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葛传惠 赵婷婷 马猛弟 吴维 胡林云 王利新 张梁英 宋红梅 翟长平

引用本文:
Citation: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简介: 葛传惠(1971-), 女, 副主任护师
    通讯作者: 翟长平, 13956361637@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563.1

Survey of the public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I Chang-ping, 13956361637@163.com
  • CLC number: R563.1

  • 摘要: 目的调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影响的蚌埠地区大众心理健康情况,为相关部门提升与改善大众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为目前和未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线制作COVID-19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微信转发方式邀请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填写。结果问卷填写有效应答率为100%(343/343)。研究对象对COVID-19疫情发展了解占90.67%,对COVID-19了解占87.17%,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占99.42%,预计COVID-19在3个月内得到基本控制占72.3%,认为目前所采取措施有效占87.18%,在COVID-19流行期间认为家里最安全为90.67%,知晓隐瞒COVID-19接触史违法占65.3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20个条目中,检出率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易疲劳(34.69%)、不快乐(29.45%)和很难做决定(28.28%);不同性别中,女性感到“紧张、不安或担忧”“比原来哭得多”多于男性(P < 0.05);不同职业中,非医护人员感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多于医护人员(P < 0.05)。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得分≥7分共64例(18.66%)。结论COVID-19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的大力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公众对COVID-19关注度较高,认识较好,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部分人群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仍需加强心理干预,尤其重视女性和部分非医护人员的急性应激反应。
  • 表 1  大众对COVID-19疫情的心态与认知情况

    问题 n 百分比/%
    对人类来说是自然与社会性灾难 240 69.97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251 73.18
    对社会易引起恐慌 211 61.52
    对社会易心烦意乱 237 69.10
    隐瞒COVID-19接触史是违法的 224 65.31
    人际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为戒备心增强 269 78.43
    电话、短信、微信或电子邮件和以往相比增多 192 55.98
    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最大 186 54.23
    心情比开始沉重 216 62.98
    比2003年的“非典”严重 233 67.93
    目前所采取措施的有效 299 87.18
    基本控制时间在3个月内 248 72.30
    获取途径网络 254 74.05
    认为总会有办法 243 70.85
    家里最安全 311 90.67
    在公共场所戴口罩 341 99.42
    获得COVID-19相关知识的渴望 307 89.51
    对COVID-19疫情发展的了解 311 90.67
    对COVID-19的了解 299 87.17
    解决心理困扰方法运动或娱乐 210 61.22
    媒体的报道应当客观准确 320 93.3
    非COVID-19病例确诊或疑似患者 343 10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大众SRQ-20各条目自评情况(n=343)

    SRQ-20各条目 肯定回答人数 检出率/%
    是否经常头痛 72 20.99
    是否食欲差 23 6.71
    是否睡眠差 84 24.49
    是否日益受惊吓 19 5.54
    是否手抖 30 8.75
    是否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 87 25.36
    是否消化不良 43 12.54
    是否思维不清晰 32 9.33
    是否感觉不快 101 29.45
    是否比原来哭得多 43 12.54
    是否发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 88 25.66
    是否发现自己很难做决定 97 28.28
    日常工作是否令您感到痛苦 45 13.12
    在生活中是否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46 13.41
    是否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 36 10.50
    是否感到自己是个无价值的人 35 10.20
    头脑中是否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33 9.62
    是否什么时候都感到累 64 18.66
    是否感到胃部不适 55 16.03
    是否容易疲劳 119 34.69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不同性别、职业研究对象的SRQ-20检出情况比较[n;百分率(%)]

    SRQ-20条目 男(n=101) 女(n=242) χ2 P 医护(n=80) 非医护(n=263) χ2 P
    是否经常头痛 16(15.69) 56(23.14) 2.29 > 0.05 14(17.5) 58(22.1) 0.77 > 0.05
    是否食欲差 5(4.90) 18(7.44) 0.70 > 0.05 2(2.5) 21(6.7) 2.95 > 0.05
    是否睡眠差 22(21.57) 63(26.03) 0.69 > 0.05 16(20.0) 68(25.9) 2.05 > 0.05
    是否日益受惊吓 4(3.92) 15(6.20) 0.68 > 0.05 5(6.25) 14(5.4) 0.10 > 0.05
    是否手抖 10(9.80) 20(8.26) 0.24 > 0.05 4(5.0) 26(9.9) 1.83 > 0.05
    是否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 17(16.67) 70(28.93) 5.51 < 0.05 22(27.5) 65(24.7) 0.25 > 0.05
    是否消化不良 12(11.88) 31(12.81) 0.06 > 0.05 10(12.5) 33(12.5) 0.000 1 > 0.05
    是否思维不清晰 9(8.82) 23(9.50) 0.03 > 0.05 5(6.25) 27(10.3) 1.17 > 0.05
    是否感觉不快 28(27.45) 73(30.17) 0.20 > 0.05 24(30.0) 77(29.3) 0.02 > 0.05
    是否比原来哭得多 7(6.86) 36(14.88)* 4.10 < 0.05 8(10.0) 35(13.3) 0.61 > 0.05
    是否发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 23(22.55) 65(26.86) 0.62 > 0.05 13(16.25) 75(28.5) 4.84 < 0.05
    是否发现自己很难做决定 27(26.47) 70(28.93) 0.17 > 0.05 16(20.0) 81(30.8) 3.53 > 0.05
    日常工作是否令您感到痛苦 9(8.82) 36(14.88) 2.22 > 0.05 11(13.75) 34(12.9) 0.03 > 0.05
    在生活中是否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17(16.67) 29(11.98) 1.44 > 0.05 11(13.75) 35(13.3) 0.07 > 0.05
    是否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 10(9.80) 26(10.74) 0.05 > 0.05 6(7.5) 30(11.4) 1.00 > 0.05
    是否感到自己是个无价值的人 8(7.84) 27(11.16) 0.81 > 0.05 4(5.0) 31(11.8) 3.08 > 0.05
    头脑中是否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9(8.82) 24(9.92) 0.08 > 0.05 3(3.75) 30(11.4) 4.14 < 0.05
    是否什么时候都感到累 20(19.61) 44(18.18) 0.12 > 0.05 18(22.5) 46(17.5) 1.01 > 0.05
    是否感到胃部不适 15(14.71) 40(16.53) 0.15 > 0.05 10(12.5) 45(17.1) 0.97 > 0.05
    是否容易疲劳 35(34.31) 85(35.12) 0.01 > 0.05 27(33.75) 92(35) 0.74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HUANG, WANG Y, LI X, 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J].Lancet, 2020, http://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183-5.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83-5
    [2] 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 2020年第1号[EB/OL].[2020-01-20].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
    [3] 医政医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 2020年第70号[EB/OL].[2020-02-21].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33393aa53d984ccdb1053a52b6bef810.shtml
    [4] WHO.A Users Guide to the Self Reporting Questionaire (SRQ)[M].Geneva: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4.
    [5] 王晓迪.公共危机处理中政府信息沟通研究[D].济南: 山东财经大学, 2018.
    [6] 谢晓非, 郑蕊, 谢冬梅, 等.SARS中的心理恐慌现象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1(4):628. doi: 10.3321/j.issn:0479-8023.2005.04.017
    [7] 温盛霖, 王相兰, 陶炯, 等.四川江油太平镇安置点北川、平武地震灾民1周后心理症状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34(9):525. doi: 10.3969/j.issn.1002-0152.2008.09.007
    [8] 潘贞威.苏琳琳.陆晓星, 等.柳州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9, 11(6):45. doi: 10.3969/j.issn.1672-187X.2019.06.012
    [9] 姚娜.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健康状态及人格特质特征[D].长沙: 中南大学, 2014.
  • [1] 邵倩倩刘俊高蓉 . 蚌埠市部分高校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知识认知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5): 692-694, 6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5.036
    [2] 翟蕙吴取梅李文静刘恩惠刘传苗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例临床特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4): 429-4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4.003
    [3] 周辉刘长林李磊谢宗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诊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4): 433-4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4.004
    [4] 李殿明刘传苗刘佳慧胡俊锋杨艳丽周育夫 . 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4): 421-424, 4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4.001
    [5] 马培旗袁玉山陈飞张楠楠董振 . 胸部CT首诊征象对疑似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156-15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05
    [6] 芈静钱青文朱道文陈军吴天柱付连国何泽民 .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147-1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02
    [7] 徐鹤李淑华赵灿灿高玉青朱芸王小雷张书海徐佳玮谢宗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2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初探.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150-153, 15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03
    [8] 胡俊锋汪华学吴强吴克松吴金赵成岭李殿明叶明卢冬雨刘传苗 . 合并慢性代谢性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4): 425-4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4.002
    [9] 刘晓瑜韩明锋张健辛克锋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验指标在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11-7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04
    [10] 王艳燕黄晶张德桂孔艳华朱德发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检测指标的危重症预警价值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0): 1354-13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0.007
    [11] 李火把洪静芳杨柳曾琛琛朱士娜 . 安徽省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现状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5): 687-6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5.035
    [12] 戴娣乔艳武姗姗张静刘晓红沈萃赵冬梅张妹蔡文娟徐从翠 .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21例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5): 699-70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5.038
    [13] 汪升早王华军陈鸿明岳玉卜凡进张雪梅 . 连花清瘟胶囊和α-干扰素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0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154-15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04
    [14] 王帮璇元永艇张丽张子喆付连国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变化趋势及其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的特征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141-1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01
    [15] 宋彩玲祖大玲黄敏王莹莹 . 阜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首批一线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5): 695-6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5.037
    [16] 刘传苗徐鹤李淑华赵灿灿李小虎王健赵伟施彪谢宗玉 . 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和CT影像特征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9): 1173-11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8
    [17] 张玉媛韩慧芈静 . 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及个性特征关系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210-212.
    [18] 王丹妮张勤张玉媛高金霞高扬丽 , . 蚌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2): 231-234.
    [19] 程鹏朋文佳 . 临床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 1408-1411.
    [20] 李竟郑照军郑晶郭晖 . 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01-7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01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463
  • HTML全文浏览量:  3190
  • PDF下载量:  3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2-22
  • 录用日期:  2020-02-22
  • 刊出日期:  2020-02-2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通讯作者: 翟长平, 13956361637@163.com
    作者简介: 葛传惠(1971-), 女, 副主任护师
  • 1. 安徽省荣军医院, 蚌埠医学院附属安民医院, 蚌埠市精神卫生中心, 安徽 蚌埠 233400
  • 2. 蚌埠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摘要: 目的调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影响的蚌埠地区大众心理健康情况,为相关部门提升与改善大众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为目前和未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线制作COVID-19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微信转发方式邀请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填写。结果问卷填写有效应答率为100%(343/343)。研究对象对COVID-19疫情发展了解占90.67%,对COVID-19了解占87.17%,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占99.42%,预计COVID-19在3个月内得到基本控制占72.3%,认为目前所采取措施有效占87.18%,在COVID-19流行期间认为家里最安全为90.67%,知晓隐瞒COVID-19接触史违法占65.3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20个条目中,检出率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易疲劳(34.69%)、不快乐(29.45%)和很难做决定(28.28%);不同性别中,女性感到“紧张、不安或担忧”“比原来哭得多”多于男性(P < 0.05);不同职业中,非医护人员感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多于医护人员(P < 0.05)。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得分≥7分共64例(18.66%)。结论COVID-19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的大力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公众对COVID-19关注度较高,认识较好,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部分人群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仍需加强心理干预,尤其重视女性和部分非医护人员的急性应激反应。

English Abstract

  •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报告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肺炎病例,后被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 virus, 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ovel corona virus-infected pneumonia, NCIP)[1]。由于NCIP传染性特点,我国于2020年1月20日将NCIP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进行管理[2]。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3]。截至2月12日24时,安徽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8例,累计死亡病例5例,累计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19 784人。其中蚌埠市确诊146例,死亡病例4例。各地纷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限制人员流动、延迟复工开学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陆续出台。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作为压力源,也引发了个体的应激状态。本研究对蚌埠地区大众心态与认知和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现作报道。

    • 于2020年2月12日至2月17日,基于微信方式,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邀请研究对象,均为蚌埠地区的居民,被邀请者在线填写调查问卷(问卷星,https://www.wjx.cn)。最终纳入研究对象343人,其中男101人,女242人;年龄10~28岁177人,29~74人166人;高中及以下56人,大专及以上287人;医护人员80人,非医护人员263人。

    •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elf reaction questionaire,SRQ-20)。COVID-19相关知识和态度包括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对COVID-19疫情发展的了解程度、对COVID-19的了解程度、以运动或娱乐解决心理困扰方法等。SRQ-20共20个条目,用“存在”和“不存在”回答问题,存在计1分,不存在计0分,主要测查抑郁、焦虑和躯体不适等常见的心理反应,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问题越严重。SRQ-20的临床参考指标为7或8分,高于标准则应引起关注。SRQ-20测试方法简便快捷,WHO发布的SRQ指导手册[4]全面分析了其信效度,SRQ-20已被原卫生部《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手册》收录,作为评估受灾群众健康状况广泛使用的筛查工具。本研究在调查完成后统一在线反馈问卷标准答案,已对参与的部分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

    • 相同IP地址只能作答1次。问卷中不涉及姓名等隐私信息,避免敏感性语言。网络问卷后台自动监测每份问卷的答题,以完整答题并提交者为有效。本次研究共回收问卷343份,有效问卷343份,有效应答率为100%。

    • 采用χ2检验。

    • 研究对象中,对COVID-19疫情发展了解达90.67%;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占99.42%;预计COVID-19在3个月内得到基本控制占72.3%;认为目前所采取措施有效占87.18%;在COVID-19流行时期,认为家里最安全占90.67%(见表 1)。

      问题 n 百分比/%
      对人类来说是自然与社会性灾难 240 69.97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251 73.18
      对社会易引起恐慌 211 61.52
      对社会易心烦意乱 237 69.10
      隐瞒COVID-19接触史是违法的 224 65.31
      人际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为戒备心增强 269 78.43
      电话、短信、微信或电子邮件和以往相比增多 192 55.98
      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最大 186 54.23
      心情比开始沉重 216 62.98
      比2003年的“非典”严重 233 67.93
      目前所采取措施的有效 299 87.18
      基本控制时间在3个月内 248 72.30
      获取途径网络 254 74.05
      认为总会有办法 243 70.85
      家里最安全 311 90.67
      在公共场所戴口罩 341 99.42
      获得COVID-19相关知识的渴望 307 89.51
      对COVID-19疫情发展的了解 311 90.67
      对COVID-19的了解 299 87.17
      解决心理困扰方法运动或娱乐 210 61.22
      媒体的报道应当客观准确 320 93.3
      非COVID-19病例确诊或疑似患者 343 100

      表 1  大众对COVID-19疫情的心态与认知情况

    • 大众心理健康自评问卷20个条目中,检出率前三项为易疲劳(34.69%)、不快乐(29.45%)和很难做决定(28.28%)(见表 2)。

      SRQ-20各条目 肯定回答人数 检出率/%
      是否经常头痛 72 20.99
      是否食欲差 23 6.71
      是否睡眠差 84 24.49
      是否日益受惊吓 19 5.54
      是否手抖 30 8.75
      是否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 87 25.36
      是否消化不良 43 12.54
      是否思维不清晰 32 9.33
      是否感觉不快 101 29.45
      是否比原来哭得多 43 12.54
      是否发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 88 25.66
      是否发现自己很难做决定 97 28.28
      日常工作是否令您感到痛苦 45 13.12
      在生活中是否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46 13.41
      是否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 36 10.50
      是否感到自己是个无价值的人 35 10.20
      头脑中是否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33 9.62
      是否什么时候都感到累 64 18.66
      是否感到胃部不适 55 16.03
      是否容易疲劳 119 34.69

      表 2  大众SRQ-20各条目自评情况(n=343)

    • 女性“感到紧张、不安或担忧”“比原来哭得多”高于男性(P < 0.05);非医护人员“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高于医护人员(P < 0.05)(见表 3)。

      SRQ-20条目 男(n=101) 女(n=242) χ2 P 医护(n=80) 非医护(n=263) χ2 P
      是否经常头痛 16(15.69) 56(23.14) 2.29 > 0.05 14(17.5) 58(22.1) 0.77 > 0.05
      是否食欲差 5(4.90) 18(7.44) 0.70 > 0.05 2(2.5) 21(6.7) 2.95 > 0.05
      是否睡眠差 22(21.57) 63(26.03) 0.69 > 0.05 16(20.0) 68(25.9) 2.05 > 0.05
      是否日益受惊吓 4(3.92) 15(6.20) 0.68 > 0.05 5(6.25) 14(5.4) 0.10 > 0.05
      是否手抖 10(9.80) 20(8.26) 0.24 > 0.05 4(5.0) 26(9.9) 1.83 > 0.05
      是否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 17(16.67) 70(28.93) 5.51 < 0.05 22(27.5) 65(24.7) 0.25 > 0.05
      是否消化不良 12(11.88) 31(12.81) 0.06 > 0.05 10(12.5) 33(12.5) 0.000 1 > 0.05
      是否思维不清晰 9(8.82) 23(9.50) 0.03 > 0.05 5(6.25) 27(10.3) 1.17 > 0.05
      是否感觉不快 28(27.45) 73(30.17) 0.20 > 0.05 24(30.0) 77(29.3) 0.02 > 0.05
      是否比原来哭得多 7(6.86) 36(14.88)* 4.10 < 0.05 8(10.0) 35(13.3) 0.61 > 0.05
      是否发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 23(22.55) 65(26.86) 0.62 > 0.05 13(16.25) 75(28.5) 4.84 < 0.05
      是否发现自己很难做决定 27(26.47) 70(28.93) 0.17 > 0.05 16(20.0) 81(30.8) 3.53 > 0.05
      日常工作是否令您感到痛苦 9(8.82) 36(14.88) 2.22 > 0.05 11(13.75) 34(12.9) 0.03 > 0.05
      在生活中是否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17(16.67) 29(11.98) 1.44 > 0.05 11(13.75) 35(13.3) 0.07 > 0.05
      是否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 10(9.80) 26(10.74) 0.05 > 0.05 6(7.5) 30(11.4) 1.00 > 0.05
      是否感到自己是个无价值的人 8(7.84) 27(11.16) 0.81 > 0.05 4(5.0) 31(11.8) 3.08 > 0.05
      头脑中是否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9(8.82) 24(9.92) 0.08 > 0.05 3(3.75) 30(11.4) 4.14 < 0.05
      是否什么时候都感到累 20(19.61) 44(18.18) 0.12 > 0.05 18(22.5) 46(17.5) 1.01 > 0.05
      是否感到胃部不适 15(14.71) 40(16.53) 0.15 > 0.05 10(12.5) 45(17.1) 0.97 > 0.05
      是否容易疲劳 35(34.31) 85(35.12) 0.01 > 0.05 27(33.75) 92(35) 0.74 > 0.05

      表 3  不同性别、职业研究对象的SRQ-20检出情况比较[n;百分率(%)]

    • 本研究中,SRQ-20得分≥7分共64例(18.66%),其中男19例(5.54%),女45例(13.12%);10~28岁27例(7.87%),29~74岁37例(10.79%);学历高中及以下14例(4.08%),大专及以上50例(14.58%);医护人员12例(3.50%),非医护人员52例(15.16%)。

    • 由于COVID-19疫情发生初期正值我国春节前人口大迁移,导致发病例数迅速升高,国家高度重视COVID-19的预防控制工作,采取了包括限制重点地区人员出行和全社会动员在内的系列措施。针对此次疫情,蚌埠地区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2020年2月6日蚌埠市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发布“十个一律”。当急性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流行时,普通公众、隔离区的民众以及与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等,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显示87.18%的研究对象认为目前所采取措施的有效;72.3%认为疫情将在3个月内得到有效控制,提示政府部门在新发传染病流行初期及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非常重要,可给居民带来安全感和信心[5]。既往研究[6]显示,疫情风险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个体心理状态,而适当的认知与行为调适可以降低心理焦虑等。在COVID-19流行时期,网络媒体与人民大众心理关系密切。网络媒体是人们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中,93.3%的人认为媒体应客观实事求是,处理得当,网络媒体在反映和引导舆论、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网络媒体、政府干预等等一些举措对于大众的认知与行为调适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SRQ-20得分高于标准的仅64例(18.66%),表明大众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好,大多数人的应激反应良好。这可能与研究者都不是COVID-19病例确诊或疑似患者,与COVID-19多为输入性疾病、传染特点独特等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显示,大众最常见的心理应激表现为易疲劳、感觉不快乐、紧张或担忧,这与温盛霖等[7]调查一致,说明经历突发事件时,大众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应激,仍需尽早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

      本研究显示,女性感到紧张、不安或担忧和比原来哭得多高于男性,与潘贞威等[8]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男女在生理机能、认知能力和社会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女性更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等情绪,容易纠结于家庭关系、工作任务等细节,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产生强烈的紧张而导致不可控制的情绪爆发,应激时,更多女性属于情绪取向型,易产生紧张等心理倾向,而男性测属于问题取向型,处理突发事件更加主动灵活。另外非医护人员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和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高于医护人员。分析原因可能由于此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学知识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且具有高度使命感,在工作中知晓如何合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这种情况根据地域和各地疫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本地区大众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女性负担着家庭中的多重角色,居家期间压力较大,紧张、担心等负性情绪较明显,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心理咨询服务,针对大众中不同群体制定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计划。本研究存在不足在于样本量相对较小,受时间和样本所限未进行多因素分析,且同样由于受限于样本量,收集到的女性、非医务人员数目偏少,而对这部分人群展开心理状况的研究非常必要[9]。本次调查为横断面研究,后期可进行相关的后继性调查作纵向对比,这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