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袋鼠式护理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何力 黄朝梅 刘丹 邵巧仪 武兆磊 贾晓琴

引用本文:
Citation:

袋鼠式护理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作者简介: 何力(1990-), 男, 护师
    通讯作者: 黄朝梅, hchaomei20@163.com
  • 基金项目:

    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2016AB002681

  • 中图分类号: R473

  • 摘要: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方案对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MC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护理,KMC组实施KMC方案。对比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3、4周,KMC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KMC组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及喂养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KMC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 < 0.05);矫正胎龄37周,KMC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KMC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表 1  2组早产儿基线资料比较(x±s)

    分组 n 胎龄/周 出生体质量/g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KMC组 46 33 13 31.51±1.56 1777.41±323.56 8.58±0.43 22 24
    对照组 46 30 16 31.65±1.47 1755.78±287.92 8.57±0.42 25 21
    t 0.45 0.44 0.34 0.13 0.39*
    P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不同时间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的比较(x±s; 分)

    分组 n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KMC组 46 28.90±4.01 30.66±3.87 32.84±2.42 34.49±4.04
    对照组 46 28.11±3.17 28.73±2.66 31.09±2.95 32.58±4.13
    t 1.05 2.79 3.11 2.24
    P >0.05 < 0.01 < 0.01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达标时间的比较(x±s;d)

    分组 n 基础达标时间 TPN时间 TEN时间 喂养过渡时间
    KMC组 46 27.46±2.79 33.18±3.63 29.06±3.24 9.05±1.17
    对照组 46 37.23±5.61 36.44±3.96 35.56±5.23 12.45±1.35
    t 10.69 4.12 7.17 12.87
    P < 0.01 < 0.01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百分率(%)]

    分组 n 喂养不耐受 呼吸暂停 消化系统并发症
    KMC组 46 2(4.3) 19(41.3) 1(2.2)
    对照组 46 8(17.4) 30(65.2) 6(13.0)
    合计 92 10(10.9) 49(53.3) 7(7.6)
    χ2 4.04 5.28 3.87
    P < 0.05 < 0.05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组新生儿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情况比较(x±s)

    分组 n 体质量/kg 身长/cm 头围/cm
    KMC组 46 2.85±0.69 40.82±3.08 33.89±1.12
    对照组 46 2.33±0.38 38.02±3345 31.81±0.81
    t 4.53 4.09 10.24
    P < 0.01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GAUCHER N, NADEAU S, BARBIER A, et al.Personalized antenatal consultations for preterm labor:responding to mothers' expectations[J].J Pediatr, 2016, 178(12):130. doi: 10.1016/j.jpeds.2016.08.006
    [2] 林佳君, 汤庆娅.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原因剖析及营养摄入现状[J].临床儿科杂志, 2016, 34(9):712.
    [3] HUNTER CJ, UPPERMAN JS, FORD HR, et al.Understand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premature Lnfant to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J].Pediatr Res, 2016, 63(2):117. doi: 10.1203/PDR.0b013e31815ed64c
    [4] MALLER VV, COHEN HL.Neurosonography:assessing the premature infant[J].Pediatr Radiol, 2017, 47(9):1031.
    [5] 马兰, 蒋盘华, 陶亚琴, 等.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 24(1):89.
    [6] CHAN GJ, LABAR AS, WALL S, et al.Kangaroo mother care:a systematic review of barriers and enablers[J].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16, 94(2):130. doi: 10.2471/BLT.15.157818
    [7] 盖丽, 姜红, 范玲.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 2017, 17(10):736. doi: 10.3969/j.issn.1671-315X.2017.10.018
    [8] 孙伟, 郝佳.袋鼠式护理方法在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随访评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 22(2):276. doi: 10.3969/j.issn.1672-2159.2017.02.040
    [9] 周春兰, 仝慧茹, 徐慧颖, 等.中文版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7):501.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3.07.007
    [10] 雷婷, 杨琍琦, 汪泳, 等.98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回顾性研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 25(6):540.
    [11] 经连芳, 韦秋芬, 李燕, 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胃肠道转运时间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1):16.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7.01.006
    [12] 李晨露, 程云, 赵丽蓉, 等.经鼻胃管喂养临床实践指南的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8):90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7.08.002
    [13] 毕叶, 官祥丽."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 34(17):12.
    [14] 周梅, 尹华英, 程茜, 等.无明显脑损伤早产儿早期口腔吸吮模式与6月龄时神经发育结局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6, 11(1):8.
    [15] 王小娟, 张海艳, 赵桂娥, 等.袋鼠式护理对疼痛引发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指标干预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20):2525. 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17.20.044
    [16] 胡建新, 李萍, 刘明秀.袋鼠式护理促进新生儿母乳喂养的Meta分析[J].护理学报, 2016, 23(5):9.
  • [1] 刘倩 . 重力喂养联合5 min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6): 829-8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30
    [2] 陈芳 .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974-9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36
    [3] 杨丽娟徐兵邢彩英戴明红杨丽君 . 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442-1444.
    [4] 于文净陈凯权刘伟马进 . 强化母乳喂养的不同时机对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2): 1685-168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2.014
    [5] 李慧敏赵武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612-16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52
    [6] 陈爱斌李志鸿沈伊娜 . 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与头罩吸氧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2): 222-2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2.025
    [7] 柯文霞董召斌 . 对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70-571.
    [8] 闫会丽张慧洁刘红贞李芳谷广辉 . 早产儿真菌血症42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39(7): 907-9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7.023
    [9] 宫芬董传莉谢怀珍董淮富 . 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5): 599-6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5.010
    [10] 李亚楠徐家丽彭万胜王素梅周瑞张贝贝 . 不同输血策略对早产儿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885-8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11
    [11] 张明霞赵瑞卿李庆霞琚燕燕崔爱叶胡小芬李娉娉丁慧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321-13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08
    [12] 余景凤祝毅 . 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061-1063,10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5
    [13] 杨春晖杨冰岩彭嘉恒冯明华赖春华吕峻峰 .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53-7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14
    [14] 杨军台晓燕罗厚江姜开军汪灵芝刘敏敏陈茹茹 . HHHFNC与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5): 577-5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5.005
    [15] 余曼莉晏长红何玲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1): 1431-1433,14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1.010
    [16] 杨军台晓燕 . 血清NSE、S100B和IL-6在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0): 1362-1364, 136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0.019
    [17] 陈佳佳李婷玉解雪峰 . 163例早产儿0~36月龄系统管理生长发育情况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7): 925-9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7.021
    [18] 袁二伟梁俊霞王玲玲张雅静曲海新 . 白蛋白改善早产儿凝血功能和血清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2): 198-20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2.015
    [19] 周芳徐家丽 . 不同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临床随访.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2): 1697-17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2.017
    [20] 刘晟万致婷周玉香刘燕 . 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早产儿围生期脑损伤近期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56-758.
  • 加载中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168
  • HTML全文浏览量:  2222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9-30
  • 录用日期:  2018-12-20
  • 刊出日期:  2019-11-15

袋鼠式护理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通讯作者: 黄朝梅, hchaomei20@163.com
    作者简介: 何力(1990-), 男, 护师
  •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528000
基金项目:  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2016AB002681

摘要: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方案对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MC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护理,KMC组实施KMC方案。对比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3、4周,KMC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KMC组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及喂养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KMC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 < 0.05);矫正胎龄37周,KMC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KMC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早在2012年的WHO统计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早产儿的发生率超过10%,且每年以1 500万例的速度增加,而我国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生育二胎以及试管婴儿数量的增多等影响,致使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且上升趋势明显[1-2]。早期的营养支持对于早产儿的存活及其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早产儿的各种神经反射发育方面不成熟,在喂养时容易出现吸吮-吞咽-呼吸失调,故临床上早产儿早期通过肠外营养及管饲喂养来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后期再开始实行经口喂养[4]。而早产儿从管饲营养转换至完全经口奶喂养是早产儿出院的标准之一[5]。故关于如何尽快促进早产儿进行安全有效的经口喂养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在临床上主要针对早期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方式:新生儿出生早期即与母亲进行一定周期的皮肤接触,KMC持续至校正胎龄为40周时[6]。研究[7]显示, KMC对于减少早产儿的病死率、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减轻产儿母亲焦虑均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案对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取得了较为积极的临床效果。现作报道。

    •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出生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CM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46例。纳入标准:(1)早产儿, 出生体质量1 000~2 500 g,胎龄28~34 w;(2)接受全管饲喂养;(3) Apgar评分≥7分。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严重小于胎龄儿;(3)患儿有口腔畸形, 如唇裂、腭裂;(4)其他一些易导致吸吮困难疾病。2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

      分组 n 胎龄/周 出生体质量/g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KMC组 46 33 13 31.51±1.56 1777.41±323.56 8.58±0.43 22 24
      对照组 46 30 16 31.65±1.47 1755.78±287.92 8.57±0.42 25 21
      t 0.45 0.44 0.34 0.13 0.39*
      P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

      表 1  2组早产儿基线资料比较(x±s)

    • 早产儿采用常规早产儿喂养护理,在管饲喂养前以及喂养后,给予早产儿吸吮无孔橡皮安慰奶嘴及常规口腔护理,直至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结束。人员固定,采用统一规格奶嘴。

    •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KMC护理方案。早产儿除去帽子和衣物裸体与母亲胸前接触,新生儿取半倾斜位,每天保持KMC护理的时间不少于1 h。由经验丰富的产科护理人员及医生成立KMC护理小组,进行KMC前由小组成员指导母亲选择合适体位,并身穿开口衣衫,两只手分别托住早产儿的颈部与臀部,防止下滑,保持肌肤接触,同时注意母亲与早产儿的保暖工作,鼓励并引导母亲与新生儿进行语言交流[8]

    • 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9]每周对早产儿进行评估,量表共5个维度,分别为:纠正胎龄、行为、口型、口腔反射、非营养吸吮1 min,共计18个条目,每个条目计分范围为0~2分,各条目相加为总分,最高为36分,评分越高表示经口喂养的耐受性越好。

      同时比较2组以下指标:(1)基础达标时间, 生后经口喂养奶量达120 mL·kg-1·d-1所需时间;(2)肠外静脉营养(TPN)使用时间;(3)达全肠道喂养(TEN)时间;(4)喂养过渡时间, 开始经口喂养至完全经口喂养间隔;(5)喂养不耐受;(6)呼吸暂停;(7)消化系统并发症;(8)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体质量、身长及头围)。

    •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 干预第1周2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3、4周,KMC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见表 2)。

      分组 n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KMC组 46 28.90±4.01 30.66±3.87 32.84±2.42 34.49±4.04
      对照组 46 28.11±3.17 28.73±2.66 31.09±2.95 32.58±4.13
      t 1.05 2.79 3.11 2.24
      P >0.05 < 0.01 < 0.01 < 0.05

      表 2  2组不同时间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的比较(x±s; 分)

    • KMC组基础达标时间、TPN时间、TEN时间及喂养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3)。

      分组 n 基础达标时间 TPN时间 TEN时间 喂养过渡时间
      KMC组 46 27.46±2.79 33.18±3.63 29.06±3.24 9.05±1.17
      对照组 46 37.23±5.61 36.44±3.96 35.56±5.23 12.45±1.35
      t 10.69 4.12 7.17 12.87
      P < 0.01 < 0.01 < 0.01 < 0.01

      表 3  2组达标时间的比较(x±s;d)

    • KMC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5)(见表 4)。

      分组 n 喂养不耐受 呼吸暂停 消化系统并发症
      KMC组 46 2(4.3) 19(41.3) 1(2.2)
      对照组 46 8(17.4) 30(65.2) 6(13.0)
      合计 92 10(10.9) 49(53.3) 7(7.6)
      χ2 4.04 5.28 3.87
      P < 0.05 < 0.05 < 0.05

      表 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百分率(%)]

    • KMC组平均体质量、身长及头围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5)。

      分组 n 体质量/kg 身长/cm 头围/cm
      KMC组 46 2.85±0.69 40.82±3.08 33.89±1.12
      对照组 46 2.33±0.38 38.02±3345 31.81±0.81
      t 4.53 4.09 10.24
      P < 0.01 < 0.01 < 0.01

      表 5  2组新生儿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情况比较(x±s)

    • 出生胎龄不足33周的早产儿,其大脑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全,对口腔、咽喉、气道等调控未成熟,因此在出生后不具有正常的吸吮及觅食等本能反应,难以进行经口喂养,对护理人员进行喂养干预带来一定的挑战[10]。故早产儿一般需借助肠外营养方式辅助肠内营养方式[11]。鼻胃管喂养是肠内营养的主要途径,但是有研究[12]认为长期的鼻胃管喂养方式由于缺少适当的口腔刺激,不利于早产儿的早期发育。本研究通过探讨KMC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分、基础达标时间、TPN使用时间、TEN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等各项指标的影响,以评估KMC的临床意义,并指导早产儿喂养的护理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第2周开始KMC组的早产儿喂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在给予早产儿KMC方案,在第2周开始其喂养行为、口型、口腔反射、非营养吸吮等能力均出现明显改善。同时,我们在矫正胎龄37周时通过喂养情况对早产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KMC组基础达标时间、TPN时间、TEN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率、呼吸暂停发生率以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KMC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即KMC能够改善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与毕叶等[13]研究结果相一致,KMC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早产儿吸吮相关肌肉、相关神经以及胃肠系统的发育。此外,在矫正胎龄37周时对早产儿体格指标分析,发现KMC组的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以及头围增长均大于对照组,说明KMC组早产儿的体格指标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周梅等[14]研究结果相一致。推测KMC的机制为,母婴通过亲密的肌肤接触,可刺激新生儿皮肤感受器,降低新生儿的神经紧张性,有益于神经递质分泌的增加,可调节新生儿体内各种生长激素的水平,且亦可升高体内儿茶酚胺水平,有利于促进糖原、蛋白质及脂肪的合成,增加新生儿摄入量[15]。此外,进行KMC护理过程时,新生儿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无自主活动,可使新生儿得到充分休息,减少氧气及热量消耗,有助于体质量的增长[16]。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血管丰富,热量易散失,KMC组新生儿与母体进行皮肤间的直接接触,通过热传递有助于新生儿保持体温。KMC不仅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温暖的环境,还可以通过母亲对新生儿头部的抚触及轻声呼唤,刺激新生儿脑部功能发育,有利于神经突触发育。故KMC护理对于新生儿体质量增长及生理发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对于早产儿尽早的进行经口喂养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KMC方案在早产儿早期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并且能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最终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值得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