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影响

李真 祁云

引用本文:
Citation:

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影响

    作者简介: 李真(1983-), 女, 主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614

Effect of low dose propofol maintenance anesthesia on the hemodynamics and recovery agitation after vocal cord polypectomy

  • CLC number: R614

  • 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麻醉方案,观察组病人手术结束后缓慢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观察并记录2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2组病人手术后躁动评分以及苏醒期恢复情况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拔管、躁动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术毕时HR、MA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1),拔管时HR、MAP较术毕时显著升高(P < 0.01),观察组拔管时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HR、MAP拔管后30 min均较术前降低(P < 0.01);2组病人拔管时SpO2显著降低(P < 0.01),拔管后30 min较拔管时恢复(P < 0.01)。手术后不同时刻,观察组病人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内术后不同时刻躁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拔管时躁动评分显著高于苏醒时和拔管后30 min(P < 0.01)。2组病人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间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能有效减少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苏醒期躁动,而病人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有所增加。
  • 表 1  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x±s)

    分组 n 年龄/岁 体质量/kg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mL
    观察组 50 28 22 39.2±4.8 65.6±5.3 43.2±11.5 16.2±5.1
    对照组 50 27 23 38.9±5.2 67.2±4.7 42.8±12.0 16.1±4.9
    t 0.04* 0.30 1.60 0.17 0.10
    P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病人HR、MAP、SpO2比较(x±s)

    分组 n 术前 术毕 拔管时 拔管后30 min F P MS组内
    HR/(次/分)
    观察组 50 82±12 72±9** 83±12## 78±9## 11.07 <0.01 112.500
    对照组 50 80±13 71±8** 93±11**## 79±6## 42.52 <0.01 97.500
    t 0.80 0.59 4.34 0.65
    P >0.05 >0.05 <0.01 >0.05
    MAP/mmHg
    观察组 50 82±10 73±11** 83±8## 79±10## 10.52 <0.01 96.250
    对照组 50 83±11 75±12** 92±7**## 81±9##▲▲ 25.11 <0.01 98.750
    t 0.48 0.87 5.99 1.05
    P >0.05 >0.05 <0.01 >0.05
    SpO2/%
    观察组 50 100±3 100±3 95±4**## 100±5▲▲ 21.19 < 0.01 14.750
    对照组 50 100±3 100±2 96±5**## 100±4▲▲ 14.81 < 0.01 13.500
    t 0.00 0.00 1.10 0.00
    P >0.05 >0.05 >0.05 >0.05
    q检验:与术前比较**P < 0.01;与术毕比较##P < 0.01;与拔管时比较▲▲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病人手术后躁动评分(x±s; 分)

    分组 n 苏醒时 拔管时 拔管后30 min F P MS组内
    观察组 50 5.42±1.23 6.53±1.12** 5.24±1.01## 19.33 < 0.01 1.263
    对照组 50 6.03±1.62 7.24±1.42** 6.31±1.32## 9.43 < 0.01 2.128
    t 2.12 2.78 4.55
    P < 0.05 < 0.01 < 0.01
    q检验:与苏醒时比较**P < 0.01;与拔管时比较##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病人苏醒期恢复情况比较(x±s; 分)

    分组 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睁眼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躁动发生率/%
    观察组 50 15.7±4.3 19.1±6.2 22.3±5.1 2.0
    对照组 50 8.0±4.7 10.9±6.4 22.9±6.5 14.0
    t 8.10 6.51 0.61 4.89*
    P < 0.01 < 0.01 >0.05 < 0.01
    *示校正χ2
    下载: 导出CSV
  • [1] 黄巧文.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4(29):6466. doi: 10.3969/j.issn.1004-0412.2014.29.023
    [2] 张朝巍, 王迎虎, 谭建强, 等.丙泊酚复合米库氯铵用于声带息肉摘除麻醉的临床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2):174.
    [3] 刘庆仁, 梁鹏, 刘焕银, 等.丙泊酚复合米库氯铵在声带息肉摘除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4):20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5.14.031
    [4] 潘志英, 宋惠菊, 王祥瑞, 等.丙泊酚静注辅助芬太尼滴鼻对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5):483.
    [5] KOŞUCU M, OMÜR S, BEŞIR A, et al.Effects of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 with controlled hypotension o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edema and ecchymosis in open rhinoplasty[J].J Craniofac Surg, 2014, 25(2):471. doi: 10.1097/SCS.0000000000000603
    [6] 曾晓燕, 王莉.不同剂量丙泊酚预防小儿术后躁动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重庆医学, 2015, 14(10):1328.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0.011
    [7] 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256.
    [8] KIM SY, YANG SY, NA SW, et al.Low-dose remifentanil infusion during ventilator weaning and tracheal extubation in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sedated with propofol-remifentanil: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12, 40(4):656.
    [9] 张家骏, 简道林, 邹学军, 等.术毕前持续输注丙泊酚预防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J].河北医药, 2012, 34(7):1018.
    [10] LEE JR, KIM MS.Comparison of propofol and fentanyl for preventing emergence agitation in children[J].Br J Anaesth, 2013, 111(1):121.
    [11] 李秀芳.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9):3267. 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9.029
    [12] LEE JR, KIM MS, MOON BE, et al.Comparison of propofol and fentanyl for preventing emergence agitation in children[J].Br J Anaesth, 2013, 111(1):121.
    [13] NECIB S, TUBACH F, PEUCH C, et al.Recovery from anesthesia after craniotomy for supratentorial tumors:comparison of propofol-remifentanil and sevoflurane-sufentanil(the PROMIFLUNIL trial)[J].J Neurosurg Anesthesiol, 2014, 26(1):37. doi: 10.1097/ANA.0b013e31829cc2d6
    [14] 朱梦莉, 应志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2(21):71.
  • [1] 张桥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4): 449-450,454.
    [2] 李品菲史景发洪四名 .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胃癌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920-923.
    [3] 张浩然张运淳 . 小剂量丙泊酚或氯胺酮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苏醒后咳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5): 642-644, 6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5.021
    [4] 纵春华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七氟烷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01-1203.
    [5] 孟海 . 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 491-4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19
    [6] 余清 . 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82-984.
    [7] 彭晓东吴庆玲郑立东李家宽 . Narcotrend分级指导下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高血压患者麻醉的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4): 467-46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4.016
    [8] 吴强 . 丙泊酚麻醉对妇科微创手术病人术中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6): 741-744,7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6.013
    [9] 周海张腾云吴娴王建华 . 不同药物配伍用于小儿头颈部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63-65.
    [10] 邵兰 . 丙泊酚和芬太尼不同配伍剂量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59-60.
    [11] 陶静陈菲菲周家龙王宏梁启胜 . 预注帕瑞昔布钠防治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 1431-143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1.008
    [12] 杨清峰张旭江泳周磊张爽 . 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 48-50,53.
    [13] 李克寒杨惠敏郭丹 . 瑞芬太尼或不同剂量地佐辛全麻诱导期喉罩置入对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0): 1299-1301,130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0.013
    [14] 汤安俊吴文玉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74-1276.
    [15] 梁启胜杨茗竣符炜凌云志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丙泊酚、舒芬太尼联合靶控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0): 1155-1158.
    [16] 吴年生汪东学王玲 .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泵注对甲状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207-2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19
    [17] 徐小波董蜀华温小林周剑 . 脑电双频指数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7): 836-837.
    [18] 李家志陈金星 . 丙泊酚用于小儿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35-336.
    [19] 高敏 . 丙泊酚合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幼儿骶管阻滞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36-37.
    [20] 葛春林 . 硬膜外麻醉下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03-305.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77
  • HTML全文浏览量:  1966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3-20
  • 录用日期:  2018-09-11
  • 刊出日期:  2019-01-15

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影响

    作者简介: 李真(1983-), 女, 主治医师
  •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236500

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麻醉方案,观察组病人手术结束后缓慢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观察并记录2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2组病人手术后躁动评分以及苏醒期恢复情况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拔管、躁动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术毕时HR、MA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1),拔管时HR、MAP较术毕时显著升高(P < 0.01),观察组拔管时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HR、MAP拔管后30 min均较术前降低(P < 0.01);2组病人拔管时SpO2显著降低(P < 0.01),拔管后30 min较拔管时恢复(P < 0.01)。手术后不同时刻,观察组病人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内术后不同时刻躁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拔管时躁动评分显著高于苏醒时和拔管后30 min(P < 0.01)。2组病人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间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能有效减少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苏醒期躁动,而病人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有所增加。

English Abstract

  • 苏醒期躁动是全麻病人苏醒期常见的问题之一,躁动机制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多认为与麻醉药的剂量以及种类有关[1-2]。苏醒期躁动不仅影响临床工作的进行,而且不利于病人伤口愈合,对于部分特殊部位的伤口,躁动可能引起伤口出血,影响病人生命安全[3]。声带息肉是五官科常见的手术,虽然其手术时间并不长,但需要与术者共用同一气道,因此对麻醉的术中以及苏醒期的管理要求较高[4]。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镇静药物之一,相比于其他镇静药物,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代谢快、镇静作用确切的优点。有学者[5-6]将丙泊酚应用于全麻病人,发现其低剂量输注能有效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为此,我们对100例声带息肉病人进行研究,探讨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作报道。

    •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需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年龄22~52岁,体质量53~75 kg,病程1~5年,ASA分级Ⅰ~Ⅱ级。2组病人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以上100例病人是由122例病人中筛选而来,其中15例病人不同意本研究,其余7例病人因在研究进行过程中发生大出血、药物过敏、中转局麻等原因排除。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分组 n 年龄/岁 体质量/kg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mL
      观察组 50 28 22 39.2±4.8 65.6±5.3 43.2±11.5 16.2±5.1
      对照组 50 27 23 38.9±5.2 67.2±4.7 42.8±12.0 16.1±4.9
      t 0.04* 0.30 1.60 0.17 0.10
      P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

      表 1  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x±s)

    • 体质量50~80 kg;在我院喉镜检查确诊为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未造成病人呼吸困难;未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无药物滥用史;无严重传染性疾病;未合并严重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无酒精成瘾史;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1或2级[7]

    • 合并哮喘或者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者;伴有呼吸系统的急性感染或者含有其他系统的感染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术前1周服用精神刺激类药物;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中转局麻者;围手术期出现癫痫发作者;术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研究包含测评表者。

    •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麻醉方案,麻醉诱导均为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1.0 mg/kg、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麻醉维持均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复合麻醉,术中使用BIS监测,并指导调控麻醉深度,BIS值控制在40~60之间。术中肌松药根据TOF指数进行调节,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药物输注,待病人达到拔管指征后后进行拔管并监测30 min后送入病房,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观察组病人术中麻醉过程与对照组相同,病人手术结束后缓慢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待病人达到拔管指征后进行拔管并送入病房。

    • 观察并记录2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一般资料、术前、术毕、拔管时、拔管后30 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后躁动评分、苏醒期恢复情况(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拔管、躁动发生率)。苏醒期躁动评价标准:3分:严重全身性动作,需要药物控制;2分:不自主全身性动作,持续5~10 min;1分:无意识的肢体屈曲抬头等动作;0分:无任何动作。

    • 采用χ2检验、t检验、q检验和方差分析。

    • 2组病人术毕时HR、MA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1),拔管时HR、MAP较术毕时显著升高(P < 0.01),观察组拔管时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HR、MAP拔管后30 min均较术前降低(P < 0.01);2组病人拔管时SpO2显著降低(P < 0.01),拔管后30 min较拔管时恢复(P < 0.01)(见表 2)。

      分组 n 术前 术毕 拔管时 拔管后30 min F P MS组内
      HR/(次/分)
      观察组 50 82±12 72±9** 83±12## 78±9## 11.07 <0.01 112.500
      对照组 50 80±13 71±8** 93±11**## 79±6## 42.52 <0.01 97.500
      t 0.80 0.59 4.34 0.65
      P >0.05 >0.05 <0.01 >0.05
      MAP/mmHg
      观察组 50 82±10 73±11** 83±8## 79±10## 10.52 <0.01 96.250
      对照组 50 83±11 75±12** 92±7**## 81±9##▲▲ 25.11 <0.01 98.750
      t 0.48 0.87 5.99 1.05
      P >0.05 >0.05 <0.01 >0.05
      SpO2/%
      观察组 50 100±3 100±3 95±4**## 100±5▲▲ 21.19 < 0.01 14.750
      对照组 50 100±3 100±2 96±5**## 100±4▲▲ 14.81 < 0.01 13.500
      t 0.00 0.00 1.10 0.00
      P >0.05 >0.05 >0.05 >0.05
      q检验:与术前比较**P < 0.01;与术毕比较##P < 0.01;与拔管时比较▲▲P < 0.01

      表 2  2组病人HR、MAP、SpO2比较(x±s)

    • 手术后不同时刻,观察组病人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2组内术后不同时刻躁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拔管时躁动评分显著高于苏醒时和拔管后30 min(P < 0.01)(见表 3)。

      分组 n 苏醒时 拔管时 拔管后30 min F P MS组内
      观察组 50 5.42±1.23 6.53±1.12** 5.24±1.01## 19.33 < 0.01 1.263
      对照组 50 6.03±1.62 7.24±1.42** 6.31±1.32## 9.43 < 0.01 2.128
      t 2.12 2.78 4.55
      P < 0.05 < 0.01 < 0.01
      q检验:与苏醒时比较**P < 0.01;与拔管时比较##P < 0.01

      表 3  2组病人手术后躁动评分(x±s; 分)

    • 2组病人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间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4)。

      分组 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睁眼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躁动发生率/%
      观察组 50 15.7±4.3 19.1±6.2 22.3±5.1 2.0
      对照组 50 8.0±4.7 10.9±6.4 22.9±6.5 14.0
      t 8.10 6.51 0.61 4.89*
      P < 0.01 < 0.01 >0.05 < 0.01
      *示校正χ2

      表 4  2组病人苏醒期恢复情况比较(x±s; 分)

    • 苏醒期躁动是病人麻醉苏醒期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对于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较多,但其形成的机制尚未有定论[8-9]。苏醒期麻醉药物浓度及种类、手术切口疼痛刺激、阿片类药物使用后病人痛觉敏感度上调、气管插管刺激等都是引起病人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因素,其中多数学者认为刺激以及气管导管不耐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学者[10]将镇痛药用于术后镇痛,发现地佐辛以及非甾体类等术后镇痛药的使用能有效降低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然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地佐辛及非甾体类药物的使用会因为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受到限制,尤其是老年病人,非甾体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起病人术后胃部不适的发生。研究[11]表明,麻醉药物停止输注后病人体内药物浓度虽然有所下降,不足以使病人耐受气管插管的刺激,但其仍未完全代谢。故此时若能给予小剂量的镇静药物可能有助于增加药物之间的协同效应,减轻病人疼痛刺激。丙泊酚是临床最常用的麻醉药物,由于起效快、代谢快、无残留等优点,其在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12]表明,低剂量丙泊酚术后输注能有效减少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但并不影响显著增加病人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为此,我们将其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望探究其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病人治疗前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拔管时HR、MAP较对照组波动更小,此结果表明,术后低剂量丙泊酚输注能有效减少病人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波动,NECIB等[13]也在研究中发现丙泊酚能有效改善病人拔管时血压波动,可能与丙泊酚的输注增加了病人镇静状态,提高了病人对气管导管的耐受能力有关。2组病人手术后躁动评分差异明显, 2组病人苏醒时躁动评分较有所升高,拔管后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病人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病人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术后低剂量丙泊酚输注能有效减轻病人苏醒期躁动,虽然会增加术后睁眼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但均控制在10 min以内。而朱梦莉等[14]在研究中发现丙泊酚并不增加病人术后睁眼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可能与用药时间以及方式不同有关。

      综上所述,术后低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能有效减少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苏醒期躁动,而病人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