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血清前白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黄家琴 杨杰

引用本文:
Citation:

血清前白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简介: 黄家琴(1979-), 女, 主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722.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prealbumin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 CLC number: R722.1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于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E新生儿4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分度分为轻度21例,中度19例,重度5例;同期选取正常新生儿24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患儿血清中PA和NSE的水平,比较其在不同临床分度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出生后第1、3天,各组P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随着HIE分度增加,PA水平下降(P < 0.05~P < 0.01),3组HIE患儿的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出生后第10天,3组HIE患儿的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重度组与轻度组、重度组与中度组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生后1、3、10天,各组血清NSE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轻度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度组和重度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 < 0.01)。结论新生儿HIE患儿的血清PA水平随着HIE分度增加而下降,而血清NSE水平随着HIE分度增加而增加。新生儿血清中PA、NSE水平可用于预测、诊断HIE的发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表 1  各组血清PA水平比较(x±s;mg/L)

    分组 n 出生后第1天 出生后第3天 出生后第10天
    轻度组 21 78.42±12.04 73.96±11.58 95.78±11.84
    中度组 19 70.36±11.73* 65.56±11.04* 88.13±8.24*
    重度组 5 57.21±9.64**△ 53.35±8.79**△ 84.87±7.58
    对照组 24 91.03±11.25**△△## 88.06±9.65**△△## 106.06±8.09**△△##
    F 18.20 24.11 15.84
    MS组内 133.208 112.718 88.631
    P < 0.01 < 0.01 < 0.01
    q检验:与轻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中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重度组比较#P < 0.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各组血清NSE水平在出生后第1、3、10天的比较(x±s;μg/L)

    分组 n 出生后第1天 出生后第3天 出生后第10天
    轻度组 21 13.75±8.23 11.86±8.59 10.43±9.47
    中度组 19 25.95±9.07** 20.58±6.16** 17.68±7.89**
    重度组 5 39.43±11.79**△△ 33.74±9.58**△△ 29.49±12.58**△△
    对照组 24 9.24±7.46△△## 8.67±5.87△△## 8.63±6.02△△##
    F 25.83 22.93 11.72
    P < 0.01 < 0.01 < 0.01
    MS组内 73.484 51.052 67.396
    q检验:与轻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中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重度组比较#P < 0.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15(6):379. doi: 10.3969/j.issn.1005-2224.2000.06.027
    [2] 刘丁香, 彭好, 王春燕, 等.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血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 2015, 36(2):178.
    [3] 杨琪炜, 赵文穗.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9):105.
    [4] 王春艳, 彭好, 夏长明, 等.脑损伤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14):2138. 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08
    [5] 张秀明.新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诊断[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554.
    [6] ALAM JM, BAIG JA, MAHMOOD SR, et al.Diagnostic utility of neuron specifie (NSE) in serum and pleural fluids from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tuberculosis[J].Pak J Biochem, 2010, 43(3):873.
    [7] GOODMAN MD, MAKLEY AT, HUBER NL, et al.Hypobaric hypoxia exacerbates the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Surg Ret, 2011, 165(1):30. doi: 10.1016/j.jss.2010.05.055
    [8] KAYA T, SIPAHI S, KARACAER C, et al.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status with different methods in geriatric hemodialysis patients:impact of gender[J].Int Urol Nephrol, 2014, 46(12):2385. doi: 10.1007/s11255-014-0776-0
    [9] EI-MAZARY AA, NASIF KA, ABDEL-HAKEEM GL, et al.Adiponectin, leptin and insulin levels at birth and in early postnatal life in neonates with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J].J Diabetes Metab Disord, 2015, 14(1):87. doi: 10.1186/s40200-015-0219-1
    [10] 庄根苗, 唐玲, 臧丽娇, 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4(12):37. doi: 10.6040/j.issn.1671-7554.0.2016.606
    [11] BLOOMFIELD FH, CROWTHER CA, HARDING JE, et al.The ProVIDe study:the impact of protein intravenous nutrition on development in extremely low birthweight babies[J].BMC Pediatrics, 2015, 15:100. doi: 10.1186/s12887-015-0411-y
    [12] HUTCHINSON E, WILSON N.Acute stroke, dysphagia andnutritional support[J].Br J Community Nurs, 2013, Suppl:S26.
    [13] CORRIGAN ML, ESCURO AA, CELESTIN J, et al.Nutrition in the stroke patient[J].Nutr Clin Pract, 2011, 26(3):242. doi: 10.1177/0884533611405795
  • [1] 冯敏董淮富 . 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96-1399.
    [2] 杨百武张庆杜京承王昆李丹赵开雷 .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 1038-10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8.019
    [3] 马晓燕韦红耿松乔陆国云 . 早期智力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527-15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20
    [4] 杨小云时花彭万胜张帆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6): 636-638.
    [5] 朱玉王启之燕善军 . 肝硬化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561-1562,1565.
    [6] 谢军张侠李红林 . 不同血液标本及存放时间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654-1655.
    [7] 朱成王淮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对颅脑损伤诊断分型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50-52.
    [8] 李明马士恒李芳苏维 .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S-100β蛋白、NSE的影响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045-10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0
    [9] 孔蔚毅高春荣王阿静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护理康复路径的临床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908-910.
    [10] 宋红赵彩妮 . 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70-871.
    [11] 马亚辉杨琪朱洪波刘冬良 . 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在评估胃癌病人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2): 214-217, 2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2.020
    [12] 顾万宝汪强武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前白蛋白测定在上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162-1163.
    [13] 任子茵刘安诺朱振华屈朝法闫严 . 前白蛋白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7): 847-8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7.002
    [14] 王龙张勇 . 右美托咪定对新生儿肠闭锁术后苏醒质量及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 35-39, 4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1.009
    [15] 姜磊刘弋 . NSE和S-100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25-528.
    [16] 汤森闫静王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0): 1345-1347.
    [17] 高振远欧毅梅张竞竞张浩然毕明宏 .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 35-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1.009
    [18] 王素梅徐兵陈建文 . PA、Hs-CRP、CRP与早产儿胎龄和胎膜早破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078-1080.
    [19] 翁立军张野胡宪文李云 . 远端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 28-3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1.007
    [20] 许华斌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113-1116.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22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9
  • PDF下载量:  2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7-30
  • 录用日期:  2018-11-30
  • 刊出日期:  2019-02-15

血清前白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简介: 黄家琴(1979-), 女, 主治医师
  • 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 儿科, 23200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于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E新生儿4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分度分为轻度21例,中度19例,重度5例;同期选取正常新生儿24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患儿血清中PA和NSE的水平,比较其在不同临床分度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出生后第1、3天,各组P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随着HIE分度增加,PA水平下降(P < 0.05~P < 0.01),3组HIE患儿的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出生后第10天,3组HIE患儿的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重度组与轻度组、重度组与中度组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生后1、3、10天,各组血清NSE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轻度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度组和重度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 < 0.01)。结论新生儿HIE患儿的血清PA水平随着HIE分度增加而下降,而血清NSE水平随着HIE分度增加而增加。新生儿血清中PA、NSE水平可用于预测、诊断HIE的发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English Abstract

  • 新生儿产前、产时在其母宫内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易导致其生后出现缺氧窒息,从而对其重要脏器带来缺氧后损伤。其中脑损伤最为严重,临床称之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随着产前监护技术的提高以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普及,HIE发生率虽已显著下降,但仍是我国儿童伤残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通过对我院儿科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间接诊的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进行第1、3天及第10天血清前白蛋白(P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检测,对45例确诊HIE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以上两指标联合评估有利于早期发现HIE、早期干预,减轻脑损害程度,改善患儿的预后。现作报道。

    • 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符合临床新生儿HIE诊断[1]的足月新生儿45例作为观察组,依据HIE临床分度[1],其中轻度HIE组21例, 中度HIE组19例, 重度HIE组5例;同时选取经检查正常的新生儿共24名作为对照组。

    • 分别在2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3、10天的清晨取2 mL外周静脉血,进行相关处理后备用;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选用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盒,严格按说明检测血清NSE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应用罗氏Cobas 6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严格按操作说明检测血清PA含量。

    • 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 出生后第1、3天,各组P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随着HIE分度增加,PA水平下降(P < 0.05~P < 0.01),3组HIE患儿的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出生后第10天,3组HIE患儿的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重度组与轻度组、重度组与中度组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分组 n 出生后第1天 出生后第3天 出生后第10天
      轻度组 21 78.42±12.04 73.96±11.58 95.78±11.84
      中度组 19 70.36±11.73* 65.56±11.04* 88.13±8.24*
      重度组 5 57.21±9.64**△ 53.35±8.79**△ 84.87±7.58
      对照组 24 91.03±11.25**△△## 88.06±9.65**△△## 106.06±8.09**△△##
      F 18.20 24.11 15.84
      MS组内 133.208 112.718 88.631
      P < 0.01 < 0.01 < 0.01
      q检验:与轻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中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重度组比较#P < 0.05,##P < 0.01

      表 1  各组血清PA水平比较(x±s;mg/L)

    • 出生后第1、3、10天,各组血清NSE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轻度组和对照组NS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度组和重度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 且重度组均高于中度组(P < 0.01)。

      分组 n 出生后第1天 出生后第3天 出生后第10天
      轻度组 21 13.75±8.23 11.86±8.59 10.43±9.47
      中度组 19 25.95±9.07** 20.58±6.16** 17.68±7.89**
      重度组 5 39.43±11.79**△△ 33.74±9.58**△△ 29.49±12.58**△△
      对照组 24 9.24±7.46△△## 8.67±5.87△△## 8.63±6.02△△##
      F 25.83 22.93 11.72
      P < 0.01 < 0.01 < 0.01
      MS组内 73.484 51.052 67.396
      q检验:与轻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中度组比较△P < 0.05, △△P < 0.01;与重度组比较#P < 0.05,##P < 0.01

      表 2  各组血清NSE水平在出生后第1、3、10天的比较(x±s;μg/L)

    • NSE主要是通过催化α-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从而参与糖的无氧酵解途径,是糖酵解途径关键酶之一[2],它主要分布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组织。NSE正常情况下含量不高,当脑部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下易释放于脑脊液与血液中。一方面,可以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NSE合成、分泌速度大幅增加,使脑细胞功能得以代偿维持,同时大量产生的NSE会从神经组织细胞内溢出至脑脊液中。另一方面,缺血、缺氧的状态会促使血脑屏障受损,从而导致脑脊液入血,血清NSE水平升高,有相关文献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3-4]。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血清NSE水平不仅可以反映脑损害程度,也可以作为神经元损伤的一个敏感性、特异性的生化指标[5],且NS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7]。可见血清NSE检测在成人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方面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NES也引起了国内外儿科学者的关注。

      我们通过对45例HIE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也发现,在HIE轻度组,血清NSE水平升高并不明显,该结果和有关早期HIE的影像学报告是一致的,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脑水肿和渗出。在HIE中、重度组,随着疾病的进展,患儿血清NSE的水平也相应出现明显升高,这可能与脑实质的缺血、缺氧的进一步增加导致大面积脑组织坏死有关,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表明,血清中NSE水平与新生儿HIE所致的脑损伤程度是呈正比的。此外,各组在出生后的第1、3、10天血清NSE水平都存在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患儿在分娩时有不同程度窒息及出生后缺氧状态有所改善及相关的医疗介入等因素有关。我们认为,在新生儿围产期监测血清NSE水平能起到早期预测HIE发生的可能,同时也能初期判断因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损害的程度,对新生儿HIE发生、病情的判断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PA是由肝细胞合成,它的半衰期很短,不足2 d[8]。这通过对患儿生后第1、3、10天血清PA水平变化观察,也可以看到最低血清PA值出现在第3天,符合PA半衰期的特点。同时PA也是预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的敏感性指标。新生儿HIE发生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影响因素,当新生儿出现HIE时,由于缺血、缺氧不仅会影响患儿自身物质合成[9],还会引起体内能量代谢紊乱,加速PA的分解,从而导致PA水平下降。本研究表明,随着病情发展恶化,患儿血清PA水平不仅会随之下降, 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患儿的营养状态与HIE的发生、发展相关[10]。此前也有关于患儿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增加脑瘫儿的发生率的风险的相关报道[11]。此外,也有关于在成人发生脑卒中时引起营养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不良结局的报道[12-13]。本研究分析得出,HIE患儿血清PA浓度不仅可以较敏感地反映患儿体内蛋白营养状态,而且会随着疾病恶化而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故我们认为,缺血、缺氧所至的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HIE发生及引起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营养不良是否得到改善也与患儿的预后直接相关。

      综上所述,新生儿的血清PA和NSE水平会随着其HIE的病情发展而分别出现相对应的降低或升高,我们认为,联合检测血清PA和NSE水平不仅可以用来评估HIE患儿当时的营养状况,帮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而且在预测、辅助诊断HIE的发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由于多数基层医院在新生儿HIE诊断上多以影像学诊断为主要依据,而各医院影像学诊断的水平参差不齐,难免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所以血清PA和NSE水平检测,在新生儿HIE诊断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