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蔡艳玲 秦素萍

引用本文:
Citation:

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简介: 蔡艳玲(1983-), 女, 护师
    通讯作者: 秦素萍, qinsup@163.com
  •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1727004

  • 中图分类号: R743.33

Effect of self-care theory combined with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 on health behavior and self-care agency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Wen-wei, qinsup@163.com
  • CLC number: R743.33

  • 摘要: 目的探究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CI)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护理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表 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分组 n 年龄(x±s)/岁 受教育程度 婚姻 合并疾病 酗酒史 吸烟史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已婚 未婚(含离婚或丧偶)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观察组 100 58 42 48.55±13.35 34(34.00) 48(48.00) 18(18.00) 60(60.00) 40(40.00) 18(18.00) 13(13.00) 15(15.00) 26(26.00) 74(74.00) 30(30.00) 70(70.00)
    对照组 100 61 39 50.01±10.58 37(37.00) 47(47.00) 16(16.00) 59(59.00) 41(41.00) 20(20.00) 16(16.00) 14(14.00) 24(24.00) 76(76.00) 29(29.00) 71(71.00)
    u 0.19* 0.86 0.25 0.02 0.28 0.11 0.0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值;△示t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 运动
    观察组 100 92(92.00) 91(91.00) 89(89.00)
    对照组 100 82(82.00) 80(80.00) 78(78.00)
    χ2 4.42 4.88 4.39
    P < 0.05 < 0.05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HPLPⅡ评分比较(x±s;分)

    分组 n 压力应对 运动锻炼 健康责任 自我实现
    干预前
    观察组 100 19.17±4.33 20.13±3.23 20.78±4.01 20.34±3.15
    对照组 100 20.06±3.89 19.89±3.01 20.36±4.39 19.73±4.04
    t 1.53 0.54 0.71 1.19
    P >0.05 >0.05 >0.05 >0.05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100 27.02±3.41 26.69±4.35 28.84±3.58 27.67±3.73
    对照组 100 24.56±3.67 24.07±4.66 25.02±4.33 24.48±4.24
    t 4.91 4.11 6.80 5.65
    P <0.01 <0.01 <0.01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ESCA评分比较(x±s;分)

    分组 n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
    干预前
    观察组 100 18.65±1.55 17.71±1.53 21.89±1.56 30.68±2.07
    对照组 100 19.01±1.11 18.04±1.12 22.03±1.33 31.12±1.56
    t 1.89* 1.74* 0.68 1.70*
    P >0.05 >0.05 >0.05 >0.05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100 26.36±1.74 28.85±2.34 38.39±3.21 44.63±3.51
    对照组 100 22.35±2.02 22.48±2.69 35.74±3.55 38.22±3.84
    t 15.04 17.87 5.54 12.32
    P <0.01 <0.01 <0.01 <0.01
    *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组SIS评分比较(x±s;分)

    分组 n 日常生活活动 移动能力 记忆与思维 情绪
    干预前
    观察组 100 59.54±6.36 58.59±5.47 60.03±4.29 60.34±5.69
    对照组 100 60.17±5.72 59.26±4.03 59.81±5.05 59.54±4.77
    t 0.74 0.99 0.33 1.08
    P >0.05 >0.05 >0.05 >0.05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100 79.81±4.34 75.74±3.55 76.82±5.48 80.65±6.93
    对照组 100 71.45±5.06 69.64±4.37 68.88±5.67 74.17±5.89
    t 12.54 10.83* 10.07 7.12
    P <0.01 <0.01 <0.01 <0.01
    *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6  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非常不满意 不满意 一般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 χ2 P
    观察组 100 1 3 17 39 40 96(96.00)
    对照组 100 2 12 20 31 35 86(86.00) 6.10 < 0.05
    合计 200 3 15 37 70 75 182(91.00)
    下载: 导出CSV
  • [1] TAKANO H, NAKAJIMA K, NAGAYOSHI Y, et al.Clinical associations of Trousseau's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ovarian cancer[J].J Gynecol Oncol, 2018, 29(5):e67. doi: 10.3802/jgo.2018.29.e67
    [2] 刘璐.基于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8, 32(15):2423. doi: 10.12102/j.issn.1009-6493.2018.15.022
    [3] 田惠杰, 唐丽梅, 王娟, 等.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6):777.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7.06.010
    [4] 蒋永会, 尹建华, 张莲花, 等.自护理论安全教育对脑卒中老年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15, 37(19):3036.
    [5] 贾建平, 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72.
    [6] 赵江豪, 唐菀, 兰梦雪, 等.成都市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8, 45(4):663.
    [7] 辛晓燕, 耿莹, 李宪红, 等.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36):4091. 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18.36.029
    [8] 杜爱萍.IKAP护理模式对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贵州医药, 2017, 41(5):556. doi: 10.3969/j.issn.1000-744X.2017.05.051
    [9] STREIB CD, HARTMAN LM, MOLYNEAUX BJ, et al.Earl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malignant cerebral infarction:meta-analysis and clinical decision algorithm[J].Neurol Clin Pract, 2016, 6(5):433. doi: 10.1212/CPJ.0000000000000272
    [10] 段利宁, 杜战锋.微信公众平台在脑卒中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 2018, 13(9):7. doi: 10.3969/j.issn.1673-7571.2018.09.003
    [11] 王红, 朱莲玉, 谌朝霞, 等.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7, 24(15):71.
    [12] 李艳丽, 方晓霞, 张伟, 等.品管圈管理式延续性护理前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和家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4):450.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04.019
    [13] 王晓波, 曾琳琳.基于网络及电话随访的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西部中医药, 2017, 30(4):119. doi: 10.3969/j.issn.1004-6852.2017.04.039
    [14] PHILLIPS LA, TUHRIM S, KRONISH IM, et al.Stroke survivors' endorsement of a "stress belief model" of stroke prevention predicts control of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t stroke[J].Psychol Health Med, 2014, 19(5):519. doi: 10.1080/13548506.2013.855801
    [15] 崔琼, 袁欢, 邓晓敏, 等.脑卒中病人实施医院家庭一体式康复护理的疗效评价[J].西部医学, 2018, 30(6):926.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8.06.035
    [16] 吴凤云, 石霞萍, 莫振萍, 等.自护理论结合医护协同模式在精神疾病病人社区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6, 30(28):3495.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8.012
    [17] 汪克丽, 程吉英, 姚丽君, 等.协同护理模式在首发脑卒中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3(2):223.
    [18] 仇方圆, 丁琴.奥瑞姆自护理论在脑卒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 23(11):12.
    [19] CHU W, WANG H.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in cardiogenic 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J].Pak J Med Sci, 2018, 34(1):58.
    [20] 刘纤, 万利源, 严彤, 等.老年脑卒中病人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现状调查[J].海南医学, 2019, 30(3):370. doi: 10.3969/j.issn.1003-6350.2019.03.031
    [21] 丁梅, 陈玲玲, 赵红, 等.可视化健康教育在首发脑卒中病人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8):1094.
  • [1] 周艳华 . 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134-1136,11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38
    [2] 段晓侠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480-482.
    [3] 崔居红 . 细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36-11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52
    [4] 周小燕 . 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241-124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9.035
    [5] 王海霞周维华张兰香 . 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对脑梗死病人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及认知水平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2): 249-25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2.033
    [6] 王梅英许文青张艳芳 . 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9): 852-853.
    [7] 马博李理骆嵩李玉玉谢静许文芳刘晓林许力 . CHA2DS2-VASc评分、NIHSS评分联合NLR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4): 462-4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4.010
    [8] 李新颖 . 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辅助疗效及对负性情绪与依从性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3): 400-4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3.036
    [9] 郑艳王小芳王文祥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112-113.
    [10] 汪素琴 . 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脑梗死急性期肢体康复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210-1211.
    [11] 张勤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39(7): 965-96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7.049
    [12] 刘伟毛玉荣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32-11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50
    [13] 陈晓云叶斌 . 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 827-8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6.043
    [14] 叶刚 . MOTOmed运动系统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10-61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18
    [15] 张淑珍蒋娟 . 强化社会及家庭支持对脑梗死后抑郁病人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 121-1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1.036
    [16] 王大伟 . 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521-15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26
    [17] 苏静 . 蛋白质能量消耗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6): 786-78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6.021
    [18] 田丽君段晓侠李茹叶枫 . 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8): 1127-11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8.041
    [19] 马建宁王飞徐琴胡善友黄蔚萍 . 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预防新发基底节区脑梗死后抑郁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1): 1554-155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2
    [20] 唐海孔令文王小鹏张伟张沈阳李胜利崔桂云张婷 . ABCD评分系统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早期发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4): 459-46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4.011
  • 加载中
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89
  • HTML全文浏览量:  2150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6-30
  • 录用日期:  2019-10-30
  • 刊出日期:  2019-12-15

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通讯作者: 秦素萍, qinsup@163.com
    作者简介: 蔡艳玲(1983-), 女, 护师
  • 1.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210000
  • 2.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 护理部, 210000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1727004

摘要: 目的探究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CI)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护理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English Abstract

  • 近年来,随我国医疗技术提高,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病死率得到控制,但其后遗症仍高居不下,据统计,60%~80%存活病人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其中15%病人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多依赖家属或医务人员照护[1]。住院期间,CI病人能获得医务人员专业指导及照护,出院后缺乏医务人员专业指导,加以其自我护理技能低下,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预后较差[2-3]。自护理论目的在于提高干预对象自我护理认知水平,采纳正确生活方式及行为能力,其有效性及可行性已得到临床肯定[4]。医护协同护理模式以自我护理模式为基础,要求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从而达到满意护理效果,促使病人早日康复。本研究首次将自护理论与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联合方案应用于CI出院病人,旨在分析联合方案对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现作报道。

    • 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我院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合并疾病、酗酒史、吸烟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

      分组 n 年龄(x±s)/岁 受教育程度 婚姻 合并疾病 酗酒史 吸烟史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已婚 未婚(含离婚或丧偶)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观察组 100 58 42 48.55±13.35 34(34.00) 48(48.00) 18(18.00) 60(60.00) 40(40.00) 18(18.00) 13(13.00) 15(15.00) 26(26.00) 74(74.00) 30(30.00) 70(70.00)
      对照组 100 61 39 50.01±10.58 37(37.00) 47(47.00) 16(16.00) 59(59.00) 41(41.00) 20(20.00) 16(16.00) 14(14.00) 24(24.00) 76(76.00) 29(29.00) 71(71.00)
      u 0.19* 0.86 0.25 0.02 0.28 0.11 0.0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值;△示t

      表 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 (1) 符合CI诊断标准[5],经头颅MRI、CT确诊;(2)年龄18~80岁;(3)病情稳定,出院时意识清晰;(4)病人及家属知晓并签订同意书。

    • (1) 近期伴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2)活动性出血者;(3)以往颅内出血者;(4)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5)严重并发症者;(6)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7)器质性病变者;(8)近期参与类似研究者。

    • 施行常规护理:以口头教育方式向病人讲解CI病因、危害性、康复治疗措施等知识,使病人认识到坚持康复训练与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规律用药对疾病康复的意义,并为病人发放《CI健康知识手册》,嘱咐其阅读;出院前1 d采取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出院后需注意事项,并创建联系方式,嘱咐病人按时进行入院复查;在病人出院后每月对病人采取1次电话随访,掌握其康复情况,并提供健康指导。

    • 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创建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理人员、康复医生、专科医生、营养师等,一同为促进病人康复的目标进行协作,干预实施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目的、意义及具体方法等知识,设置考核标准,在成员考核通过后方可参与研究。具体干预方法:(1)需求评价,施行部分补偿系统。护理人员对病人一般情况与自护需求实施评价,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睡眠、饮食、用药、心理状态、社会功能、面对各种压力事件的应对能力等,评价结果属部分补偿者,以提高病人自我护理及日常生活能力为目标,为病人提供日常生活及自我护理示范及指导,督促病人完成,每月进行电话随访2次,入户访视1次,评价干预效果并予以针对性指导。(2)辅助教育系统。每月医护人员一同参与病人家庭座谈会1次,每次时间为30~60 min,内容包括康复训练重要性与具体方法、病人心理、饮食、用药、健康行为情况,告知病人与其家属坚持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支持、鼓励病人参与康复工作,并指导病人掌握肢体良肢位摆放、平衡、坐位、站立、进食、穿衣、步行、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等训练方法,依据病人康复需求及康复情况对训练时间、内容等进行调整,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调动病人家属积极性,告知家属应用精神、物质激励的方法,强化病人能动性,提升病人康复信心及依从性;关注病人心理状况,依据病人文化程度、年龄、个性特点等对其采取心理护理,尊重鼓励病人,应用解释、转移、暗示等心理学方法及时疏导病人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护治疗;增强用药指导工作,视病人个体化差异,采取闹钟提醒、贴提示语、家属督促等提醒措施,促使病人按时按量用药;嘱咐病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营养师依据病人饮食喜好、身体状况等制定合理饮食餐单,使病人少量多餐,限制盐摄入量,饮食以清淡宜消化为主要原则,适量食用豆类或者硫氨基酸含量高的蛋白质,使其约占总热量的15%,降低低血压与脑卒中风险,并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等食物,满足机体营养需求。2组连续干预6个月。

    • (1) 2组治疗依从性。应用我院自行设计CI依从性量表判定,包含运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3个维度。经预实验,本量表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为0.86,效度系数为0.84。(2)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6]从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自我实现、压力应对等4个维度评估,采取Likert 4点计分法,分值越低健康行为越差。(3)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7]从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评估,最高分172分,分值越低自我护理能力越差。(4)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应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SIS)[8]从移动能力、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记忆与思维等4个维度评估,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差。(5)干预6个月后,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我院纽克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包含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等5个等级。总满意度=(一般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各组例数×100%。

    •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

    • 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

      分组 n 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 运动
      观察组 100 92(92.00) 91(91.00) 89(89.00)
      对照组 100 82(82.00) 80(80.00) 78(78.00)
      χ2 4.42 4.88 4.39
      P < 0.05 < 0.05 < 0.05

      表 2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百分率(%)]

    • 2组干预前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3)。

      分组 n 压力应对 运动锻炼 健康责任 自我实现
      干预前
      观察组 100 19.17±4.33 20.13±3.23 20.78±4.01 20.34±3.15
      对照组 100 20.06±3.89 19.89±3.01 20.36±4.39 19.73±4.04
      t 1.53 0.54 0.71 1.19
      P >0.05 >0.05 >0.05 >0.05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100 27.02±3.41 26.69±4.35 28.84±3.58 27.67±3.73
      对照组 100 24.56±3.67 24.07±4.66 25.02±4.33 24.48±4.24
      t 4.91 4.11 6.80 5.65
      P <0.01 <0.01 <0.01 <0.01

      表 3  2组HPLPⅡ评分比较(x±s;分)

    • 干预前2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4)。

      分组 n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
      干预前
      观察组 100 18.65±1.55 17.71±1.53 21.89±1.56 30.68±2.07
      对照组 100 19.01±1.11 18.04±1.12 22.03±1.33 31.12±1.56
      t 1.89* 1.74* 0.68 1.70*
      P >0.05 >0.05 >0.05 >0.05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100 26.36±1.74 28.85±2.34 38.39±3.21 44.63±3.51
      对照组 100 22.35±2.02 22.48±2.69 35.74±3.55 38.22±3.84
      t 15.04 17.87 5.54 12.32
      P <0.01 <0.01 <0.01 <0.01
      *示t′值

      表 4  2组ESCA评分比较(x±s;分)

    • 干预前2组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5)。

      分组 n 日常生活活动 移动能力 记忆与思维 情绪
      干预前
      观察组 100 59.54±6.36 58.59±5.47 60.03±4.29 60.34±5.69
      对照组 100 60.17±5.72 59.26±4.03 59.81±5.05 59.54±4.77
      t 0.74 0.99 0.33 1.08
      P >0.05 >0.05 >0.05 >0.05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100 79.81±4.34 75.74±3.55 76.82±5.48 80.65±6.93
      对照组 100 71.45±5.06 69.64±4.37 68.88±5.67 74.17±5.89
      t 12.54 10.83* 10.07 7.12
      P <0.01 <0.01 <0.01 <0.01
      *示t′值

      表 5  2组SIS评分比较(x±s;分)

    •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6)。

      分组 n 非常不满意 不满意 一般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 χ2 P
      观察组 100 1 3 17 39 40 96(96.00)
      对照组 100 2 12 20 31 35 86(86.00) 6.10 < 0.05
      合计 200 3 15 37 70 75 182(91.00)

      表 6  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百分率(%)]

    • CI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对病人身心影响较大,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9]。值得注意的是,CI病人在多个方面具有恢复潜能,采取积极正确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运动、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使疾病良好转归[10]。传统观念认为,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仅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不再施行护理服务[11]。但病人出院后,缺乏专业指导及护理,加以家庭康复护理存在随意性及盲目性,导致病人治疗依从性下降[12]。由此可见,需加强CI病人院外护理,以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住院期间,CI病人如厕、洗脸、刷牙等事务基本被动完成,且住院时间越长,依赖性越强,自我护理技能越差,回归家庭及社会后培养其生活行为及延续治疗尤为迫切[13-14]。常规干预仅重视院内护理,对院外护理缺乏关注,导致部分病人难以获益[15]。自护理论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健康进行的自我照护活动,旨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以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为主的健康护理,可加强医生、病人、护士、家属间交流合作,同时利于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估,为及时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提供参考。吴凤云等[16]研究报道,自护理论结合医护协同模式可提高精神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行为依从性。但临床鲜少报道两者联合在CI中应用效果,为此,本研究将两者联合用于100例CI出院病人,结果显示,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探究原因发现,护理期间,积极主动与CI病人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需求,给予相对应干预措施,如通过提示语、闹钟等措施提醒病人按时用药,根据病人需求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并要求家属参与,可充分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建立遵医行为。

      汪克丽等[17]研究显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首发CI病人,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缓解抑郁情绪。仇方圆等[18]研究发现,及早施行奥瑞姆自护理论,有助于强化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防治CI。鉴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尝试将医护协同模式与自护理论联合方案应用于CI病人,结果发现,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可见医护协同模式联合自护理论可提高CI病人自我护理技能。医护协同模式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主张家属、病人、医生、护士四位一体,保证病人及家属最大限度参与自我健康护理,提高自我护理技能;举办座谈会,利于病人及家属掌握治疗及护理相关信息,提高自身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研究[19]证实,CI是一种行为相关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健康行为具有明显相关性。刘纤等[20]指出,健康信念是健康行为基础,积极健康信念有助于建立健康行为。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对疾病认知,增强疾病信念,促使其建立健康行为方式[21]。医护协同模式联合自护理论干预期间,充分重视CI知识介绍,以纠正其错误认知,树立健康信念,同时关注病人心理变化,给予相对应干预措施,以消除其负性心理,增强其疾病信念,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本研究数据显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医护协同模式联合自护理论可帮助CI病人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说明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模式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自我护理技能是影响CI出院病人疾病转归重要因素,临床实际中需加强CI出院病人自我护理技能干预,促使其主动采纳健康行为,同时要求病人家属参与,以便更好完成护理工作,保障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