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闫志强 于春玲 莫培晖 唐梅

引用本文:
Citation:

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闫志强(1979-),男,主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714.3

Effect of the labor on the early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CLC number: R714.3

  •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7例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力和阴道压力检查,根据产妇不同分娩方式随机分成阴道顺产组62例和剖宫产组35例。观察产妇盆底肌力、阴道压力、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结果:阴道顺产组盆底肌力总正常率为58.06%,剖宫产组总正常率为6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顺产组发生SUI率为19.35%,剖宫产组为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顺产组阴道压力正常率为72.58%,剖宫产组阴道压力正常率为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顺产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率为93.55%,发生阴道后壁脱垂率为32.26%,剖宫产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率为57.14%,发生阴道后壁脱垂率为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顺产组发生子宫脱垂率为14.52%,剖宫产组发生子宫脱垂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于产后盆底肌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产后应尽早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以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1] 苏园园,韩燕华,曹丽,等.区域性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整体防治模式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2.
    [2] 杨琦,彭传刚,韩丽英,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143.
    [3] 郭万首.全球Oxford单髁大师研讨会纪要[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5):526.
    [4] 王谨,张力,陈茵茵,等.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2):5385.
    [5] 王京晨,袁苗,刘广丽,等.妊娠和分娩对女性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12):82.
    [6] 周江妍,黄欧平,汪利群,等.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257.
    [7] 潘家骅,徐灵,吕坚伟,等.上海地区241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4):419.
    [8] 丁磊,杨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MRI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768.
    [9] 林丽莎,黄吴健,宋岩峰,等.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85.
    [10] 魏秀丽.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6.
    [11] 王慈英,郭桃英.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观察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658.
    [12] 杨纪实,周留林,郝臻凤,等.Prolift前路并阴道后壁补片治疗Ⅱ~Ⅲ度盆腔器官脱垂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964.
    [13] 程少华,叶林珍,赵月娥,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及诊疗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170.
    [14] 田丽,古丽娜·阿巴拜克力,布海切木·卡德尔,等.乌鲁木齐市部分社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7):713.
    [15] 钟媛媛,李艳红,袁运水,等.城乡间孕妇母婴结局的差异与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504.
    [16] 卢毅力,陈成.产后及产后全面护理的初步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3):108.
  • [1] 陈鹃陈雄 . 腹腔镜辅助下阴道顶端悬吊术治疗绝经后子宫脱垂的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6): 707-709.
    [2] 靳瑞华鲍蔓蔓杨美霞 .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骶韧带、圆韧带悬吊术对子宫脱垂的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9): 1258-12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9.032
    [3] 杨云支翠芳 . 自体腹壁筋膜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20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05-306.
    [4] 赵海华 . 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5): 66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5.031
    [5] 邢忠兴吴金梅郭丽芳卢娜梁文娟 . 水中待产分娩与传统待产分娩对产妇盆底肌肌电、盆底肌压力及纤维肌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3): 317-319, 3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3.010
    [6] 丁华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120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4): 424-425.
    [7] 罗玉珍 .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孕产妇分娩时疼痛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718-172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38
    [8] 陈磊裴久炜浦梅刘羽 . 水中分娩98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606-608.
    [9] 王静敏武璁汪素坤 . 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03-604,6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15
    [10] 黄新妹 . 孕晚期分娩球运动锻炼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4): 540-5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4.036
    [11] 王娟王昌合曲珣 .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26-1228.
    [12] 鲍静影先同涛徐爱枝金燕萍朱正飞 . 针刺触发点联合臭氧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3): 360-3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3.019
    [13] 张雪玲张艳梅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143-1144.
    [14] 叶爱华 . 硬膜外阻滞与氧化亚氮用于分娩镇痛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6): 508-510.
    [15] 李玉春 . 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9): 847-849.
    [16] 黄蕙桂芳 .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8): 856-858.
    [17] 高国萍程群 . 影响导乐陪伴分娩开展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229-230.
    [18] 林芳 . 人文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褥期角色胜任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25-112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47
    [19] 高平汤园园张树波周春旺韩晓亮高晓增 . 麻醉护士产程调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131-11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7
    [20] 王鑫王秀梅王芳张晨 . 产程中不同体位与运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 131-1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1.03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589
  • HTML全文浏览量:  478
  • PDF下载量:  14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12-08

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闫志强(1979-),男,主治医师.
  •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 海南 5717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7例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力和阴道压力检查,根据产妇不同分娩方式随机分成阴道顺产组62例和剖宫产组35例。观察产妇盆底肌力、阴道压力、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结果:阴道顺产组盆底肌力总正常率为58.06%,剖宫产组总正常率为6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顺产组发生SUI率为19.35%,剖宫产组为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顺产组阴道压力正常率为72.58%,剖宫产组阴道压力正常率为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顺产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率为93.55%,发生阴道后壁脱垂率为32.26%,剖宫产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率为57.14%,发生阴道后壁脱垂率为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顺产组发生子宫脱垂率为14.52%,剖宫产组发生子宫脱垂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于产后盆底肌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产后应尽早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以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