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视功能训练辅助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效果分析

常青 高自清

引用本文:
Citation:

视功能训练辅助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效果分析

    作者简介: 常青(1991-), 女, 硕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 高自清, gaozq10@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777.44

Effect of visual func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ive amblyopia in children

    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Zi-qing, gaozq10@163.com
  • CLC number: R777.44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屈光性弱视儿童视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2例屈光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品+遮盖疗法),研究组另联合给予视功能训练。对比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治疗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构成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视力均增加,且研究组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屈光性弱视儿童采用视功能训练治疗能显著提升视力,改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效果理想且不会显著增多不良事件。
  • 表 1  一般资料的比较[n;百分比(%)]

    指标 研究组(n=46) 常规组(n=46) χ2 P
    性别
      男 25(54.35) 24(52.17) 0.04 >0.05
      女 21(45.65) 24(47.83)
    疾病类型
      屈光参差性弱视 18(39.13) 17(36.96) 0.05 >0.05
      屈光不正性弱视 28(60.87) 29(63.04)
    屈光参差性弱视严重程度
      轻度 7(15.22) 7(15.22) 0.35* >0.05
      中度 9(19.57) 9(19.57)
      重度 2(4.35) 1(2.17)
    屈光不正性弱视严重程度
      轻度 8(17.39) 8(17.39) 0.05* >0.05
      中度 13(28.26) 14(30.43)
      重度 7(15.22) 7(15.22)
    正常集合融合范围 20(43.48) 21(45.65) 0.04 >0.05
    正常分开融合范围 24(52.17) 23(50.00) 0.04 >0.05
    正常立体视 18(39.13) 19(41.30) 0.04 >0.05
    年龄(x±s)/岁 6.67±1.24 6.65±1.20 0.08# >0.05
    屈光参差性弱视病程(x±s)/月 8.22±1.13 8.20±1.13 0.08# >0.05
    屈光不正性弱视病程(x±s)/月 8.09±1.11 8.02±1.06 0.31# >0.05
    *示Z值;#示t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视力比较(x ±s)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研究组 46 4.54±0.12 5.02±0.14**
    常规组 46 4.52±0.13 4.80±0.12**
    t 0.77 8.09
    P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 * P < 0. 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率比较[n;百分率(%)]

    分组 n 正常集合融合范围 正常分开融合范围 正常立体视
    研究组 46 45(97.83) 45(97.83) 43(93.48)
    常规组 46 34(73.91) 33(71.74) 31(67.39)
    χ2 10.84 12.13 9.95
    P <0.01 <0.01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效果比较(n)

    分组 n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χ2 P
    研究组 46 42 4 0 0 100.00 7.58 <0.01
    常规组 46 21 10 8 7 82.05
    合计 92 63 14 8 7 92.39
    下载: 导出CSV
  • [1] 王存波, 杨学秋, 丁伟娜.山东省昌邑地区弱视儿童就诊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7, 25(1):172.
    [2] 张庆慧, 王蕊, 任军爽, 等.2~4岁儿童弱视筛查初步探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7, 25(4):165.
    [3] 郭佃强, 李廷, 张立琴.水合氯醛镇静下可疑弱视幼儿屈光状态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6, 24(2):115.
    [4] 程子昂, 谢祥勇.压抑膜与传统遮盖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 2017, 17(4):788.
    [5] 马玲珍, 胡健, 张磊.中国大陆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6, 26(3):205.
    [6] 朱支那, 郑海华, 王洪, 等.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相关因素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4):744.
    [7] 张洁莹, 周园, 郭立云, 等.双眼同时视训练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5, 23(4):15.
    [8]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J].中华眼科杂志, 2011, 47(8):768.
    [9] 赵堪兴.斜视弱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19.
    [10] 张鑫, 杨胜家.不同类型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图形诱发电位的变化[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7, 25(3):115.
    [11] WAKAYAMA A, NISHINA S, MIKI A, et al.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of topical atropine sulfate and cyclopentolate hydrochloride for cycloplegia in Japanese children:a multicenter study[J].Jpn J Ophthalmol, 2018, 62(5):531.
    [12] 张素雅.12岁以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发病调查及弱视训练对其调节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1353.
    [13] SEOL BR, YU YS, KIM SJ.Effect of 4-month intermittent atropine penalizationin amblyopicchildren for whom patch therapy had failed[J].J Pediatr Ophthalmol Strabismus, 2017, 54(6):375.
    [14] INAL A, OCAK OB, AYGIT ED, et al.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measurements via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in preschoolchildren:Lea symbols, crowded Lea symbols, Snellen E chart[J].Int Ophthalmol, 2018, 38(4):1385.
    [15] SINGH V, MALIK KPS, MALIK VK, et al.Prevalence of ocular morbidity in schoolgoing children in West Uttar Pradesh[J].Indian J Ophthalmol, 2017, 65(6):500.
    [16] 张华.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4):560.
    [17] 杨莹莹, 向剑波, 吴九菊, 等.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 2018, 18(12):192.
    [18] 程子昂, 谢祥勇.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加入视功能训练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12):2359.
  • [1] 薛丽芬 . 无锡市蠡湖社区7岁以下儿童5年体格检查结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300-1301.
    [2] 金守梅冯运红谢静陈兆升曾婷 . 小切口劈核法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 908-9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7.023
    [3] 胡娟娟 . 视功能治疗仪治疗儿童屈光不正弱视80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30-931.
    [4] 訾珂珂杨洪霞范宇晨赵思婕梅杰 . 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在眼科低视力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2): 1756-175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2.031
    [5] 赵思婕余芝红王剑锋 . 糖尿病病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力的变化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05-1607, 16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08
    [6] 王爱莲王亚峰秦梅王剑锋杨洪霞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影响视功能预后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409-411.
    [7] 于香玲王剑锋 .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98-7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49
    [8] 刘善忠 .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6): 723-724.
    [9] 王志珍江四清赵德明 . 针灸和功能训练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48-49.
    [10] 耿利琼 .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90-91.
    [11] 田凤云 .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915-916.
    [12] 王志军严文黄文柱于绍斌麦光怀 . 工作能力强化训练对手外伤术后上肢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5): 595-59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5.010
    [13] 崔璨 .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病人康复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143-11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2
    [14] 符凤丽王阿静 . 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 125-12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1.038
    [15] 陈娟娟史艳妮 . 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3): 410-4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3.035
    [16] 鲍月红潘君君 . 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与言语听觉反馈训练用于急性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8): 1118-112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8.034
    [17] 游秋萍侯璟白静冯松史战明 . 系统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2): 256-257,26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2.041
    [18] 张璇张卓然段淑荣蒋莱范志新 . 强制性运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575-577,5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05
    [19] 时景李成李洪艳陈伟康丽华王雪荣朱正丽李甜 . 镜像疗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2): 1782-178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2.036
    [20] 申旭赵冬梅赵莉莎李占林 . 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晚期食管癌伴随吞咽困难的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85-787,7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23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99
  • HTML全文浏览量:  2037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2-11
  • 录用日期:  2020-03-04
  • 刊出日期:  2020-04-15

视功能训练辅助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效果分析

    通讯作者: 高自清, gaozq10@163.com
    作者简介: 常青(1991-), 女, 硕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 1. 蚌埠医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 2. 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眼科, 安徽 阜阳 236000
  • 3.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摘要: 目的探讨在屈光性弱视儿童视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2例屈光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品+遮盖疗法),研究组另联合给予视功能训练。对比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治疗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构成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视力均增加,且研究组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屈光性弱视儿童采用视功能训练治疗能显著提升视力,改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效果理想且不会显著增多不良事件。

English Abstract

  • 弱视是小儿常见的眼科疾病,是指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屈光参差、单眼斜视、形觉剥夺、高度屈光不正等原因导致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对较低的眼科疾病[1]。屈光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据统计[2],在我国3~10岁儿童中弱视的发病率为4%~6%,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约占22.5%,屈光参差性弱视约占10%,且小儿屈光性弱视的发生人数也越来越多。研究[3]指出,屈光性弱视的视力矫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成年弱视矫正的难度更大。遮盖治疗是屈光性弱视患儿常用疗法,有一定效果,但单独应用效果不甚理想[4]。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常用于压抑疗法中,可形成高阶相差,压制优势眼[5],在屈光性弱视儿童中阿托品联合遮盖疗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保守性治疗方案之一,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部分患儿的作用仍不甚理想[6]。视功能训练也是屈光性弱视儿童临床常用的疗法,属于一种综合的康复疗法,常作为基础康复治疗措施应用于临床中[7]。屈光性弱视是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出现视力下降、无立体视觉的症状,也可影响患儿的视觉功能发育。因此在屈光性弱视患儿中应及早实施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故而在屈光性弱视患儿临床治疗期间需尝试采用组合疗法以提升疗效,加快康复。鉴于此,本研究特尝试在实施常规疗法的同时配合给予视功能训练,并展开临床对照研究,现作报道。

    •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屈光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屈光性弱视诊断标准[8],均为单眼患病,年龄3~10岁,家属和患儿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功能障碍者,伴有其他类型眼科疾病者如近视、真菌性角膜炎等,存在眼外伤疾病史者,依从性极差者,理解能力不佳难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将92例患儿以简单随机化方式(对患儿按照1、2、3……编号,并以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屈光参差性弱视病程及严重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病程及严重程度、融合功能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其中弱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力≤0.1)。

      指标 研究组(n=46) 常规组(n=46) χ2 P
      性别
        男 25(54.35) 24(52.17) 0.04 >0.05
        女 21(45.65) 24(47.83)
      疾病类型
        屈光参差性弱视 18(39.13) 17(36.96) 0.05 >0.05
        屈光不正性弱视 28(60.87) 29(63.04)
      屈光参差性弱视严重程度
        轻度 7(15.22) 7(15.22) 0.35* >0.05
        中度 9(19.57) 9(19.57)
        重度 2(4.35) 1(2.17)
      屈光不正性弱视严重程度
        轻度 8(17.39) 8(17.39) 0.05* >0.05
        中度 13(28.26) 14(30.43)
        重度 7(15.22) 7(15.22)
      正常集合融合范围 20(43.48) 21(45.65) 0.04 >0.05
      正常分开融合范围 24(52.17) 23(50.00) 0.04 >0.05
      正常立体视 18(39.13) 19(41.30) 0.04 >0.05
      年龄(x±s)/岁 6.67±1.24 6.65±1.20 0.08# >0.05
      屈光参差性弱视病程(x±s)/月 8.22±1.13 8.20±1.13 0.08# >0.05
      屈光不正性弱视病程(x±s)/月 8.09±1.11 8.02±1.06 0.31# >0.05
      *示Z值;#示t

      表 1  一般资料的比较[n;百分比(%)]

    • 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1)阿托品治疗: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自行配制, 1 mg阿托品注射液+4 mL玻璃酸钠滴眼液)优势眼给药,每周2 d;(2)遮盖治疗:首先采用标准视力表对患儿的双眼视力进行检查,单眼弱视或双视力相差≥3行者每天2 h遮盖治疗,每周6 d,对于双眼视力相差≤2行者每天2 h遮盖,每周4 d。治疗6个月。

      研究组在常规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视功能训练,具体包括:(1)精细目力训练,对患儿实施精细目力训练,包括穿针引线、精细动画和平板练习等,每天坚持30 min;(2)眼部按压,首先嘱患儿闭上双眼,临床医师将两手掌摩擦发热后将手掌贴于对应双眼的位置,提醒患儿放松,对其眼部轻压,持续10 s,每天10次;(3)光刺激训练,提醒患儿家属每天带其进行室外活动,每天2 h,如足球、放风筝、植树等;即使天气不佳也要进行室外散步等,每天坚持30 min;(4)视觉融合训练,在其眼前大约45 cm位置处摆放2支铅笔,提醒其直视3 min,后叮嘱患儿控制目光向更远的物体投射,如发现2支铅笔清晰度明显不同,则应加强训练,并将清晰度较高的优势眼遮住,重点训练患眼,每天3~5次;(5)快速眨眼训练,指导患儿快速眨眼,每20 s眨眼2~4次,然后摆动头部及眼睛,同时提醒其注视视力表或阅读文字,每次5 min,每天3~5次。共治疗6个月,采用医院和家庭结合训练方式,为保证训练质量,在开始训练前对患儿家属统一培训,考核合格方可,要求视功能训练全程均在患儿家属的陪同下进行。

    • (1) 对比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视力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对数视力表进行评价,统计视力;(2)对比治疗6个月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构成比:采用同视机检查,将融合范围≥+25°者记为正常集合融合范围,将分开融合范围≤-4°者记为正常分开融合范围,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者记为正常立体视;(3)对比治疗效果:参照《斜视弱视学》拟定[9],将治疗6个月后视力仍维持正常水平者记为痊愈;将治疗后视力提高至5.0或以上者记为显效;将治疗后视力未达5.0但提高2行或以上者记为进步;将治疗后视力提高1行或不变,甚或退步者记为无效。其中痊愈、显效与进步总患眼数之和的构成比记为总有效率;(4)对比安全性: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其中遮盖治疗常见不良事件有健眼遮盖性弱视、皮肤刺激等;视功能训练常见不良事件尚未见报道;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常见不良事件有视力模糊、瞳孔散大等。

    •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 治疗前,2组患儿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视力均增加,且研究组视力高于常规组(P < 0.01)(见表 2)。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研究组 46 4.54±0.12 5.02±0.14**
      常规组 46 4.52±0.13 4.80±0.12**
      t 0.77 8.09
      P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 * P < 0. 01

      表 2  2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视力比较(x ±s)

    • 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率均高于常规组(P<0.01)(见 表 3)。

      分组 n 正常集合融合范围 正常分开融合范围 正常立体视
      研究组 46 45(97.83) 45(97.83) 43(93.48)
      常规组 46 34(73.91) 33(71.74) 31(67.39)
      χ2 10.84 12.13 9.95
      P <0.01 <0.01 <0.01

      表 3  2组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率比较[n;百分率(%)]

    •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 0.01)(见表 4)。

      分组 n 痊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χ2 P
      研究组 46 42 4 0 0 100.00 7.58 <0.01
      常规组 46 21 10 8 7 82.05
      合计 92 63 14 8 7 92.39

      表 4  2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效果比较(n)

    • 研究组有1例健眼遮盖性弱视、1例皮肤刺激、1例视力模糊,均为一过性,且症状均轻微,停药后均自行消失;常规组有1例健眼遮盖性弱视、1例皮肤刺激,均为一过性,且症状均轻微,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研究组和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52%(3/46)、4.35%(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

    • 本次研究中表明,治疗6个月后2组视力水平均显著提升,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上述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效果分布明显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可知对屈光性弱视患儿给予视功能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视力水平、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还可显著提升疗效。遮盖疗法技术相对成熟,其成效也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10-12],但该疗法可导致健眼遮盖性弱视和皮肤刺激。据SEOL等[13]报道指出,阿托品压抑疗法可压制优势眼,进而改善患儿的立体融合视觉。但是阿托品与遮盖疗法对部分患儿的疗效不甚理想,仍存在提升空间。视功能训练是屈光性弱视患儿常用的康复疗法,在国内外的报道中均证实该疗法对提升此类患儿视力和融合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14-16]。该疗法主要包括精细目力训练、眼部按压、光刺激训练、视觉融合训练和快速眨眼训练,其中精细目力训练可提升患儿的视觉能力,尤其是对于精细操作的视觉感受敏感性和能力;眼部按压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和神经,改善眼疲劳,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屈光性弱视患儿的视力改善;光刺激训练可利用自然光对患儿产生刺激,促使其感光系统功能快速恢复;视觉融合训练则可以改善患儿的融合功能;快速眨眼训练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展眼球后半部分的肌肉,更好地提升患儿的立体视和专注力。因此上述多项视功能训练相互配合,可协同发挥多种作用,共同提升屈光性弱视患儿的视力、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且可达到理想的疗效。杨莹莹等[17]研究显示,视功能训练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可发挥显著的作用,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对策。另有程子昂等[18]证实,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添加视功能训练疗法可促使患儿快速恢复,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发挥理想的效果。因而在屈光性弱视患儿中视功能训练作用良好,价值巨大,值得肯定。

      此外,在本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对比相近,可知对屈光性弱视患儿实施视功能训练方案安全可靠。视功能训练不会对屈光性弱视患儿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故安全可靠。综上,建议在屈光性弱视患儿中实施视功能训练,相较于单纯常规疗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视力,还可改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效果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借鉴与推广。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视功能训练应用于屈光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成效,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案。但本研究仍存在明显不足:治疗时间长,患儿难以长期坚持,家长陪同训练期间的监控力度可能逐渐变弱,均可影响本研究结果,后续应将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确保更顺利地实施该方案作为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