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

朱红梅

引用本文:
Citation:

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

    作者简介: 朱红梅(1981-), 女, 主管护师
  • 中图分类号: R47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儿咳喘反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临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毛细支气管炎复发4例,观察组无复发,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缩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病程,减轻临床症状。
  • 表 1  2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x±s)

    分组 n 憋喘消失 咳嗽<10次/分 肺部啰音消失 住院时间
    观察组 25 3.22±1.01 4.80±1.03 4.15±0.83 7.78±2.45
    对照组 25 4.86±0.97 6.42±1.35 5.38±0.70 9.48±1.95
    t 5.86 4.77 5.66 2.71
    P < 0.01 < 0.01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率比较[n;百分率(%)]

    分组 治疗7 d后临床疗效 随访6个月咳喘复发率
    显效 好转 无效 临床有效率
    观察组 22(88.00) 2(8.00) 1(4.00) 24(96.00) 0(0.00)
    对照组 13(52.00) 5(20.00) 7(28.00) 18(72.00) 4(16.00)
    uc 2.81 2.45Δ
    P < 0.01 >0.05
    Δ示校正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i=25;n;百分率(%)]

    分组 肝损害 类百日咳综合征 急性肠炎 重症肺炎 合计 χ2 P
    观察组 1(4.00) 0(0.00) 0(0.00) 0(0.00) 1(4.00) 3.72Δ >0.05
    对照组 4(12.00) 1(4.00) 1(4.00) 1(8.00) 7(28.00)
    Δ示校正χ2
    下载: 导出CSV
  • [1] 李茜梅, 吴素玲, 石彩晓, 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4):934.
    [2] 代宗琴.护理干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辅助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四川医学, 2017, 38(9):1101.
    [3] 苗桂杰, 李敏, 陈娜, 等.预警护理干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 20(7):857.
    [4]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9.
    [5] 尚启云.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安徽医学, 2014, 35(3):393. 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14.03.045
    [6] 唐晓燕.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1603.
    [7] CHANG AB, GLOMB WB.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chronic cough in pediatrics: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Chest, 2006, 129(1 suppl):260.
    [8] 赵维笑, 宋文秀.临床路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142.
    [9] 范娟, 李茂军, 吴青, 等.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管理——美国儿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简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10):730.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5.10.003
    [10] 丁翔宇, 冯超, 张古英, 等.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指南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6, 16(10):1207. doi: 10.7507/1672-2531.20160183
    [11] 梁娟, 孙新, 成胜权, 等.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115.
    [12] 薛墨, 吴如容, 林小平.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毛细支气管炎照顾者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 28(1):93.
  • [1] 唐晓燕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603-160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49
    [2] 高大明马家明 . 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5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46-47.
    [3] 孙秀玲 .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 936-9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7.034
    [4] 张文芳 . 不同时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58-959.
    [5] 杨林董淮富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4): 443-4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4.007
    [6] 程永浩余志宏 . 肺炎支原体致毛细支气管炎25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076-1077.
    [7] 徐家新李娟王磊丁周志周瑞 . Th17/Treg失衡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关系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6): 726-7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06
    [8] 孙礼宾王亚宁 . 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81-82.
    [9] 王子斌韩旻 .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4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53-353.
    [10] 王红群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342-343.
    [11] 宣爱丽孙谦沈怀云关艳春陈云郑迎娟徐家丽赵武 .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9): 1232-1235, 12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4
    [12] 徐青曹志刚 . 护理干预对降低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并发症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685-686.
    [13] 梁娟张莉钱家美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420-422.
    [14] 杨晓梅高传化刘忠源 . 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78-79.
    [15] 郭翠英胡守紫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的护理干预.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1026-1028.
    [16] 范益芹 . 院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干预.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414-1414.
    [17] 颜梅 . 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223-1225.
    [18] 朱丽萍王敏 . 儿童药物中毒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34-11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51
    [19] 潘菊艳 . 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3): 414-41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3.041
    [20] 周英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693-6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45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73
  • HTML全文浏览量:  2007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5-21
  • 录用日期:  2019-02-20
  • 刊出日期:  2019-08-15

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

    作者简介: 朱红梅(1981-), 女, 主管护师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儿科, 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儿咳喘反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临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毛细支气管炎复发4例,观察组无复发,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缩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病程,减轻临床症状。

  • 毛细支气管炎属于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多突发呼吸困难,并伴有气促、憋喘、咳嗽等症状[1]。由于患病年龄小,气道发育差,易阻塞,故症状重,且病情发展加重快,单纯药物治疗往往恢复较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干预是确保疗效的必要手段[2]。同时,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提前将患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标识,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减少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3]。为进一步验证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我科对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护理观察。现作报道。

    •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个月至1岁。纳入标准:(1)首次患病;(2)患儿就诊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咳嗽、喘息、喘憋、气促等症状;(3)参照《实用儿科学》、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相关标准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明确[4];(4)排除标准: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合并严重器质性或系统性疾病、喘息发作病史>3次、呼吸道反复感染、敏感性体质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8.46±3.02)个月,发病至就诊时间(2.41±0.74)d,入院时呼吸(40.35±8.33)次/分,心率(135.34±10.22)次/分;对照组患儿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8.92±2.87)个月,发病至就诊时间(2.73±0.68)d,入院时呼吸(39.91±8.56)次/分,心率(134.67±10.25)次/分。2组在以上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时护理及心率指标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 2组患者临床均给予雾化、平喘、化痰、抗炎等基础药物治疗,以及布地奈德混悬剂或3%氯化钠雾化吸入治疗;对于烦躁、哭闹不安的患儿医嘱给予水合氯醛对症处理。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病房环境管理、饮食干预、保暖及高热护理、呼吸道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启动预警机制,同时给予预警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 科室建立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预警评分系统,即通过对患儿呼吸、神经及心血管系统表现进行评分:面色红润、呼吸平稳、意识正常计为0分;面色发苍、呼吸稍促(>40次/分)或吸氧流量<2 L/min、意识清醒计为1分(蓝色);面色发绀、呼吸急促(>45次/分)、心率增快(>140次/分)、易激惹,每分钟吸氧流量2~4 L或伴三凹征阳性表现计为2分(橙色);面色发灰、四肢发凉或湿冷、呼吸浅快(≥50次/分)或呼吸减慢(<正常呼吸20次/分,包括深大呼吸)、昏迷或昏睡,吸氧流量每分钟>4 L或伴三凹征阳性表现计为3分(红色)。另对患儿管床护士的年龄、专科工作经验、理论及技能、工作量、工作责任心等进行优良、中等、差三个等级评估,其中0分~优良,1分~中等,2分~差。将预警总评分>4分级以上或单独任一项得分为3分患儿标记为红色;将预警总评分>2分及以上但<4分患儿标记为橙色,将预警总评分<2分患儿标记为蓝色。

    • 患儿入院后由床管护士进行综合病情评估:详细询问及记录患儿病史,如无热性惊厥史、过敏性鼻炎史、湿疹及药物过敏史、家族性哮喘病史等,观察患儿咳喘程度、呼吸道分泌物量及排出情况、有无呼吸困难、高热、惊厥等情况,制定符合患儿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和措施,并严密监测患儿临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入院后24 h内护士长或责任组长对本组护士等级综合评估,并依据预警评分系统标准再次评估患儿当前情况,得出预警总评分,确定蓝色、橙色、红色三色预警分类后启动预警护理措施。其中对于红色预警分类患儿予以一级护理,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床头抬高30°~40°,面罩给氧(>4 L/min),加强巡视(0.5~1小时/次)和重点交接班,密切观察患儿意识、面色、咳嗽、喘憋程度及次数等临床表现,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电解质等变化,协助并指导患儿家长掌握高压泵氧气雾化正确使用及翻身拍背排痰的手法,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和排痰的有效性[5],必要时吸痰以防窒息,并详细记录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记录阶段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向患儿家长讲解患儿治疗情况,做好患儿家长情绪安抚,指导合理喂养;如经过以上处理患儿病情出现恶化,需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备齐抢救物品和药品,做好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呼吸支持的准备工作;如经过以上处理患儿病情好转,可进行逐渐降级(橙色或蓝色)处理。对于橙色预警分类患儿予以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一次,做好病情观察的同时,重点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宣教及临床护理配合教育,限制性探访并针对性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蓝色预警分类患儿予以一级或二级护理,每1~2 h巡视一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患儿家长健康宣教工作,实施精细化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防护护理。护士长或责任组长需每日对患儿病情进行动态评估,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动态调整预警评分分值,合理进行预警分类,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护理干预,保证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康复。

    • (1) 记录2组患儿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2)评价并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随访6个月记录2组患儿咳喘反复情况。其中疗效评价标准[6]:以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即咳嗽次数每天少于10次[7],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视为显效;以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视为好转;以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较治疗前未有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视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3)观察2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包括肝损害、重症肺炎、类百日咳综合征、急性肠炎等。

    •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

    • 观察组患儿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1)。

      分组 n 憋喘消失 咳嗽<10次/分 肺部啰音消失 住院时间
      观察组 25 3.22±1.01 4.80±1.03 4.15±0.83 7.78±2.45
      对照组 25 4.86±0.97 6.42±1.35 5.38±0.70 9.48±1.95
      t 5.86 4.77 5.66 2.71
      P < 0.01 < 0.01 < 0.01 < 0.01

      表 1  2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x±s)

    • 观察组临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毛细支气管炎复发4例,观察组无复发,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分组 治疗7 d后临床疗效 随访6个月咳喘复发率
      显效 好转 无效 临床有效率
      观察组 22(88.00) 2(8.00) 1(4.00) 24(96.00) 0(0.00)
      对照组 13(52.00) 5(20.00) 7(28.00) 18(72.00) 4(16.00)
      uc 2.81 2.45Δ
      P < 0.01 >0.05
      Δ示校正χ2

      表 2  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率比较[n;百分率(%)]

    • 2组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有肝损害、重症肺炎、类百日咳综合征、急性胃肠炎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肝损害1例,对照组发生肝损害3例,重症肺炎、类百日咳综合征、急性肠炎各1例,但2组间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分组 肝损害 类百日咳综合征 急性肠炎 重症肺炎 合计 χ2 P
      观察组 1(4.00) 0(0.00) 0(0.00) 0(0.00) 1(4.00) 3.72Δ >0.05
      对照组 4(12.00) 1(4.00) 1(4.00) 1(8.00) 7(28.00)
      Δ示校正χ2

      表 3  2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i=25;n;百分率(%)]

    • 临床研究证实毛细支气管炎大多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受病毒影响,患儿肺部细小毛细支气管发生充血、水肿,同时还伴有黏液增加,再加上因坏死而脱落的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使得原本狭窄的细小支气管发生堵塞,导致患儿出现诸如肺气肿、肺不张等症状[8]。临床上此类患儿典型症状一般出现在感染后的2~3 d,以持续性低度发热和干咳为主,并出现特征性的喘憋现象;而出现喘憋后的2~3 d为病情最为严重时,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升高可达到60~80次/分,同时出现呼气性喘鸣和呼气延长[9];严重者甚至出现三凹征和鼻煽,并出现口唇发青发紫、面色苍白和烦躁不安;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10];因此临床上针对此类患儿需要提前预警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患儿的识别能力,及早对危重患儿进行预警护理干预,为治疗提供有效的病情动态信息,既保证了危重患儿的救治率,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不同阶段的患儿进行有效的分流和不同侧重点的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配合能力。

      本研究中除了常规护理干预,还另对观察组患儿进行责任及管床护士的年龄、专科工作经验、理论及技能、工作量、工作责任心全面评估,依据预警评分系统标准进行蓝色、橙色、红色三色预警分类。观察组患儿根据预警评分及分类实施不同等级的护理,进行不同频次的巡视并及时将巡视结果反馈至主治医生处以针对病情的轻重调整治疗[11]。通过这种预警机制后,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儿症状的轻重程度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干预,这样既能够确保患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借助明确标记的预警标志能确保护理人员迅速明确护理工作重点内容,避免了护理工作不足或过度护理。因此观察组患儿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此外研究中通过预警标记的不同,在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时,还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得患儿家长能够提高依从性[12]。观察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8.00%、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72.00%;2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其中对照组患儿中咳喘复发4例,观察组未有一例复发。另外通过实施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的28.00%下降到4.00%;随着患儿症状的缓解,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得到很大提高。

      综上所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通过实施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