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余飞 肖莎

引用本文:
Citation: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余飞(1989-), 男, 主管护师
  • 中图分类号: R47

Investigation on the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of critical car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 CLC number: R47

  • 摘要: 目的 对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对北京某医院组织培训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共184名进行调查。 结果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平均得分为(118.46±13.20)分,得分率81.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护龄、职称、职务、同事关心程度以及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同事关心程度及人文关怀培训均为影响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 结论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能力不足。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应增设人文关怀类课程,注重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和谐有爱且极具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
  • 表 1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情况

    项目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x±s) 得分率/%
    人文关怀理念 19 35 29.09±5.05 83.11
    人文关怀能力 16 33 26.63±5.14 76.09
    人文关怀知识 18 35 29.70±4.46 84.86
    人文关怀感知 22 40 33.04±4.77 82.60
    总分 93 143 118.46±13.20 81.7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单因素及两两比较分析结果(x±s)

    观察项目 n 人文关怀品质/分 F P MS组内
    人文关怀培训
     接受 60 124.51±12.88 4.61# < 0.01
     未接受 124 115.37±12.48
    年龄/岁
     (1)≤25 27 105.38±10.03 28.60 < 0.01 126.420
     (2)26~ 81 117.21±10.57**
     (3)≥31 76 124.18±12.29**ΔΔ
    护龄/年
     (1)3~ 45 111.22±10.77 17.36 < 0.01 148.930
     (2)6~ 80 117.29±12.13**
     (3)≥11 59 125.23±13.28**ΔΔ
    职称
     (1)护士 21 112.01±11.74 12.63 < 0.01 155.732
     (2)护师 116 116.45±12.37
     (3)主管护师 47 125.89±13.05**ΔΔ
    职务
     (1)临床护士 104 113.15±10.18 15.33 < 0.01 144.729
     (2)教学干事 52 124.70±13.65**
     (3)护士长 23 126.99±13.61**
     (4)其他 5 120.79±21.21
    同事关心程度
     (1)一般 54 113.44±9.56 7.13 < 0.01 133.188
     (2)较关心 69 119.77±11.72**
     (3)很关心 61 121.09±12.86**
     #示t值。q检验:与(1)比较*P < 0.05, **P < 0.01;与(2)比较△P < 0.05, △△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自变量及其赋值

    自变量 赋值
    年龄 ≤25岁=1;26~30岁=2;≥31岁=3
    护龄 3~5年=1;6~10年=2;≥11年=3
    职称 护士=1;护师=2;主管护师=3;副主任护师=4;主任护师=5
    职务 临床护士=1;教学干事=2;护士长=3;其他=4
    人文关怀培训 未接受=1;接受=2;
    同事关心程度 很关心=1;较关心=2;一般关心=3;较少关心=4;很少关心=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84)

    自变量 B SE B t P
    常数 75.142 10.374 7.24 < 0.01
    年龄 6.110 2.921 0.329 2.09 < 0.05
    同事关心程度 7.293 2.815 0.261 2.59 < 0.05
    人文关怀培训 7.722 2.758 0.224 2.80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廖永珍, 黄海燕, 郭慧玲.ICU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关怀实施[J].护理学杂志, 2013, 28(1):94.
    [2] 邢庆, 蔡鹏飞, 靳英辉, 等.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内涵分析及其相关调查类文献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3):70.
    [3] 张秀伟.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及教育策略研究[D].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09.
    [4] JOKINIEMI K, HAATAINEN K, MERETOJA R, et al.The future of 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 in Finland[J].J Nurs Scholarsh, 2015, 47(1):78. doi: 10.1111/jnu.12109
    [5] 尤黎明.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2):85.
    [6] 杜慧敏, 饶叶俊, 于瑞英, 等.综合医院危急重症专科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新进展[J].重庆医学, 2013, 42(7):831.
    [7] 刘于皛.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11.
    [8] 苏伟才, 孟哲慧, 徐璟.肿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13, 28(24):4.
    [9] 徐玉兰, 肖菲, 刘义兰, 等.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14, 29(9):56.
    [10] 黄弋冰, 许乐.刍议当代护理人才人文关怀能力的建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4):70.
    [11] 郭瑜洁, 邱移芹.护士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3(8):541.
    [12] 陈睿, 刘义兰.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10):1249.
    [13] 刘丽君, 龚放华, 王卫红.ICU护士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2):24.
    [14] 李安琪, 刘芳, 雷颖.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 2017, 35(3):144.
    [15] 牛秀艳.临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与研究[D].长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
    [16] 巩莹, 张瑞丽, 李惠娟.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模范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8):358.
    [17] 高青, 许翠萍, 褚梁梁, 等.新医改下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13, 27(11):3810.
    [18] 廖雨风, 刘义兰, 彭晓.职业压力程度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3):158.
    [19] 王一方.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兼谈叙事医学对于临床医学人文的意义[J].医学与哲学, 2013, 8(9):241.
    [20] 杨谱.人文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18):138.
  • [1] 马语莲杨秀木 . 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1039-1041.
    [2] 杨丽君蔡振华徐兵杨丽娟王玉玲陈娟娟 . 亚低温治疗仪在危重症高热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48-949.
    [3] 程金娟戴慧至胡文秀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危重症病人应用中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248-12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9.037
    [4] 王若楠刘芳姚洁李晓伟张蜜 .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5): 658-66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5.026
    [5] 杨满梅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ICU病人的护理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3): 408-4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3.039
    [6] 范益芹 .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危重患者的使用与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145-1146.
    [7] 徐令婕郑海燕宋迪 . 综合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影响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678-6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39
    [8] 陈莲芳童蓉王银娥 . 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94-196.
    [9] 丁红美祖大玲张祝娟 .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746-748.
    [10] 皮太碧 . 重症急性胰腺炎58例保守治疗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608-609.
    [11] 张春华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浆置换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558-560.
    [12] 黄云 . 急救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18-112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45
    [13] 张继如胡娟田秀梅夏波 .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后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安全管理中的构建与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2): 1770-177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2.032
    [14] 史倩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72-173.
    [15] 葛树阳 . 法洛四联症术后心脏重症监护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220-222.
    [16] 邢彩英徐兵蔡娟杨丽君李莉张翠英 .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735-736.
    [17] 马语莲杨秀木申正付谢晖李金芝 . 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89-591.
    [18] 杨惠 . 志愿者照护实践对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5): 691-6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5.033
    [19] 杜娟张永洪何玲黄雪梅李军 . 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实践.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9): 1277-12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6
    [20] 刘婷刘晓艳颜红炜夏立新 . 不同护理干预对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及情绪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2): 275-277, 2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2.038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86
  • HTML全文浏览量:  2219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6-22
  • 录用日期:  2019-05-19
  • 刊出日期:  2020-05-15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余飞(1989-), 男, 主管护师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老年重症医学科, 广东 广州 510010

摘要:  目的 对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对北京某医院组织培训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共184名进行调查。 结果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平均得分为(118.46±13.20)分,得分率81.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护龄、职称、职务、同事关心程度以及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同事关心程度及人文关怀培训均为影响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 结论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能力不足。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应增设人文关怀类课程,注重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和谐有爱且极具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

English Abstract

  • ICU环境封闭且需实行全天24 h持续监护和治疗,使得病人在ICU治疗期间经历着诸多的不良刺激,有着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人文关怀需求[1]。研究[2]表明,重症病人人文关怀的需求常大于治疗性的操作和药物使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直接影响其对病人的关怀护理质量。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是指护士在特定文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倾向、能够通过护理人文关怀行为体现出来的内在专业禀性或特征,包含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共四个维度[3]。专科护士是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是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研究主体[4-5],危重症专科护士必须懂得病人、理解病人、关怀病人,才能满足病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6]。本研究对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危重症专科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提供依据和参考。现作报道。

    •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分别在2016年12月和2017年12月对北京某医院组织培训的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军危重症专科护士共184名进行问卷调查。184名调查对象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均属于部队系统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男14名,女170名;年龄24~38岁;已婚119名,未婚65名;学历大专41名,本科141名,硕士2名。纳入标准:(1)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在职护士;(2)在重症监护室类(ICU、MICU、NICU、CCU、NICU等)科室工作3年及以上;(3)经国家认证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合格,并取得“危重症专科护士”证书;(4)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调查。

    • 采用由上海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研制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7]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职务、婚姻状况、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家人关心程度、同事关心程度等。(2)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量表由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共四个维度构成,共计29个条目,其中人文关怀理念、知识和能力各7个条目,人文关怀感知维度8个条目。量表为自评量表,答题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每个条目选项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不赞同、不赞同、不能确定、赞同到非常赞同依次计1~5分,满分14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越好。经信度、效度检验,该量表的Cronbanch′s α系数为0.913,各维度的Cronbanch′s α系数为0.714~0.840;内容效度为0.986。各维度得分率=各维度均分/维度满分×100%,依据得分率由高到低分为优(93%~100%)、优下(90%~92%)、良上(87%~89%)、良(83%~86%)、良下(80%~82%)、中上(77%~79%)、中(73%~76%)、中下(70%~72%)、较差(66%~69%)、差(60%~65%)、很差(<60%)共11个水平。

    • 在两届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结业时,由研究者本人和课题组成员分别负责向第九届、第十届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并用PPT统一讲解填写细则,采取匿名方式作答,以较快速度(≤10 min)作答后回收,回收问卷的同时检查答题者有无漏项,若有漏项及时补填,以保证问卷有效。共发放有效问卷193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应答率为95.34%。每次问卷回收后由研究者本人或课题组成员带回本单位,采用Microsoft Excel 97-2003工作表建立数据库,选取4名实习同学实施双人双机录入数据,录入后核查2组数据,确保数据无误。

    •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和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结果显示,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品质平均得分为(118.46±13.20)分,各维度的平均得分率从高到底依次为人文关怀知识维度84.86%、人文关怀理念维度83.11%、人文关怀感知维度82.60%、人文关怀能力维度76.09%(见表 1)。

      项目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x±s) 得分率/%
      人文关怀理念 19 35 29.09±5.05 83.11
      人文关怀能力 16 33 26.63±5.14 76.09
      人文关怀知识 18 35 29.70±4.46 84.86
      人文关怀感知 22 40 33.04±4.77 82.60
      总分 93 143 118.46±13.20 81.70

      表 1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情况

    • 不同年龄、护龄、职称、职务、同事关心程度以及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 2)。

      观察项目 n 人文关怀品质/分 F P MS组内
      人文关怀培训
       接受 60 124.51±12.88 4.61# < 0.01
       未接受 124 115.37±12.48
      年龄/岁
       (1)≤25 27 105.38±10.03 28.60 < 0.01 126.420
       (2)26~ 81 117.21±10.57**
       (3)≥31 76 124.18±12.29**ΔΔ
      护龄/年
       (1)3~ 45 111.22±10.77 17.36 < 0.01 148.930
       (2)6~ 80 117.29±12.13**
       (3)≥11 59 125.23±13.28**ΔΔ
      职称
       (1)护士 21 112.01±11.74 12.63 < 0.01 155.732
       (2)护师 116 116.45±12.37
       (3)主管护师 47 125.89±13.05**ΔΔ
      职务
       (1)临床护士 104 113.15±10.18 15.33 < 0.01 144.729
       (2)教学干事 52 124.70±13.65**
       (3)护士长 23 126.99±13.61**
       (4)其他 5 120.79±21.21
      同事关心程度
       (1)一般 54 113.44±9.56 7.13 < 0.01 133.188
       (2)较关心 69 119.77±11.72**
       (3)很关心 61 121.09±12.86**
       #示t值。q检验:与(1)比较*P < 0.05, **P < 0.01;与(2)比较△P < 0.05, △△P < 0.01

      表 2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单因素及两两比较分析结果(x±s)

    • 将年龄、护龄、职称、职务、同事关心程度以及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作为自变量,将人文关怀品质得分作为因变量,在进入标准α=0.05、剔除标准β=0.1条件下,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同事关心程度及人文关怀培训均为影响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见表 34)。

      自变量 赋值
      年龄 ≤25岁=1;26~30岁=2;≥31岁=3
      护龄 3~5年=1;6~10年=2;≥11年=3
      职称 护士=1;护师=2;主管护师=3;副主任护师=4;主任护师=5
      职务 临床护士=1;教学干事=2;护士长=3;其他=4
      人文关怀培训 未接受=1;接受=2;
      同事关心程度 很关心=1;较关心=2;一般关心=3;较少关心=4;很少关心=5

      表 3  自变量及其赋值

      自变量 B SE B t P
      常数 75.142 10.374 7.24 < 0.01
      年龄 6.110 2.921 0.329 2.09 < 0.05
      同事关心程度 7.293 2.815 0.261 2.59 < 0.05
      人文关怀培训 7.722 2.758 0.224 2.80 < 0.01

      表 4  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84)

    • 本次调查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平均得分为(118.46±13.20)分,得分率为81.70%,根据得分率分级标准可判断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处于良下的水平,其中人文关怀知识、理念、感知都处于良以上水平,而人文关怀能力则处于中等水平。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率低于苏伟才等[8]调查肿瘤专科护士人文品质的得分率86.20%,亦低于徐玉兰等[9]调查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得分率83.4%。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秉承人性、德性,融情感、知识、观念等内在素养外化为自觉服务于病人的意识与行为,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10]。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品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能力的不足,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我国对临床护士关怀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1]。一方面表现在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大多人文课程的设置仍在探索之中;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于如何提升人文关怀能力缺乏有效的培训方法及较为完善的系统性实践研究[12]。(2)危重症专科护士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清晰。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病情重、变化快的急危重症病人,护士认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在分秒必争的抢救过程中倾听病人的主诉、耐心的沟通等人文关怀措施不一定使得病人获益,甚至会延误病人的抢救时机,所以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对病人最好的人文关怀。对医学人文的模糊片面的认识导致ICU护士工作重心倾向于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而忽略了病人的情感需求及感受。(3)职业压力也是影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原因之一。ICU是医院护理工作量最密集的科室之一,抢救治疗频繁,护士不但要精神高度集中应对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还要娴熟地使用各类抢救设备,这种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工作性质,使护士承受着更高的职业压力,导致护士难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病人心理及情感的需要,以致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缺失[13]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护龄、职称的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和技术职称成正相关,年龄、护龄和技术职称越高,其人文关怀品质越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执业经历和心性成熟度有关。我国护士职称的晋升与学历、执业年资、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工作业务能力等因素相关,所以职称是护士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本研究中,职称是影响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重要因素,这与国内相关研究[14-15]结果一致。具有更高职称的护士,一般其年龄相对较大,临床工作时间较长,心性也较为成熟,有更多的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的切身体验。同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以及培训教育的影响下不断成长和积累的同理心,会潜移默化影响护士的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和行为,并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逐步趋于稳定,因此他们对病人的体察和感悟更为深刻[16]。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护士人文品质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离不开个人经验的体验与升华,离不开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总结与反思、感悟与思考,离不开连续不断的人文教育与培训。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职位的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得分低于护士长和带教组长人文关怀品质得分。究其原因,主要与不同职位的工作性质有关。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的领导者,其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个人业务能力水平都高于其他护士,且年龄相对较大,职称相对较高,具有更积极、主动的关怀行动倾向。而带教组长承担的是科室实习、进修生临床带教工作,教学相长,在带教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人文关怀品质。然而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主要承担的是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工作相对繁重,频繁的夜班会严重影响临床护士生理和心理的状态,导致护士身心压力大,加之,ICU病人病情重、变化进展快,护士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病人的病情,而护士的人力资源又非常紧张,临床护士很少有时间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身心的压力加上工作繁忙成为临床护士无法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的客观原因。所以,要提高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需配备足够的护士人力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要考虑到护士面临的职业压力,采取相应的减压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才能使护士有足够的时间和健康的心态给予病人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同事关心程度是影响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与同事关心程度成正相关,同事关心程度较高的护士其人文关怀品质得分高于同事关心程度较低的护士。有文献[17]报道,和谐温馨的科室氛围,会使得护士之间以诚相待、互帮互助、默契配合地为病人提供舒适的护理。要使人具有人文关怀品质,首先要让他有足够的被关怀的体验,被爱的护士能够更好地关怀病人,同事的关心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使护士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当护士被同事关怀时, 护士对人文关怀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这会影响护士的价值观并慢慢形成更具有关怀品质的人格特点,这种积极的变化会让护士对病人的体察与感悟越来越清晰,从而激发其去关怀他人的内驱力,自觉怀有同理心的为病人提供有爱和关怀的护理[18]。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树立磁性管理的理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工作环境,增强护士对人文精神的感受和认识,使护士感受爱才能付出爱。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文关怀培训是影响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天实践磨练及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科学教育是“头脑”认识问题,而人文教育则是“心灵”认识问题,人文关怀的教育培训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教育,更要注重结合经验解释和情感体验[19]。系统的人文护理课程培训可使护理人员的人文修养和素质显著提高,并能将已掌握的沟通技巧和关怀方式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增加病人满意度[20]。由此可知,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不但要对重症医学专业内容进行培训,还需制定人文关怀教育的培训计划,使危重症专科护士建立人道利他的价值观,并在照顾病人的全过程中践行人文关怀。

      综上,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处于良下水平,且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能力的不足。年龄、护龄、职称、职务、同事关心情况、人文关怀培训都是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护士人文素质的养成应是多阶段、多层次终生教育培养的过程,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训更应结合重症护理专科特点、重症病人的心理需求设置科学系统、专业合理的人文关怀课程,并制定配套的评价系统。除培训教育外,营造有文化积淀、有人文气息的工作氛围,正视护士面临的职业压力和怠倦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护士减压,合理配备和分配人力资源,都是提高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