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研究

钱程 刘芳 闫华 柏妍槟 田玲

引用本文:
Citation: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研究

    作者简介: 钱程(1983-), 男, 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 田玲, sytianling@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719.8

The choice of delivery modes for the second pregna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nd safety of vaginal delivery

    Corresponding author: TIAN Ling, sytianling@163.com
  • CLC number: R719.8

  •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阴道试产分娩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42例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临床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试产成功率低于对照B组,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B组(P < 0.05)。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A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产妇和对照B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子宫下段厚度和盆腔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剖宫产术后7~10年妊娠者子宫下段明显变薄,与术后2~6年内妊娠组及对照B组剖宫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B组剖宫产者较术后2~6年内妊娠组子宫下段更薄(P < 0.01)。术后7~10年和2~6年妊娠者,盆腔粘连比例均较对照B组增加(P < 0.05~P < 0.01)。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相比实施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加强产前监护,严格控制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与临床指征,以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 表 1  经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阴道试产成功 阴道助产
    观察组 38 26(68.42) 8(21.05)
    对照B组 50 44(88.00) 2(4.00)
    χ2 5.09 4.66*
    P < 0.05 < 0.05
    *示矫正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临床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x±s)

    分组 n 产时出血量/mL 产后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术后并发症[n; 百分率(%)]
    观察组 38 126.15±30.64 115.14±22.61 4.51±1.37 2(5.26)
    对照A组 42 227.33±42.59 208.43±32.54 7.62±1.49 9(21.43)
    t 12.28* 15.00* 9.69 4.39#
    P < 0.01 < 0.01 < 0.01 < 0.05
    *示t值;#示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首次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分娩母婴情况比较(x±s)

    分组 n 产后出血量/mL 产程时间/h 住院时间/d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观察组 38 115.14±22.61 8.43±2.26 4.51±1.37 8.97±0.58
    对照B组 50 106.33±20.46 8.05±2.17 4.16±1.28 9.15±0.42
    t 1.91 0.80 1.23 1.62*
    P >0.05 >0.05 >0.05 >0.05
    *示t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剖宫产术后不同时限妊娠再次剖宫产情况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孕周/周 子宫下段厚度/cm 盆腔粘连
    对照A组
       2~6年 34 38.44±0.55 0.47±0.05##△△ 4(11.76) #
       7~10年 16 38.53±0.58 0.28±0.08## 5(31.25)##
    对照B组 50 38.56±0.57 0.41±0.11 0(0)
    F 0.46 24.70 14.94*
    P >0.05 < 0.01 < 0.01
    MS组内 0.319 0.008
    *示χ2值;与对照B组比较#P < 0.05,##P < 0.01;与7~10年比较△△P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刘亚楠, 林丽虹, 宁伶英, 等. 剖宫产术后产妇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护理[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 3(11): 88. doi: 10.11997/nitcwm.2017011027
    [2] 李凌洁, 黑国真, 杜娟, 等.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 智慧健康, 2018, 4(11): 23.
    [3] KACPERCZYK J, BARTNIK P, ROMEJKOWOLNIEWICZ E, et al. Postmyomectomic uterine rupture despite cesarean section[J]. Anticancer Res, 2016, 36(3): 1011.
    [4] 蓝允莲, 纪毅梅, 郑丽萍, 等.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 2017, 19(10): 1584.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7.10.039
    [5] 秦霞, 李艳荣, 唐伟荣, 等. 浅谈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后分娩方式的选择[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5): 265. doi: 10.3969/j.issn.2095-7629.2015.05.230
    [6] 张媛媛, 辛辉.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J]. 安徽医药, 2019, 23(3): 530. 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19.03.029
    [7] 陈敏红, 何雅婷, 纪艳洁, 等. 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产程进展及新生儿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20): 49.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9.20.012
    [8] 郑晓妙, 陈丽, 卢章霞, 等.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2): 254. doi: 10.3969/j.issn.1009-7147.2015.02.021
    [9] 余敏, 涂江莲.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8): 48.
    [10] 陆莹, 郑疆. 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4): 254.
    [11] 黄丽燕.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的临床分析[J/CD].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2016, 3(17): 195.
    [12] 曾笑梅, 陈惠华, 罗瑶, 等.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对比[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21): 75.
    [13] 连海丽.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7): 283.
    [14] 李少梅, 张艳, 何中慧, 等. 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9, 23(7): 1441. 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19.07.044
    [15] 凌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的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23): 16. 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6.23.6
    [16] 沈玉英, 付晓芬.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1): 67. doi: 10.3969/j.issn.2095-7629.2017.21.047
    [17] 邱海凡, 王连云, 潘圆圆, 等.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5): 458.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9.05.011
    [18] 程鸽, 辛玲, 王伟, 等. 产程观察联合综合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孕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4): 332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8.24.004
    [19] 武堂红.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母婴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45(8): 63.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8.08.020
    [20] 韩肖燕, 杨桦.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 54(6): 411.
    [21] 王云霞, 余艳红, 钟梅, 等.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时机的安全性探讨[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3, 22(12): 975.
  • [1] 赵海华 . 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5): 66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5.031
    [2] 陈玉荣 . 多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风险评估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932-9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24
    [3] 石荟莲 .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548-549.
    [4] 朱梅何玉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47例临床结局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4): 487-4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4.019
    [5] 肖雯王秀峰 . 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患者分娩方式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 1542-1544.
    [6] 余景凤祝毅 . 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061-1063,10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5
    [7] 何锦卿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417-14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39
    [8] 徐静王旭房桂英黄丽霞魏旭静 .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位及肌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2): 190-1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2.012
    [9] 郜丽敏张晓平刘永莹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剖宫产术后1年内中期妊娠中孕期引产安全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9): 1186-118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9.014
    [10] 刘云朱云龙 . 分娩方式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0): 1370-13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0.021
    [11] 陈红波孟祥莲 . 产后出血的评估与高危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39(7): 889-893,8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7.017
    [12] 张慧 . 导乐镇痛仪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 962-96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7.044
    [13] 刘梅 .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血压、心率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551-552.
    [14] 张长虹王晖 . 多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3): 339-342.
    [15] 吴晓凤 .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929-93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23
    [16] 徐郑军刘永莹张晓平刘克杰 . 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憩室修补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 874-8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7.011
    [17] 王静敏武璁汪素坤 . 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03-604,6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15
    [18] 石永云石杨杨陈玲 . 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880-882, 88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10
    [19] 王鑫王秀梅王芳张晨 . 产程中不同体位与运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 131-1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1.034
    [20] 马红星 . 孕期体质量指数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988-9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39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16
  • HTML全文浏览量:  2188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10
  • 录用日期:  2021-03-30
  • 刊出日期:  2021-07-15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研究

    通讯作者: 田玲, sytianling@163.com
    作者简介: 钱程(1983-), 男, 主治医师
  • 1.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妇产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 2.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阴道试产分娩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42例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临床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试产成功率低于对照B组,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B组(P < 0.05)。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A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产妇和对照B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子宫下段厚度和盆腔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剖宫产术后7~10年妊娠者子宫下段明显变薄,与术后2~6年内妊娠组及对照B组剖宫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B组剖宫产者较术后2~6年内妊娠组子宫下段更薄(P < 0.01)。术后7~10年和2~6年妊娠者,盆腔粘连比例均较对照B组增加(P < 0.05~P < 0.01)。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相比实施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加强产前监护,严格控制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与临床指征,以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English Abstract

  •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式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产妇分娩过程中经历的痛苦明显减少,剖宫产成功率及安全性显著提高[1-2]。但由于剖宫产是子宫瘢痕形成的最常见原因,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期间易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不良现象,对母婴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4]。以往分娩过程中更倾向于剖宫产,但随着医学理念和健康意识的改变,临床上更提倡自然分娩[5]。目前,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还存在较大争议[6]。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现作报道。

    • 选择2018-2019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阴道试产分娩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5~36岁,孕周38~41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10年;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42例作为对照A组,年龄24~36岁,孕周37~41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10年;另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例作为对照B组,年龄24~35岁,孕周37~42周。3组孕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 纳入标准:(1)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符合剖宫产术后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有1次剖宫产经历;(2)再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且均为单胎头位;(3)对照B组病人均为首次妊娠产妇,符合阴道试产指征,且病人及家属知情并同意进行阴道试产;(4)病人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产前B超示骨盆异常,瘢痕位置子宫厚度<0.2 cm;(2)前次剖宫产术后有切口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3)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4)合并严重的认知障碍及不能配合治疗者。

    • 所有产妇分娩前接受产前检查,对产妇胎位、产道情况、宫底高度、瘢痕子宫厚度、子宫颈Bishop评分、胎儿大小等进行详细检查。(1)阴道分娩:严格控制适应证与条件选择,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密切关注孕妇生命体征及自觉症状、子宫下段疼痛及有无血尿等情况,并详细观察头盆情况,宫口开全后尽量缩短第二产程时间,若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可给予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胎儿娩出后,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若未出现既往剖宫产指征,或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宫颈扩张停滞>2 h、瘢痕持续疼痛、子宫破裂先兆、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异常等情况,应立刻停止阴道试产,转为紧急剖宫产。(2)剖宫产: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判断阴道试产适应证是否符合阴道试产标准,若不符合则按照剖宫产手术路径进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 (1) 比较经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2)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临床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临床情况包括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和尿潴留;产后出血定义: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或2 h内总出血量>400 mL;(3)按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将对照A组分组: 2~6年,7~10年,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时限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子宫下段厚度、盆腔粘连及前置胎盘的情况;(4)比较首次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分娩母婴临床情况,包括产后出血、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评分;新生儿评分采用阿氏(Apgar)评分量表,评价指标包括新生儿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等5项体征,分值0~10分,评分越高新生儿体征越稳定。

    • 采用t (或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

    • 观察组试产成功率低于对照B组,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B组(P < 0.05)(见表 1)。

      分组 n 阴道试产成功 阴道助产
      观察组 38 26(68.42) 8(21.05)
      对照B组 50 44(88.00) 2(4.00)
      χ2 5.09 4.66*
      P < 0.05 < 0.05
      *示矫正χ2

      表 1  经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比较[n; 百分率(%)]

    • 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均少于对照A组(P < 0.05~P < 0.01)(见表 2)。

      分组 n 产时出血量/mL 产后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术后并发症[n; 百分率(%)]
      观察组 38 126.15±30.64 115.14±22.61 4.51±1.37 2(5.26)
      对照A组 42 227.33±42.59 208.43±32.54 7.62±1.49 9(21.43)
      t 12.28* 15.00* 9.69 4.39#
      P < 0.01 < 0.01 < 0.01 < 0.05
      *示t值;#示χ2

      表 2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临床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x±s)

    • 观察组产妇和对照B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分组 n 产后出血量/mL 产程时间/h 住院时间/d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观察组 38 115.14±22.61 8.43±2.26 4.51±1.37 8.97±0.58
      对照B组 50 106.33±20.46 8.05±2.17 4.16±1.28 9.15±0.42
      t 1.91 0.80 1.23 1.62*
      P >0.05 >0.05 >0.05 >0.05
      *示t

      表 3  首次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分娩母婴情况比较(x±s)

    • 不同组别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不同组别子宫下段厚度和盆腔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剖宫产术后7~10年妊娠者子宫下段明显变薄,与术后2~6年内妊娠组及对照B组剖宫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B组剖宫产者较术后2~6年内妊娠组较比较,子宫下段更薄(P < 0.01)。术后7~10年和2~6年妊娠者,盆腔粘连比例均较对照B组增加(P < 0.05~ P < 0.01)(见表 4)。

      分组 n 孕周/周 子宫下段厚度/cm 盆腔粘连
      对照A组
         2~6年 34 38.44±0.55 0.47±0.05##△△ 4(11.76) #
         7~10年 16 38.53±0.58 0.28±0.08## 5(31.25)##
      对照B组 50 38.56±0.57 0.41±0.11 0(0)
      F 0.46 24.70 14.94*
      P >0.05 < 0.01 < 0.01
      MS组内 0.319 0.008
      *示χ2值;与对照B组比较#P < 0.05,##P < 0.01;与7~10年比较△△P < 0.01

      表 4  剖宫产术后不同时限妊娠再次剖宫产情况比较[n; 百分率(%)]

    • 剖宫产是临床常用的分娩方式,与自然分娩相比,其产程缩短,分娩过程中伴随的疼痛也大大减轻。并且,随着剖宫产术式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显著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产妇倾向于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7-9]。但由于剖宫产是子宫瘢痕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且剖宫产术后易出现子宫与腹腔粘连、尿潴留、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增加了再次妊娠分娩的难度,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0-12]。因此,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及发展,自然分娩技术也更加完善,经阴道分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使临床可根据产妇身体状况及阴道分娩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提高试产成功率[13-15]。研究[16]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若没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其阴道试产成功率能达到65%以上。另有研究[17]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发生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初次妊娠经阴道分娩试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严格控制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与临床指征,并在对产妇进行全面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阴道试产,不会增加分娩的危险性,对母婴安全也没有绝对的不利影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18]。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为68.42%,相比相关报道结果更突出,这与我院加强产妇产程管理有关。

      选择合理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方式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与临床指征,包括前次剖宫产切口选择在子宫下段,且剖宫产术未对子宫下段内壁造成严重损伤,切口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粘连等并发症;瘢痕厚度≥2 mm,且瘢痕处无疼痛或异样感;产道条件、胎位及胎儿大小适宜自然分娩[19-20]。本研究通过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发现经阴道分娩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经剖宫产分娩产妇(P < 0.05~P < 0.01);同时对首次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分娩母婴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行阴道分娩,相比实施剖宫产有优势,可避免再次手术对产妇造成的创伤,加速产妇康复,但其仍有一定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对剖宫产术后不同时限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子宫下段厚度、盆腔粘连及前置胎盘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2~6年妊娠者和初次剖宫产者比较,各组子宫下段厚度、盆腔粘连及前置胎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云霞等[21]报道的结果一致。子宫下段厚度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能否选择阴道分娩至关重要。随着剖宫产术后年限的增加,子宫下段逐渐变薄,本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7~10年者,子宫下段厚度均<0.3 cm,盆腔粘连概率显著增加,但未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病例。本研究因术后不同年限分组多,各组病例数相对较少,尚需积累大样本病例进一步研究证实。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相比实施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加强产前监护,严格控制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与临床指征,以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