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年首发卒中病例超过200万,且以8.7%的速度增长[1],其中缺血性卒中的比例高达70%~80%[2]。此外,卒中是导致严重且长期残疾的首位疾病[3],经过积极治疗后仍有75%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4],42%的病人为重度残疾。由于现代观点提倡最大限度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病人在出院时可能遗留较多的健康问题,同时,病人照护需求也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或社区,后期康复的负担则降到病人及家属的身上[5]。因此,评估病人出院准备情况,保障出院后安全显得尤为必要。现国外对病人出院准备度的研究较多,国内近几年开始逐渐关注,但目前相关研究尚少,针对卒中病人的研究更少。本研究调查缺血性卒中病人的出院准备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理论依据,以保障病人出院后的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
-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6-11月出院的缺血性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指南(2014)[6]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2)住院时间≥4 d;(3)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沟通有障碍者;(2)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如肝、肺、肾)功能严重损害者。本研究共纳入381例缺血性卒中病人,年龄40~88岁,住院天数9~17 d。
-
(1) 一般资料调查表:该调查表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是否独居、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出院当日病区床位使用率、住院时间、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此次住院是否住过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2)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采用ZHAO等[7]汉化的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信效度均为0.97。该量表共23个条目,第1个条目为是非题,不纳入计分。量表包含4个维度:身体状况(7个条目)、疾病知识(8个条目)、出院后应对能力(3个条目)以及出院后期望得到的社会支持(4个条目)。采用0~10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出院准备度越好。评分≥7分,示病人出院准备充分;评分 <7分,示病人出院准备不充分[8]。
-
调查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在其出院当天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前,向研究对象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采用不记名形式填写问卷。对研究对象提出的疑问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不加暗示性的解答。此问卷为病人自评,对于填写有困难(不识字或视力障碍)者,可由照顾者或调查者根据病人回答代为填写。现场发放并收回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为95.25%。
-
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81例缺血性卒中病人中,出院准备充分和不充分的病人分别为224例(58.8%)和157例(41.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独居、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和住院时间与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有关(P < 0.05~P < 0.01)(见表 1)。
项目 出院准备不充分
(n=157)出院准备充分
(n=224)χ2 P 年龄 68.3±17.2 60.1±18.4 4.40△ < 0.01 性别 女男 102(50.0)55 (31.1) 102 (50.0)122 (68.9) 14.01 < 0.01 婚姻状况 已婚
单身(未婚、离异或丧偶)103 (38.7)
54 (47.0)163(61.3)
61(53.0)2.25 >0.05 受教育程度 文盲 34 (64.2) 19 (35.8) 小学及中学高中 76 (49.4)22 (28.9) 78 (50.6)54(71.1) 30.41 < 0.01 大专、本科及以上 25(25.5) 73 (74.5) 是否独居 是
否15 (65.2)
142 (39.7)8 (34.8)
216 (60.3)5.82 < 0.05 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 是
否121(36.1)
36 (78.3)214 (63.9)
10 (21.7)29.65 < 0.01 床位使用率 0.85±0.1 0.85±0.1 0.00△ >0.05 住院时间# 16(10~19) 12(8~15) 5.73▲ < 0.01 Charlson合并症评分 2.47 ± 1.7 2.22 ± 1.7 1.41△ >0.05 是否住过NICU 是
否11(52.4)
146 (40.6)10 (47.6)
214 (59.4)1.15 >0.05 △示t值;▲示uc值;#示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 表 1 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单因素分析[n;百分率(%)]
-
以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出院准备充分=1,出院准备不充分=0)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因素,年龄、性别(女=0,男=1)、受教育程度(文盲=0,小学及中学=1,高中=2,大专、本科及以上=3)、是否独居(否=0,是=1)、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否=0,是=1)、住院时间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住院时间是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见表 2)。
变量 β SE Wald P OR(95%CI) 年龄 -0.06 0.02 16.77 < 0.05 0.94(0.91~0.97) 性别 0.97 0.38 6.71 < 0.05 2.65(1.27~5.54) 受教育程度 0.51 0.21 6.03 < 0.05 1.67(1.11~2.51) 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 1.66 0.51 10.68 < 0.01 5.24(1.94~14.15) 住院时间 -0.67 0.08 80.80 < 0.01 0.51(0.44~0.59) 表 2 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多因素分析
-
缺血性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用药、康复锻炼、心理等多种因素均对病人的康复效果产生影响。病人在未做好充分出院准备的情况下出院,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相对增高[9]。相关研究[10]证实,出院准备度与病人、医院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主要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及住院时间相关。
本研究中,病人的年龄越大,其出院准备不充分的可能性越大。这可能是由于病人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差,导致其出院后的自我照顾能力下降,与COFFEY等[11]的研究一致,其研究发现80岁以上的病人出院准备度得分低于80岁以下病人。然而,LAU等[8]的研究显示病人的出院准备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好。此外,WEISS等[12]发现年龄对外科手术病人出院准备情况无影响。上述研究结果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病人的出院准备情况优于女性病人,与以往研究[13-14]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的差异,女性一般表现得比男性更脆弱、焦虑、敏感[15],加之女性在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方面比男性承担更多的角色和责任,从而使她们心理感受到对出院后所要面对的事务准备不足。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病人出院准备不充分可能性较大。这一结果与李琳等[16-17]观点一致。分析原因,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病人能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具有丰富的健康相关信息获取渠道,进而增加其出院后的安全感,具有更好的出院准备度。而受教育程度低的病人往往不能充分了解疾病,面对离院后可能遇到问题感到焦虑和不安。因此,提示医护人员应该为受教育程度低的病人提供更充分、更易理解和掌握的出院宣教和指导,从而提高其出院准备度。
本研究中出院后有人照护的病人较无人照顾的病人出院准备充分的可能性更大,这与以往研究[9]结果一致,说明出院后家庭支持较好的病人出院准备度更佳。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缺血性卒中病人的病死率不断降低,但多数病人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吞咽、语言等方面功能障碍,大部分病人出院后均需进行康复治疗[18]。因此,病人出院后需要生活与心理双方面的陪伴与支持,而出院后无人照护的病人,生活不便,且缺乏心理支持,影响病人预后及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提示,有必要评估病人出院后的社会支持情况,针对独居或出院后家中无人照护等社会支持缺乏的病人加强关注,提供适当的出院后生活方式指导与心理安慰。
本研究还发现住院天数越长病人出院准备充分的可能性越小,与SCHMOCKER等[19]研究结果相符。可能原因是住院时间长的病人,意味着其病情较重,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进而导致其出院准备不充分。
综上,医护人员应更加关注年龄大、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出院后家中无人照顾及住院时间长的病人的出院准备情况,加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对薄弱环节加强干预,积极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手段,提高缺血性卒中病人的出院准备度。
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scharge readines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381例缺血性卒中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381例缺血性卒中病人中,出院准备充分和不充分的病人分别为224例(58.8%)和157例(41.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独居、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和住院时间与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有关(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和住院时间是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 结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大、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出院后无人照护及住院时间长的病人的出院准备情况,积极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缺血性卒中病人的出院准备度。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scharge readines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A total of 381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general data questionnaire and 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charge readiness were analyzed. ResultsIn the 381 patients, 224 (58.8%) patients were adequately ready for discharge, and 157 (41.2%) patients were inadequately ready for discharge.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living alone or not, having nursing care or not after discharg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related to the discharge readines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P < 0.05 to P < 0.01).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gender, education level, having nursing care or not after discharg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ischarge readines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P < 0.05 to P < 0.01). Conclusions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 focus on the discharge readiness in older, female, less educated, unattended and long-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actively take personalized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ischarge readiness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
Key words:
- ischemic stroke /
- discharge readiness /
- influencing factor
-
表 1 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单因素分析[n;百分率(%)]
项目 出院准备不充分
(n=157)出院准备充分
(n=224)χ2 P 年龄 68.3±17.2 60.1±18.4 4.40△ < 0.01 性别 女男 102(50.0)55 (31.1) 102 (50.0)122 (68.9) 14.01 < 0.01 婚姻状况 已婚
单身(未婚、离异或丧偶)103 (38.7)
54 (47.0)163(61.3)
61(53.0)2.25 >0.05 受教育程度 文盲 34 (64.2) 19 (35.8) 小学及中学高中 76 (49.4)22 (28.9) 78 (50.6)54(71.1) 30.41 < 0.01 大专、本科及以上 25(25.5) 73 (74.5) 是否独居 是
否15 (65.2)
142 (39.7)8 (34.8)
216 (60.3)5.82 < 0.05 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 是
否121(36.1)
36 (78.3)214 (63.9)
10 (21.7)29.65 < 0.01 床位使用率 0.85±0.1 0.85±0.1 0.00△ >0.05 住院时间# 16(10~19) 12(8~15) 5.73▲ < 0.01 Charlson合并症评分 2.47 ± 1.7 2.22 ± 1.7 1.41△ >0.05 是否住过NICU 是
否11(52.4)
146 (40.6)10 (47.6)
214 (59.4)1.15 >0.05 △示t值;▲示uc值;#示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 表 2 缺血性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多因素分析
变量 β SE Wald P OR(95%CI) 年龄 -0.06 0.02 16.77 < 0.05 0.94(0.91~0.97) 性别 0.97 0.38 6.71 < 0.05 2.65(1.27~5.54) 受教育程度 0.51 0.21 6.03 < 0.05 1.67(1.11~2.51) 出院后是否有人照护 1.66 0.51 10.68 < 0.01 5.24(1.94~14.15) 住院时间 -0.67 0.08 80.80 < 0.01 0.51(0.44~0.59) -
[1] 杨荣梅.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管理[J].天津护理, 2011, 19(3):179. [2] 贾建平, 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75. [3] BAKAS T, CLARK PC, KELLY-HAYES M, et al.Evidence for stroke family caregiver and dyad interventions: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 2014, 45(9):2836. [4] MEDINA-MIRAPEIX F, OLIVEIRA-SOUSA S, SOBRAL-FERREIRA M, et al.Continuity of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in post-acute care from the ambulatory outpatients' perspective:a qualitative study[J].J Rehabil Med, 2011, 43(1):58. [5] 胡亚妮, 林平, 张金丽, 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2):167.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246. [7] ZHAO H, FENG X, YU R, et al.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 on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laryngectomy[J].J Nurs Res, 2016, 24(4):321. [8] LAU D, PADWAL RS, MAJUMDAR SR, et al.Patient-reported discharge readiness and 30-day risk of readmission or death: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Am J Med, 2016, 129(1):89. [9] 李玲, 张芳, 何小凤, 等.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11):165. [10] 徐娟娟, 戴付敏, 蒋梦蝶, 等.社会因素对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9):2497. [11] COFFEY A, MCCARTHY GM.Older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ir readiness for discharge and postdischarge use of community support and services[J].Int J Older People Nurs, 2013, 8(2):104. [12] WEISS ME, PIACENTINE LB, LOKKEN L, et al.Perceived 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in adult medical-surgical patients[J].Clin Nurse Spec, 2007, 21(1):31. [13] 任张玲, 苏婷, 胡丹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3):262. [14] 周春芬, 方进博.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4):264. [15] 王晓炜.性别角色理论研究进展[J].校园心理, 2014, 12(3):173. [16] 李琳, 李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26):3190. [17] 余南萍, 孙莉, 王月琴.324名初产妇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 2019, 41(21):2790. [18] 田惠杰, 唐丽梅, 王娟, 等.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 2019, 41(16):2543. [19] SCHMOCKER RK, HOLDEN SE, XIA V, et al.Association of patient-reported readiness for discharge and hospital consumer assessment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systems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J Am Coll Surg, 2015, 221(6):1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