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提升途径探究

明丽娟 石玉荣 宋松 耿建 荣梅生

引用本文:
Citation:

“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提升途径探究

    作者简介: 明丽娟(1977-), 女, 硕士, 讲师
    通讯作者: 荣梅生, rongmeisheng@sina.com
  •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 Szzgjh1-1-2017-1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SK2018A017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14JDSZ3009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SK2017A0190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 Szzgjh1-2-2016-14

  • 中图分类号: R64

Exploration on the improvement ways of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college career guidance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Corresponding author: RONG Mei-sheng, rongmeisheng@sina.com
  • CLC number: R64

  • 摘要: 目的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提升途径。方法对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4级学生(观察组)“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途径创新构建,并将其教学实效性与2013级学生(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在教学效果总体满意度、教学内容、就业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 < 0.01)。在择业准备度、信息掌握、职业认知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途径,能有效提高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对大学生应对就业择业压力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
  • 表 1  2组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总体满意 教学内容 就业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
    对照组 276 157(56.9) 159(57.6) 166(60.1)
    观察组 287 201(70.0) 199(69.3) 206(71.8)
    合计 563 358(63.6) 358(63.6) 372(66.1)
    χ2 10.51 9.03 8.49
    P < 0.01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评价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择业准备度 信息掌握 职业认知 创新创业能力
    对照组 276 182(65.9) 169(61.2) 164(59.4) 152(55.1)
    观察组 287 223(77.7) 208(72.5) 201(70.0) 219(76.3)
    合计 563 405(71.9) 377(67.0) 365(64.8) 371(65.9)
    χ2 7.25 8.04 7.25 28.2
    P < 0.01 < 0.01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李克强同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代表座谈会时强调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0/c_1113340416.htm.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R/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3] 鲍硕来.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4(2):147.
    [4] 司萍, 沈德艳, 杜小明.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152.
    [5] 戎媛媛."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5(2):157. doi: 10.3969/j.issn.1674-8891.2018.02.041
    [6] 游生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智慧校友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2(6):52. doi: 10.3969/j.issn.1002-3321.2018.06.009
    [7] 余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对策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 20(3):47.
    [8] 刘武."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的透视与反思[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5(1):22. doi: 10.3969/j.issn.1009-9042.2019.01.007
    [9] 周子乔, 徐芃.职业胜任力视角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23):238. doi: 10.3969/j.issn.1674-9324.2018.23.106
  • [1] 吴述银严发萍周建军江志阳熊春华陈洪琳 . 医学院校教师对实施教考分离态度的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124-1126.
    [2] 陈明华张武丽孟笑飞闫志邱燕 . 卓越医生培养背景下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 113-1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1.029
    [3] 徐家丽陈辉陈晓晖陈卫东佘佳朱广萍关宿东高涌 . 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946-949, 9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28
    [4] 崔杰韩来国李伟方志松 . 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4): 468-470.
    [5] 吴述银高梦蝶苏园 . 审核评估背景下某医学院校计算机化考试现况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3): 376-3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3.026
    [6] 唐启寿沈庆群贺庆功 . 医学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价值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6): 814-8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4
    [7] 申正付杨秀木许华山 .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线上教学自我评价影响因素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 131-13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1.032
    [8] 廖欣廖圣恺武峻捷韩前乾姜晟徐志佳鲁桐宋驰张伟 . 合肥市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803-80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28
    [9] 高蓉王其一江婧邵倩倩姜欢欢 . NSFC资助对省属医学院校高水平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分析——基于InCites TM视角.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3): 390-3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3.029
    [10] 明丽娟荣梅生 . 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调查与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2): 1628-16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2.026
    [11] 陶敏朱子良徐蕊张艳何春晓杨秀木 .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4): 533-5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4.026
    [12] 程鹏朋文佳 . 临床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408-1411.
    [13] 周花张利 . 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认知的质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3): 363-366,3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3.025
    [14] 叶红徐淑秀余桂林 . 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95-596.
    [15] 方九亿骆谋萸赵平 . 研究性教学视角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升途径.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48-1350.
    [16] 杨金芝孙彩霞牛萍葛婧高天侠陈芳 . 互联网思维下的延续性护理在PICC导管自我维护中的干预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1): 1573-15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7
    [17] 王明勤齐玉龙赵东城 . 医学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的对策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67-769.
    [18] 郭晓磊关宿东 . PBL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1): 1164-1165.
    [19] 束莉马嬿赵文红张晨尹传令 .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637-639.
    [20] 胡伟 .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0): 1415-1418.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32
  • HTML全文浏览量:  1930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12-25
  • 录用日期:  2019-02-08
  • 刊出日期:  2019-04-15

“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提升途径探究

    通讯作者: 荣梅生, rongmeisheng@sina.com
    作者简介: 明丽娟(1977-), 女, 硕士, 讲师
  • 1. 蚌埠医学院 学生工作处, 安徽 蚌埠 233030
  • 2. 蚌埠医学院 检验医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 Szzgjh1-1-2017-1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SK2018A017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14JDSZ300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SK2017A0190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 Szzgjh1-2-2016-14

摘要: 目的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提升途径。方法对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4级学生(观察组)“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途径创新构建,并将其教学实效性与2013级学生(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在教学效果总体满意度、教学内容、就业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 < 0.01)。在择业准备度、信息掌握、职业认知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途径,能有效提高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对大学生应对就业择业压力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

English Abstract

  • 2014年11月,李克强在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1]。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方针政策[3]。“互联网+”理念不仅在经济领域中适用,其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同样适用。

    “互联网+”视野下的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划时代实践,将传统教学资源与互联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互联网+”视野下的新的教育教学资源,完成资源的“互联网+”的升级。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指导理论、职业生涯指导实践和团体心理咨询三门课程[4],是依据医学生就业压力及其特征而设置的,年级层次越高就业压力越大。因此,职业生涯指导理论和职业生涯指导实践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帮助医学生培养职业生涯理论思维,而团体心理咨询课程设置在高年级或毕业年级,促使医学生学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缓解就业内心压力。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授课内容与实际结合不密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以及缺乏有效的反馈与评价机制[5]。探究“互联网+”视野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提升途径,对医学院校大学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方式,选取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3级10个班级298名学生和2014级10个班级30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3级中男生146人,女生152人;2014级中男生147人,女生154人。2个年级学生男女比例、入学成绩、学习能力、互联网应用能力等均具有可比性。

    •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2013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途径。2014级学生作为观察组,就业指导课程采用“互联网+”视野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途径。

    • 传统的就业指导多以课堂授课形式为主,虽然教师认真备课、授课,但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上课玩手机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发挥学生使用手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收集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的就业案例并就案例进行讨论,并从讨论中得出结论。通过就业APP的功能,将相应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相关内容嵌入APP中使互联网与就业指导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目前就业信息与就业政策的宣传主要以网络形式为主。互联网的普及使就业信息与就业政策的宣传得以迅速开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互联网+”模式进行就业创业宣传,可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就业网站、就业APP等,方便学生获得相关就业信息;设置就业政策专栏和就业问询专栏,让学生即时获得最新的就业政策,并对就业政策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4]

    • 校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现在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及就业指导过程中的热点, 并越来越受到高校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利用校园资源,搭建合作平台,组建校友资源库,增加就业资源提高就业机会[6]

    • 就业考核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针对学生的考核评估: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学生的线下线上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参与度进行评分,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就业指导过程中。(2)针对院系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考核评估,由应届毕业生对学校、系部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心理辅导等进行评估。

    •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提高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就业指导教师的新媒体素质建设。“互联网+”视野下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新媒体素质,才能与时俱进,实现系统平台的开发与维护,实现就业信息与就业政策的更新与推送,从而为就业指导提供高效的服务[7]

    • “互联网+”现已成为科技创新时代的标志性名词。大学生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机会[8]。学校应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指导,通过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就业指导教师应为学生进行资源的整合,并依托学生所学专业,在互联网平台上搜索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有效突进,并提供相关的发展平台,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研究。

    •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邀请12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和管理专家以及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对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了审阅评价,根据专家的建议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问卷基本符合研究主题,内容是有效的;在进行问卷调查前,组织6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填答,并在半个月之后再对他们进行问卷测试,收集数据采取相关系数检验,经检验相关系数为0.86,信度可靠。对2013级和2014级学生在总体满意度、教学内容、就业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择业准备度、信息掌握、职业认知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 采用χ2检验。

    • 对照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98份,回收有效276份,回收率92.6%;观察组共发放调查问卷301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95.3%。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在教学效果总体满意度、教学内容、就业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 (见表 1)。在择业准备度、信息掌握、职业认知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2)。

      分组 n 总体满意 教学内容 就业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
      对照组 276 157(56.9) 159(57.6) 166(60.1)
      观察组 287 201(70.0) 199(69.3) 206(71.8)
      合计 563 358(63.6) 358(63.6) 372(66.1)
      χ2 10.51 9.03 8.49
      P < 0.01 < 0.01 < 0.01

      表 1  2组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择业准备度 信息掌握 职业认知 创新创业能力
      对照组 276 182(65.9) 169(61.2) 164(59.4) 152(55.1)
      观察组 287 223(77.7) 208(72.5) 201(70.0) 219(76.3)
      合计 563 405(71.9) 377(67.0) 365(64.8) 371(65.9)
      χ2 7.25 8.04 7.25 28.2
      P < 0.01 < 0.01 < 0.01 < 0.01

      表 2  2组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评价比较[n; 百分率(%)]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高校的扩招,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为自主择业和双向择业模式。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能否顺利进入就业市场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就业指导教育越来越受到众多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认清就业形式,获得就业政策与信息,提高自身的职业认知,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从而最大可能提高就业概率,对高校而言,可以为国家进行人才输送,同时提高高校的知名度。

      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所有普通高校均需开设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我院积极响应开设并不断探索就业指导教育途径,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互联网+”视野下,传统的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和途径面临相应的挑战。传统的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上过于陈旧,存在“三重三轻”现象[9],不能满足“小而精”的精准帮扶作用,创新创业相关的就业指导缺乏,大班的就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成长诉求。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很难利用所学知识,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从而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从而把互联网和各个行业相结合起来。“互联网+”时代是群智共享的时代,通过电脑和手机等互联网终端,从而实现信息的发布与接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可有效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通过学生的反馈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在“互联网+”视域下开展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对学生的择业准备度、信息掌握、职业认知、生涯态度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择业就业,这与戎媛媛[5]研究的“四三一”混合式就业指导模式所取得的实效性相一致。

    • 对2013级和2014级学生分别针对不同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2013级学生中56.9%的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总体满意,观察组2014级学生中则有70.0%的认为“互联网+”视域下开展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总体满意。说明“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教育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学生的职业就业和择业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就业压力的应对能力。

    • 对照组2013级学生有57.6%的人认为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合适,能指导学生的择业就业,60.1%的人认为就业课程与实践的相关性较好,理论教学基本能与实践相结合;观察组2014级学生中则分别有69.3%%和71.8%的人认为,“互联网+”视域下开展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高择业就业的能力的培养,表明“互联网+”视域下开展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具有较高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医学生对就业相关理论知识理解和把握。

    •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培养模式,学生在职业认知和信息掌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9.4%的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就有良好的认知度,61.2%的学生认为,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获取相应的就业相关信息。而观察组学生中70.0%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视域下开展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在职业认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72.5%的学生认为,利用互联网的便捷,能更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有利于自身的择业就业。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76.3%的学生认为,新形式下的就业指导课程,能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创业,对照组的学生中只有55.1%的学生认为,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说明,“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教育途径,有利于医学生对就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尽管大多数同学对“互联网+”视域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较为满意,但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不一致;(2)部分同学过度依赖网络,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3)就业指导教师的新媒体素质仍不够高,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新媒体素质的培养,加快“互联网+”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