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36卷  第8期

基础医学
干血滤纸片试剂盒和水煮法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的比较
胡明洁, 吴守伟, 刘辉, 张静, 方强, 沈继龙
2011, 36(8): 793-795.
摘要:
目的: 比较水煮法和干血滤纸片基因组DNA分离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DNA用于PCR检测及克隆研究的差异。方法: 采集间日疟患者末梢血制备干血滤纸片,分别用水煮法和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 10份。PCR扩增LDH基因,并克隆质粒pGEM-PvLDH。分析比较2种提取方法的差异。结果: 水煮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间日疟原虫gDNA,均扩增出LDH基因特异条带,但试剂盒提取的gDNA目的条带亮于水煮法。结论: 水煮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在等量血源条件下,所得DNA量较少、纯度较低;试剂盒提取可获得较高的得率,在定量检测和复合扩增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成功率较高。
白细胞介素-10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影响
赵修春, 徐凤珍, 李柏青
2011, 36(8): 796-798.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和杀菌活性的影响,以了解IL-10对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麻醉后从眼球取血,与不同浓度IL-10在37℃水浴中作用2 h,然后加FITC标记大肠埃希菌,置37℃水浴中15 min,溶血剂去除红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IL-10浓度组PMN的吞噬率。小鼠麻醉后局部消毒,摘眼球,无菌方法取血。与不同浓度IL-10在37℃下作用2 h,然后加大肠埃希菌置37℃水浴1 h,同时设PMN杀菌0 min组、无IL-10的PMN杀菌对照组,各组样品作适当稀释后接种琼脂平板,最后观察各组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计算IL-10对杀菌力影响。结果: PMN的吞噬功能在IL-10浓度为1 ng/ml组减低(15.87 ±14.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PMN的杀菌功能在IL-10浓度为0.1 ng/ml组降低(39.59 ±37.36)%,在IL-10浓度为1 ng/ml组则降低(42.28 ±2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0对PMN的吞噬功能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对PMN的杀菌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亦有抑制作用。
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
王慧峰, 何先弟
2011, 36(8): 799-801.
摘要:
目的: 观察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后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取24只普通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CO中毒组(模型组)和急性CO中毒正丁酸钠预处理组(干预组),每组8只。家兔腹腔注入高纯CO气体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干预组在家兔造模前1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500 mg/kg正丁酸钠。造模后第7天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结果: 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P < 0.05~P < 0.01),而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正丁酸钠可明显改善急性CO中毒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作用机制极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抗炎效应,阻断炎症-凝血网络,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治疗兔椎间隙感染
胡永军, 梁淇
2011, 36(8): 802-804.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兔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探讨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椎间隙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椎间隙感染兔模型;将经临床表现、X线、MRI检查、C反应蛋白(CRP)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证实椎间隙感染兔36只随机均分为3组: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治疗组(SAT组)、先锋霉素Ⅴ治疗组(AT组)、未治疗组(NT组)。治疗后对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NT组体温、ESR及CRP异常,临床症状恶化,病死率高(66.7%),治愈率低(16.7%);AT组体温、ESR及CRP恢复慢或不恢复,临床症状缓解慢,病死率高(50.0%),致残率较高(16.7%),治愈率低(33.3%);SAT组体温、ESR及CRP恢复快,临床症状缓解迅速,治愈率高(91.7%),病死率低(8.3%)。SAT组和AT组治疗效果均高于NT组(P <0.01和P < 0.05)。结论: 前路手术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减压充分,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体温、ESR及CRP恢复快,病理转归好的优点。
临床医学
肺隔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7例分析
周晓, 刘学刚, 王祖义, 唐震, 刘以尧, 李小军, 施超, 段贵新
2011, 36(8): 805-806,809.
摘要: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 ration,P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PS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手术治疗7例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为肺囊肿综合征4例,PS 2例,支气管肺癌1例。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3例,腹主动脉2例,肋间动脉1例,膈动脉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PS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水平变化分析
邵杉, 胡司淦, 卢冬雨, 高大胜
2011, 36(8): 807-809.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检测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SDF-1α水平。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轻度组11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20例,与23名对照组进行血浆SDF-1α水平比较。结果: 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血浆SDF-1α水平依次降低,除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血浆SD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 < 0.05~P < 0.01)。结论: 血浆SDF-1α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低表达,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
马世红, 刘勤江, 张有成, 朱小康, 田尤新, 王军, 张建伟
2011, 36(8): 810-812.
摘要: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采集超声检查结合手术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28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观察3组之间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TT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3组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C和LDL-C显著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 < 0.01),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BA低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 < 0.01)。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伴发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甲状腺肿组(P < 0.01)。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可能是患者TT3降低导致的渐进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外源性补充左旋甲状腺激素钠可能防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19例诊治分析
王军
2011, 36(8): 813-814,817.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19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体液复苏,抗感染及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结果: 19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孕妇无流产及死亡。终止妊娠4例,入院时时胎儿宫内死亡2例,引产1例,剖宫产取出1例;2例分别孕38周、39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剖宫产娩出存活。结论: 妊娠中晚期高脂血症和胆道疾病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提高疗效。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周曦
2011, 36(8): 815-817.
摘要: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单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的胸闷、气短、咳嗽、肺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均显著升高(P < 0.01),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强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7例诊治体会
汤校辉, 张斌蓉, 屠岳
2011, 36(8): 818-819.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要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7例胃血管畸形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急诊胃镜诊断胃血管畸形出血5例;7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期明确诊断并定位,及时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
李勇
2011, 36(8): 820-822.
摘要: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现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 对119例ACS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4例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5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I/UAP组)。结果: STEMI组中,18例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STEMI/UAP组住院期间未进行任何再灌注治疗;23例住院稳定后转院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STEMI组与NSTEMI/UAP组分别为29.7%和7.3%。在STEMI组与NSTEMI/UAP组中使用阿司匹林分别为98.4%和98.2%,氯吡格雷92.2%和67.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73.4%和83.6%,他汀类调脂药98.4%和92.7%,β受体阻滞剂60.9%和78.2%,低分子量肝素(LMWH)93.8%和72.7%,硝酸酯类药82.8%和94.5%,钙离子拮抗剂0.3%和12.7%,中成药82.8%和90.9%;2组比较,STEMI组中氯吡格雷和LMWH及再灌注治疗高于NSTEMI/UAP组(P < 0.01),而β受体阻滞剂少于NSTEMI/UAP组(P < 0.05)。结论: 在基层二级医院治疗ACS中,治疗STEMI执行指南比NSTEMI/UAP要好,二者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8例临床分析
王海, 朱兆红
2011, 36(8): 823-824,827.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7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共清除淋巴结1 310枚,平均16.8枚;其中Ⅰ级淋巴结平均11枚,Ⅱ级淋巴结平均4.9枚,Ⅲ级平均1.8枚;检出阳性淋巴结312枚,阳性率为23.82%。随访50~114个月,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
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168例临床效果观察
马飞月, 宋永健, 何文绮, 周荣英, 顾寒英
2011, 36(8): 825-827.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16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其余治疗相同。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水平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微出血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5%(P < 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 < 0.01)。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患者脑微出血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疗效分析
于智勇, 许程伟, 张艮龙
2011, 36(8): 828-830.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门静脉高压者分别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31例和断流术81例,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FPP)变化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分流断流联合术组FPP下降优于断流术组(P < 0.01);2组术后病死、近期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流断流联合术组远期再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均低于断流术组(P < 0.05),远期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分流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术式。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余传庆, 张梅, 薛敏
2011, 36(8): 831-834,836.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240例确诊的ICVD患者(ICVD组,又分为有CAS斑块组123例和无CAS斑块组117例)和2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状况,并对血浆Hcy和MMP-9水平与CAS的斑块及其硬化程度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ICVD患者斑块组Hcy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 < 0.01)。ICVD组颈动脉IMT与Hcy和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 0.05);ICVD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及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 0.05);ICVD组血浆Hcy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 0.01)。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及冠心病对ICV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较大。结论: ICVD患者中,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浆Hcy和MMP-9升高有关,CAS程度愈高,其相关性愈大,ICVD患者Hcy和MMP-9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是临床了解ICV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辛克锋, 李铭, 李永华, 吴兆进
2011, 36(8): 835-836.
摘要: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布加-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5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4:1.0,发病年龄20~70岁,病程0.5~25年;临床主要表现有腹胀、双下肢水肿和肝肿大;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腔静脉造影;25例X线引导下带囊导管破膜扩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35例曾被误诊,误诊肝硬化30例,单纯下肢静脉曲张3例,腹腔肿瘤2例。结论: 应重视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积极行介入治疗,可减少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31例疗效观察
张晓东, 张民主, 刘茜, 朱坤
2011, 36(8): 837-838,841.
摘要:
目的: 观察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眶外侧缘、睑下缘、耳颞切口、口内前庭沟等多小切口,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段后,进行复位;应用微型钛板对颧弓复合体骨折31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切口愈合情况及X线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31例患者中除2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Ⅰ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以多小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外科治疗理念。
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
陈金璋, 张继平, 殷宪刚, 李国霞, 徐流河, 杨艳丽, 赵澄泉, 任兴昌, 薛德彬
2011, 36(8): 839-841.
摘要: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满足组织学诊断标准的33例乳腺大汗腺癌的存档蜡块苏木精-伊红切片、光镜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和HER2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子分型。结果: 18例为三阴(TN)型,11例为HER2型,4例归入其他类型。结论: 乳腺大汗腺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模式,分子分型多为TN型和HER2型。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48例临床分析
汤美玲
2011, 36(8): 842-843,846.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为48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其病因做出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结果: 47例检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7.92%,其中输卵管阻塞、积水及因盆腔粘连致输卵管扭曲、不全闭锁31例,余依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纵隔子宫1例、宫腔粘连1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术后3年内妊娠率为48.5%。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诊治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
汪伟, 曾春野
2011, 36(8): 844-846.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65例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皮疹(100.0%)、呕吐(100.0%)、精神差(96.9%)、易激惹(80.0%)、肢体抖动(72.3%)为多见;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脑干脑炎各1例;病原学检测32例,其中22例阳性为EV71感染8例、CoxA16感染14例。56例痊愈出院,9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除1例失访,1例仍观察外,其余7例随访半年均恢复正常。结论: 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时呼吸支持、积极降颅压、维护循环功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老年人肺栓塞26例临床分析
单黎丽, 谭树宣, 王力新
2011, 36(8): 847-849.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26例老年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不同治疗方案及临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人肺栓塞均有2种或2种以上危险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高血压居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异常多见,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为主要确诊手段;首诊中92.3%误诊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溶栓治疗4例,治愈及好转3例;单纯抗凝治疗16例,治愈及好转11例;未采用溶栓及抗凝治疗6例,治愈及好转2例。结论: 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提高诊断意识,减少误诊率,CTPA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选择合理规范的抗凝或溶栓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p6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钟辉, 刘锦钰
2011, 36(8): 850-853.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6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2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Ki-67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达,其中1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组,CIN1 40例、CIN2 31例、CIN3 33例及浸润性癌组织10例。对浸润性癌用原位杂交技术(ISH)加做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 对照组组织中p63呈阴性,但在增厚的鳞状上皮可出现阳性细胞。在CIN1、CIN2、CIN3和浸润性癌组织中,p63阳性率分别为80.0%、96.8%、100.0%和10/10,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27.5%、64.5%、54.5%和8/10,HPV阳性率分别为33.3%、17.5%、51.6%、39.4%和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浸润性癌组织中低危型和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分别为5/10和8/10。p63在CIN组织中表达强度随病理分级明显增强,且与HPV感染有相关关系(P < 0.05)。结论: p63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
微意识状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宋明浩, 李志祥, 唐忠, 马文斌
2011, 36(8): 853-855.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微意识状态(M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8例MCS患者的年龄、损伤机制、入院时脑干功能检查(GLCS)、诊断、治疗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预后与患者年龄、入院时GLCS以及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P < 0.05~P < 0.01),而与诊断、治疗、护理、损伤原因及综合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无关(P > 0.05)。结论: 影响MCS患者的预后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入院时GLCS和颅脑损伤程度,而与诊断、治疗、护理、损伤原因及综合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无关。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骆本生, 潘文志
2011, 36(8): 856-858.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将48例年龄 ≤ 4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列为青年组,50例年龄> 4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列为中老年组,比较并分析2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青年组患者男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97.97%,高于中老年组的82.00%(P < 0.05);青年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19.00%,明显低于中老年组的60.00%(P < 0.01);青年组无"三高"(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比例(67.00%)患者高于中老年组(30.00%)(P < 0.01)。青年组以吸烟为唯一危险因素患者比例高达52.00%,而中老年组只有6.00%。青年组无"三高"无吸烟者其他危险因素:早发心血管家族史3例,多动脉栓塞(高凝状态)1例,2例不明。中老年组无"三高"无吸烟者其他危险因素:3例高龄(男> 55岁,女> 65岁),早发心血管家族史1例,1例不明。与中老年组比较,青年组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率高(P < 0.01),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率低(P < 0.01)。结论: 青年人心肌梗死大部分为男性,多无"三高"危险因素,吸烟常为唯一危险因素,无"三高"、无吸烟者常有早发心血管家族史。与中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相比,青年人心肌梗死者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率较高。
舌系带矫正治疗舌系带过短125例临床体会
李小杰
2011, 36(8): 858-860.
摘要:
目的: 分析舌系带过短的不良影响,探讨舌系带过短矫正术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对125例实施舌系带矫正术患儿术后2年复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舌系带矫正术后125例患儿语言、发音功能均正常。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加以语言发音训练,可有效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引起的语言障碍。
8782名健康体检人群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析
朱国彬, 汪世秀, 邓治正
2011, 36(8): 860-861.
摘要: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腹部B超检查疾病情况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布。方法: 对8 782名健康体检人群的腹部B超检查前晚餐清淡饮食,晨起空腹,中量充盈膀胱,常规行肝脏、胆囊、脾脏、胰腺及双肾检查。结果: 8类疾病检出率为15.21%,> 30~50岁人群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和肝内血管瘤的检出率均高于20~30岁和> 50岁(P < 0.01),而> 50岁的肝囊肿检出率高于20~50岁(P < 0.01)。结论: > 30~50岁人群应注意防患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和肝内血管瘤等疾病。
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30例分析
李鹏
2011, 36(8): 862-865.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病机制及可行性治疗方案。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血钠恢复缓慢,出院后失访;11例中度低钠血症患者经补水补钠治疗10~14天后,血钠恢复正常;另外16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经补水补钠治疗2~3周,后血钠恢复近正常水平。结论: 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颈髓脊神经损伤后引起神经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动力学、肾排泄以及内环境的整体紊乱;应及早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判断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及临床类型,进而采取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标本效果观察
吴龙云
2011, 36(8): 865-866.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标本的效果及成功率。方法: 选择110例需行2次以上血气分析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比的方法,对同一患者交替使用传统法和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比较穿刺成功和标本合格情况。结果: 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穿刺效果优于传统法(P < 0.01);改良法标本合格率为98.18%,高于传统法的80.91%(P <0.01)。结论: 改良法经上臂动脉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减少回针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小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汪再生
2011, 36(8): 867-868.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意义。方法: 18例小脑梗死患者均行头颅CT、MRI检查,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清除自由基及保护脑细胞;大面积小脑梗死予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结果: 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18例中,治愈11例,好转5例,余2例病情较重,自动出院。结论: 小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早期确诊比较困难。头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且头颅MRI优于头颅CT的检查。
右半结肠癌13例误诊分析
桑世银, 汪波, 高峰
2011, 36(8): 868-870.
摘要: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误诊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13例右半结肠癌临床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6例,慢性阑尾炎3例,急性肠梗阻3例,右卵巢囊肿扭转1例;行急诊手术10例,择期手术3例;一期切除行肠吻合10例,因反复出现右下腹疼痛考虑慢性阑尾炎而行择期手术3例,均在手术中发现为右半结肠肿瘤而行右半结肠切除。结论: 右半结肠癌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为阑尾炎或肠梗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细致体检,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是减少漏、误诊的关键。
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宋红, 赵彩妮
2011, 36(8): 870-87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在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免疫浊度法对80例感染儿童(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38例)及40例体检正常儿童(对照组)血清CRP和PA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入院时的CRP和PA水平和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PA的检测有助于早期的病原体鉴别诊断。
检验医学
3种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
管政, 张军, 陈丽, 郭博
2011, 36(8): 872-874,877.
摘要:
目的: 比较BioXun、DiaMed和BioVue 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它们的医学决定值。方法: 用3种检测卡和试管法平行检测137例与丈夫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IgG抗-A (B)效价水平。结果: BioXun、DiaMed和BioVue卡测得的IgG抗-A (B)的平均效价分别为56.36(30.76)、111.94(59.02)、104.47(58.08),试管法为28.31(16.41),它们与试管法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并均呈正相关关系(r=0.950,0.938;r=0.913,0.901;r=0.873,0.883)。DiaMed卡与BioVue卡测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ioXun卡与DiaMed卡或与BioVue卡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但其结果与DiaMed卡和BioVue卡的结果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60,0.917;r=0.948,0.940)。通过回归方程计算BioXun、DiaMed和BioVue卡检测孕妇IgG抗-A (B)效价时的医学决定值分别为122(122)、267(228)、215(229)。结论: 3种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较之试管法具有高灵敏度,都需重新界定医学决定值。国产BioXun卡的灵敏度低于进口DiaMed和BioVue卡,但其试验结果与进口检测卡试验结果呈高度正相关。进口DiaMed和BioVue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具有相同程度的灵敏度。
有偿献血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生化指标分析
张夏, 黄传荣, 王建华
2011, 36(8): 875-877.
摘要:
目的: 探讨有偿献血员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CV、HBV)感染情况及其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125例曾有偿献血HIV感染者,进行HCV、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125例中,合并HCV感染率为92.0%,合并HBV感染率为5.6%,合并HCV感染组AST、ALT与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V合并HCV、HBV感染组及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HCV组与单纯HIV感染组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HIV合并HCV可加重HIV患者的肝脏损害,对肾功能未造成影响,β2微球蛋白升高可能是机体免疫过度活化的表现。
血糖仪与Olympus AU64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对分析
任恒亚, 陈珅珅, 张煜, 陈林
2011, 36(8): 878-879.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科室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对比25台血糖仪和Olympus AU64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低、中、高)水平的血糖标本结果,分析各水平各血糖仪的偏倚。结果: 25台中1台血糖仪测定高水平血糖标本时偏倚为22.3%,> 20%判为不合格;血糖仪测定低水平血糖标本偏倚为-0.3%~-11.8%,中水平偏倚为-2.4%~7.9%;高水平为-8.9%~7.8%。结论: 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检测结果可靠,但还应定期对血糖仪进行质控。
医学检验
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维
2011, 36(8): 879-880.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送检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 400份,其中不合格标本384份(6%),不合格原因分别为:溶血104份(27.1%),凝血52份(13.5%),血液标本量不准200份(52.1%),其他28份(7.3%)。结论: 血液标本量不准,溶血、凝血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采血者业务学习,严格操作程序,提高责任心,就完全可以避免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预防医学
高校新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徐锦程, 刘峰, 姚荣英, 张利, 路晓淼
2011, 36(8): 881-883,887.
摘要: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为制定高校大学生口腔保健教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某高校1 282名安徽籍新生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龋病、牙结石、氟斑牙、第三磨牙萌出情况和牙颌畸形。结果: 1 282名新生患龋率为29.5%,治疗率为11.6%;牙结石检出率为21.6%;氟斑牙检出率为5.5%;第三磨牙萌出率为23.9%;牙颌异常率为44.5%。结论: 高校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有待进一步强化;入校后加强大学生的口腔预防与保健宣传教育。
2005~2009年合肥市0~6岁集居儿童健康状况调查
殷刚柱, 傅苏林, 邵子瑜, 张黎明, 李欢欢, 黄艳
2011, 36(8): 884-887.
摘要:
目的: 了解合肥市0~6岁集居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5~2009年240 771名合肥市0~6岁集居儿童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集居儿童身高、体重、营养不良、肥胖、贫血、视力和龋齿的变化趋势。结果: 合肥市集居儿童的身高、体重处于50百分位以上呈上升趋势(P < 0.01),营养不良患病率逐年下降(P < 0.01),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P < 0.01),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P < 0.01),视力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P <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 < 0.01)。结论: 合肥市集居儿童健康状况良好,营养不良患病率呈逐年下降的同时,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儿童的视力不良和龋齿也不容忽视;托幼机构集居儿童的肥胖和相关五官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是当前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重点。
护理学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效果分析
苗从艳, 闫华, 胡文杰, 许勤
2011, 36(8): 888-890,893.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2009年待分娩的1 922孕妇设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孕期知识健康教育;2010年的2 089例行门诊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于孕37周后,通过问卷调查对产前门诊选择剖宫产和不确定分娩方式者及住院期间提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孕妇,了解具体想法和原因,并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和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及具体原因,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821例,低于对照组的889例(P < 0.01);研究组社会因素剖宫产159例,低于对照组的388例(43.6%)(P < 0.01)。2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具体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但要贯穿于入院前后,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及选择剖宫产具体原因不同,其效果存在差异。
漏斗胸Nuss术矫治29例围术期护理
李秀贞, 汪国文, 葛树阳, 姚琳, 解萍, 黄慧
2011, 36(8): 891-893.
摘要:
目的: 探讨漏斗胸Nuss术矫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9例漏斗胸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呼吸道管理、疼痛和腹胀的护理及出院宣教。结果: 1例患者术后8天并发钢板移位,其余28例均顺利出院。术后2个月出现钢板移位1例,其余患者矫形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漏斗胸患者应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尤其加强出院宣教,从而预防钢板移位的并发症。
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4h护理观察
周静
2011, 36(8): 894-895.
摘要: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24 h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1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A组,43例)和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B组,57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24 h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组患者局部血肿、切口出血、尿潴留、失眠、肢体及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动脉痉挛或闭塞的发生率高于B组(P < 0.05~P < 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较股动脉途径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舒适度高。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手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祝倩, 高业霞
2011, 36(8): 896-897.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对54例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支持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 54例均能顺利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EN支持。患者大多能耐受,8例诉咽喉部疼痛不适,1例管腔堵塞,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胀,1例腹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得到改善。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加强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福芝
2011, 36(8): 898-899.
摘要: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CNP;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CNP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NP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救护车内空气、物品染菌量调查及干预效果观察
杨丽萍
2011, 36(8): 900-902.
摘要:
目的: 调查救护车内空气、物品的染菌量情况,观察消毒处理的效果。方法: 2009年5~10月的每月上、中、下旬对3辆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前后染菌量监测。结果: 消毒前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的污染情况严重,消毒后染菌量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救护车内空气和物品的污染状况严重,需加强其消毒和监测工作。
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燕
2011, 36(8): 902-903.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松弛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健康、肌体疼痛、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阴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男性护理工作者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王少华, 路遥, 赵杰, 杨淼
2011, 36(8): 904-906.
摘要:
目的: 了解男性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及其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方法: 对26名男性护理工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心理问卷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一般项目、自我性格评价、自我心理评价、现职岗位满意程度和最迫切的需求支持五项内容;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90项自觉症状清单量表测验;由心理咨询师主持晤谈。结果: 回收有效心理问卷调查表24份,自评有心理症状者18人;接受90项症状清单心理测量的24人中,总分 > 160分者15人,单项因子得分 > 2者21人。在晤谈中24人全部感到有心理压力,只是程度不同。压力的来源主要集中于传统观念、世俗偏见、护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自我否定等五个方面。结论: 男性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者队伍中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层面,其次是心理层面,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
杨爱英
2011, 36(8): 906-907.
摘要: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10例行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生活及饮食护理、穿刺口护理和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 10例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能够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莲芳, 章凤, 贾培艳, 丁慧, 贾杨阳, 朱红娟
2011, 36(8): 908-909.
摘要:
目的: 观察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吸引鼻腔、口腔滞留物,观察组进行间歇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MV时间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驻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MV时间、ICU驻留时间、VAP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VAP发生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间歇声门下吸引可缩短MV时间,减少VAP的发生。
床边经胃镜鼻肠管置管的应用探讨
姚爱群, 江淮芝, 何淑燕
2011, 36(8): 910-911.
摘要:
目的: 探讨床边电子胃镜行鼻肠管置管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胃镜下鳄鱼嘴钳"直接送入法"、经胃镜预留黄斑马导丝的"路标法"和经胃镜超滑导丝"置换法"。结果: 32例患者中27例一次性置管成功,4例二次置管成功,1例改日后3次置管成功。结论: 床边胃镜下鼻肠管置管是急重患者不能送至胃镜室而又需要置管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专人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
徐莉, 张影, 李琳
2011, 36(8): 912-913.
摘要:
目的: 探讨专人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采用专人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值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专人术前访视能使患者了解手术情况,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及患者负面情绪,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促进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急性药物中毒63例循证护理体会
陈志敏
2011, 36(8): 914-915.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对63例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提出护理问题,找出理论依据及循证支持,对中毒患者通过催吐、洗胃、导泻、利尿,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加速毒物的排泄,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结果: 63例患者中除1例极重症死亡外,余基本康复出院。结论: 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
脑出血术后并发症85例护理体会
王玉萍
2011, 36(8): 916-917.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对策。方法: 对85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疝、肺部感染、发热、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给予及时治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治愈40例,好转18例,未愈13例(包括自动出院和植物状态),病死14例。结论: 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予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对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