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安徽省高职学生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的关联研究

张蕾蕾 朱云娇 张志华

引用本文:
Citation:

安徽省高职学生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的关联研究

    作者简介: 张蕾蕾(1984-), 女, 硕士, 讲师
  •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KJ2017A184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gxyq20172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81202224

  • 中图分类号: R195;R395.6

Association between cyberbullying and depression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 CLC number: R195;R395.6

  •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安徽省高职学生网络欺凌的现状,分析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为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3所高职学院的学生,共有5 049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网络欺凌现状以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4 858份,问卷有效率为96.22%。研究对象中曾经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有201人(4.14%),其中男生88人(43.8%),女生113人(56.2%);抑郁情绪总检出率为3.05%(148人),其中轻度抑郁146人,中度抑郁2人,无重度抑郁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络欺凌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P < 0.05)。遭受网络欺凌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是未遭受网络欺凌者的2.034倍(OR=2.034,95%CI:1.120~3.696)。结论高职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现象普遍,其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存在相关性。
  • 表 1  不同特征高职学生的网络欺凌情况[n;百分率/%]

    特征 n 网络欺凌 χ2 P
    年龄/岁
       < 18 2 326 115(57.2) 2 211(47.5) 7.32 < 0.01
      ≥18 2 532 86(42.8) 2 446(52.5)
    性别
      男 2 116 88(43.8) 2 028(43.5) 0.01 >0.05
      女 2 742 113(56.2) 2 629(56.5)
    独生子女
      是 951 49(24.4) 902(19.4) 3.07 >0.05
      否 3 907 152(75.6) 3 755(80.6)
    居住地
      农村 3 649 147(73.13) 1 155(95.5) 0.44 >0.05
      城市 1 209 54(26.87) 1 155(95.5)
    母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2 372 94(46.8) 2 278(48.9)
      初高中或中专 2 351 100(49.8) 2 251(48.3) 0.64* >0.05
      大学及以上 135 7(3.5) 128(2.7)
    父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1 119 54(26.9) 1 065(22.9)
      初高中或中专 3 446 138(68.7) 3 308(71.0) 2.33* >0.05
      大学及以上 293 9(4.5) 284(6.1)
    母子关系
      差 481 32(15.9) 449(9.6) 8.52 < 0.01
      好 4 377 169(84.1) 4 208(90.4)
    父子关系
      差 686 37(18.4) 649(13.9) 13.18 < 0.05
      好 4 172 164(81.6) 4 008(86.1)
    家庭年收入/元
       < 10 000 1 865 82(40.8) 1 783(38.3)
      10 000~30 000 2 272 86(42.8) 2 186(46.9) 1.38* >0.05
      >30 000 721 33(16.4) 688(14.8)
    *示Z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特征高职学生抑郁情绪检出情况[n;百分率/%]

    变量 n 抑郁 χ2 P
    年龄/岁
      < 18 2 326 90(60.8) 2 236(47.5) 10.23 < 0.01
      ≥18 2 532 58(39.2) 2 474(52.5)
    性别
      男 2 116 64(43.2) 2 052(43.6) 0.01 >0.05
      女 2 742 84(56.8) 2 658(56.4)
    独生子女
      是 951 27(18.2) 924(19.6) 0.17 >0.05
      否 3 907 121(81.8) 3 786(80.4)
    居住地
      农村 3 649 110(74.3) 3 539(75.1) 0.05 >0.05
      城市 1 209 38(25.7) 1 171(24.9)
    母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2 372 70(47.3) 2 302(48.9)
      初高中或中专 2 351 71(48.0) 2 280(48.4) 2.17* >0.05
      大学及以上 135 7(4.7) 128(2.7)
    父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1 119 35(23.6) 1 084(23.0)
      初高中或中专 3 446 103(69.6) 3 343(71.0) 0.20* >0.05
      大学及以上 293 10(6.8) 4 710(97.0)
    母子关系
      差 481 33(22.3) 448(9.5) 26.29 < 0.01
      好 4 377 115(77.7) 4 262(90.5)
    父子关系
      差 686 43(29.1) 643(13.7) 28.07 < 0.01
      好 4 172 105(70.9) 4 067(86.3)
    家庭年收入/元
       < 10 000 1 865 54(36.5) 1 811(38.5)
      10 000~30 000 2 272 72(48.6) 2 200(46.7) 0.26* >0.05
      >30 000 721 22(14.9) 699(14.8)
    *示Z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抑郁情绪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B SE P OR 95%CI
    年龄 -0.394 0.178 < 0.05 0.675 0.476~0.956
    性别 -0.056 0.171 >0.05 0.946 0.676~1.323
    居住地 -0.141 0.207 >0.05 0.868 0.579~1.304
    母亲文化程度 0.096 0.172 >0.05 1.101 0.785~1.543
    父亲文化程度 -0.030 0.182 >0.05 0.971 0.680~1.387
    母子关系 -0.483 0.264 >0.05 0.617 0.368~1.034
    父子关系 -0.647 0.240 < 0.01 0.524 0.327~0.839
    年收入 0.022 0.125 >0.05 1.023 0.800~1.308
    网络欺凌 0.710 0.305 < 0.05 2.034 1.120~3.696
    下载: 导出CSV
  • [1] EXTREMERA N, QUINTANA-ORTS C, MERIDA-LOPEZ S, et al.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self-esteem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dolescence:do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lay a buffering role?[J].Front Psychol, 2018, 22(9):367.
    [2] ZSILA A, URBAN R, GRIFFITHS MD, et al.Correction to: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perpetration:the role of anger rumination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 experiences[J].Int J Ment Health Addict, 2020, 18(1):257. doi: 10.1007/s11469-018-9926-4
    [3] 郑茹, 星一, 段佳丽.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流行及干预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6):955.
    [4] DUARTE C, PITTMAN SK, THORSEN MM, et al.Correlation of minority status, cyberbullying, and mental health: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1031 adolescents[J].J Child Adolesc Trauma, 2018, 11(1):39. doi: 10.1007/s40653-018-0201-4
    [5] LI Y, SHI J.Bullying and suicid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findings from the 2015 california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J].J Hum Behav Soc Environ, 2018, 28(6):695. doi: 10.1080/10911359.2018.1456389
    [6] KANN L, KINCHEN S, SHANKLIN SL, et al.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13[J].J School Health, 2000, 70(7):271. doi: 10.1111/j.1746-1561.2000.tb07252.x
    [7] 王孟成, 蚁金瑶, 蔡琳, 等.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4):287. doi: 10.3969/j.issn.1000-6729.2012.04.010
    [8] ZUNG WW, RICHARDS CB, SHORT MJ.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in an outpatient clinic: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SDS[J].Arch Gen Psychiatry, 1965, 13(6):508. doi: 10.1001/archpsyc.1965.01730060026004
    [9] DUNSTAN DA, SCOTT N, TODD AK.Screening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assessing the utility of the zung scales[J].BMC Psychiatry, 2017, 17(1):329. doi: 10.1186/s12888-017-1489-6
    [10] 王文靖, 张志华, 李一峰, 等.安徽省部分职业院校青少年网络欺凌与自杀相关行为的关联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 21(6):611.
    [11] 宋月萍, 张婧文.初三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对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8, 11(6):66.
    [12] TOKUNAGA R.Following you home from school: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J].Comput Human Behav, 2010, 26(3):277. doi: 10.1016/j.chb.2009.11.014
    [13] ATHANASIOU K, MELEGKOVITS E, ANDRIE E, et al.Cross-national aspects of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among 14–17-year-old adolescents across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J].BMC Public Health, 2018, 18(1):800. doi: 10.1186/s12889-018-5682-4
    [14] NICOLAI S, GEFFNER R, STOLBERG R, et al.Retrospective experiences of cyberbullying and emotional outcomes on young adults who stutter[J].J Child Adolesc Trauma, 2018, 11(4):1.
    [15] ABDELAAL H, MOHAMED M, ALY H.Racial disparity, depression, and birth outcomes among pregnant teens[J].Matern Child Health J, 2018, 22(10):1400. doi: 10.1007/s10995-018-2519-9
    [16] HAN L, ZHAO SY, PAN XY, et al.The impact of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s on childhoo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J].Int J Soc Psychiatry, 2018, 64(1):56.
    [17] WANG J, NANSEL T, IANNOTTI R.Cyber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J].J Adolesc Health, 2011, 48(4):415. doi: 10.1016/j.jadohealth.2010.07.012
    [18] MATOS A, VIEIRA C, AMADO J, et al.Cyberbullying in portuguese schools: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J].J Sch Violence, 2018, 17(1):123. doi: 10.1080/15388220.2016.1263796
    [19] 郭燕霞.青少年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对比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8(3):29. doi: 10.3969/j.issn.1003-0166.2018.03.007
    [20] SELKIE E, KOTA R, CHAN YF, et al.Cyberbullying, depression, and problem alcohol use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a multisite study[J].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5, 18(2):79. doi: 10.1089/cyber.2014.0371
    [21] COHEN-ALMAGOR R.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internet: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cyberbullying[J].Aggress Violent Behav, 2018, 39:42. doi: 10.1016/j.avb.2018.01.001
    [22] JOHN A, GLENDENNING A, MARCHANT A, et al.Self-harm, suicidal behaviours, and cyberbullying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ystematic review[J].J Med Intern Res, 2018, 20(4):e129.
    [23] WANG J, IANNOTTI R, NANSEL T.School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physical, verbal, relational, and cyber[J].J Adolesc Health, 2009, 45(4):368. doi: 10.1016/j.jadohealth.2009.03.021
    [24] HAZEMBA A, SIZIYA S, MUULA A, et al.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being bullied among in-school adolescents in beijing:results from the 2003 beijing global school-based health survey[J].Ann Gen Psychiatry, 2008, 7(1):6. doi: 10.1186/1744-859X-7-6
    [25] 姜倩云, 王鹏程, 雷雳.情绪调节困难与青少年网络欺凌: 孤独感与抑郁的中介模型[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杭州: 中国心理学会, 2019: 2000.
    [26] 苑波, 张野, 张珊珊.中学生自尊在孤独感与网络欺凌间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4):526.
    [27] 赵甜静, 魏婕, 苏倩倩, 等.大学生网络欺凌现状及应对方式分析[J].中国校医, 2018, 32(9):22.
  • [1] 穆菁菁苏普玉李龙春王瑞斌孙婷婷张欣尚杨会 .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6): 787-7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6.026
    [2] 丁宁陶治荣胡芳 . 住院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672-6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37
    [3] 蒋婷婷王雨晴朱萍王军朱梅刘国栋 . 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症状与母亲抑郁、焦虑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0): 1422-14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0.029
    [4] 王连明郭艳梅 . 偏头痛病人认知能力改变及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2): 173-1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2.008
    [5] 陈永侠杨秀木况静英韩布新 . 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9): 840-842.
    [6] 况敬英周清杨秀木陈永侠韩布新 . 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1): 1170-1172.
    [7] 童立鹤徐少峰程志荣周彧冉唐超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81-78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22
    [8] 王亚楠姜亚芳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抑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977-9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36
    [9] 孟霞王春艳欧勤芳陆海林 .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1): 1563-15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1.034
    [10] 殷慧慧门莉莉王艾红 . 抑郁在限制性饮食与糖尿病控制状况间的中介效应.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1): 1611-16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1.033
    [11] 周晓娟张理想詹玲尹丹丹 . 心房颤动病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876-8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09
    [12] 张帆杨雪球赵宸王艳方媛任伟 . 血液透析病人抑郁和焦虑状态影响因素及生活质量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9): 1171-11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9.004
    [13] 袁娜娜陈余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与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578-5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06
    [14] 姜玉红钱叶红赵燕 .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作用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404-14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35
    [15] 高洁蒋艳芳吴勇松廖安宇喻大军 . 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测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 49(1): 94-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4.01.021
    [16] 邢香云 .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422-423.
    [17] 刘慧华 . 重症肌无力合并抑郁78例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579-582.
    [18] 陈继群韩卫星 .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4): 415-417.
    [19] 王娇盖海云冯阳 . 陕西地区“90后”护士抗逆力与职业生涯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4): 547-55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4.031
    [20] 王珊珊刘勇 . 早期疼痛和心理因素变化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2): 1673-16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2.007
  • 202004029.pdf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47
  • HTML全文浏览量:  1981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8-15
  • 录用日期:  2020-03-29
  • 刊出日期:  2020-04-15

安徽省高职学生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的关联研究

    作者简介: 张蕾蕾(1984-), 女, 硕士, 讲师
  • 1.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 2. 安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2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KJ2017A184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gxyq20172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81202224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安徽省高职学生网络欺凌的现状,分析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为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3所高职学院的学生,共有5 049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网络欺凌现状以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4 858份,问卷有效率为96.22%。研究对象中曾经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有201人(4.14%),其中男生88人(43.8%),女生113人(56.2%);抑郁情绪总检出率为3.05%(148人),其中轻度抑郁146人,中度抑郁2人,无重度抑郁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络欺凌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P < 0.05)。遭受网络欺凌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是未遭受网络欺凌者的2.034倍(OR=2.034,95%CI:1.120~3.696)。结论高职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现象普遍,其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存在相关性。

English Abstract

  • 网络欺凌是指“一个团体或个人使用电子形式的接触,反复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一个不能轻易保护他或她自己的受害者进行故意的侵略性行为。”[1]包括未经允许在互联网上发送或张贴威胁或侮辱他人的短信、图片或视频,以骚扰、恐吓、威胁或以其他方式伤害他人[2]。网络欺凌也被称为电子骚扰或网络攻击,是一个新兴的公共健康问题,已经被证实与多个严重的负面效应相关。目前大多数网络欺凌行为都集中在青少年,其检出率为20%~40%[3]。有研究[4-5]表明,青少年作为遭受网络欺凌行为的高发群体,与未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同龄人相比,在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的产生方面也有着较高的水平。目前国内关于高职学生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的产生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对安徽省4 858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相关调查,以了解网络欺凌在学生中的流行现状以及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产生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安徽省阜阳市、巢湖市和安庆市3座城市中的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研究现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 049份,回收有效问卷4 858份,问卷有效率为96.22%。其中男生2 116人(43.6%),女生2 742人(56.4%),年龄(18.28±1.70)岁。本研究调查前均获得学生及任教老师的口头知情同意。

    • 本次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填写。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网络欺凌情况和抑郁相关情况等。

    • 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家庭年收入等情况。

    • 采用2013版美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中针对网络欺凌的条目:最近12个月里是否有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群、网络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等方式戏弄和恐吓散播关于你的谣言,并造成对你的伤害[6]。设置“是或否”两个选项来对网络欺凌的情况进行调查。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7]

    • 抑郁情况采用ZUNG等[8]在1965年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该量表共计20个条目,1~4四级评分,将20条目分数相加,即为指标总分,总分≥53分即判定为抑郁。该问卷普遍用于国内外青少年抑郁的调查研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81[9]

    • 调查时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讲明填写调查表的要求,要求每个调查对象在一节课内独立完成,下课时统一收回调查表,未能完成者延长时间完成后交给调查员,对于请假的学生第二天补调查,对于不愿意填写的同学尽量说服鼓励其完成问卷,以尽量减少无应答偏倚。

    • 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本次调查发现在4 858名高职学生中,曾经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有201人(4.14%),其中年龄 < 18岁的有115人(57.2%),≥18岁的有86人(42.8%), < 18岁的高职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率高于≥18岁的高职学生(P < 0.01)。居住在农村和城市的网络欺凌学生数分别为147人和54人,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不同的学生网络欺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在遭受网络欺凌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和P < 0.01)(见表 1)。

      特征 n 网络欺凌 χ2 P
      年龄/岁
         < 18 2 326 115(57.2) 2 211(47.5) 7.32 < 0.01
        ≥18 2 532 86(42.8) 2 446(52.5)
      性别
        男 2 116 88(43.8) 2 028(43.5) 0.01 >0.05
        女 2 742 113(56.2) 2 629(56.5)
      独生子女
        是 951 49(24.4) 902(19.4) 3.07 >0.05
        否 3 907 152(75.6) 3 755(80.6)
      居住地
        农村 3 649 147(73.13) 1 155(95.5) 0.44 >0.05
        城市 1 209 54(26.87) 1 155(95.5)
      母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2 372 94(46.8) 2 278(48.9)
        初高中或中专 2 351 100(49.8) 2 251(48.3) 0.64* >0.05
        大学及以上 135 7(3.5) 128(2.7)
      父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1 119 54(26.9) 1 065(22.9)
        初高中或中专 3 446 138(68.7) 3 308(71.0) 2.33* >0.05
        大学及以上 293 9(4.5) 284(6.1)
      母子关系
        差 481 32(15.9) 449(9.6) 8.52 < 0.01
        好 4 377 169(84.1) 4 208(90.4)
      父子关系
        差 686 37(18.4) 649(13.9) 13.18 < 0.05
        好 4 172 164(81.6) 4 008(86.1)
      家庭年收入/元
         < 10 000 1 865 82(40.8) 1 783(38.3)
        10 000~30 000 2 272 86(42.8) 2 186(46.9) 1.38* >0.05
        >30 000 721 33(16.4) 688(14.8)
      *示Z

      表 1  不同特征高职学生的网络欺凌情况[n;百分率/%]

    • 本次调查的4 858名研究对象中,148名高职学生患有抑郁情绪,其中男生64人(43.2%),女生84人(56.8%),性别在患抑郁情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的有90人(60.8%),≥18岁的有58人(39.2%),<18岁的高职学生出现抑郁情绪高于≥18岁的高职学生(P < 0.01)。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在是否有抑郁情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 2)。

      变量 n 抑郁 χ2 P
      年龄/岁
        < 18 2 326 90(60.8) 2 236(47.5) 10.23 < 0.01
        ≥18 2 532 58(39.2) 2 474(52.5)
      性别
        男 2 116 64(43.2) 2 052(43.6) 0.01 >0.05
        女 2 742 84(56.8) 2 658(56.4)
      独生子女
        是 951 27(18.2) 924(19.6) 0.17 >0.05
        否 3 907 121(81.8) 3 786(80.4)
      居住地
        农村 3 649 110(74.3) 3 539(75.1) 0.05 >0.05
        城市 1 209 38(25.7) 1 171(24.9)
      母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2 372 70(47.3) 2 302(48.9)
        初高中或中专 2 351 71(48.0) 2 280(48.4) 2.17* >0.05
        大学及以上 135 7(4.7) 128(2.7)
      父亲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1 119 35(23.6) 1 084(23.0)
        初高中或中专 3 446 103(69.6) 3 343(71.0) 0.20* >0.05
        大学及以上 293 10(6.8) 4 710(97.0)
      母子关系
        差 481 33(22.3) 448(9.5) 26.29 < 0.01
        好 4 377 115(77.7) 4 262(90.5)
      父子关系
        差 686 43(29.1) 643(13.7) 28.07 < 0.01
        好 4 172 105(70.9) 4 067(86.3)
      家庭年收入/元
         < 10 000 1 865 54(36.5) 1 811(38.5)
        10 000~30 000 2 272 72(48.6) 2 200(46.7) 0.26* >0.05
        >30 000 721 22(14.9) 699(14.8)
      *示Z

      表 2  不同特征高职学生抑郁情绪检出情况[n;百分率/%]

    • 以抑郁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变量和网络欺凌作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遭受网络欺凌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 < 0.05),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患有抑郁的风险是未遭受过网络欺凌学生的2.034倍(见表 3)。

      B SE P OR 95%CI
      年龄 -0.394 0.178 < 0.05 0.675 0.476~0.956
      性别 -0.056 0.171 >0.05 0.946 0.676~1.323
      居住地 -0.141 0.207 >0.05 0.868 0.579~1.304
      母亲文化程度 0.096 0.172 >0.05 1.101 0.785~1.543
      父亲文化程度 -0.030 0.182 >0.05 0.971 0.680~1.387
      母子关系 -0.483 0.264 >0.05 0.617 0.368~1.034
      父子关系 -0.647 0.240 < 0.01 0.524 0.327~0.839
      年收入 0.022 0.125 >0.05 1.023 0.800~1.308
      网络欺凌 0.710 0.305 < 0.05 2.034 1.120~3.696

      表 3  抑郁情绪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4.14%的研究对象在一年内遭受过网络欺凌,与王文靖等[10]的调查结果接近,而低于宋月萍等[11] 14.08%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与研究群体的选择有关。宋月萍等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初三的学生,年龄大部分在18岁以下,这也与本研究中<18岁的研究对象遭受网络欺凌率更高相符合。国外[12-14]进行的网络欺凌调查研究中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普遍高于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这可能与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有关,也有可能是国内外对于网络欺凌的定义不一致所导致。

      本次调查的4 858名研究对象中,148名高职学生患有抑郁情绪,其中男生64人,女生84人,性别在产生抑郁情绪方面不存在差异。而在年龄方面,<18岁的高职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高于≥18岁的高职学生,这也与ABDELAAL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年纪较小的青少年对于情绪的调节及把控不及年纪稍大者,对于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地排解或者排解方式的不当所造成。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产生与父母亲受教育的程度之间不存在差异,而在与父母亲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较差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因素,已有研究[16]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帮助亲少年缓解心理上的压力,青少年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会积极寻求父母的帮助,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网络欺凌影响了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学生(10%~20%),遭受网络欺凌与情绪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产生有关,如愤怒、恐惧、压力及抑郁[17-19]。有研究表明,经历过网络欺凌的女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的可能性会更大,其中以欺凌者和受害者的比例最高[20],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与此不同,本研究中性别在是否遭受网络欺凌上不存在差异。与以往研究[21-22]较为相似的是,是否遭受网络欺凌在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18岁的高职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率高于≥18岁的高职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年纪较小的青少年在面对网络欺凌时不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不能寻找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容易遭受实施欺凌者的威胁而选择沉默。本研究还发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遭受过网络欺凌与未遭受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中也存在差异,青少年与父母关系越好,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越低,既往研究结果也表明,与父母关系越好能保护学生远离传统欺凌[23-24],这提示亲子关系在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欺凌与抑郁之间关联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网络欺凌作为一种新兴的欺凌方式,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给欺凌者和受害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情况下,网络欺凌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且遭受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发生抑郁的风险是未遭受过网络欺凌青少年的2.034倍,这与DUARTE等[4]在2018年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25-26]表明,遭受过网络欺凌者更加容易出现低自尊和抑郁情绪,且抑郁是目前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收集的是横断面调查资料,难以说明各因素的时间先后顺序,下一步可以通过纵向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网络欺凌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交网络的正确使用对于控制网络欺凌的发生率尤为重要,这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联合,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高职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其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降低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控制抑郁情绪产生,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目的。有研究[27]表明,现实人际关系的改善会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学校应适时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减少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减少网络交友行为,增强其现实交友能力。针对本次研究的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对网络欺凌的正确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遭受网络欺凌时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