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影响

胡文杰 冯俊 储岳峰 钱福东

引用本文:
Citation: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胡文杰(1979-), 男, 副主任医师
  • 基金项目:

    安徽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项目 KF2018005

  • 中图分类号: R542.22

Effect of chest pain center construction on treatment of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CLC number: R542.22

  • 摘要: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常规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痛中心建设前后的STEMI病人分别作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6),比较2组病人的救治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酐水平、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到达医院大门-球囊扩张时间(D-to-B)、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术后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 < 0.01),2组肌酐水平和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模式可显著缩短STEMI病人FMC-to-B时间和D-to-B时间,改善病人预后。
  • 表 1  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x±s)

    分组 n FMC-to-B时间/min 首份心电图时间/min D-to-B时间/mi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 死亡 心衰 EF值
    观察组 56 137.2±62.3 8.2±2.8 85.0±14.3 10.5±3.8 34 520.0±7 521.5 1(1.7) 12(21.4) 0.48±0.03
    对照组 50 183.7±78.4 30.2±10.8 115.0±60.3 13.3±5.4 37 521.0±12 356.1 7(14.0) 23(46.0) 0.41±0.02
    t 4.16 17.64 4.33 3.76 1.86 5.65 7.21 17.36
    P < 0.01 < 0.01 < 0.01 < 0.01 >0.05 < 0.05 < 0.01 < 0.01
    △示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病人左心室内径、EF值、肌酐、再入院情况比较(x±s)

    分组 n EF值 左心室内径/mm 肌酐/(μmol/L) 再入院
    观察组 56 0.53±0.02 44.32±4.39 78.08±12.82 3(5.3)
    对照组 50 0.42±0.03 49.14±4.74 79.72±17.62 5(10.0)
    t 27.29 4.09 0.67 0.82
    P < 0.01 < 0.01 >0.05 >0.05
    △示χ2
    下载: 导出CSV
  • [1] LI J, LI X, WANG Q, et al.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1(the China PEACE retrospecti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ud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ospital data[J]. Lancet, 2015, 385(9966): 441. doi: 10.1016/S0140-6736(14)60921-1
    [2] IBANEZ B, JAMES S, AGEWALL S, et al. 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 Eur Heart, 2018, 39(2): 119. doi: 10.1093/eurheartj/ehs215
    [3] 韩雅玲, 王海昌, 陈韵岱, 等.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库资料[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 40(4): 262.
    [4] CHICHAREON P, MODOLO R, COLLET C,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tents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Am Coll Cardiol, 2019, 74(21): 2572. doi: 10.1016/j.jacc.2019.09.038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 47(10): 766.
    [6] 谢伟, 袁争百, 苏振琪, 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开通闭塞血管时间的影响因素[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3): 372.
    [7]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修订)[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 24(3): 121.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16.03.001
    [8] 张邦滢, 刘莲莲, 李广平, 等. 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方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 26(9): 528.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18.09.010
    [9] VANDER EE. New guidelines on primary PCI for patients with STEMI: changing insights[J]. Neth Heart, 2016, 24(2): 93. doi: 10.1007/s12471-015-0780-8
    [10] "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组. "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 9(5): 325. doi: 10.3969/j.issn.1672-5301.2011.05.002
    [11] 尹克金, 曹正雨, 张小兵, 等. 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相关指标与住院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19, 32(3): 313.
    [12] 严金川, 梁仪, 王中群, 等. 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6): 648.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6.016
    [13] CHENG Q, GREENSLADE JH, PARSONAGE WA, et al. Change to costs and lengths of sta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the Brisbane protocol: an observational study[J]. BMJ Open, 2016, 6(2): e009746. doi: 10.1136/bmjopen-2015-009746
  • [1] 刘凯仇兴标 . 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EMI病人行PCI治疗再灌注时间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3): 335-33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3.015
    [2] 孙林丽汪坤严凌邓英虎 . 胸痛联合APP在促进医院胸痛中心建设中应用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5): 594-59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5.009
    [3] 龚中庆薛敏敏耿旭 . 经肱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0例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4): 477-4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4.018
    [4] 邹玲 . 急性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心肌缺血后适应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效应及手术时间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2): 201-2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2.020
    [5] 王玲康丽娜吴道舒邱明晶 . 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20-1421,1424.
    [6] 侯琳琳冯俊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左心室重塑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4): 493-49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4.018
    [7] 周勇徐飞谢倩倩魏征孙彤 . 早期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STEMI介入治疗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 86-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1.022
    [8] 万双青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60-361.
    [9] 徐秀君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63-365.
    [10] 何林生徐洪武高安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475-476.
    [11] 戎成振卢家忠吕新才张标潘登月潘强强陶真浩杨静静贾蕾蕾马蕾蕾 . 稳心颗粒联合尼可地尔对STEMI病人行急诊PCI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2): 1673-16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2.012
    [12] 裴丽峰薛叶韩英 . AMI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3): 305-3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3.007
    [13] 马广隆苏伟青林振吴阿兰 . 高剂量腺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2): 178-180,18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2.013
    [14] 周彤周成超唐碧王洪巨王莉媛张晓玲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调查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 126-1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1.041
    [15] 张琳琳 . 社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4): 340-342.
    [16] 周静 . 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6): 680-681.
    [17] 陈超峰袁争百苏振琪韩宏华 . 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 56-5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1.018
    [18] 谢伟袁争百苏振琪韩宏华陈大顺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开通闭塞血管时间的影响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3): 372-37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3.026
    [19] 骆本生潘文志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56-858.
    [20] 郑玉水朱结华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83-83.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80
  • HTML全文浏览量:  2298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1-08
  • 录用日期:  2020-01-20
  • 刊出日期:  2021-03-15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胡文杰(1979-), 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六安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安徽 六安 237005
基金项目:  安徽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项目 KF2018005

摘要: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常规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痛中心建设前后的STEMI病人分别作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6),比较2组病人的救治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酐水平、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到达医院大门-球囊扩张时间(D-to-B)、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术后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 < 0.01),2组肌酐水平和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模式可显著缩短STEMI病人FMC-to-B时间和D-to-B时间,改善病人预后。

English Abstract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1]。早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最有效的治疗[2]。越早实施急诊PCI,病人获益越大[3-4]。然而我国STEMI病人能得到急诊PCI治疗的比例一直偏低[5]。病人对心肌梗死认知不足是影响急诊PCI时间的主要原因[6]。借鉴国外的经验,目前国内提倡建设胸痛中心[7-8],以提高病人预后。我院自2017年正式申请建设胸痛中心,按照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对我院急诊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救治,通过对我院开始建设胸痛中心前后STEMI病人的再灌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胸痛中心建设对STEMI病人介入治疗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为进一步优化其建设过程提供依据。

    •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我院胸痛中心建设以来行直接PCI的STEMI病人56例为观察组,2017年1-12月胸痛中心建设前常规处理的行直接PCI的STEMI病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2组病人性别、年龄、合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以及既往的心肌梗死比例、心肌梗死犯罪血管的分布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 观察2组病人的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首次医疗接触-首次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到达PCI医院大门-首次球囊扩张(D-to-B)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死亡、心衰)发生率、术后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EF)。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病人左心室内径、EF值、肌酐水平和再入院率。

    •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 观察组FMC-to-B时间、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D-to-B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术后出院前EF值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见表 1)。2组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左室内径及EF值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 < 0.01),2组肌酐水平和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分组 n FMC-to-B时间/min 首份心电图时间/min D-to-B时间/mi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 死亡 心衰 EF值
      观察组 56 137.2±62.3 8.2±2.8 85.0±14.3 10.5±3.8 34 520.0±7 521.5 1(1.7) 12(21.4) 0.48±0.03
      对照组 50 183.7±78.4 30.2±10.8 115.0±60.3 13.3±5.4 37 521.0±12 356.1 7(14.0) 23(46.0) 0.41±0.02
      t 4.16 17.64 4.33 3.76 1.86 5.65 7.21 17.36
      P < 0.01 < 0.01 < 0.01 < 0.01 >0.05 < 0.05 < 0.01 < 0.01
      △示χ2

      表 1  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x±s)

      分组 n EF值 左心室内径/mm 肌酐/(μmol/L) 再入院
      观察组 56 0.53±0.02 44.32±4.39 78.08±12.82 3(5.3)
      对照组 50 0.42±0.03 49.14±4.74 79.72±17.62 5(10.0)
      t 27.29 4.09 0.67 0.82
      P < 0.01 < 0.01 >0.05 >0.05
      △示χ2

      表 2  2组病人左心室内径、EF值、肌酐、再入院情况比较(x±s)

    • 胸痛是急诊常见的就诊症状之一,其中最常见又是最致命的当属STEMI。急诊PCI治疗效果更佳,成功率更高,目前已被多国指南推荐[9-10]。胸痛中心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多学科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早期再灌注治疗,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改善病人预后[11]。建立胸痛中心理念符合我国目前发展需要。其中FMC-to-B时间 < 120 min与D-to-B时间 < 90 min被认为是评价急诊PCI预后的关键性指标。降低FMC-to-B时间与D-to-B时间是胸痛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建立胸痛中心,整合了120、急诊、心脏中心等资源,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明显缩短,通过微信群实现了院前12导联心电图的实时动态共享,通过快速肌钙蛋白检测,可快速而准确地诊断STEMI。“一键启动”导管室,先救治后收费等措施,优化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能够明显缩短FMC-to-B时间、D-to-B时间,更早地开通罪犯血管,挽救更多的濒危心肌,降低病人住院期间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随访3个月病人的EF值及左心室内径有明显差异,提示胸痛中心对改善病人早期心功能有益。2组病人再住院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观察病例数量偏少有关,与严金川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病人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与CHENG等[13]结果类似。虽然本研究STEMI急诊PCI病人的D-to-B时间和FMC-to-B时间均明显缩短,但FMC-to-B时间尚未缩短到推荐值水平,提示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随着胸痛中心的建设,通过加强宣教,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加强质控体系建设,有可能进一步缩短FMC-to-B时间,挽救更多的心肌梗死病人。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