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分析

芈静 钱青文 朱道文 陈军 吴天柱 付连国 何泽民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分析

    作者简介: 芈静(1976-), 女,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教授
    通讯作者: 何泽民, hzm370@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R563.1

Analysis of cluster epidemic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rresponding author: HE Ze-min, hzm370@sina.com
  • CLC number: R563.1

图(1)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93
  • HTML全文浏览量:  2692
  • PDF下载量:  3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2-19
  • 录用日期:  2020-02-19
  • 刊出日期:  2020-02-25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分析

    通讯作者: 何泽民, hzm370@sina.com
    作者简介: 芈静(1976-), 女,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教授
  • 1. 蚌埠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 2. 安徽省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3000
  • 3. 安徽省蚌埠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支队, 233000

摘要: 目的对某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溯源,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方法,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公安局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某健身房为感染来源的聚集性疫情,直接造成13例感染,间接造成38例感染,引起2起聚集性疫情,健身房会员的发病率为2.64%。结论加强对病例的溯源,隔离传染源,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English Abstract

  • 2019年12月起,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为中心暴发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病人主要表现为乏力和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1],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该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迅速蔓延至全国,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和检疫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检疫传染病管理[3],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中之重任务。COVID-19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针对性治疗,抗疫工作重心更应倾向于防控,治疗感染病人的同时需要追溯传染源,进而消灭传染源,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本研究对某市发布的病例进行分析、溯源,以便下一步更好地预防控制疫情。现作报道。

    • 研究对象来源于某市COVID-19疫情数据库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数据及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报告时间截至2020年2月15日24时。

    • 采取个案调查的方法对病人本人和病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时间、诊断时间等,对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及疫区的线索追踪,结合公安局大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疾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分别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4-5]

    • 2月3日对某市报告的15例COVID-19进行梳理,发现有3例病人均无湖北旅行史,但在发病前均过去某健身房(病例1、病例3、病例5)。发病日期分别为1月21日、1月22日、1月24日。进一步调查健身房,该健身房位于某购物广场,附近人口密集,已于1月23日停止营业。2月3日晚上联合公安局,对健身房的会员进行调查,发现1月份共有492名会员,其中有武汉返回会员9名,对健身房的打卡记录进行查阅,这9名会员中有6人在1月8-22日去过健身房,其活动轨迹见表 1。其中该健身房在1月18日举行了年会,大约60人参加。

      姓名 健身房活动轨迹
      会员1 1月17日7:09,1月18日16:49,1月19日16:55,1月20日18:15,1月22月15:51
      会员2 1月10日10:29,1月11日10:13,1月12日10:15,1月14日10:18,1月16日14:30,1月18日10:14,1月19日09:52,1月21日09:27
      会员3 1月16日16:54
      会员4 1月10日16:42,1月11日15:05,1月12日18:44,1月18日15:02,1月19日15:37,1月20日15:28,1月21日14:34,1月22日16:39
      会员5 1月15日09:29
      会员6 1月11日16:59,1月13日16:39,1月16日16:57,1月18日16:41,1月19日16:53,1月20日16:45

      表 1  健身房武汉返回人员活动轨迹

    • 健身房其他会员作为密切接触者都有可能被感染,需要及时阻断其传播,2月8日对健身房会员492人进行摸排,其中外地3人,将其余名单分到各区继续排查,摸清这些密接人员的健康情况,实际摸排411人,411人中确诊病例5例,隔离医学观察23例;排除密切接触者或已超过医学观察期(最后一次到健身房至今超过14 d)共338人,电话联系不上28人,不详17人。公安局又对联系不上的人群进行追踪研判,均未发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接着对健身房所有员工及私教人员共11人排查,无一例确诊及疑似病例。

    • 通过排查以及上报共发现与健身房直接相关的病例共13例(本地8例, 外地5例)。进一步分析本地8例病例,发现这些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8~65岁,第一例发病时间在1月20日,最后一例病例发病时间在1月31日。从发病到就诊时间4~10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1~7 d(见表 2)。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发病日期 发病到就诊时间/d 就诊到确诊时间/d 在健身房的时间
      病例8 64 1月20日 10 2 1月9-20日14:00-17:00
      病例1 42 1月21日 10 1 1月10-14、17、19日14:00-17:00
      病例5 39 1月22日 10 1 1月9、11、13-15、17、20日16:00-19:00
      病例2 40 1月23日 5 2 1月9-11、16、19日15:30-18:30
      病例4 61 1月23日 5 7 1月9-10、12-13、15、17、19日14:00-17:00
      病例3 65 1月24日 6 2 1月9-10、12、16、18、20、22日14:30-17:30
      病例6 33 1月26日 4 5 1月13-15、22日12:30-14:30
      病例7 28 1月31日 10 2 1月9-10、12、16、18、20、22日14:30-17:30

      表 2  8例本地病例的基本信息

    • 进一步对相关性病例分析发现,在此基础上又引起一起家庭聚集性和某菜场场所聚集性疫情,共确诊病例46例。年龄2~83岁,男24例,女22例。具体关系见图 1

      图  1  相关病例关系分析

    • 2月15-16日对健身房会员及其员工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共检测445人,7人咽拭子阳性,对阳性密切接触者隔离,共集中隔离306人。

    • 2020年1月健身房会员共492名,总共病例13例,发病率为2.64%,高于同期武汉水平(2月15日,武汉大约56 249/1 000万=5.6/万),占本市病例的8%,病例数也远远超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中聚集性疫情的定义,因此说明健身房存在聚集性疫情。在该健身房锻炼的本地8例病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4~10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1~7 d。由此可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较长,可能存在将疫情扩散的可能。并且健身房的会员多年轻力壮,身体素质较好,还有存在无症状感染或者症状较轻恢复较快的可能性。因此,出现2名会员初筛为阳性,但复核为阴性,其密接接触者成为确诊病例。

      第一例病例在1月20日发病,最后一例在1月31日发病,从最后一例病例算起,到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已经过了最长潜伏期,均可以解除医学观察。

      该健身房聚集性疫情在本地共造成46例感染,年龄2~83岁,说明每个年龄段都是易感人群。继而引起2起聚集性疫情,一起菜场的聚集性,一起家庭聚餐引起的聚集性,说明COVID-19聚集性发病,传染性极强,与CHAN等[6]报道一致。

      从武汉返回在健身房锻炼的6人,在2月4日、2月5日进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对健身房的环境采样进行核酸检测,也呈阴性。有可能是无症状感染后自愈,也有可能一直就没有感染。因此,这起聚集性疫情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综上,COVID-19具备人传人的特点,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加强对病例的溯源,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才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此疫情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也及时在新闻媒体公布了健身房的聚集性疫情,提醒广大市民严格自我隔离观察,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