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亚军
, 仇彬彬
, 周庆海
, 方耀明
. 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205-1207.
|
[2] |
王星星
, 肖方
. 单开门椎管成形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手术配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29-230.
|
[3] |
高莉
, 金俐
. 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902-905.
|
[4] |
李茹
, 段晓侠
, 单文明
, 朱凯
. 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 1688-16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49
|
[5] |
杨爱英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906-907.
|
[6] |
陈月英
, 陈珍珍
, 王建国
. 创伤性下肢截肢患者预见性护理问题与对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2): 270-2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2.045
|
[7] |
汤家才
.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4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7): 590-592.
|
[8] |
曾英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16-1118,112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44
|
[9] |
路黎娟
, 徐梅佳
, 董焱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 1545-15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02
|
[10] |
王伟
, 陈海锋
.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2): 201-20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2.018
|
[11] |
吴保浒
, 李光远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的探讨及手术策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47-749.
|
[12] |
杨迎春
, 王文学
, 卞秀芹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74-76.
|
[13] |
韩平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81-82.
|
[14] |
史倩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72-173.
|
[15] |
章菊
, 周青
, 胡钰镔
, 彭翠兰
, 曹莎
, 雷惠
. 预见性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门诊随访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135-137.
|
[16] |
周艺
, 李珍
, 王烈成
, 祝延
, 方芳
, 黄大可
. 白藜芦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921-924,930.
|
[17] |
张辉
. 脑室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43-444.
|
[18] |
高连珠
, 戴永立
. 关节镜下endobutton系统固定腘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678-1680.
|
[19] |
赖素芳
, 谭彩姬
, 颜春铭
, 杨淑群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157-1158.
|
[20] |
吴峰
. 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42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5): 602-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