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兰芳
, 蔡娟
. 孕妇产前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1450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 69-70.
|
[2] |
刘磊
, 张杏杏
, 夏帮坤
, 姚倩
, 李玉云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15例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8): 1096-10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8.028
|
[3] |
祖大玲
, 黄敏
, 钱娟
. 孕妇恙虫病20例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1022-1024.
|
[4] |
邴鹏飞
. 孕妇尿氟含量等因素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43-64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30
|
[5] |
柳森龙
, 任凯
, 刘迪
, 李凌波
. ABO血型基因突变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2): 1685-168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2.024
|
[6] |
聂锋
, 杜喆
. 新生儿溶血病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4): 505-5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4.026
|
[7] |
王芬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26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 805-80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6.036
|
[8] |
张永顶
, 陈丽
, 李劲松
, 丁周志
. 孕妇血清IgG抗A (B)效价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14-215.
|
[9] |
汪承虎
, 许铁军
.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731-732.
|
[10] |
李云
, 郑军
, 周泽兰
.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152-153.
|
[11] |
翟妍
. 深圳市福田区孕妇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128-1130,11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6
|
[12] |
袁明珠
, 张克梅
. 蚌埠市食用盐降碘前后儿童与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394-139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32
|
[13] |
管政
, 张军
, 陈丽
, 郭博
. 3种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在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72-874,877.
|
[14] |
邢孔丽
. 四维彩超和二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193-11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9.022
|
[15] |
肖成炜
.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器官受累情况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4): 410-412.
|
[16] |
方芳
. 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2): 215-217.
|
[17] |
王清云
. ABO血型因素对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12-313.
|
[18] |
鲍士荣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gA、IgG、IgM及C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427-428.
|
[19] |
郭博
, 马华
, 李兴武
, 杨清平
. 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72-73.
|
[20] |
冯敏
, 董淮富
. 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96-1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