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三级医院门诊PICC专职岗位设置效果评价

赵俊杰 赵宏容 查庆华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三级医院门诊PICC专职岗位设置效果评价

    作者简介: 赵俊杰(1988-), 女, 硕士, 护师
    通讯作者: 查庆华, cqh21046@rjh.com.cn
  •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护理高原学科 hlgy16065qnhb

  • 中图分类号: R47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PICC full-time post setting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ertiary hospital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 Qing-hua, cqh21046@rjh.com.cn
  • CLC number: R47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门诊设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职岗位的效果。方法上海市某三级医院于2015年12月起在PICC门诊设置专职岗位,比较岗位设置前后PICC门诊病人就诊人次以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和质量控制考核评分结果,探讨护士PICC专职岗位设立效果。结果设置PICC专职岗位后,门诊量增加25.72%,就诊病人PICC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由8.21%下降到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 < 0.01));质量控制考核评分均分由(99.42±1.14)分提高到(99.98±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 < 0.05);病人满意度虽有所提高,但满意度评分较设置PICC专职岗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设置PICC专职护士可以加强PICC导管管理,满足病人出院后PICC导管维护和健康教育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
  • 表 1  PICC专职岗位设置前后就诊病人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n;百分率(%)]

    分组 n 渗血 感染 渗液 静脉炎 血栓 堵管 导管破损 皮疹 合计 χ2 P
    对照组 12 099 222(1.83) 236(1.95) 27(0.22) 8(0.07) 2(0.02) 26(0.21) 36(0.30) 436(3.60) 993(8.21)
    观察组 15 211 380(2.50) 304(2.00) 50(0.33) 8(0.05) 2(0.01) 35(0.23) 15(0.10) 155(1.02) 949(7.84) 39.53 < 0.01
    合计 27310 602(2.20) 540(1.98) 77(0.28) 16(0.06) 4(0.01) 61(0.22) 51(0.19) 591(2.16) 1942(7.11)
    下载: 导出CSV
  • [1] 华荪, 李柳英, 谢红珍, 等.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157.
    [2] SUZUKI J, SASAHARA T, TOSHIMA M, 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due to Tsukamurella pulmonis: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BMC Infect Dis, 2017, 17(1):677. doi: 10.1186/s12879-017-2796-8
    [3] BYRNE D, PENWARDEN L.Selection of single-versus double-lume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and the influence on alteplase use[J].J Infus Nurs, 2018, 41(2):118. doi: 10.1097/NAN.0000000000000269
    [4] JONES D, WISMAYER K, BOZAS G, et al.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ambulant cancer patients[J].Thromb J, 2017, 15:25. doi: 10.1186/s12959-017-0148-y
    [5] 陈秀文, 李辉, 谭彦娟, 等.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8):99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7.08.019
    [6] 吴旭红.新生儿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17, 17(2):166.
    [7] 王雅萍.双上肢PICC置管临床效果的随化对照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 2016.
    [8] GRAU D, CLARIVET B, LOTTHÉ A, et al.Complication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s) used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outpatien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Antimicrob Resist Infect Control, 2017, 6:18. doi: 10.1186/s13756-016-0161-0
    [9] 朱丽群, 庄若, 曹松梅, 等.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17, 52(10):117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7.10.005
    [10] KREIN SL, KUHN L, RATZ D, et al.Use of designated nurse PICC teams and CLABSI prevention practices among U.S.hospitals:a survey-based study[J].J Patient Saf, 2015.DOI:10.1097/PTS.0000000000000246.
    [11] 周英凤, 胡雁, 张晓菊, 等.PICC输液技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护理学杂志, 2016, 31(7):9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6.07.091
    [12] 陈莹莹, 凌瑛, 陈国连, 等.PICC维护网络的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1):11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1.027
    [13] 赵秀艳, 柴宝艳.产科专职护士进行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6, 30(10):3836.
    [14] 刘海金, 柯义英, 苏梅霞.急诊输液室专职巡视护士岗位设置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27):2143.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27.017
    [15] 李艳, 王丽丽, 陈婷.呼吸专职护士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和应用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6):421.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8.06.005
    [16] 张莉, 毕良群, 吕世丽.专人维护PICC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1, 18(5):49. doi: 10.3969/j.issn.1008-9969.2011.05.017
    [17] 任丽霞, 李艳萍, 秦燕, 等.PICC专科护理在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28(1):355.
    [18] 王楠.预防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D].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 2017.
    [19] 宋娜, 马玉, 陈梅.疼痛专职护士专科管理对癌痛患者的认知度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30):3693.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5.30.030
    [20] 张洁, 孙怡华, 戴琳峰, 等.专职护士持续候诊巡查在确保急诊候诊安全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15):1375.
  • [1] 高平汤园园高晓增韩晓亮 . 专职护士程序化管理麻醉无菌耗材的应用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3): 402-4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3.032
    [2] 贾梅李檬陈秀芹 . PICC静脉血栓类疾病危险因素预测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中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9): 1288-1291, 12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9.036
    [3] 徐兵杨丽娟戴明红 . 心电监护仪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432-1434.
    [4] 段昌兰李怡王岩程晔顾伶俐余金花 . 左前斜位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X线成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142-114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1
    [5] 杨贵丽郑海燕 . 集束化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4): 539-5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4.037
    [6] 杨敬平史星菲 . 体表测量确定PICC置管预置长度与体内理想位置的关系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7): 945-947,9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7.030
    [7] 李小梅陈汝桂张妙珍陈叙宇 . 肿瘤病人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与影响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6): 801-8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6.030
    [8] 钱菊云方长太吴立新杨燕张平平 . 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836-8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37
    [9] 魏敏张嘉崔育花夏燕燕 . 医用组织胶对减少PICC穿刺部位渗血的应用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1): 1614-16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1.034
    [10] 赵小兰程燕熊洪 .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2): 268-2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2.031
    [11] 于艳郑冬梅 . 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在PICC病人心理状态与护理依从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2): 1744-17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2.027
    [12] 任晓敏许正红过瑾俞晔 . 肺型P波病人行PICC置管尖端心电定位的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569-157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42
    [13] 张明洁张珍珍焦姗姗范丹丹 . 新型扩皮送鞘法在同步放化疗肿瘤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7): 973-9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7.032
    [14] 汪艳萍陈欣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观察及其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173-174.
    [15] 杨丽娟徐兵邢彩英戴明红杨丽君 . 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442-1444.
    [16] 李潘华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749-17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50
    [17] 李桂莲田丽梅王少敏 . 双腔Power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61-362.
    [18] 陈娜丽张华胡春荣 . 应用鱼骨图对老年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227-1229.
    [19] 李德珍龚虹云 . B超引导改良穿刺法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4): 416-417.
    [20] 刘春梅 . 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化疗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301-303.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71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5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11-22
  • 录用日期:  2019-05-14
  • 刊出日期:  2019-10-15

三级医院门诊PICC专职岗位设置效果评价

    通讯作者: 查庆华, cqh21046@rjh.com.cn
    作者简介: 赵俊杰(1988-), 女, 硕士, 护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PICC门诊, 100025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护理高原学科 hlgy16065qnhb

摘要: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门诊设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职岗位的效果。方法上海市某三级医院于2015年12月起在PICC门诊设置专职岗位,比较岗位设置前后PICC门诊病人就诊人次以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和质量控制考核评分结果,探讨护士PICC专职岗位设立效果。结果设置PICC专职岗位后,门诊量增加25.72%,就诊病人PICC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由8.21%下降到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 < 0.01));质量控制考核评分均分由(99.42±1.14)分提高到(99.98±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 < 0.05);病人满意度虽有所提高,但满意度评分较设置PICC专职岗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设置PICC专职护士可以加强PICC导管管理,满足病人出院后PICC导管维护和健康教育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

English Abstract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创伤小、易操作、保留时间长、避免药物外渗,被广泛应用于静脉营养、化疗、抗生素治疗等领域,为病人静脉输液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道[1],与此同时,PICC维护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2-3]、血栓[4-5]、渗出[6-7]、导管堵塞[8]等均有发生,虽然多数并发症不会危及生命,但可能导致提前拔除导管,影响治疗。研究[9-10]报道,病人自身因素及治疗因素等诸多因素会影响PICC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但是医疗保健设置有时起决定作用。尤其是相对于中心静脉导管(CVC)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等其他中心静脉来讲,PICC在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较差[11],加之目前病人住院时间普遍减少,因此化疗间歇期的PICC导管维护与监测更为重要[12],为促进PICC输液治疗规范化发展,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院于2015年末设置PICC专职护士岗位,负责全院及院外PICC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业务,获得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 选择我院PICC门诊就诊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2015年就诊病人为对照组,2016-2017年就诊病人为观察组。

    • 对照组就诊病人由数十名来自不同病房的护士轮流兼职承担。观察组由3位专职护士负责,均为女性,年龄(41±8.37)岁,工龄(23±9.57)年,专科、本科和硕士学历各1名,经护理部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1)参与制定本院与输液治疗相关的制度,操作流程; (2)掌握新技术,进行PICC维护以及并发症处理; (3)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4)定期组织病人同伴教育活动,增加人文关怀; (5)参与科研活动,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 (6)对院内外相关护士进行实训带教; (7)完善门诊就诊病人资料库,收集资料,对不恰当的护理实践及时评估,纠正,进行质量评价、监督,提高护理质量。比较2组研究对象就诊人数以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和质量控制考核评分。

    • (1) PICC门诊就诊人数以及PICC并发症处理人数。每个工作日由一名在岗护士统计,另外一名在岗护士核对后登记于门诊数据资料库。(2)病人满意度调查。包括服务态度、礼貌尊重、护理技术、聆听解释、环境卫生及便民措施6个方面的问题,有不满意、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4个选项,其中便民措施题目增加了“不需要该服务”选项。每月由院质量控制小组人员便利抽取4位就诊病人调查,以不记名方式,遵循病人自愿原则填写。其中满意是4分,较满意是3分,一般是2分,不满意是1分,不需要该服务是0分,一份问卷满分24分,1个月4张问卷满分96分,即为应得分。满意率=实得分/应得分×100%。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调查48例病人。(3)质量控制考核评分。采用护理部制定的《门急手护理质量信息反馈表》进行质控评定,含病人安全、操作技能、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及差错五部分,满分为100分,按照规定逐一检查,不符合者扣分。每月评定工作由院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到门诊诊间检查评定,每月总结诊间总体质控评分。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检查评定12次。

    • 采用t(或t′)检验和χ2检验。

    • PICC门诊2014-2015年(对照组)共有12099人次就诊,处理993人次并发症,占8.21%。PICC专职岗位设置后,2016-2017年(观察组)共有15211人次就诊,处理949人次并发症,占7.84%。2组处理PICC并发症人次相比较,设置专职岗位后并发症处理人次显著低于岗位设置前(P<0.01)(见表 1)。

      分组 n 渗血 感染 渗液 静脉炎 血栓 堵管 导管破损 皮疹 合计 χ2 P
      对照组 12 099 222(1.83) 236(1.95) 27(0.22) 8(0.07) 2(0.02) 26(0.21) 36(0.30) 436(3.60) 993(8.21)
      观察组 15 211 380(2.50) 304(2.00) 50(0.33) 8(0.05) 2(0.01) 35(0.23) 15(0.10) 155(1.02) 949(7.84) 39.53 < 0.01
      合计 27310 602(2.20) 540(1.98) 77(0.28) 16(0.06) 4(0.01) 61(0.22) 51(0.19) 591(2.16) 1942(7.11)

      表 1  PICC专职岗位设置前后就诊病人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n;百分率(%)]

    • 病人满意率,观察组(99.69±0.85)%和对照组(99.67±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质量控制考核评分,观察组(99.98±0.10)分和高于对照组(99.42±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

    • 门诊设置PICC专职岗位后,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统一操作流程,使病人导管能得到全面的评估、连续的护理,在门诊量增加25.72%的情况下,PICC并发症处理人次下降(P<0.01),质控考评评分提高(P<0.0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PICC专职岗位设立以后改变了兼职轮流开展工作的模式,加强了专职护士以及病人、家属的管理:(1)PICC专职护士管理包括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对于疑似血栓,拔管困难,全身性药疹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积极联络相关医生进行处理,减少病人盲目就诊机会。(2)病人及家属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教育落实卡,建立门诊病人导管维护数据库,发放统一的健康教育资料,并建立图书角,定期组织同伴教育,重视人文关怀。目前国内关于专职岗位的报道多集中于产科[13]、急诊[14]、监护室[15]等病区,三级医院PICC专职岗位的报道较少。张莉等[16]的研究提出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的专人维护可显著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任丽霞等[17]的研究提示选定一些具有专科认证资格的护士固定坐诊可显著减少PICC非计划性拔管率。王楠[18]在构建预防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中提出开设PICC专科维护门诊(推荐级别Ⅲ),建立专科PICC护理小组模式(推荐级别Ⅳ)等推荐意见。PICC专职护士对带管者进行个体化、动态的并发症评估,并根据相关循证指南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并发症的高效管理,从而保障病人的安全,因此设置PICC专职岗位可以有效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ICC导管的维护质量,保障输液治疗安全。

    • 医院周边居住的PICC带管病人在化疗间歇期的导管维护不仅有了固定场所,而且地段医院出现PICC维护并发症的病人也可以得到专职护士的专业处理,PICC维护数量、质量显著提高,使病人的导管安全得到了保障。本研究中,PICC专职岗位设置前后的病人满意率调查结果提示,满意度略有提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观察组有几位病人反映诊室通风不良,面积较小,总体满意度受到影响有关。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就诊环境,同时积极推广门诊预约制,鼓励病人错峰就诊,提高满意度。较多的研究者报道了专职护士岗位的设立对病人的益处以及病人满意度的提高[19-20]。PICC专职岗位设立后,专职护士为带管病人提供连续、专业、优质的导管护理服务,对相关并发症及时评估处理,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为带管病人建立了强大的支持系统。由此可见,PICC专职岗位的设置可以提高病人对PICC导管的认知程度和维护导管的依从性,确保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三级医院门诊设立PICC专职岗位后,可为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病人提供更为安全、高效、温馨的导管维护服务,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PICC专职岗位的设立也可为今后我院PICC专科护士发展提供平台。今后拟加强与周边地段医院的交流,建立PICC维护网,实现导管流程化的信息管理,推动分诊和转诊,真正实现优质专科延续性整体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