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家族性热性惊厥遗传学研究进展

郭嘉诚 赵武

引用本文:
Citation:

家族性热性惊厥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郭嘉诚(1987-), 男, 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赵武, jellifish@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720.59

  • 表 1  家族性FS易感基因座或致病基因

    命名 常染色体位点 表型MIM ID 致病基因 基因MIM ID 家系来源
    FEB1[10] 8q13-q21 121210 未确定 澳大利亚
    FEB2[11] 19p13.3 602477 未确定 美国
    FEB3A[13] 2q24.3 604403 SCN1A 182389 意大利
    FEB3B[14] 2q24.3 613863 SCN9A 603415 美国
    FEB4[15-16] 5q14.3 604352 GPR98 602851 日本
    FEB5[17] 6q22-q24 609255 未确定 法国
    FEB6[18] 18p11.2 609253 未确定 日本
    FEB7[2] 21q22 611515 未确定 美国
    FEB8[19] 5q34 611277 GABRG2 137164 比利时
    FEB9[20] 3p24.2-p23 611634 未确定 法国
    FEB10[21] 3q26.2-q26.33 612637 未确定 中国
    FEB11[22] 8q13.2 614418 CPA6 609562 摩洛哥
    注:来源自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
    下载: 导出CSV
  • [1] FETVEIT A.Assessment of febrile seizures in children[J]. Eur J Pediatr, 2008, 167(1):17.
    [2] HEDERA P, MA S, BLAIR MA, 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locus for febrile seizures and epilepsy on chromosome 21q22[J]. Epilepsia, 2006, 47(10):1622. doi: 10.1111/epi.2006.47.issue-10
    [3] FUKUYAMA Y, KAGAWA K, TANAKA K.A genetic study of febrile convulsions[J]. Eur Neurol, 1979, 18(3):166.
    [4] PAL DK, KUGLER SL, MANDELBAUM DE, et al.Phenotypic features of familial febrile seizures:case-control study[J]. Neurology, 2003, 60(3):410. doi: 10.1212/WNL.60.3.410
    [5] SFAIHI L, MAALOUL I, KMIHA S, et al.Febrile seizures:an epidemiological and outcome study of 482 cases[J]. Childs Nerv Syst, 2012, 28(10):1779. doi: 10.1007/s00381-012-1789-6
    [6] WARUIRU C, APPLETON R.Febrile seizures:an update[J]. Arch Dis Child, 2004, 89(8):751. doi: 10.1136/adc.2003.028449
    [7] PAVLIDOU E, HAGEL C, PANTELIADIS C.Febrile seizures:recent development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 Childs Nerv Syst, 2013, 29(11):2011. doi: 10.1007/s00381-013-2224-3
    [8] TSUBOI T, ENDO S.Genetic studies of febrile convulsions:analysis of twin and family data[J]. Epilepsy Res Suppl, 1991, 4:119.
    [9] GARDINER RM.Genes and epilepsy[J]. J Med Genet, 1990, 27(9):537. doi: 10.1136/jmg.27.9.537
    [10] WALLACE RH, BERKOVIC SF, HOWELL RA, et al.Suggestion of a major gene for familial febrile convulsions mapping to 8q13-21[J]. J Med Genet, 1996, 33(4):308. doi: 10.1136/jmg.33.4.308
    [11] JOHNSON EW, DUBOVSKY J, RICH SS, et al.Evidence for a novel gene for familial febrile convulsions, FEB2, linked to chromosome 19p in an extended family from the Midwest[J]. Hum Mol Genet, 1998, 7(1):63. doi: 10.1093/hmg/7.1.63
    [12] PEIFFER A, THOMPSON J, CHARLIER C, et al.A locus for febrile seizures(FEB3) maps to chromosome 2q23-24[J]. Ann Neurol, 1999, 46(4):671. doi: 10.1002/(ISSN)1531-8249
    [13] MANTEGAZZA M, GAMBARDELLA A, RUSCONI R, et al.Identification of an Nav1.1 sodium channel(SCN1A) loss-of-function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familial simple febrile seizure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50):18177. doi: 10.1073/pnas.0506818102
    [14] SINGH NA, PAPPAS C, DAHLE EJ, et al.A role of SCN9A in human epilepsies, as a cause of febrile seizures and as a potential modifier of Dravet syndrome[J]. PLoS Genet, 2009, 5(9):e1000649. doi: 10.1371/journal.pgen.1000649
    [15] NAKAYAMA J, HAMANO K, IWASAKI N, et al.Significant evidence for linkage of febrile seizures to chromosome 5q14-q15[J]. Hum Mol Genet, 2000, 9(1):87. doi: 10.1093/hmg/9.1.87
    [16] NAKAYAMA J, FU YH, CLARK AM, et al.A nonsense mutation of the MASS1 gene in a family with febrile and afebrile seizures[J]. Ann Neurol, 2002, 52(5):654. doi: 10.1002/(ISSN)1531-8249
    [17] NABBOUT R, PRUD'HOMME JF, HERMAN A, et al.A locus for simple pure febrile seizures maps to chromosome 6q22-q24[J]. Brain, 2002, 125(Pt 12):2668.
    [18] NAKAYAMA J, YAMAMOTO N, HAMANO K, et al.Linkage and association of febrile seizures to the IMPA2 gene on human chromosome 18[J]. Neurology, 2004, 63(10):1803. doi: 10.1212/01.WNL.0000144499.34164.E0
    [19] AUDENAERT D, SCHWARTZ E, CLAEYS KG, et al.A novel GABRG2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febrile seizures[J]. Neurology, 2006, 67(4):687. doi: 10.1212/01.wnl.0000230145.73496.a2
    [20] NABBOUT R, BAULAC S, DESGUERRE I, et al.New locus for febrile seizures with absence epilepsy on 3p and a possible modifier gene on 18p[J]. Neurology, 2007, 68(17):1374. doi: 10.1212/01.wnl.0000260062.02829.e3
    [21] DAI XH, CHEN WW, WANG X, et al.A novel genetic locus for familial febrile seizures and epilepsy on chromosome 3q26.2-q26.33[J]. Hum Genet, 2008, 124(4):423. doi: 10.1007/s00439-008-0566-9
    [22] SALZMANN A, GUIPPONI M, LYONS PJ, et al.Carboxypeptidase A6 gene(CPA6) mutations in a recessive familial form of febrile seizures and temporal lobe epilepsy and in sporadic temporal lobe epilepsy[J]. Hum Mutat, 2012, 33(1):124. doi: 10.1002/humu.21613
    [23] GOLDIN AL.Evolution of voltage-gated Na(+) channels[J]. J Exp Biol, 2002, 205(Pt 5):575.
    [24] MALACARNE M, MADIA F, GENNARO E, et al.Lack of SCN1A mutations in familial febrile seizures[J]. Epilepsia, 2002, 43(5):559. doi: 10.1046/j.1528-1157.2002.29301.x
    [25] SKRADSKI SL, CLARK AM, JIANG H, et al, A novel gene causing a mendelian audiogenic mouse epilepsy[J]. Neuron, 2001, 31(4):537. doi: 10.1016/S0896-6273(01)00397-X
    [26] 刘新, 赵峰, 赵东赤, 等.热性惊厥儿童IMPA2基因多态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1(2):179.
    [27] BAULAC S, HUBERFELD G, GOURFINKEL-AN I, et al.First genetic evidence of GABA(A) receptor dysfunction in epilepsy:a mutation in the gamma2-subunit gene[J]. Nat Genet, 2001, 28(1):46.
    [28] CUI X, ZENG F, LIU Y, ZHANG J, et al.A novel SCN1A missense mutation causes generalized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in a Chinese family[J]. Neurosci Lett, 2011, 503(1):27. doi: 10.1016/j.neulet.2011.08.001
    [29] 孔庆英, 石英.2例复杂热性惊厥儿童GABRG2基因突变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6):702. doi: 10.3969/j.issn.1672-1349.2012.06.034
  • [1] 赵梅刘心洁 . 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水通道蛋白4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神经损伤指标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57-759, 7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15
    [2] 丁可军侯红林许键炜 . 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关联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8): 1016-102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8.007
    [3] 高峰 . 食管癌研究现状综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45-648.
    [4] 唐样王宜君王璐瑶宋雪 . 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前景展望.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 49(1): 137-1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4.01.031
    [5] 陈升李杨磊王元元 . 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 138-1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1.039
    [6] 杨丽张俊祥 . 胆道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方法及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535-539.
    [7] 何晓东顾素英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技术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429-431.
    [8] 段鹏飞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1): 90-91.
    [9] 吴学森 .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统计学方法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6): 706-709.
    [10] 王振杰 . 闭合性肝外伤的治疗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5): 477-479.
    [11] 王晓莉翟志敏 .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 122-125.
    [12] 高自清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80-282.
    [13] 孙京华钟萍 . 血管性痴呆炎症细胞因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2): 228-230.
    [14] 张枫杨清玲 .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2): 275-2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2.049
    [15] 周希法王建华许锡元 . 食管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基础及其与照射剂量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476-477.
    [16] 滕晓蕾张晓梅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519-1522.
    [17] 陶佳颐 . 手性化合物和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124-126.
    [18] 张震孟翔凌 . 幽门螺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与胆结石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498-500.
    [19] 廖亚平鲍明升梁玉华 .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Down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949-951.
    [20] 梅翠竹周纯先 . 定量定性综合性研究方法在社区试验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 96-98.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932
  • HTML全文浏览量:  2648
  • PDF下载量:  3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10-30
  • 录用日期:  2017-06-29
  • 刊出日期:  2019-02-15

家族性热性惊厥遗传学研究进展

    通讯作者: 赵武, jellifish@163.com
    作者简介: 郭嘉诚(1987-), 男, 硕士研究生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 F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好发于3个月至5岁[1]。有FS病史的小儿将来发展为癫痫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加[2],严重影响小儿的智力和生活质量。FS可散发,也可呈家族聚集性发病,遗传率高达76%,提示遗传因素参与FS的发病[3-4]。目前已有多个家族性FS易感基因座相继被定位,且已经明确了若干致病基因,提示家族性FS具有遗传异质性。本文就家族性FS相关易感基因座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F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通常分为简单型FS和复杂型FS[5]。目前国际上对FS的定义有两种。美国国立卫生院将FS定义为与发热有关的惊厥性发作,通常发生在3个月至5岁的小儿,无颅内感染的证据或其他确切的病因[1, 6]。国际抗癫痫联盟将FS定义为发生于1个月以后的一种癫痫样发作,通常与热性疾病有关,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证据,既往无新生儿癫痫或自发性癫痫病史,也不符合有诱发因素的急性症状性癫痫的诊断标准[1, 6-7]。这两种定义很相似,主要不同点在于对FS年龄下限的定义上(分别是3个月和1个月)[6]。FS好发年龄通常为3个月至5岁,高峰年龄为18个月,6岁以后罕见发生[1]。FS是发生于小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综合征,不同于癫痫,后者以反复发生的无热惊厥为特征[7]。FS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欧美国家为2%~5%,中国为0.5%~1.5%,瑞士为4.1%,日本为6%~9%,印度为5%~10%,关岛为14%,希腊为2.9%[7]。FS发病率存在地理差异性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与不同的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7]。多数FS患儿预后良好,但是有FS病史的小儿将来发展为癫痫的风险较一般人群增加5~7倍[2]。研究[7]表明,2%~6%的FS患儿将来发展为癫痫,其中简单型FS发展为癫痫的危险为1%~2.2%,复杂型FS发展为癫痫的危险为4.1%~7%。

    • FS可以散发,也可呈家族聚集性发病,提示遗传因素参与FS的发生[3-4]。TSUBOI等[8]对双胎儿及其家系资料的研究表明,多种遗传方式参与FS的发生,遗传率估计为75%。FUKUYAMA等[3]调查分析了307例小儿FS先证者的家庭成员,通过计算得出FS的遗传率高达76%,提示FS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性,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先证者同胞FS的发病率(19.9%)较一般人群(2.9%)明显增高;(2)父母单方或双方幼年时期有FS病史者,其子女FS的发病率高;(3)男童先证者同胞FS的发病率高于女童先证者同胞。遗传学研究[1]表明,一级亲属FS阳性家族史是FS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且随有FS病史的一级亲属人数的增多,这种危险性将增加。约25%~40%的FS患儿有阳性家族史,FS患儿的同胞发生FS的危险为9%~22%,单卵双胎儿较异卵双胎儿易于发生FS[1, 6]。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父母双方有FS病史其子代发生FS的危险较父母单方有FS病史者增加2倍[6]。FS具有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方式复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多基因遗传均有报道[9]

    • 通过检索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自1996年以来已有12个家族性FS易感基因座或致病基因被定位或确定,并被OMIM依次被命名为FEB1-FEB11,证实了家族性FS具有遗传异质性(见表 1)。

      命名 常染色体位点 表型MIM ID 致病基因 基因MIM ID 家系来源
      FEB1[10] 8q13-q21 121210 未确定 澳大利亚
      FEB2[11] 19p13.3 602477 未确定 美国
      FEB3A[13] 2q24.3 604403 SCN1A 182389 意大利
      FEB3B[14] 2q24.3 613863 SCN9A 603415 美国
      FEB4[15-16] 5q14.3 604352 GPR98 602851 日本
      FEB5[17] 6q22-q24 609255 未确定 法国
      FEB6[18] 18p11.2 609253 未确定 日本
      FEB7[2] 21q22 611515 未确定 美国
      FEB8[19] 5q34 611277 GABRG2 137164 比利时
      FEB9[20] 3p24.2-p23 611634 未确定 法国
      FEB10[21] 3q26.2-q26.33 612637 未确定 中国
      FEB11[22] 8q13.2 614418 CPA6 609562 摩洛哥
      注:来源自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

      表 1  家族性FS易感基因座或致病基因

    • WALLACE等[10]于1996年对一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跨越3代的澳大利亚FS家系进行了多点连锁分析,结果将该FS家系基因座定位在染色体8q13-q21(FEB1),多态性标记D8S553和D8S279之间的最大LOD值为3.40,外显率为60%,拟表型率为3%,但是致病基因迄今尚未确定。

    • JOHNSON等[11]于1998年运用130个多态性标记对19个美国FS家系成员进行了连锁分析,结果在其中一个跨越3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系D19S177位点处获得了最大两点LOD值4.52,进一步通过单倍体型分析将FS的易感基因座定位于19p13.3多态性标记D19S395和D19S591之间11.7厘摩尔根(centi Morgan, cM)区域(FEB2),但是致病基因迄今尚未确定。

    • PEIFFER等[12]于1999年报道了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比利时4代FS家系,共有43名成员,其中21名为FS患者。通过连锁分析和单倍体分析,将该FS家系基因座定位于2q23-q24多态性标记D2S141和D2S2345之间约10 cM大小的区域(FEB3),D2S2330处最大两点LOD值为8.08。后续的研究明确了FEB3基因座有2个基因(SCN1A和SCN9A)是家族性FS的致病基因[13-14]

    • SCN1A是人电压门控Na+通道亚单位单基因家族成员,位于中枢神经系统[23]。SCN1A基因(NG_011906.1)位于染色体2q24.3,含有26个外显子,基因组DNA全长91480 bp。MANTEGAZZA等[13]于2005年对一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跨越4代的意大利FS家系进行了SCN1A基因突变筛查,该家系共有12例患者,表型均为简单型FS。结果发现SCN1A基因a亚单位同源结构域Ⅰ第1个跨膜片段(Nav1.1)存在一个致病性杂合错义突变(p.M145T)。因此,SCN1A基因突变是家族性FS的病因之一,OMIM将其命名为FEB3A。MALACARNE等[24]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对32个FS家系进行SCN1A基因突变筛查,发现外显子16有一个非致病性的变异体(p.A3169G),作者认为SCN1A基因突变不常见于家族性FS。由上可见,家族性FS与SCN1A基因的相关性文献报道不一[13, 24]

    • SCN9A亦是人电压门控Na+通道亚单位单基因家族成员,位于中枢神经系统[23]。SCN9A基因(NG_012798.1)编码Nav1.7,位于染色体2q24,含有27个外显子,基因组DNA全长187803 bp。SINGH等[14]于2009年对一个有21例FS患者的美国犹他家族4代家系进行了随访研究,表型包括简单型FS和复杂型FS。结果发现SCN9A基因a亚单位同源结构域Ⅰ和同源结构域Ⅱ之间的细胞质环存在一致病性的杂合错义突变(p.N641Y),因此SCN9A基因突变亦是家族性FS的病因之一,OMIM将其命名为FEB3B。

    • NAKAYAMA等[15]于2000年报道了一个日本2代FS家系,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有16名成员,其中健在的FS患者4人,表型均为简单型FS。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确定该家族性FS的易感基因座位于5q14-q15,并在随后的39个核心FS家系(简单型FS 69人,复杂型FS10人)连锁分析中得到证实,OMIM将其命名为FEB4。鉴于MASS1基因自发突变的弗林斯小鼠易于发生听源性癫痫[25],而人同源基因MASS1定位于染色体5q14(与FEB4显著连锁[15-16])。NAKAYAMA等[16]于2002年对48个日本FS家系进行了MASS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在1个家系中发现一个无义突变(p.S2652X),该无义突变导致提前产生终止密码子,使得C端126个氨基酸残基被截断,提示MASS1基因无义突变导致蛋白质功能丧失是家族性FS的病因之一。NCBI基因数据库自2005年5月2日停止使用MASS1,而是以G蛋白偶联受体98(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98, GPR98)基因代替。

    • NABBOUT等[17]于2002年报道了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法国FS家系,共有29例患者,表型均为简单型FS。作者对其中最大的家系1(14例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结果在多态性标记D6S1572和D6S472之间获得最大LOD值4.82,从而将该家系的基因座定位于6q22-q24,OMIM将其命名为FEB5。随后对家系2(8例患者)的研究,亦证实了与基因座6q22-q24存在连锁关系。然而家系3(7例患者)与基因座6q22-q24不存在连锁关系,这支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简单型FS具有遗传异质性。FEB5是第一个被确定的简单型FS的基因座,然而致病基因的确定尚需后续研究。

    • NAKAYAMA等[18]于2004年对48个日本FS家系(每个家系至少2例患儿,表型包括简单型FS和复杂性FS)进行了全基因组多点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在染色体18p11.2多态性标记D18S1158处获得最大LOD值3.68,从而证实了家族性FS与基因座18p11.2(FEB6)存在显著连锁关系。鉴于IMPA2基因(编码肌醇单磷酸酶2)位于多态性标记D18S1153和D18S71(跨越2.4 Mb)之间,而促癫痫效应的锂和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能分别抑制和激活IMPA2基因,因此IMPA2基因是家族性FS重要的候选基因。对IMPA2基因外显子和启动子区的测序共发现7个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未发现非同义SNP。对其中6个同义SNP(SNP1,-708G>A;SNP2,-461C>T;SNP3,IVS1-15G>A;SNP4,159T>C;SNP5,IVS5 + 13-14insA;SNP6,558C>T)进行单倍体分型,表明这6个同义SNP均与FS相关。笔者认为IMPA2可能是家族性FS的易感基因。刘新等[26]亦报道IMPA2基因SNP 558C>T可能是FS的多基因遗传位点之一。

    • HEDERA等[2]于2006年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5代美国FS家系进行了基因组连锁分析,该家系包括13例患儿,表型包括简单型FS和复杂性FS。结果在多态性标记D21S1910处获得最大多点LOD值3.62,表明染色体21q22为候选基因座,命名为FEB7。作者对多态性标记D21S1909和D21S1444之间6.5 cM区域内的3个钾离子通道基因(KCNE1、KCNE2、KCNJ6)和细胞内的一个氯离子通道基因(CLIC6)所有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未发现有致病意义的基因突变。

    • γ氨基丁酸A受体基因(GABRG2)是第一个被确定的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的致病基因[27]。GEFS+有多种临床表型,而FS被认为是GEFS+其中一个亚型[28]。GABRG2基因(NG_009290.1)位于染色体5q34,含有11个外显子,基因组DNA全长94898 bp。AUDENAERT等[19]于2006年对47例癫痫患者(包括儿童失神癫痫11例,FS14例,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22例)进行了GABRG2基因测序分析,发现1例FS患儿GABRG2基因外显子4存在一杂合错义突变(c.529C>G),其结果是导致蛋白质139位高度保守的精氨酸被甘氨酸替换(p.Arg139Gly),该先证者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率降低,表明GABRG2基因突变是家族性FS的病因之一,OMIM将其命名为FEB8。孔庆英等[29]对2例复杂型FS患儿进行GABRG2基因DNA序列分析,结果在第9外显子处检出一无义突变(p.W390X),提前产生终止密码子使蛋白质截断,提示GABRG2基因无义突变导致蛋白质功能丧失是复杂型FS的病因之一。

    • NABBOUT等[20]于2007年报道了一个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显性遗传跨越4代的法国FS大家系,共有51名家庭成员,其中FS患者13例,5例合并失神癫痫,1例合并颞叶癫痫,除1例FS表型为复杂型之外,其余12例表型为简单型。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单倍体分析,确定了一个新的家族性FS候选基因座,位于染色体3p24.2-p23多态性标记D3S2336和D3S3518之间9.4 cM大小范围内(FEB9),最大多点LOD值为4.82。笔者对位于该区域内的6个候选基因(SCN5A、RARB、GPR5、GADL1、SCL4A7、EPM2AIP1)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上下游侧翼至少80个碱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未发现致病性突变。

    • FEB10是唯一一个由我国学者定位的家族性FS易感基因座,位于常染色体3q26.2-q26.33。华中科技大学DAI等[21]于2008年对一个跨越4代的中国河南FS和癫痫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单倍体分析,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有20名家庭成员,其中患者12例。结果发现该家系与3q26.2-q26.33显著连锁,候选基因座位于多态性标记D3S3656和D3S1232之间10.7 Mb区域内(FEB10),D3S1565处最大多点LOD值为5.27。对位于此区域内的KCNMB2基因、KCNMB3基因及邻近此区域的癫痫基因CLCN2测序分析未发现有致病意义的突变。

    • SALZMANN等[22]于2012年报道了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摩洛哥FS家系,先证者父母为表兄妹近亲婚配,生育7个子女,4例为FS患者,表型包括简单型和复杂型FS,其中1例在17岁时发展为颞叶癫痫。通过连锁分析和纯合子定位,该家系被证实与8q12.1-q13.2上一9.6 Mb区域连锁(FEB11),最大两点LOD值为2.18。对连锁区38个候选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所有患者羧肽酶A6基因(carboxypeptidase A6,CPA6)第8外显子上有一个纯合错义突变(c.809C>T),其结果是导致蛋白质270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丙氨酸被缬氨酸替换(p.Ala270Val)。c.809C>T突变点位于羧肽酶A6的活性部位,与野生型CPA6比较,p.Ala270Val CPA6突变蛋白的分泌活性仅有野生型CPA6的40%。研究结果提示CPA6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族性FS和颞叶癫痫在遗传学上是相关的。

    • 尽管多数小儿FS呈良性经过,具有自限性,对远期认知和行为发育无不良影响[1, 7]。但是有FS病史的小儿将来发展为癫痫的风险较一般人群增加5~7倍[2],因此,FS存在潜在的远期进展为癫痫的危害性,进而对智力、认知、生活质量将产生很大的有害影响,对家庭和社会也是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通过对不同种族和地区的FS家系易感基因座的定位,家族性FS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至今尚未发现某一易感基因座或致病基因始终参与所有家族性FS的发病,证实了家族性FS为遗传异质性疾病。对家族性FS易感基因座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家族性FS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为家族性FS及相关癫痫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参考文献 (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