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46卷  第6期

基础医学
二甲双胍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骨破坏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陈笑天, 宋宜宁, 王颖, 周静, 王茜, 司悦, 魏芳
2021, 46(6): 701-7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1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rthritis arthritis,RA)骨破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Freund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模型。全身评分评价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AA大鼠炎症的作用;对各组大鼠踝关节和足部通过X射线成像进行检查;ELISA法对大鼠外周血中钙离子、磷离子、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等指标进行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膝关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探讨二甲双胍对AA大鼠骨破坏的影响及机制。结果二甲双胍可以改善AA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减轻足爪部肿胀,尤其是高剂量效果更明显。二甲双胍各剂量组均可明显改善AA大鼠的局部骨密度降低和骨缺损;二甲双胍高剂量组血清钙、磷离子水平升高;不同剂量的二甲双胍均可以提高血清OPG,降低RANKL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可增加AMPK蛋白表达,降低IL-6、TNF-α蛋白表达,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对RA骨破坏起到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调节血清骨代谢指标及激活AMPK信号通路影响OPG-RANKL-RANK系统相关。
醋酸钠林格液复苏联合乳酸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李磊, 徐志鹏, 夏群, 邱兆磊, 程峰, 窦贺贺, 姜海, 宋琦, 王振杰
2021, 46(6): 708-71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2
摘要: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数字法随机分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THS组,n=10),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n=10),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乳酸菌复苏组(AL组,n=10),其中AL组大鼠建立休克模型前在正常喂养的基础上加服用乳酸菌素片1周(按照体积面积换算,大鼠每次服用剂量108 mg/kg,每天3次)。THS、AR组及AL组制备成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5±5)mmHg],AL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 min应用醋酸钠林格液进行30 min液体复苏,复苏后观察4 h取大鼠回肠组织,THS组不予复苏,于休克观察4 h后取回肠组织。利用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4、及IL-10含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回肠组织ZO-1、Claudin-1、TLR4、p38磷酸化及JNK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THS组相比,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IL-6含量降低,IL-4、IL-10含量升高,AR组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比较,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细胞因子水平AR组和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中,与THS组相比,AR组大鼠外周血TLR4、P-P38、P-JNK含量降低,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相比,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TLR4、P-JNK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AL组回肠组织损伤程度轻于THS组与AR组。结论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可能进一步抑制TLR4-p38MAPK/JNK炎性信号通路的表达,逆转休克造成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失衡,减轻了创伤失血性休克肠道损伤。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RUNX1突变基因相关预后模型的构建
李娟, 马丽, 张小晴, 童也, 李玉云
2021, 46(6): 713-7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3
摘要:
目的寻找RUNX1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未突变型AML的差异基因并用来构建预后模型。方法从RUNX1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中筛选AML中的差异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并构建多因素Cox回归预测模型。根据模型得到病人的风险评分并通过生存曲线和ROC曲线予以评估。结果从RUNX1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中筛选得到89个差异基因,其中30个基因上调,59个基因下调。全部的差异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得到38个基因构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基于双向逐步回归法进一步筛选得到10个基因,包括BIK、APP、MLLT3、C10orf10、PLXNC1、FHL1、CST3、TGLL1、HOXA5、KIAAO125,使用该10个基因构建预后基因模型,风险评分公式为:风险评分=-0.100×(BIK)+0.215×(APP)+-0.232×(MLLT3)+0.112×(C10orf10)+0.160×(PLXNC1)+0.113×(FHL1)+-0.167×(CST3)+-0.152×(IGLL1)+0.164×(HOXA5)+0.084×(KIAA0125);其中BIK、MLLT3、CST3和IGLL1的风险比小于1,而其他6个基因的风险比大于1。生存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评分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风险评分组(P < 0.01)。ROC曲线对未来1、3和5年的总体生存率预测的AUC分别为0.709、0.769和0.771。结论成功构建突变型AML差异基因预后模型,其中BIK、MLLT3、CST3和IGLL1可能是AML预后保护因素,APP、C10orf10、PLXNC1、FHL1、HOXA5和KIAAO125可能是AML预后的危险因素。
黄芪甲苷通过抑制MerTK缓解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
王雪丽, 陈亚男, 黄厚芹, 刘岳鹏, 许瑾, 何学明
2021, 46(6): 717-7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4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黄芪甲苷组。对照组给予单次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其余组均给予单次腹腔注射20 mg/kg阿霉素造模。阿霉素+黄芪甲苷80 mg/kg组行每天1次黄芪甲苷80 mg/kg灌胃,其余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持续至造模第10天。于第10天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肌功能指标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进行心电图测试监测小鼠心率;于第10天取小鼠血清和心脏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结构的变化,使用全自动血清生化仪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MB)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中Mer酪氨酸激酶(MerT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小鼠心率明显减慢、QT间期明显延长(P < 0.01);心脏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均明显降低(P < 0.01);心肌酶CK-MB和LDH含量均明显增加(P < 0.01);p-MerTK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 < 0.01);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1);小鼠心肌细胞间质出现严重纤维化。与阿霉素组相比,阿霉素+黄芪甲苷80 mg/kg组小鼠QT间期明显缩短(P < 0.01),心率改善几乎达到正常水平;心脏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下降程度明显改善(P < 0.01);CK-MB和LDH含量均明显降低(P < 0.01);p-MerTK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 0.01);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 < 0.01);小鼠心肌纤维化面积明显减少。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MerTK裂解减轻心肌损伤,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
临床医学
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疗效评价
甄卫东, 王苏杭, 彭德峰, 陈春春, 马小开, 李玉龙, 钱军, 黄建康
2021, 46(6): 722-725, 7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5
摘要: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腔镜手术35例(腔镜组),开放手术45例(开放组),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资料。结果腔镜组平均年龄较开放组年轻(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量均较开放组多(P<0.01);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开放组少(P<0.01);术后第3天颈部VAS评分腔镜组较开放组低(P<0.05);中央区清扫后平均淋巴结数目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较高(P<0.01);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行,与开放手术相当,并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
Th17/Treg失衡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关系研究
徐家新, 李娟, 王磊, 丁周志, 周瑞
2021, 46(6): 726-7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6
摘要: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辅助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本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3例为病例组,分为轻症组(42例)、中症组(21例)和重症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比值,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7和IL-35的浓度,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结果病例组Th17细胞比值及其分泌的促炎因子IL-17、IL-6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Treg细胞比值及其分泌的抑炎因子IL-10、IL-35则明显降低,重症组愈加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h17与Th17/Treg、IL-17、IL-6呈正相关;Treg与IL-10、IL-35呈正相关,与Th17/Treg负相关;Th17/Treg、Th17和IL-17与IL-35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h17/Treg、IL-7和IL-6是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Th17/Treg失衡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h17/Treg、IL-17和IL-6是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抑制素A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
王朝, 罗大江, 唐龙英
2021, 46(6): 731-73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7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抑制素A(InhA)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单独和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选择产检的单胎初孕产妇1 000例,其中随访至产后3个月的有945例。将945例孕妇中诊断为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在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中按1∶4的比例为病例组匹配对照组。检测并记录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清中的AFP、uE3、InhA和PI。结果945例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病率为3.5%(33/945)。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孕妇InhA和PI高于对照组孕妇,uE3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nhA、uE3和PI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分别为48.4%、72.7%和57.6%,InhA、uE3和PI预测子痫前期的特异度分别为78.0%、69.7%和84.8%;联合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和76.5%;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大于InhA、uE3和PI值3个单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P<0.01)。结论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清中的uE3、InhA和PI联合预测和诊断子痫前期的价值相对单个指标较好。
HBsAg < 1 500 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的疗效观察
崔甫朦, 赵守松
2021, 46(6): 735-7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8
摘要:
目的将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后达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 500 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分析联合治疗与NAs单药治疗HBsAg清除的差异。方法将55例NAs治疗后达到HBsAg<1 500 IU/mL的病人分为联合治疗组(NAs+Peg-IFNα-2b)和NAs治疗组(继续原NAs治疗计划),疗程48周,观察HBsAg清除率及影响HBsAg清除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48周末,联合组HBsAg清除率显著高于NAs组(P<0.01);HBsAg水平随用药时间逐渐降低,联合组降低幅度高于NAs组(P<0.05)。基线HBsAg<327 IU/mL对48周疗程完成时HBsAg的清除有预测作用(P<0.05),AUC为0.828,cut-off值为327 IU/mL,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7.5%;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病人HBsAg清除率明显高于ALT水平正常的病人(P<0.01)。结论对于接受NAs治疗达到血清HBsAg低水平的病人联合Peg-IFNα-2b治疗可以提高HBsAg清除率,基线HBsAg<327 IU/mL对48周疗程结束时HBsAg的清除有预测作用,基线ALT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上限更容易实现HBsAg清除。
2种翻瓣设计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效果比较
王晶, 陈永锋, 刘姗姗, 李珍珍, 王栋, 庞亚倩, 张凯
2021, 46(6): 739-742, 7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9
摘要:
目的比较2种翻瓣设计在拔除下颌远中邻面暴露≥1/2的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有下颌远中邻面暴露≥1/2的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病人20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采取龈沟内环形切口法,B组采用标准封套法,比较2组间拔牙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软组织愈合的情况。分别记录手术前后各个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1、3、7 d疼痛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面部肿胀程度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 < 0.01);A组病人的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在术后1、3 d均轻于B组(P < 0.05~P < 0.01);在术后1 d,A组出血程度轻于B组(P < 0.05),术后2、7 d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A组软组织愈合优于B组(P < 0.05)。结论下颌远中邻面暴露≥1/2的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采用龈沟内环形切口法可减轻病人术后反应,有利于邻近组织愈合,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干扰素-λ3的水平研究
张磊, 刘传苗
2021, 46(6): 743-7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0
摘要: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各临床阶段中干扰素(IFN)-λ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HBV感染病人174例及20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IFN-λ3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收集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相关的临床检查指标。观察IFN-λ3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不同临床阶段的分布水平趋势,及现一线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在规律服用后病人血清IFN-λ3的变化,分析IFN-λ3与疾病进展和不同抗病毒药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未抗病毒治疗的各组IFN-λ3水平为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细胞癌组依次递减(P<0.01)。已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中,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BsAg、TBIL、logHBV-DNA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恩替卡韦治疗前后IFN-λ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诺福韦治疗前后IFN-λ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λ3水平与慢乙肝、肝硬化病人的HBsAg、HBV-DNA数值呈正相关,与病人的肝功能、TBIL、ALB等临床指标无关。结论IFN-λ3与HBV活动进展有关系,与肝脏功能本身无关。替诺福韦具有诱导血清IFN-λ3水平上升的附加药理作用,高水平IFN-λ3有助于加强IFN-α清除HBV。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诊断的研究
陆伟伟, 董淮富
2021, 46(6): 748-7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1
摘要: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与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敏感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生儿科收治、胎龄>37周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ABE组(37例)和非ABE组(92例),比较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AEP以及MRI变化。结果ABE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AEP异常率和MRI异常率均高于非ABE组(P<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检测、BAEP及头颅MRI可作为新生儿ABE早期诊断的指标,BAEP对ABE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尿液足细胞标志蛋白水平联合血清炎症因子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价值
杨静静, 黄帅, 戎成振, 蒋影, 吕新才, 张标
2021, 46(6): 751-7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2
摘要:
目的探讨尿液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联合血清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糖尿病肾病病人,根据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糖尿病肾病组(52例)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54例),在相同的条件下检测并分析比较2组病人尿液PCX水平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病人的PCX、CRP、TNF-α、IL-6及MCP-1等水平皆高于糖尿病肾病组(P < 0.01),2组的M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尿液PCX、血清CRP、TNF-α、IL-6及MCP-1等指标皆为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皆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PCX、CRP、TNF-α、IL-6及MCP-1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P < 0.05~P < 0.01),PCX、CRP、TNF-α、IL-6及MCP-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 < 0.05)。结论尿液PCX水平联合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及MCP-1)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李盼盼, 赵武, 席康明, 王强生, 梅玮, 刘东梅, 尹远远, 王红燕
2021, 46(6): 755-76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3
摘要:
目的探讨出生后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队列研究设计,将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 < 32周且在出生后3 d内接受机械通气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10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2),干预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雾化吸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结果干预组BPD或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存活者BPD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重度BPD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轻度、中度、重度BP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常压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变化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枸橼酸咖啡因和地塞米松使用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降低机械辅助通气早产儿BPD和中重度BPD的发病率,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无近期不良反应。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李晓悦, 王丽丽, 王信, 黄鸿影, 陈琳洁
2021, 46(6): 760-7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4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197例pSS病人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非感染组(145例),了解感染组的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并对感染相关的可疑危险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中pSS病人感染发生率为26.4%(52/19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52.7%)和泌尿道(21.8%),其余分别是皮肤、软组织(12.7%)、败血症(5.5%)、中枢神经系统(3.6%)、消化道(1.8%)及生殖系统(1.8%)。感染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细菌(67.3%),其余依次是病毒(25%)、真菌(7.7%)、支原体(7.7%),混合感染4例。细菌感染中又以大肠埃希菌和肺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且对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感染组的年龄、病程、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pSS病情活动度评分病人主观症状评分(ESSPRI)和病人客观表现评分(ESSDAI)、干燥程度及疲乏程度、肺脏受累发生率、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 < 0.05~P < 0.01),且感染组的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均低于非感染组(P < 0.01),pSS疾病高度活动组感染率明显高于病情稳定组与轻度活动组(P < 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ESSDAI评分高、ESSPRI评分高、疲乏程度高、干燥程度高、血清总蛋白低、白蛋白低、血清胆固醇高、三酰甘油高、C反应蛋白高、肺脏受累是pSS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SSDAI评分高、干燥程度高、血清三酰甘油高、肺脏受累是pSS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pSS病人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是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ESSDAI评分高、干燥程度高、血清三酰甘油高、肺脏受累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调节性B细胞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衡燕春, 马珊珊, 马玲
2021, 46(6): 767-770, 77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5
摘要:
目的探究调节性B细胞(Bregs)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频率及其与FIGO分期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s)及IL-1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卵巢癌(23例)和卵巢良性肿瘤病人(26例)纳入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reg和CD4+CD25+Treg细胞表达频率及血清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两种细胞与FIGO分期、IL-10浓度的关联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Bregs、Tregs百分比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病人(P < 0.01),并与FIGO分期密切相关,卵巢癌Ⅲ期+Ⅳ期病人高于Ⅰ期+Ⅱ期(P < 0.01);卵巢癌病人血清IL-10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病人(P <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癌病人外周血Breg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关系(P < 0.05);卵巢癌病人血清IL-10与Bregs、Tregs细胞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结论Bregs和Tregs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所占比例显著升高,能够通过分泌IL-10参与卵巢癌免疫反应,这可能为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
宫颈高级别病变LEEP手术后2年内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梁利梅
2021, 46(6): 771-77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6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高级别病变妇女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LEEP)手术后2年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宫颈癌前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LEEP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其中31例病人复发为复发组,其余427例未复发为未复发组。对复发病人LEEP术后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妇女LEEP术后2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458例病人中随访2年内31例复发,治愈率为93.23%,复发率为6.77%。术后半年内6例复发,术后半年至1年内8例复发,术后1~2年内17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15.53±4.23)个月。2组的年龄、绝经、吸烟、累及颈管、象限累及、术前HR-HPV RLU/CO、切缘情况、术后同一型别HPV持续感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绝经、累及颈管、术前HR-HPV RLU/CO≥1 000、切缘阳性、术后同一型别HPV持续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妇女LEEP手术后2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妇女LEEP手术后2年内复发率为6.77%,高龄、绝经、累及颈管、术前HR-HPV RLU/CO≥1 000、切缘阳性、术后同一型别HPV持续感染均会增大其复发率,临床中应加强监测。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风险及对策
曹澍, 邵松
2021, 46(6): 775-77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7
摘要: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的风险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52例)和FHR组(19例)。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指标,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对侧髋部骨密度及对侧髋部再发骨折发生率。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均小于FHR组,术后负重时间长于FHR组(P < 0.05~P < 0.01)。FHR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P < 0.05),2组6、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术后对侧髋部骨密度变化时间因素及时间与手术方式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同一时间2组比较,PFNA组术后对侧髋部骨密度变化均低于FHR组(P < 0.05~P < 0.01)。结论PFNA和FHR术后病人均有较长时间处于低骨密度水平,应强调持续安全防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管理。FHR更有利于降低严重骨质疏松病人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风险。
Dunhill术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比较
鄢传经, 徐成飞, 蒋安科
2021, 46(6): 779-78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8
摘要:
目的探讨Dunhill术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双侧NG病人,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unhill术组(55例)和双侧次全切术组(6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手术前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Dunhill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双侧次全切术组(P < 0.01);手术前及手术后,2组的TSH、FT3、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unhill术组的低血钙症发生率14.55%高于双侧次全切术组的1.54%(P < 0.05),2组在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手足麻木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unhill术组的复发率低于双侧次全切术组(P < 0.05)。结论Dunhill术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相当,但Dunhill术更加能够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术后复发率。
Nesfatin-1在不同糖耐量病人血清中的水平差异分析
李婉婉, 邓月珍, 叶飞, 朱亭
2021, 46(6): 783-785, 7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9
摘要:
目的分析Nesfatin-1在不同糖耐量病人血清中的差异,探讨Nesfatin-1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前期(PreDM)组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及糖耐量异常(IGT)60例、T2DM组60例,另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Nesfatin-1。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reDM组BMI、FPG、FIns、Nesfatin-1、HbA1c升高,HOMA-β下降,T2DM组BMI、FPG、FIns、HbA1c升高,HOMA-β、Nesfatin-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PreDM组比较,T2DM组BMI、FPG、HbA1c升高,HOMA-β、Nesfatin-1、FIns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Nesfatin-1与WHR、BMI、FIns、HOMA-β呈正相关,与FPG呈负相关(P < 0.05~P <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值随着BMI、WHR、FIns值升高而增高,随着Nesfatin-1值升高而降低(P < 0.05~P < 0.01)。结论血清Nesfatin-1是影响糖代谢的因素之一。Nesfatin-1水平的下降很有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发展。
影像医学
多参数3.0T MRI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陈义磊, 陈艾琪, 曹胜男, 马宜传
2021, 46(6): 786-7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0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参数3.0T-MRI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人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MR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HER-2表达情况分为2组,其中HER-2阳性组34例,HER-2阴性组40例。比较2组在病人年龄、病灶长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ADC值及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MRI影像特征。结果HER-2阳性组年龄(49.59±9.30)岁与阴性组年龄(45.68±9.0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组病灶表观弥散系数值(1.01±0.23)×10-3 mm2/s高于阴性组的(0.90±0.16)×10-3 mm2/s(P < 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3(95%CI:0.538~0.789)。HER-2阳性组病灶呈环形强化方式较阴性组多(P < 0.01),AUC为0.689(95%CI:0.567~0.811)。2组病例在病灶长径、形态、边缘、TIC曲线的MRI特征参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病人术前评估、临床治疗方案制定、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MRCP联合MRI冠状位成像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苏德莲, 陈亚明, 陈叶林, 丁克震, 于杰杰, 张学军
2021, 46(6): 791-7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1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联合磁共振冠状位成像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70例胆管梗阻性黄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MRCP及MRI冠状位成像(平扫+增强)序列扫描,分析MRCP、MRI冠状位及两者联合3组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3组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4%、82.9%、94.3%,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良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8.7%、78.3%、93.5%,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在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方面,MPCP与MRI冠状位成像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在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方面,MRI冠状位对恶性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MRCP序列,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为临床明确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提供较高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小儿肠套叠超声表现与水压灌肠复位成败的相关性
朱芹
2021, 46(6): 796-798, 8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2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水压灌肠复位成败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肠套叠126例临床资料,按照复位是否成功,分为复位成功组100例和复位失败组26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和超声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水压灌肠复位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复位成败的预测价值。结果复位成功组与失败组在有无血便、盆腔积液和肠套叠位置、血流分布、发病时间、同心圆宽径、同心圆厚径、套鞘厚径、套入长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心圆宽径、血便、发病时间及套筒长度均为水压灌肠复位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以上指标联合预测复位成功的特异度为89.3%,敏感度为88.8%,AUC为0.933,特异度及敏感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 < 0.05)。结论超声多指标联合临床资料可对水压灌肠复位结果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减轻患儿痛苦及降低无效治疗风险。
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靳鹏, 李阳
2021, 46(6): 799-8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乳腺超声检查的95例病人(123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超声“萤火虫”成像检查及超微血管成像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分析“萤火虫”成像、超微血管成像及两者联合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率。结果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结节敏感度84.6%,特异度82.2%,准确率83.7%;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敏感度80.8%,特异度80.0%,准确率80.5%;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敏感度94.9%,特异度95.6%,准确率95.1%。两者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和超微血管成像技术(P < 0.05~P < 0.01)。结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于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检验医学
高亲合力抗双链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欧阳芬, 张乔轩, 李妙言, 柯培锋, 何敏
2021, 46(6): 803-80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4
摘要:
目的探讨高亲合力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性别、年龄、狼疮肾炎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抗dsDNA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共155例,其中SLE组116例,非SLE组39例,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同时测定血清样本的总抗dsDNA抗体和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水平;采用Kappa分析探讨不同检测方法间结果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高亲合力dsDNA抗体与性别、年龄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非SLE组中IIF法总抗dsDNA抗体(dsDNA-IIF)阴性,ELISA法总抗dsDNA抗体(dsDNA-ELISA)阳性的例数为15例,说明dsDNA-ELISA检测结果对SLE的特异性不高。dsDNA-IIF与dsDNA-ELISA的总体符合率为58.7%(91/155),Kappa=0.172 < 0.4,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低(P < 0.01);而dsDNA-IIF与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的总体符合率为61.9%(96/155),Kappa=0.514,0.4 < Kappa < 7.5,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一般(P < 0.01)。高亲合力抗dsDNA水平与dsDNA-IIF和dsDNA-ELISA水平呈正相关(P < 0.01),与性别、年龄、是否是狼疮肾炎无相关性(P>0.05);dsDNA-IIF和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联合诊断敏感率为90.5%(105/116),特异性为100%(39/39)。结论dsDNA-IIF和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水平的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对SLE的诊断。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与年龄、性别和是否为狼疮性肾炎无相关性。
T2DM合并NAFLD病人FC-P、FINS、血糖指标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张菊香, 赵晓慧, 史艳春
2021, 46(6): 807-8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5
摘要: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病人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表达情况及各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并NAFLD病人126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126例单纯T2DM病人为对照A组,12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B组。比较3组血清FC-P、FINS、FPG、HbA1c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NAFLD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病人上述指标水平,探讨血清FC-P、FINS、FPG、HbA1c对T2DM并NAFLD的预测价值,探究各指标与T2DM并NAFLD病人NAFLDFS分值的关系,并分析T2DM并NAFLD病人NAFLDFS>0.676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清FC-P、FINS、FPG、HbA1c水平研究组>对照A组>对照B组(P < 0.01);血清FC-P、FINS、FPG、HbA1c联合预测T2DM并NAFLD的受试者基本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AUC(0.764、0.801、0.757、0.729),联合预测的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40%、84.13%;随研究组病人NAFLDFS分值增高,其体质量指数(BMI)、病程、腰臀比、血清FC-P、FINS、FPG、HbA1c水平均逐渐增高(P < 0.01);研究组病人血清FC-P、FINS、FPG、HbA1c表达水平与NAFLDFS分值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T2DM并NAFLD病人病程增加,血清FC-P、FINS、FPG、HbA1c水平升高,NAFLDFS>0.676的发生风险逐渐升高(P < 0.01)。结论T2DM并NAFLD病人FC-P、FINS、血糖指标高表达与肝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关系,联合检测可为预测T2DM病人并发NAFLD的风险、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抑制病情进展提供指导性参考。
公共卫生
一种成年人营养素养测量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评价
张韵秋, 孙清, 莫广菊, 高田静, 韩思悦, 谢虹, 张敏, 刘华青
2021, 46(6): 812-8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6
摘要:
目的筛选成年人营养素养测评量表条目,并验证其信效度,为评价成年人的营养素养水平提供一个测量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形成量表条目池,通过Delphi专家咨询对量表进行初步筛选后形成营养素养初始调查问卷,线上调查1 718名成年人后收集结果,结合临界比值法、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筛选条目,并使用Cronbach's α系数和折半信度系数来检验量表的信度,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两方面检验量表的效度。结果本研究成年人营养素养量表包括功能性营养素养(包括知识储备、知识理解、获取技能和应用技能4个领域)、互动性营养素养(互动技能领域)和评判性营养素养(评判技能领域)3个方面,总共43项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1,折半信度系数为0.855;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6~1.00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个维度的标准化因子载荷0.463~0.938,平均方差萃取值0.552~0.807,组合信度值0.860~0.961。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成年人营养素养水平的测量。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的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PSCI因果关联研究
蔡奔, 刘婷, 高洁, 肖莉萍, 施恒远, 丁言稳, 贾贤杰, 于影
2021, 46(6): 817-8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7
摘要: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讨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之间因果关联。方法基于孟德尔随机化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利用工具变量如酒精代谢强相关基因ALDH2不同基因型评估饮酒相关暴露因素和PSCI的因果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方法检验相关显著性。结果文化程度、饮酒后是否脸红和是否有饮酒史对病人PSCI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病人全血中提取DNA浓度为(54.88±20.59)ng/μL,纯度均在1.7~1.9之间,通过ALDH2 rs671位点的多态性决定其基因型,其中G突变为A,野生GG型76例,突变杂合AG型52例和突变纯和AA型3例,该基因位点经过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量分析显示具有恒定性(P>0.05)。有饮酒史与PSCI之间的因果关系值为βIVW有饮酒史=0.606(OR=3.334,95%CI:3.038~3.653),饮酒后脸红与PSCI之间的因果关系值为βIVW脸红=0.320(OR=4.908,95%CI:4.739~6.47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前有饮酒史和饮酒后脸红与其PSCI存在正向因果关联。
医学教育
时间管理倾向对医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
康蓉, 梁玉猛, 申正付, 杨秀木
2021, 46(6): 822-8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8
摘要: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医学生学业拖延的内在机制,为今后的学业拖延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3-6月某市高校499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同情量表、Aitken拖延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学业拖延得分为(46.19±8.74)分,处于中等水平。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同年级和进入大学以后成绩的学业拖延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呈负相关(r=-0.522,P < 0.01),与自我同情呈正相关(r=0.334,P < 0.01);自我同情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r=-0.317,P < 0.01);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情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显示,时间管理倾向可直接影响医学生学业拖延,也可通过自我同情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医学生学业拖延(效应值为10.46%)。结论可以从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自我同情水平入手改善医学生学业拖延现状。
护理学
不同时机局麻对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引起的疼痛和穿刺次数的影响
白茹, 陈永侠, 王莉, 张静
2021, 46(6): 826-8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29
摘要:
目的对不同时机局麻后PICC置管所致疼痛和穿刺次数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穿刺后麻醉)和观察组(穿刺前麻醉),每组各45例。评估2组穿刺对病人疼痛及穿刺次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局部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多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局麻前血管直径大于局麻后(P < 0.05),局麻前后血管距皮的距离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时,穿刺前麻醉与穿刺后麻醉对于病人的疼痛无影响,但穿刺前麻醉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穿刺难度。
重力喂养联合5 min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
刘倩
2021, 46(6): 829-8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30
摘要:
目的研究重力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干预(oral motor interventions,OMIs)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作用。方法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饲推注喂养,观察组采取重力喂养联合5 min OMIs,2组均给予科室自创的常压吸引方式,比较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关键时间点、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体质量增长情况、准备经口喂养得分。结果观察组首次经口喂养胎龄、完全经口喂养胎龄、完全经口喂养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喂养过渡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14 d和21 d,观察组准备经口喂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前后各时间点,2组得分均随时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P < 0.01);观察组呕吐、奶量不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重力喂养联合5 min OMIs可以促进早产儿更早地实现完全经口喂养,且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率。
乳腺癌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抑郁情绪与生命质量关系分析
杨婷婷, 刘春芳, 王孜恒, 季红敏, 李仪, 李秀川
2021, 46(6): 833-837, 8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31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82例乳腺癌病人分别在其术前、第4周期化疗、第8周期化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术前比较,乳腺癌病人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在第4周期化疗明显升高(P < 0.01),第8周期化疗恢复到术前。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各维度得分中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失眠、疲劳、食欲丧失、恶心与呕吐、便秘、经济困难、整体健康状况11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躯体功能、疼痛、气促、腹泻4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整体健康状况差低是术前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出现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症状是第4周期化疗时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认知功能评分低和出现恶心与呕吐是第8周期化疗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在职、未婚姻、文化程度低与失眠是术前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1);便秘、疲劳、认知功能低与经济困难是第4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经济困难与整体健康状况差是第8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乳腺癌病人各阶段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第4周期化疗,采取针对性方法处理化疗出现的不良症状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急性白血病病人病程中灵性需求的特征性调查与目标干预的研究
冯利娟
2021, 46(6): 838-8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32
摘要: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病人病程中灵性需求的主题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积极目标干预的对策。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共80例纳入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性需求评估量表(SNAP)等进行系统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访谈资料分析病人灵性需求的现状及特点,并从灵性照护的角度出发给予合理的目标干预,采用RS-14韧性量表、SCCS自我和谐量表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急性白血病病人灵性需求程度明显,SNAP得分总分为(54.86±19.20)分,高于均分的病人占比为54.61%,灵性需求具体条目得分由高到低前五依次为“学会处理悲伤情绪”“寻找心灵的安宁”“与亲近的人分享您的想法”“讨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和“缓解您对家庭的担心”。经护理团队根据灵性需求特征进行目标干预后,受试病人RS-14韧性量表、SCCS自我和谐量表部分条目分及总分改善明显(P < 0.05~P < 0.01)。结论急性白血病病人灵性困扰与灵性需求显著,临床应从“全人服务”理念出发,妥善发挥灵性照护功能,给予病人精神发展和自我和谐成长的主题干预,以利于灵性健康和生存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