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心肌酶CKMB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侠 刘璐

引用本文:
Citation: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心肌酶CKMB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高侠(1974-), 女, 主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512.5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myocardial enzyme CKMB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myocardial damage

  • CLC number: R512.5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心肌酶肌酸激酶混合同工酶(CKMB)水平和异常率,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56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作为A组,44例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B组),另选取5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儿治疗前后CKMB水平,并与对照组的CKMB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观察组患儿合并心肌损害与未合并心肌损害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一步对可能影响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KMB活性、CKMB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MB活性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2组的CKMB活性以及异常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儿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CKM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A组患儿(P<0.05~P<0.01),而2组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呼吸频次、皮疹部位、皮疹持续时间、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WBC、CRP以及CKMB水平均是导致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CKMB升高提示合并心肌损害风险,临床中应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异常患儿及早予以干预治疗;特别是对有发热症状以及WBC、CRP和CKMB水平升高者更需要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临床心肌损害的发生。
  • 表 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x±s)

    分组n年龄/岁
    对照组5030(60.0)20(40.0)2.8±1.6
    A组5635(62.5)21(37.5)3.0±1.5
    B组4427(61.4)17(38.6)2.6±1.7
    F0.07*0.78
    P>0.05>0.05
    MS组内2.541
    *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肌酶CKMB检测结果比较(x±s)

    分组nCKMB活性/(IU/L)CKMB异常
    治疗前
       观察组10032.72±10.7863(63.0)
       对照组5013.98±9.612(4.0)
       t10.4047.25
       P<0.01<0.01
    治疗后
       观察组10016.40±4.45##3(3.0)◇◇
       对照组5013.98±9.612(4.0)
       t1.69*0.00
       P>0.05>0.05
    *t′值;△示χ2值;组内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组内配对χ2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A组与B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x±s)

    分组n发热发热时间/d心率异常血压异常皮疹部位n皮疹持续时间/dCKMB/(IU/L)CRP/(mg/L)WBC/(×109/L)N/(×109/L)L/(×109/L)RBC/(×1012/L)HBG/(g/L)PLT/(×109/L)
    口腔手足手足口腔手足口腔臀部臀部双下肢
    A组5636(64.28)3.56±1.0322(39.28)16(28.57)12(21.43)9(16.07)10(17.86)14(25.00)11(19.64)566.98±0.6824.66±12.455.44±2.685.21±3.3610.34±3.753.64±2.024.50±0.41110.45±8.69323.59±83.67
    B组4438(86.36)5.32±1.7418(40.91)12(27.27)9(20.45)7(15.91)8(18.18)11(25.00)9(20.45)447.12±0.8936.98±17.948.01±3.227.86±4.1113.25±5.874.16±2.144.45±0.37113.77±9.83323.34±85.59
    t6.24*5.942.71*0.02*0.02*0.893.884.363.412.861.240.631.791.47
    P<0.05<0.01>0.05>0.05>0.05>0.05<0.01<0.01<0.01<0.01>0.05>0.05>0.05>0.05
    *χ2值;△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变量赋值

    变量赋值
    发热否=0;是=1
    WBC正常范围=0;升高=1
    CRP正常范围=0;升高=1
    CKMB正常范围=0;升高=1
    下载: 导出CSV

    表 5  A组与B组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BSEWald χ2OR(95%CI)P
    发热0.0401.1210.0023.281(3.305~4.117)<0.01
    WBC1.3111.3101.0131.318(0.786~1.632)<0.01
    CRP2.0601.5791.7052.496(1.989~3.226)<0.01
    CKMB3.1151.8251.5253.558(2.775~5.013)<0.01
    下载: 导出CSV
  • [1] 叶永芝, 马爱芬, 徐小红.磷酸肌酸钠联合脾氨肽治疗减轻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11):1115.
    [2] 杨运, 茹锦岩.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对心肌酶和肝功能的影响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5, 24(7):400.
    [3] 冯炽光, 骆沛玲.热毒宁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2例[J].西部中医药, 2017, 30(6):104. doi: 10.3969/j.issn.1004-6852.2017.06.03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8, 6(2):69.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08.02.002
    [5] 陈娟, 施学文, 殷铭东, 等.手足口病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J].北京医学, 2015, 37(6):611.
    [6] 郭敏, 余楠, 肖密丝, 等.手足口病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 2017, 17(5):622.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17.05.018
    [7] 李丽, 庞保东, 艾智慧, 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电图特征及实验室预警指标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24):2839.
    [8] 叶迎宾, 黄秀香.白细胞与血小板、血糖、心肌酶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 2014, 18(2):317. 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14.02.037
    [9] 马宇廷, 邹映雪, 陈净.心肌损伤标志物在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 25(4):129.
    [10] 鲁奇志, 张朝勇, 易冬玲.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 2013, 35(1):67.
    [11] 卢燕, 谭利平.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艾司洛尔治疗前后心肌酶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重庆医学, 2016, 45(29):4078.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6.29.015
    [12] 董建红, 刘国风, 蒋永升, 等.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CKMB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心肌损伤的预防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 23(2):119.
    [13] 李小象, 周莉.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及对心肌酶、免疫水平的调节作用[J].药物评价研究, 2017, 40(5):675.
    [14] 汤昔康, 李庆彦, 李汝霞, 等.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免疫功能变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0):4721.
    [15] 马新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 31(8):641.
  • [1] 朱磊刘冉胡丹朱晓新刘开勋魏海燕 . 艾司洛尔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心肌酶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570-1572.
    [2] 杨硕方莉 . 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7): 932-93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7.030
    [3] 曹明杰张克昌李维春陈峰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及细胞因子检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113-114,117.
    [4] 赵亨邱兆磊王振杰程峰纪忠张福龙李磊宋琦徐志鹏王如意王世杰张怀胜徐远 . 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5): 596-5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5.009
    [5] 王书云刘进龙刘荣兵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谱的测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2): 206-207.
    [6] 刘和福 .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的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49-50.
    [7] 陈爱贞何丽红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酶谱改变.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45-46.
    [8] 张灿华 . 七氟烷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相关指标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 988-9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8.003
    [9] 徐家丽赵武王亚明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33-234.
    [10] 张效明张鹏焦贤春王廷涛张俊汪朝晖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568-570.
    [11] 蒋洁 . 手足口病49例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169-171.
    [12] 丁德和 . 手足口病280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295-297.
    [13] 丁红美祖大玲张祝娟 .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746-748.
    [14] 李社会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254-256.
    [15] 汪伟曾春野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44-846.
    [16] 叶晓琴高侠沈虹 . 重症手足口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3): 336-338.
    [17] 张立霞马进 . 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5): 631-632,6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5.020
    [18] 徐晓静年秀梅周孔 . 自制口腔护理液用于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及溃疡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994-996.
    [19] 陈亚明李猛刘连城吴追文马进 . 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表现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19-621.
    [20] 梁正娟马鑫王绪韶杨惠泉 . 手足口病合并左上肢瘫痪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47-947.
  • 加载中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46
  • HTML全文浏览量:  1787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2-12
  • 录用日期:  2018-11-01
  • 刊出日期:  2019-08-15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心肌酶CKMB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高侠(1974-), 女, 主治医师
  •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233000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心肌酶肌酸激酶混合同工酶(CKMB)水平和异常率,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56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作为A组,44例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B组),另选取5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儿治疗前后CKMB水平,并与对照组的CKMB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观察组患儿合并心肌损害与未合并心肌损害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一步对可能影响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KMB活性、CKMB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MB活性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2组的CKMB活性以及异常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儿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CKM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A组患儿(P<0.05~P<0.01),而2组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呼吸频次、皮疹部位、皮疹持续时间、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WBC、CRP以及CKMB水平均是导致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CKMB升高提示合并心肌损害风险,临床中应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异常患儿及早予以干预治疗;特别是对有发热症状以及WBC、CRP和CKMB水平升高者更需要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临床心肌损害的发生。

English Abstract

  •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容易在3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间出现爆发性传染,患儿最主要的特征为发热以及口腔、手足部和臀部出现皮疹[1]。虽然大多数患儿经积极治疗后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预后效果,但是部分患儿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以及脑炎等,此类患儿的预后往往较差,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2],目前临床多采取对患儿进行心肌酶检查以明确患儿的心肌损害情况[3],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心肌酶肌酸激酶混合同工酶(CKMB)检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作报道。

    •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所有患儿手部、足部、口腔内均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疱疹,同时伴不同程度的发热、口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经病史询问、主诉症状和临床体征,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4]确诊。其中56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作为A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11个月至5岁;44例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B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10个月至5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胸闷气促、心率加快、多汗等症状。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男30名,女20名,年龄10个月至5岁。所有入选患儿家属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观察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降温、补液、抗病毒、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其中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营养心肌、保护脏器等对症和支持治疗。对于病症较重且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可联合抗生素治疗。

    • 所有受检对象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采用酶速率法对心肌酶CKMB进行检测,其中观察组患儿于治疗14 d行CKMB复查。CKMB正常参考值范围:0~24 IU/L,以检测高于该正常值范围视为CKMB异常。

    • 比较2组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CKMB检测结果,整理并分析所有观察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发热、发热持续时间、心率、血压;观察皮疹发生部位以及皮疹持续时间;并对观察组患儿的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进行分析比较。

    • 采用方差分析、t(或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

    • 3组儿童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分组n年龄/岁
      对照组5030(60.0)20(40.0)2.8±1.6
      A组5635(62.5)21(37.5)3.0±1.5
      B组4427(61.4)17(38.6)2.6±1.7
      F0.07*0.78
      P>0.05>0.05
      MS组内2.541
      *χ2

      表 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x±s)

    • 治疗前,观察组CKMB活性、CKMB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MB活性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后2组的CKMB活性以及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分组nCKMB活性/(IU/L)CKMB异常
      治疗前
         观察组10032.72±10.7863(63.0)
         对照组5013.98±9.612(4.0)
         t10.4047.25
         P<0.01<0.01
      治疗后
         观察组10016.40±4.45##3(3.0)◇◇
         对照组5013.98±9.612(4.0)
         t1.69*0.00
         P>0.05>0.05
      *t′值;△示χ2值;组内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组内配对χ2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

      表 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肌酶CKMB检测结果比较(x±s)

    •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儿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CKM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水平均高于A组患儿(P<0.05~P<0.01);而在心率异常、血压异常、皮疹部位、皮疹持续时间、淋巴细胞(L)、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G)以及血小板(PLT)水平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分组n发热发热时间/d心率异常血压异常皮疹部位n皮疹持续时间/dCKMB/(IU/L)CRP/(mg/L)WBC/(×109/L)N/(×109/L)L/(×109/L)RBC/(×1012/L)HBG/(g/L)PLT/(×109/L)
      口腔手足手足口腔手足口腔臀部臀部双下肢
      A组5636(64.28)3.56±1.0322(39.28)16(28.57)12(21.43)9(16.07)10(17.86)14(25.00)11(19.64)566.98±0.6824.66±12.455.44±2.685.21±3.3610.34±3.753.64±2.024.50±0.41110.45±8.69323.59±83.67
      B组4438(86.36)5.32±1.7418(40.91)12(27.27)9(20.45)7(15.91)8(18.18)11(25.00)9(20.45)447.12±0.8936.98±17.948.01±3.227.86±4.1113.25±5.874.16±2.144.45±0.37113.77±9.83323.34±85.59
      t6.24*5.942.71*0.02*0.02*0.893.884.363.412.861.240.631.791.47
      P<0.05<0.01>0.05>0.05>0.05>0.05<0.01<0.01<0.01<0.01>0.05>0.05>0.05>0.05
      *χ2值;△示t′值

      表 3  A组与B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x±s)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WBC、CRP以及CKMB水平均是导致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变量赋值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分别见表 4表 5

      变量赋值
      发热否=0;是=1
      WBC正常范围=0;升高=1
      CRP正常范围=0;升高=1
      CKMB正常范围=0;升高=1

      表 4  变量赋值

      变量BSEWald χ2OR(95%CI)P
      发热0.0401.1210.0023.281(3.305~4.117)<0.01
      WBC1.3111.3101.0131.318(0.786~1.632)<0.01
      CRP2.0601.5791.7052.496(1.989~3.226)<0.01
      CKMB3.1151.8251.5253.558(2.775~5.013)<0.01

      表 5  A组与B组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手足口病可导致心肌损害并由此引起暴发性心肌炎[5],而通过对心肌酶谱检查从而诊断心肌损害程度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准确率高等优势,因此成为临床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常用检查方法[6]。相关研究[7]表明,心肌是机体中含CKMB较为丰富的主要器官,且不同部位心肌的CKMB含量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心前壁多于后壁,右心室多于左心室。研究[8-9]发现, 心肌特异性的同工酶CKMB在未合并心肌损害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中含量极低,一旦患儿出现心肌损害,该项指标不仅出现最早,而且上升到峰值的速度也最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临床将CKMB作为反映心肌损害的特异度、敏感度的重要指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CKMB活性(32.72±17.78)IU/L, 明显高于对照组(13.98±9.61)IU/L,CKMB异常率6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经过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KMB活性值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KMB活性以及异常率均未见明显差异。

      目前对手足口病病毒引起心肌损害的机制尚不明确,其可能机制包括[11]:一是由于病毒感染后,导致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使得心肌细胞过度损伤,从而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水肿等变性坏死改变,进而导致机体心肌酶水平升高;二是由于心肌细胞坏死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会累及更多的心肌细胞,从而使心肌损害程度更加显著。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心肌损害发生后,不仅CKMB水平显著改变,而且发热、发热持续时间、CRP水平、WBC水平、N水平等指标在A、B 2组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RP作为反映机体在细菌感染、组织损伤以及其他非特异性疾病发作时的重要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病人发生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时会迅速升高。董建红等[12]提出手足口病患儿的CRP水平高低与病毒是否直接侵犯组织、病毒感染是否导致全身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进一步佐证了CKMB对心肌损害感染的敏感度和准确性[13]。而WBC水平的升高则同样意味着机体出现感染,临床上认为WBC升高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及其他恶性疾病等导致,并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继而增加了机体儿茶酚胺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分泌,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粒细胞而引起[14]。而本研究中B组患儿的WBC水平(7.86±5.11)×109/L明显,高于A组的(6.91±4.36)×109/L,说明B组患儿心肌损害的程度较A组明显升高,同样为CKMB对心肌损害的诊断提供了证明。此外,我们认为在病毒感染后由于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引起了免疫反应,也会促进粒细胞水平上升。因此,对单因素分析出现明显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热、WBC、CRP以及CKMB水平等因素是导致患儿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这与马新晓[15]研究结果相近,说明上述因素会加重患儿的心肌损害,从而导致CKMB水平不断上升,继而加重心肌损害。

      综上所述,对于手足口病患儿,CKMB升高提示合并心肌损害风险,临床中应加强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异常患儿及早予以干预治疗,特别是对发热症状予以及时有效控制可预防和降低临床心肌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