技术的临床推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崔艳艳, 刘健
2010, 35(11): 1125-1126.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68例患者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成功66例,中转开腹1例,并发症1例,成功率97%,平均手术时间50~190 min,术中出血量95~265 ml,术后住院3~6天。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小,腹腔干扰轻,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雷震
2010, 35(11): 1127-1128.
摘要:
目的:探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163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组87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1.5~2 ml/kg,用生理盐水100 ml稀释,每天2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较对照组(79.9%)明显增高(P<0.01),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胸内Castleman's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齐学远, 高华, 李伟, 赵成领, 石士奎, 陈余清
2010, 35(11): 1129-1131.
摘要: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s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咳嗽、乏力、胸闷及活动性气喘为主要表现,且有显著浅表淋巴结肿大的Castleman's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条思路。结果:病理学分型为透明血管型。经2次CHOP方案化疗疗效不满意后未再治疗。结论: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确定,胸内Castleman's病应列为肺癌的鉴别诊断。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以翠, 庄建光, 常焕显
2010, 35(11): 1131-1133.
摘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给予抗抑郁药和心理干预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选定的31例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1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改善(P<0.05和P<0.01),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给予抗抑郁药和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脑出血早期再出血的关系
周汝娟, 何龙锦, 杨峰
2010, 35(11): 1133-1134.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与脑出血早期再出血的关系。方法:170例(其中发生再出血51例)均于入院次日早晨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根据患者初次出血量的大小分为出血量(30 ml组100例(未再出血64例,再出血36例),出血量≥ 30 ml组70例(未再出血55例,再出血15例),观察IL-6及TNF-α不同含量水平与脑出血早期再出血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中发生再出血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未再出血患者(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且含量越高,越易发生再出血。
电视监视下气管内镜取气管、支气管异物76例
刘井池, 李月梅, 徐新国, 闫怀生
2010, 35(11): 1135-1136.
摘要: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下气管内镜在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电视监视下使用气管内镜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76例。结果:76例均获成功,异物1次钳取成功率82%,2次成功率17%,只有1例气球笛管数次未取出,最后经气管切开处取出。无喉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窒息及气管壁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与普通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相比,该手术方法可在明视下钳夹并取出异物,一次钳取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及对策
许先军, 潘文
2010, 35(11): 1136-1138.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分析6 538例LC中35例近期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近期再手术的原因为5例术后胆漏,12例胆道损伤,13例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遗漏并存的胃癌、壶腹部癌和胰头肿瘤各1例,术后出血2例;再手术为术后5 h至30天;35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结论:胆道损伤和胆管残余结石是LC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完善术前检查,术中精细解剖操作,可以预防、减少LC术后再手术率。
乙酰肝素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万宏坤, 于小华
2010, 35(11): 1138-1139.
摘要: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舌鳞癌患者手术标本和10例正常对照组标本的Hpa表达情况。结果:舌鳞癌组的Hp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恶性度高的舌鳞癌组明显高于低度恶性舌鳞癌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组明显高于无转移舌鳞癌组(P<0.05)。结论:舌鳞癌Hpa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关系。
喉神经鞘瘤3例
姚昆, 胡伟
2010, 35(11): 1140-1140.
摘要:
喉神经鞘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喉部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外周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颅神经(只有缺乏Schwann细胞鞘的视神经与嗅神经除外)。
检验医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SmD1抗体与SmD1抗原mRNA水平的关系
王奔放, 陈兴国, 曾庆娣, 王自正
2010, 35(11): 1141-1143.
摘要:
目的:分析SmD1抗原的mRNA水平与抗SmD1抗体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抗SmD1抗体升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抗SmD1抗体正常的SLE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SLE组和正常对照组SmD1抗原的mRNA水平。所得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SmD1抗体升高、抗SmD1抗体正常的SLE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中,SmD1抗原的荧光定量PCR结果-△△CT分别为-0.60±2.99、-0.04±1.92和-0.00±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D1基因的表达在各组中无明显不同,SLE患者免疫异常,表型特别丰富,几乎涉及整个免疫系统,仅以SmD1mRNA表达异常不可能完全解释免疫系统的紊乱。
两种生化分析仪部分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比较
刘刚
2010, 35(11): 1143-1144.
摘要:
目的:比较VITROS 250干式化学生化分析仪与HITACHI 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方法:50份样本,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记录数据。结果:两种分析方法测定AST、GGT、TP和TBIL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具有较好相关性;而ALT、ALP、ALB、DBIL的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实验室有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生化分析仪开展相同的检验项目时,定期对不同分析仪结果之间进行比对和校准,是保证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必要措施。
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时淑慧, 钮博, 王敏, 边广珠, 余朝晖, 李峰
2010, 35(11): 1145-1146.
摘要:
目的:全面了解大肠埃希菌在尿路感染中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 126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特殊耐药菌株的检测采用K-B法,并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8版标准判断敏感率、中介率及耐药率。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512株(45.5%),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48.1%,产头孢菌素酶菌株占1.4%。碳青霉烯类是对大肠埃希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其次是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拉氧头孢、头孢吡肟等。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呋喃妥因、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拉氧头孢、四代头孢菌素仍是目前治疗大肠埃希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值得临床关注。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全血与末梢血模式检测结果比较
杨春, 沈昊
2010, 35(11): 1146-1148.
摘要:
目的:观察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全血与末梢血2种进样模式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8项参数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应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的全血与末梢血标本的WBC、RBC、Hb、PLT、MCH、HCT、MCV、MCHC 8项参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T、MCV、MCHC的结果2种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RBC、Hb、PLT、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进样模式测定的WBC、RBC、Hb、PLT、MCH这几个主要参数可信性强,适用于化疗的血液病患者反复采血及新生儿、婴幼儿。
预防医学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亚健康的关系
姚荣英, 陶芳标, 袁长江, 庄颖, 韩慧, 周纯先
2010, 35(11): 1148-1150.
摘要:
目的:了解中学生亚健康和网络成瘾的状况,探讨亚健康症状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地区6所中学的2 910名中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Young网络成瘾自评量表。结果:中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13.6%、55.4%和64.0%,不同年级中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9.3%,男生(11.2%)高于女生(6.9%)(P<0.01),城市(10.7%)高于农村(6.8%)(P<0.01);网络成瘾组中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非成瘾组和不上网组(P<0.01)。结论:网络成瘾促进了中学生亚健康症状的发生。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与对策
宋红岩, 史广鸿
2010, 35(11): 1151-1153.
摘要: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文件、法规、<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相关内容,对安徽省宿州市2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消毒灭菌管理不规范、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不规范、职业安全防护不到位、医院感染知识缺乏等问题。结论: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
影像医学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21例
杨培培, 张阳, 华元人, 袁牧, 谢波
2010, 35(11): 1154-1155.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在肺部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和不锈钢圈行BAE进行止血,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结果:21例大咯血患者行BAE治疗均获满意效果,其中即刻达到止血效果者16例,5例出血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随访2例再次发生大咯血。结论:BAE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断层显像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筛查效果观察
涂朝霞
2010, 35(11): 1156-1157.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断层显像(TUI)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筛查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中晚期孕妇2 216例分为2组,观察组864例采用TUI技术,对照组1 352例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对比分析两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筛查效果。结果:在2 216例受检胎儿中,共检出胎儿心脏畸形59例,总检出率2.66%。观察组总检出率3.24%,对照组总检出率2.29%,2组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3)。2组各检查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I是一种全新的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方法,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腰椎退行性变586例X线表现
周海燕
2010, 35(11): 1157-1158.
摘要:
腰椎是脊柱退行性变的好发部位,与腰椎的解剖特点、活动度大及负荷重有关。腰椎退行性变是随年龄而增加的,老年人的腰椎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但也可见于30岁左右的青年人。
医学教育
改革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周占伟, 梅翠竹, 芈静, 程先进, 贾贤杰, 周纯先
2010, 35(11): 1159-1161.
摘要:
目的:通过教学改革,探讨提高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实验项目,统筹安排,优化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措施,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结果:通过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结论:对实验教学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理解掌握,引导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药理学双语教学及考试情况调查分析
魏芳, 祝晓光, 葛敏
2010, 35(11): 1162-1163.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药理学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和考试情况分析,总结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及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授课质量。方法:临床医学专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并在学期结束后随机抽取该年级考试试卷100份,对调查问卷和试卷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与其英语水平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学生认为药理学双语授课对提高英语水平、药理学学习有一定促进和帮助。试卷的中英文试题得分率没有明显不同,但应用性题型的得分率低于记忆性题型。结论:双语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开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PBL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探讨
郭晓磊, 关宿东
2010, 35(11): 1164-1165.
摘要: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设计、营造情境、综合评价、协作性教学等能力。结果:完善知识结构,教师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结论:通过PBL教学方法一系列改革措施,教师转变观念并提高教学能力,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医学教育质量。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叶枫, 张钰, 陈春燕
2010, 35(11): 1166-1167.
摘要:
目的:探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法:分析《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精简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建立有特色的实验体系。结果: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和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精简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
《药理学》开卷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祝晓光, 杨克红, 李晓明, 吴华璞, 董淑英, 葛敏
2010, 35(11): 1168-1169,1172.
摘要:
目的: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惯式。方法:采用A/B卷同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分时段考试。结果:同一班级闭卷成绩合格率均高于开卷考试成绩。结论:改革《药理学》考评方式需加强医学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护理学
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况敬英, 周清, 杨秀木, 陈永侠, 韩布新
2010, 35(11): 1170-1172.
摘要:
目的:评估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影响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110名乳腺癌患者配偶。该问卷由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人口社会学资料组成。结果: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3.36%和40.91%。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患者配偶常见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形式、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等。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临床护理中要加强对配偶的心理干预。
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前应用效果比较
江淮芝, 姚爱群, 何淑燕
2010, 35(11): 1173-1174.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恒康正清在结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满意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恒康正清组和甘露醇组,以问卷法和观察法收集资料,比较2组结肠镜肠道清洁度评定分级。结果:口服恒康正清方法肠道清洁总有效率为95.6%,高于甘露醇组的85.0%(P<0.05)。结论:恒康正清清洁肠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性强,是一种较好的肠道准备方法。
成人股外侧肌比例法注射的应用分析
陈友燕, 徐佳英
2010, 35(11): 1175-1177.
摘要:
目的:分析一种新的股外侧肌注射安全区比例确定法(比例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分成传统法组和比例法组各100例,按照文献提供的股外侧肌注射要求,对他们的安全范围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传统法组8例出现股外侧肌神经下支刺激症状,比例法组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症状。传统法组的安全区确定难于比例法组,而且在女性患者中明显较小。传统法组出现硬结和影响运动的疼痛明显高于比例法组(P<0.01),2组均未出现脓肿等严重感染性并发症。传统法组和比例法组均未出现明显肌肉坏死挛缩情况。结论:比例法最佳安全区(伸直腿后股部外侧上2/5与下1/5区域)确定准确易掌握,扩大安全区(伸直腿后股部外侧3/5区域)注射深度严格控制在皮肤和浅筋膜厚度加1.0~1.2 cm是很安全的,且对注射深度的要求有效降低了硬结、疼痛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
邵东芳, 王瑞, 王兰云, 曹小芳, 潘丽, 鲁静
2010, 35(11): 1177-1178.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方法:对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产后随访1年母子平安,有6例母亲及3例梅毒儿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转阴,2例母亲产后3个月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下降。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产前、产时、产后及新生儿的护理,以及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唐燕青
2010, 35(11): 1179-1180.
摘要:
目的:探讨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外敷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200例化疗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04例取金黄散12 g+地塞米松10 mg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敷,对照组96例金黄散外敷。结果: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外敷明显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P<0.01)。结论: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外敷,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ICU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高雅
2010, 35(11): 1180-1182.
摘要: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工作压力,设法减少压力,以保持护士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蚌埠市几大医院ICU的55名护士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压力源主要有: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负荷、个人价值观,社会支持系统缺乏、人际关系冲突和学习及职称评定等因素。采取应对措施为:认识自身价值,处理好各种关系,加强自身防护及普法教育等。结论:只有充分认识到护士压力大的因素及危害,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ICU护士从容面对工作压力,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护理程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张芳
2010, 35(11): 1183-1184.
摘要:
目的:评价护理程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3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术中巡回护理计划及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达97%。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过有效护理程序,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程序式健康教育在防治白血病首次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杨迎梅, 田丽梅
2010, 35(11): 1184-1185.
摘要:
目的:观察程序式健康教育预防白血病首次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白血病首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预防便秘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P<0.01)。结论:程序式健康教育应用于白血病首次化疗患者可明显提高预防便秘的效果,提高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
PDCA循环管理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价值
李桂莲
2010, 35(11): 1186-1188.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住院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有效率.方法:成立质量控制(QC)小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住院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质量控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对策.结果:将2008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率与2007年比较,除入院指导(P>0.05)外,其余各种指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QC小组有利于实现全员管理,提高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水平,激发护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联合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住院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有效率.
芒硝外敷及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陆晔
2010, 35(11): 1188-1190.
摘要: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和整体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观察组(A组)6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观察组又分为芒硝外敷+整体护理干预组(A1组)30例及芒硝外敷+常规护理组(A2组)30例.3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强化控制血糖,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对足坏疽或溃疡进行局部清创、换药.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结果:A1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A2组和B组(P<0.05).A1组和A2组的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1).A1组和A2组住院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芒硝外敷治疗糖尿病足较单纯局部换药更有利于足部病变的好转,加速溃疡愈合,结合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首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实施体会
于素虹, 杨迎梅
2010, 35(11): 1190-1191.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以髓系细胞分化和成熟异常、骨髓衰竭为特征的髓系肿瘤,伴有外周血细胞减少和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一系或多系形态异常,由于遗传不稳定,因而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1].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严重压力,健康教育实质是一种干预,为患者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知识和技能等.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
王丽华, 杨厥江, 卢施吏, 闫笑笑
2010, 35(11): 1192-1193.
摘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多为摔倒、车祸等外伤引起,且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现代外科技水平的提高,内固定材料的改进,对无绝对禁忌证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这一观点已被广泛认同[1].
综述
Bmi-1与实体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阚方功, 彭开桂
2010, 35(11): 1193-1196.
摘要:
目前,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有学者提出"肿瘤干细胞"概念,即存在于多异质细胞组的一小部分细胞,是决定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使广大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干细胞与肿瘤的关系,而Bmi-1在参与调节干细胞的功能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Bmi-1是生长过程中保持具体靶序列稳定抑制所必需的多梳基因家族(PcG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多种人类癌症中如肺癌、卵巢癌、急性髓系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中Bmi-1的表达普遍上调,且Bmi-1在癌症启动和进展中充当重要角色.
个案报道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瘤1例
陈燕浩, 金朝林, 张树桐
2010, 35(11): 1197-1197.
摘要:
患者,女,53岁。凶胸闷、心悸2年,进行性加重5天,伴头晕来我院就诊,心内科以"冠心病"收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