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38卷  第6期

基础医学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亚群和表型的变化
韦莉, 金齐力, 管俊昌, 孔晓明
2013, 37(6): 645-647,651.
摘要:
目的:利用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感染BALB/c小鼠模型,研究LM感染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亚群及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LM尾静脉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第3、5、7天取小鼠脾脏,平板稀释法进行脾脏细菌载量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DC亚群及DC相关表面分子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小鼠脾脏细菌载量感染后第3天有高水平的菌落形成单位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的数量迅速降低,直到第7天基本被清除;CD11c+DC的数量在感染第5天高于对照组(P0.05),CD4+DC的数量在感染后第5天和第7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DC的数量在感染后第3、5和7天及CD4-CD8-DC的数量在感染后的第3和第5天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LM感染后,DC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增加,均于感染后第3天和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M感染早期,小鼠脾脏DC亚群出现的增殖和成熟表型特征性分子表达上调,决定了其在细胞免疫应答活化中的作用地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的影响
管英华, 魏晓巍, 谢扬虎, 李见, 王露, 李玉云, 张强
2013, 37(6): 648-651.
摘要:
目的:通过从脐带中分离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探讨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原代贴壁法培养人脐带MSCs,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MSCs输注组进行实验。经静脉输注免疫介导方法建立再障模型小鼠,分别于3、7、14、21、28d观察其外周血象指标变化和骨髓组织形态;ELISA检测造血负调控因子(IFN-)的水平,计数骨髓造血干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结果:原代培养中脐带组织块直接贴壁后8~10d,边缘爬出长梭形MSCs,随传代培养呈平行、漩涡状生长;再障小鼠经MSCs输注治疗后外周血象明显增高,IFN-水平下降(P0.01);治疗组骨髓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带来源的MSCs对再障模型小鼠骨髓可发挥造血支持作用。
茶多酚对草甘膦诱导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损伤的影响
俞慧, 赵文红, 刘春芳, 周礼华, 江城梅
2013, 37(6): 652-654.
摘要: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草甘膦诱导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鉴别支持细胞纯度。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草甘膦染毒组(90g/ml)、TP预处理组(经40、80、160g/mlTP预处理12h后,再用草甘膦作用于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TP预处理组比较,草甘膦染毒组能降低细胞存活率、增加LDH释放与细胞凋亡率(P0.01);40、80g/mlTP预处理组能明显提高支持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量,降低支持细胞凋亡率(P0.01);160g/mlTP预处理组与草甘膦染毒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TP(40、80g/ml)能保护由草甘膦诱导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损伤。
干细胞标志物乳腺癌耐药蛋白在舌癌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邹维艳, 严海芹, 孙美群, 王俊斌
2013, 37(6): 655-657.
摘要: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舌癌永生化细胞系细胞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裸鼠舌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中的完整淋巴结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分离、纯化舌癌细胞,并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建立舌癌永生化细胞系Tca8113-Ml。通过裸鼠爪垫注射Tca8113-Ml细胞建立淋巴结转移实验组,并设爪垫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组;4周后收集2组完整的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结组织中BCrP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爪垫注射癌细胞4周后收集的淋巴结中,BCrP在实验组中阳性率为27%~35%;在对照组中无表达。结论:癌干细胞是癌转移与复发的"种子"细胞,观察舌癌淋巴结转移灶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可为进一步研究癌干细胞与癌转移以及癌耐药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盆腔炎合剂对子宫平滑肌活动的作用
刘丽华, 刘超, 王静
2013, 37(6): 658-660.
摘要:
目的:观察盆腔炎合剂对家兔在体和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的作用。方法: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盆腔炎合剂(8.1、16.3g和32.5g/kg)组和妇炎康复合剂(4.5g/kg)组采用十二指肠给药;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盆腔炎合剂(11.4、22.8和45.5g/kg)组和妇炎康复合剂(7.0g/kg)组,每天口服给药2次,连续3d后,采集血液分离含药血清,然后分离得到大鼠离体子宫并分别以上述含药血清处理,观察子宫平滑肌收缩情况。结果:盆腔炎合剂16.3g/kg和32.5g/kg组显著提高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P0.05),且盆腔炎合剂16.3g/kg组疗效优于盆腔炎合剂8.1g/kg组(P0.05)。盆腔炎合剂91.0g/kg组含药血清可显著增加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幅度和收缩活力(P0.05~P0.01),盆腔炎合剂45.5g/kg组含药血清仅对子宫收缩的幅度有增加作用(P0.05)。结论:盆腔炎合剂能促进子宫活动,可能对慢性盆腔炎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变化
王爱磊, 张学明
2013, 37(6): 661-662,665.
摘要:
目的:研究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致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3组,每组12只。模型组用0.5ml含20mgTNBS的30%乙醇灌肠制备UC大鼠模型,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0.5ml灌肠。检测UC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造模后1周、3周、7周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gA、造模1周和3周IgG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造模1周时表达最高,3周时已有下降,7周时与1周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M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体C3和红细胞表面C3b受体在3个时间段及造模后1周与3周C4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说明UC大鼠存在免疫功能亢进,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肠黏膜沉积,进而引发肠黏膜局部变态反应。
临床医学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
杨庆宇, 梁冰, 周海艳, 潘攀
2013, 37(6): 663-665.
摘要: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左氧氟沙星0.4g(每天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40例)予莫西沙星0.4g(每天1次),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5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AECOPD临床疗效肯定。
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9例
韩锋, 张青川, 汪盛, 王成勇, 邓娟
2013, 37(6): 666-668.
摘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80min;术中出血100~200ml。随访1~36个月,检查显示无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52例疗效分析
陈志军, 梁朝朝, 李庆文, 周骏, 张青川, 刘建民, 方习武, 张家俊, 王成勇
2013, 37(6): 668-670.
摘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52例乳糜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例因术中损伤血管转为开放手术,其余均成功完成后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95~150min,术中出血50~300ml;12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经利尿、止血治疗后血尿消失,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6~12d,出院时尿液均转清;术后随访0.5~3年,48例患者获随访,其中4例于术后9个月内复发,经膀胱镜诊断为对侧乳糜尿,经手术后痊愈,其余患者无复发;随访患者无肾萎缩、肾下垂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是治疗乳糜尿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术后效果满意;改良术中操作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微生态制剂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孙琦, 李冬娥, 潘家华
2013, 37(6): 671-673,676.
摘要:
目的:评价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微生态制剂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8例早产儿分为A组(常规组)104例、B组(微生态制剂组)173例、C组(微生态制剂+胃肠动力药物组)171例。A组患儿予常规护理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于出生6h内开始口服(或经胃管)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每次0.5g,每天2次。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每次0.2mg/kg,每天3次。观察和记录3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出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B组和C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1),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均短于A组(P0.01),出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均低于A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P0.01),体质量增长速度均大于A组(P0.01);C组与B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P0.01),体质量下降幅度低于B组(P0.01),体质量增长速度大于B组(P0.01)。胃肠动力药物及微生态制剂应用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较单一使用微生态制剂效果更好,可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
血清RBP和尿NAG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宋黎洁, 毕娅欣
2013, 37(6): 674-676.
摘要: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和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比值分组,mALB/UCr30mg/g为对照组,共60例;mALB/UCr在30~299mg/g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观察组),共60例。比较2组患者的srBP、尿NAG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srBP和尿NAG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2种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观察组2种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rBP和尿NAG的水平与尿mALB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检测srBP、尿NAG可作为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蚌埠市汉族人群尾加压素Ⅱ基因S89N变异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
宋志毅, 毕娅欣
2013, 37(6): 677-679,683.
摘要:
目的:探讨蚌埠市汉族人群尾加压素Ⅱ(UⅡ)基因多态性以及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蚌埠市汉族人群T2DM患者105例(其中肥胖组53例,非肥胖组52例),非糖尿病(ND组)114例(其中肥胖组55例,非肥胖组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及凝胶电泳方法分析UⅡ基因第4外显子89位点由Ser置换成Asn的变异,即S89N。结果:野生型Ser/Ser基因型频率在ND组为64.9%,T2DM组为52.4%;突变型Asn/Asn基因型频率在ND组为5.3%,T2DM组为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Ⅱ基因型S89N与T2DM有一定关系(P0.01),而与肥胖无明显关系(P0.05)。T2DM组各基因型间空腹葡萄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数、三酰甘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在Asn/Asn基因型与其他2种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各基因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蚌埠市汉族人群UⅡ基因S89N多态性与T2DM有明显相关性,与肥胖无相关性。
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王磊, 潘家华, 陈信, 彭万胜, 徐家新, 诸宏伟
2013, 37(6): 680-683.
摘要: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疾病、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79例住院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97例、病毒感染组59例和非感染组23例,比较3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变化。将细菌感染组中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者52例进行危重病例评分(PCIS),观察患儿PCT水平与临床感染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1);以0.5ng/ml为临界值,PCT对于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80.41%,特异度为82.93%;以2.0ng/ml为临界值,PCT对于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30.93%,特异度为98.78%。PCIS评分与PCT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CT可以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同时可以预警全身严重感染,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预后。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李灿, 郑蓉
2013, 37(6): 684-687.
摘要: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5ml);C组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ml,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于麻醉前、手术中2h及术后24h、48h等4个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水平。结果:2组患者麻醉前CD4+、CD8+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水平和Th1/Th2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4+、CD4+/CD8+水平于术中2h、术毕24、48h均较麻醉前降低(P0.01);与C组比较,P组CD4+在术毕24h和48h、CD4+/CD8+在术中2h、术毕24、48h均高于C组(P0.05~P0.01);与麻醉前比较,2组术毕24、48hTh1与Th1/Th2比值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P0.01),而Th2则均升高(P0.05和P0.01);P组Th1/Th2比值在术毕24、48h均明显高于C组(P0.05和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以通过降低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幅度与抑制Th1/Th2平衡趋向于Th2免疫反应的方式,减轻肿瘤患者免疫抑制。
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郑蓉, 张丙宏
2013, 37(6): 688-690.
摘要: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20例黄疸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使用蓝光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0.15g,3次/天口服;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加服乳果糖口服液2ml,每天3次;3组均连续治疗6d,治疗后检测血中总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与B组患儿经6d治疗后血中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B组治疗后血中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A组(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可从两种不同的途径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运动处方在市民体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效果
史庭璋, 陈宇岚
2013, 37(6): 690-691.
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处方在市民体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四川北路街道下属4个老年健身队队员153名,根据其体质状况和运动负荷测试情况,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观察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体脂率、血脂等指标。结果:血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运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量指数干预后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P0.01)。结论:有效的科学运动能改善体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
白雪, 李翠兰, 贾斌, 周佩刚
2013, 37(6): 692-695.
摘要:
目的:评价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及多根管患牙142颗,其中80颗患牙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为一次组;62颗患牙经2次治疗后完成根管充填(第1次治疗后氢氧化钙封药1周),设为二次组。观察2组在根管治疗术前、术后1周的疼痛状况,评价术后2年的治愈率。结果:一次组和二次组术后1周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一次组的治愈率为92.8%,二次组为90.2%,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术后疼痛和2年治愈率上与两次法差异不大,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9例诊疗体会
金浩, 刘会春, 李宗狂
2013, 37(6): 695-697.
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出血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D术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的胰腺切除术后出血定义及分级标准。结果:9例中早期出血3例,迟发性出血6例;轻度出血2例,重度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腔内出血2例;再次手术5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病死2例。结论:早期出血应积极急诊手术探查;迟发性出血如保守治疗无效应急诊手术;精细熟练的解剖、严密吻合、术中彻底止血、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介入动脉栓塞可用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
早期超低位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宣善井, 田绪平, 张辉, 巢青, 吴春花, 朱国兰
2013, 37(6): 698-699.
摘要: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超低位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翼点入路为基础,处理损伤病灶需要向额颞顶区扩大,释放颅底减压空间,早期阻止颅内压恶性循环。术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格拉斯哥预后标准评定良好22例,中残9例,植物生存5例;病死14例,病死率28%,其中2例死于复合伤,3例放弃治疗,3例死于恶性颅高压,4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应激性溃疡,1例死于内环境紊乱。结论:超低位大骨瓣减压术能早期阻止颅内压恶性循环,减压充分有效,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徐飞, 周勇
2013, 37(6): 700-702.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之间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7例CHD患者(CHD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14例、双支病变亚组26例和多支病变亚组17例;另选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入选人群的血浆Hs-CrP、HCY水平及PWV;同时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浆FPG、TG、TC、LDL-C、Hs-CrP、HCY水平和PWV均明显升高(P0.01)。CHD组各亚组间比较,血浆Hs-CrP、HCY水平和PWV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D组Hs-CrP、HCY水平升高与PWV升高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浆Hs-CrP、HCY水平和PWV在CHD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影响剖宫产指征变化因素的分析
李红雨, 王捷文, 杨玲
2013, 37(6): 702-704.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近7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因素。方法:对5685例住院孕妇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剖宫产3272例。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5年为44.94%,2011年上升到6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难产、妊娠并发症、瘢痕子宫、臀位,各年度中社会因素均居第一位。结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指征,加强妊娠期监护及产程观察,提高医护人员及孕妇对剖宫产的认识,积极处理难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
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预防
郭海龙, 张民, 沈勤, 肖建军, 江多斌
2013, 37(6): 705-706.
摘要: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注射(TIVA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低位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行低位硬膜外麻醉的60例患者按单盲随机原则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IVA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诱导量为0.8g/kg,在15min内输注完,维持量为0.2g.kg-1.h-1,持续到手术终止;对照组以同样形式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对照组寒战发生率及发生寒战的程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诉麻醉期间有不舒适感觉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其中需要干预缓解者占36.7%。结论:TIVA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地预防低位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发生,患者平静、舒适,符合现在舒适化医疗要求。
腹腔镜辅助下阴道顶端悬吊术治疗绝经后子宫脱垂的疗效
陈鹃, 陈雄
2013, 37(6): 707-709.
摘要: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顶端悬吊术治疗绝经后妇女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顶端悬吊术治疗的21例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及随访24个月手术后的生活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腹部下坠感、憋尿时间、阴道穹窿膨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顶端悬吊术治疗绝经后妇女子宫脱垂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不同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后凝血指标的影响
孙旭红, Paul Trouillas, Michel Bertiller, Michel Hanss, 李威, 刘建仁
2013, 37(6): 710-713.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发病后7h静脉溶栓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t-PA0.8mg/kg和0.9mg/kg静脉溶栓治疗组各40例。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h,溶栓后24h静脉采血,观察2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产物、D-二聚体、凝血因子ⅩⅢ、2-抗纤溶酶、纤溶酶原和血小板水平。结果:rt-PA0.8mg/kg组和0.9mg/kg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产物、D-二聚体、凝血因子ⅩⅢ、2-抗纤溶酶、纤溶酶原和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0.8mg/kg组和0.9mg/kg组患者溶栓后凝血指标均无明显不同;脑梗死患者可考虑推荐使用rt-PA0.8mg/kg为药物使用的单位计量。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王彦波, 杨海燕, 汤璘珊
2013, 37(6): 713-715.
摘要: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对照组70例用-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5%,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所有病例随访1年,治疗组再发率40.00%,对照组再发率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有良好效果,且愈后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钛缆结合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3例
赵庆华, 刘其明, 王予治, 孙羽, 孙保安
2013, 37(6): 716-717.
摘要:
目的:观察钛缆结合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取钛缆结合髌骨爪内固定治疗的23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随访1~2年,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髌骨爪无断裂及脱落,内固定无松动。结论:钛缆结合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易操作,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活动,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Toric人工晶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
俞晓艺, 段松岚, 王训刚, 沙亚飞, 李耀庭
2013, 37(6): 718-720.
摘要:
目的: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植入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6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且角膜散光介于0.75D~2.5D,行单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34例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对照组30例植入普通单片式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结果:2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散光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90%旋转角度小于5。结论:相比于传统单片式人工晶状体,Toric人工晶状体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效果更好,且适合于中度散光度的白内障患者。
布托啡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躁动的影响
许庆, 黄志豪, 张巍, 陈敏
2013, 37(6): 721-723,726.
摘要: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麻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B1、B2和C组)。手术结束前30min,B1组静脉注射(静注)布托啡诺1mg;B2组接静脉镇痛泵予布托啡诺10mg+盐酸雷莫司琼0.3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总量100ml,2ml/h持续静脉泵入;C组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1ml。观察3组患者术前(T1)、术毕(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拔管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患者躁动发生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B1组T3时MAP均明显低于B2组和C组T3时MAP(P0.01),但与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T3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B2组与C组同期的值(P0.01),但T3时Hr仍高于T1时(P0.01)。B1组与C组T3时间SpO2均低于T1时(P0.01),但3组间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无或轻度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2组和C组,中度或重度躁动明显低于B2组和C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1mg能有效地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降低躁动发生率和程度。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28例
顾恒, 王昌兵, 袁宇峰, 李博, 叶大文
2013, 37(6): 724-726.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第四代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28例。结果:128例均成功建立24F标准皮肾通道,其中双通道8例,手术时间40~150min。一期结石清除率82.0%(105/128),术中无严重并发症。23例残余结石,其中15例行二期手术,二期结石清除率86.7%(13/15)。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2.2%(118/128)。8例术后大出血,其中6例经保守治疗成功,2例严重出血行肾切除术。无感染性休克和死亡。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直肠癌老年女性患者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的多因素分析
王彦辉, 刘立涛
2013, 37(6): 727-728,731.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老年女性患者全系膜切除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6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老年女性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系膜切除术后直肠阴道瘘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位于直肠前侧壁(OR=2.413),使用双吻合器(OR=2.171),肿瘤距肛门位置10cm(OR=1.833),肿瘤分期(OR=1.547),术前放疗(OR=1.233),绝经(OR=1.043)。结论:肿瘤位于直肠前侧壁、使用双吻合器、肿瘤距肛门位置10cm、肿瘤分期、术前放疗及绝经是直肠阴道瘘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积极采取防治对策。
丝裂霉素C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朱圣亮, 杨芳
2013, 37(6): 729-731.
摘要: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C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其中,丝裂霉素C组用丝裂霉素C30mg+0.9%氯化钠注射液30ml,膀胱灌注2h;吡柔比星组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注射液30ml,膀胱灌注30min;两组均术后每周1次,共8次;再每月1次,至手术后24个月。观察2组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患者均随访24个月,其中丝裂霉素C组复发率为14.3%,吡柔比星组复发率为1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肿瘤进展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C组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32.0%,吡柔比星组为38.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全身药物反应。结论:丝裂霉素C和吡柔比星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相似,两者均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膀胱灌注。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的关系
王乃玲, 茅娟, 孙宝玲
2013, 37(6): 732-734.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高血压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100名(对照组),检测2组血压变异性、血浆vWF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24h收缩压变异性与血浆vW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显著增高,并伴有血浆vWF水平升高,提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流动人口孕妇剖宫产影响因素分析
李玲, 文艳玲, 陈红华
2013, 37(6): 735-737.
摘要: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73例流动人口孕妇进行剖宫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高、既往流产史、新生儿性别为男性等因素会导致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危险性会增加(P0.05~P0.01);产前倾向于剖宫产以及认为剖宫产分娩更安全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危险性也会增加(P0.05~P0.01)。结论:应该不断提高助产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控制剖宫产过度使用。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
徐从军, 张雯
2013, 37(6): 738-740.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5例重症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11分)并发MODS患者,通过积极控制原发病,防治并发症的治疗,对其发病率、临床特点、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MODS率高(88.9%),病情重。器官功能障碍以肺、胃肠、心肾为多,受累器官为3个及3个以上者病死率均高于2个受累器官的患者(P0.01)。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后易发生MODS,受累器官数目与病死率直接相关。应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地防治,及早进行器官功能监测,兼顾保护其他器官功能,防止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段。
上肢不同部位皮肤温度变化判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价值
纪维, 郭芳
2013, 37(6): 741-742.
摘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后上肢近心端及远心端皮肤温度的变化判断麻醉效果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择期前臂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分别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前即刻,阻滞后5、10、15、20、25、30min测定双臂三角肌区与虎口区皮肤温度与痛觉,并记录肩关节外展与伸腕的肌力。结果:阻滞侧虎口区皮肤温度在阻滞后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阻滞前(P0.01),而阻滞侧三角肌区皮肤温度的变化在30min内均1℃,但阻滞后10min时皮肤温度高于阻滞前(P0.05)。健侧虎口区皮肤温度在阻滞后10~30min内的变化也均1℃,但均低于阻滞前(P0.05~P0.01);健侧三角肌区皮肤温度阻滞后30min内变化也均1℃,但阻滞后30min时低于阻滞前(P0.05)。结论:阻滞侧上肢远心端皮肤温度的升高对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8例
刘正先, 冯克权
2013, 37(6): 743-744.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38例(4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行泪囊鼻腔造口术,随访6~24个月。结果:治愈32眼,好转6眼,无效2眼,失访2例,总有效率90.48%(38/42)。结论: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掌握好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合理术后处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6例
夏小冬
2013, 37(6): 745-746.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常规药物加用生长抑素并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配合中药灌肠。结果:16例治疗7~19d,均治愈,无复发。结论: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可以减少再次手术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且愈后良好。
阿托伐他汀钙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应用
王世进, 笪义生
2013, 37(6): 746-748.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1mg.kg-1.d-1、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适当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口服,每天1次。2组均治疗4周应用效果检测2组用药前后血清白蛋白、血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24h尿蛋白定量、尿总蛋白/肌酐、肝酶、肌酶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PT、纤维蛋白原、24h尿蛋白定量、尿总蛋白/肌酐、肝酶、肌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升高,血脂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1),PT、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除24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常规剂量在PNS中应用且有降脂作用,可减少蛋白尿、改善凝血功能。
明胶海绵胶浆及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19例
胡世兵, 须可扬, 傅晓明, 傅启英, 胡兰田, 孙毓花, 陈冕, 高伟清
2013, 37(6): 748-750.
摘要: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胶浆及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19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采用明胶海绵胶浆及颗粒进行出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左支气管动脉栓塞4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0例,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5例。栓塞后18例咯血即刻停止,1例术后仍有少量咯血,再次急诊进行栓塞;3d后19例咯血均停止;随访3~26个月,1例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行栓塞治疗。结论:明胶海绵胶浆及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50例临床应用
刘天, 董永林, 吕惊雷
2013, 37(6): 751-752.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在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施行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时间5~15min;2例出现切口渗血,1例出现皮下气肿。结论: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对危重患者打击小,并发症少。
影像医学
MRI多种成像技术在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王海涛, 肖安岭, 张芃芃, 李铭, 高学武
2013, 37(6): 753-755.
摘要:
目的:探讨MrI多种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BCS患者32例,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WI/TFEIP)、轴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附加频率选择性脂肪抑制(TSET2WI/SPIr)、平衡式稳态进动磁化准备超快速场回波序列(B-FFE)及三维动态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DCEMrA)检查,分析其MrI表现。结果:TSET1WI/TFEIP、TSET2WI/SPIr、B-FFE、3DDCEMrA对32例BCS的检出率分别为56.7%、59.4%、87.5%和93.7%。结论:B-FFE、3DDCEMrA对BCS的定位、定性准确率较高,综合应用MrI多种成像技术是诊断BCS的理想方法。
检验医学
医院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王锦, 李峰, 郭普, 张凡, 谢昌霞, 钟政荣
2013, 37(6): 756-758.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G-)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728株非发酵G-杆菌进行统计和耐药性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判断。结果:728株非发酵G-杆菌中,居前4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30株,铜绿假单胞菌29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8株。分布在呼吸系统为543株,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最多,共30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米诺环素为31.2%,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为53.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米诺环素为5.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1.05%、15.8%。结论:不同菌种的非发酵G-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
精神卫生
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网络成瘾1例
王岚, 齐玉龙, 赵静
2013, 37(6): 759-761.
摘要:
网络的产生和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成瘾(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便是其中危害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也相继展开。有研究[1]表明,IAD高发人群为20~30岁,且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大学生尤
护理学
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影响
王静, 石锦娟, 苏琳
2013, 37(6): 761-764.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24周,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依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其照护者进行评分。结果:在入组第12、24周,2组的HAMD、HAMA评分及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SCL-90总分、行为控制、角色沟通和FAD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总分与控制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SCL-90总分、焦虑、HAMA因子分与家庭总功能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躯体化与沟通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抑郁症患者疗效,减轻其照顾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家庭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以多重感觉刺激为核心的康复护理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疗效的影响
高春荣, 孔蔚毅
2013, 37(6): 765-767.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以多重感觉刺激为核心的康复护理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胆红素脑病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至出院,观察组采用以多重感觉刺激为核心的康复护理。治疗前及治疗后6、9、12个月分别对2组患儿进行发育商数(DQ)、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智力发育指数(MDI)测定。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6、9、12个月时的DQ、PDI、MD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DQ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和P0.01),治疗后6、9、12个月观察组的PDI和MDI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1)。结论:以多重感觉刺激为核心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加速胆红素脑病患儿脑神经的恢复,并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及智力发育恢复。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武玉娟, 崔双友
2013, 37(6): 768-769.
摘要: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后采取患者选择护士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对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04例,采取相同方法的康复治疗及相同的护理措施;2周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改变随机分派护理人员的传统模式,采用患者选择护理人员的方法进行住院期间的护理、出院后指导和随访;对照组随机分派护理人员。手术后6个月统计患者的生存状况,存活的患者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死2例,对照组病死4例;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后应用患者选择护士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使患者神经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全自动注射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汪艳萍
2013, 37(6): 769-771.
摘要:
目的:探讨全自动注射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应用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全自动注射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注氟尿嘧啶,其他止吐和预防肝脏损害以及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治疗后2组口腔炎、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炎、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腹泻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全自动注射泵持续化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颜玮, 李淑华
2013, 37(6): 771-773.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如实行首问负责制、床边工作制,加强心理健康护理和皮肤护理等。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肤反应、分泌性中耳炎和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程度也均减轻(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放疗顺利完成。
妊娠期尿崩症1例护理
徐晶晶, 童俊华, 谢婷婷, 陈宇
2013, 37(6): 774-774.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32岁。因"G2P0,孕39+3周,头位待产,尿崩症"于2011年5月9日入院。患者孕4+月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每天饮水1.6~2.0L,每天尿量9~10L。外院查尿渗透压为81mOsm/kg、血渗透压278mOsm/kg,内分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尿崩症"。头颅MrI示垂体瘤25mm13mm
综述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杨秋菊, 蔡鑫
2013, 37(6): 775-777.
摘要:
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及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80%的患者可通过传统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还有部分顽固性复杂性心绞痛患者不能从上述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