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CHD病人HbA1c、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徐晓飞 朱章进 牛杰 黎敬锋

引用本文:
Citation:

CHD病人HbA1c、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简介: 徐晓飞(1983-), 男, 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 黎敬锋, 24939368@qq.com
  • 中图分类号: R543.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levels of HbA1c and 2 hPG with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D patients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ing-feng, 24939368@qq.com
  • CLC number: R543.3

  •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病人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2 h血糖(2hPG)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CHD病人80例为观察组,根据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将观察组病人分为轻度病变组(26例)、中度病变组(38例)和重度病变组(16例)。收集同一时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正常的受试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各项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冠脉不同病变程度CHD病人HbA1c、2hPG水平;分析CHD病人HbA1c与2hP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与HbA1c、2hPG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P<0.01)。CHD病人血清中HbA1c水平与2hP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332,P<0.01);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与其血清中HbA1c水平、2hPG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s=0.546,P<0.01;rs=0.437,P<0.01)。结论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 图 1  CHD病人HbAlc、2hPG水平间相关性

    图 2  CHD病人病变程度与HbAlc、2hPG的相关性

    表 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分组 n 年龄/岁 BMI/(kg/m2) 高血压 糖尿病
    观察组 80 55 25 68.12±8.33 22.45±1.21 36(45.00) 13(16.25)
    对照组 80 45 35 67.44±7.89 22.17±1.16 13(16.25) 6(7.50)
    χ2 2.67 0.53* 1.49* 15.56 2.93
    P >0.05 >0.05 >0.05 < 0.01 >0.05
    *示t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各项代谢指标比较(x±s)

    分组 n HbA1c/% 2hPG/(mmol/L) FPG/(mmol/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观察组 80 6.31±0.42 8.85±1.21 5.41±1.06 4.28±0.91 1.95±1.12 1.16±0.31 1.49±0.62
    对照组 80 5.29±0.28 7.19±1.12 5.29±1.13 4.17±0.75 1.88±1.06 1.23±0.29 1.35±0.58
    t 18.07 9.01 0.69 0.83 0.41 1.48 1.46
    P < 0.01 <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冠脉不同病变程度CHD病人HbA1c、2hPG水平比较(x±s)

    分组 n HbA1c/% 2hPG/(mmol/L)
    轻度 26 5.48±0.51 7.85±1.19
    中度 38 5.89±0.66* 8.14±1.25
    重度 16 6.75±0.73**△△ 9.21±1.31**△△
    F 19.25 15.62
    P < 0.01 < 0.01
    MS组内 0.398 1.545
    q检验:与轻度组比较*P<0.05,** P<0.01;与中度组比较△△P<0.01
    下载: 导出CSV
  • [1] 安军钰, 黄晏, 李万鹏.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4(6): 76.
    [2] 王迪, 赵玫. 血清胱抑素C、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7(4): 305.
    [3] 赵萍萍. 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分析[J]. 海峡药学, 2018, 30(4): 188.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18.04.093
    [4] 唐田, 祁丹妮, 高铭鑫, 等.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与探讨[J]. 中国医药, 2019, 14(1): 30.
    [5] 王绿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临床脂质研究新亮点[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 10(36): 799.
    [6] 于珊珊, 米树华, 苏工, 等. 血糖波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17, 12(3): 46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7.03.033
    [7] 吴崇. 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研究[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 17(4): 81. doi: 10.3969/j.issn.1672-9463.2015.04.027
    [8] 李艳芳.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心病及心血管病伴糖尿病指南解读[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2): 221.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14.02.030
    [9] 代永佳, 王恒和.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狭窄程度、心脏相关指数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中医, 2017, 39(12): 1806. doi: 10.3969/j.issn.1002-2619.2017.12.010
    [10] 杜俣, 吉庆伟, 王志坚, 等.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6, 32(4): 324.
    [11] 刘学明.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CD].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9): 72.
    [12] 葛海龙, 马晓海, 赵蕾, 等. 老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危险因素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 35(7): 514. doi: 10.3969/j.issn.1007-5062.2016.07.004
    [13] 刘思宁, 田学峰, 王政, 等. 不同品种他汀类药物对非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 中国医药, 2019, 14(2): 41. doi: 10.3969/j.issn.2095-0616.2019.02.011
    [14] 罗薇, 郭英, 丁霏, 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 22(6): 964.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18.06.009
    [15] TATULASHVILI S, PATOIS-VERGōS B, NGUYEN A, et al. Detection of glucose metabolism disorders in coronary patients enrolled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s glycated haemoglobin useful? Data from the prospective REHABDIAB study[J]. Eur J Prev Cl, 2018, 25(5): 464. doi: 10.1177/2047487317754011
    [16] 薛强, 苑媛, 孙静,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T2DM合并CHD患者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32): 6299.
  • [1] 金齐力李曦光韩玮玮韦莉 .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 792-7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6.031
    [2] 向瑾操王燕燕黄霄行陈俊虎 . 糖化血红蛋白结合2点血糖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864-867.
    [3] 张国良高云龙 . 2型糖尿病合并小细胞性贫血病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8): 1094-109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8.027
    [4] 史琼王静陆明 . 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和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4): 478-4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4.014
    [5] 罗涛 . 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499-500.
    [6] 丁大伟包宗明 . 血清骨保护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5): 542-544.
    [7] 徐红陈雯刘敏 . 护理干预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模式改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1072-1073.
    [8] 郭劝劝于磊 . 2型糖尿病目标范围内时间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2): 233-23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2.023
    [9] 徐浣白石建华张晓梅陈凤玲于磊 . 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3): 237-239.
    [10] 郑徽李雪松张钰沈春芳范玉娟张宁范晓方杨架林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关系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4): 445-4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4.006
    [11] 董晓芬 . 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弹性、内中膜厚度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及联合降糖干预作用探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3): 352-3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3.020
    [12] 卢冰方玲娜钟绍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479-1480.
    [13] 胡擎天王月祥曾超超李静耿志军刘进军 . 血清MAL蛋白水平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0): 1383-13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0.012
    [14] 张媛媛祁明霞 . 预混胰岛素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 1547-1548.
    [15] 张玲仙李敏李辉张然然刘艳杨青青孙卫华时照明胡小磊 .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可溶性ST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2): 1640-16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2.004
    [16] 金国玺毕娅欣于磊胡小磊周静张士荣王路 .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57-560.
    [17] 葛艳红李璇张玥张力辉於丽红崔雪玲 . 基于“元认知”的正念认知疗法对糖尿病前期病人焦虑情绪和血糖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7): 976-9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7.028
    [18] 范益博幺天保袁安彩邵琴卜军 . 糖化血红蛋白与冠心病病人心肌外脂肪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0): 1373-13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0.024
    [19] 余景凤祝毅 . 妊娠期糖尿病足月新生儿血糖影响因素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1): 1528-15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1.021
    [20] 李银黎敬锋汪菲孙阳张德勤牛杰徐晓飞朱章进王超 . 反Allen试验在经同侧桡动脉二次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1): 1570-15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1.022
  • 加载中
图(2)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07
  • HTML全文浏览量:  1789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1-30
  • 录用日期:  2021-03-30
  • 刊出日期:  2021-07-15

CHD病人HbA1c、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通讯作者: 黎敬锋, 24939368@qq.com
    作者简介: 徐晓飞(1983-), 男, 主治医师
  •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四病区, 239000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病人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2 h血糖(2hPG)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CHD病人80例为观察组,根据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将观察组病人分为轻度病变组(26例)、中度病变组(38例)和重度病变组(16例)。收集同一时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正常的受试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各项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冠脉不同病变程度CHD病人HbA1c、2hPG水平;分析CHD病人HbA1c与2hP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与HbA1c、2hPG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P<0.01)。CHD病人血清中HbA1c水平与2hP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332,P<0.01);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与其血清中HbA1c水平、2hPG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s=0.546,P<0.01;rs=0.437,P<0.01)。结论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English Abstract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为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习惯的改变,CH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1-3]。机体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是促进CHD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密切监测并控制病人血糖及血脂水平,对于防治CHD的发展、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6]。既往研究[7]显示,血糖受损还可直接导致CHD病人的病死率增加。糖化血红蛋白(HbA1c)、2 h血糖(2hPG)水平是机体血糖水平评价重要指标,目前关于HbA1c、2hPG水平与CHD病人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分析CHD病人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现作报道。

    •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CHD病人80例为观察组,根据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将观察组病人分为轻度病变组(26例)、中度病变组(38例)以及重度病变组(16例)。观察组病人男55例,女25例。纳入标准:(1)入选病人均符合CHD相关诊断标准[8];(2)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合并影响冠状动脉血管评估及血脂代谢的相关疾病者;(2)纳入本研究前3个月内接受过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等治疗者;(3)具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史者;(4)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者;(5)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收集同一时期我院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正常的受试者80例为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入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2组病人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病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1)。

      分组 n 年龄/岁 BMI/(kg/m2) 高血压 糖尿病
      观察组 80 55 25 68.12±8.33 22.45±1.21 36(45.00) 13(16.25)
      对照组 80 45 35 67.44±7.89 22.17±1.16 13(16.25) 6(7.50)
      χ2 2.67 0.53* 1.49* 15.56 2.93
      P >0.05 >0.05 >0.05 < 0.01 >0.05
      *示t

      表 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 CAG检查及Gensini评分[9]:病人在检查前,适度放松手腕,自桡骨茎突上2 cm处行穿刺,经鞘管注射3 000~6 000 U肝素,对左右冠状动脉进行全方位拍片检查,采用DSA图像处理系统定量分析冠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任一分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其直径狭窄>50%诊断为CHD。对CHD病人,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其病变严重程度,其中1分:狭窄<25%;2分:25%~50%狭窄;4分:51%~75%狭窄;8分:76%~90%狭窄;16分:91%~99%狭窄;32分:100%狭窄。将各段冠脉狭窄评分乘以相应系数,得分相加即为最后总分。根据Gensini评分,0~30分定义为轻度病变,31~60分定义为中度病变,>60分定义为重度病变。

      HbA1c水平检测: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Agilent 1290 Infinity液相色谱仪)检测各样品溶液在波长415 nm处的吸收情况。

      2hPG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检测各样品2 hPG及FPG水平。

      血脂水平检测: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各样品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 采用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

    • 2组FPG、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HbA1c、2h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2)。

      分组 n HbA1c/% 2hPG/(mmol/L) FPG/(mmol/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观察组 80 6.31±0.42 8.85±1.21 5.41±1.06 4.28±0.91 1.95±1.12 1.16±0.31 1.49±0.62
      对照组 80 5.29±0.28 7.19±1.12 5.29±1.13 4.17±0.75 1.88±1.06 1.23±0.29 1.35±0.58
      t 18.07 9.01 0.69 0.83 0.41 1.48 1.46
      P < 0.01 <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表 2  2组各项代谢指标比较(x±s)

    • 不同病变程度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病人血清中HbA1c水平随着病变程度的增高而升高(P<0.05~P<0.01);重度CHD病人血清中2hPG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度(P<0.01),但中轻度CHD病人血清中2h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分组 n HbA1c/% 2hPG/(mmol/L)
      轻度 26 5.48±0.51 7.85±1.19
      中度 38 5.89±0.66* 8.14±1.25
      重度 16 6.75±0.73**△△ 9.21±1.31**△△
      F 19.25 15.62
      P < 0.01 < 0.01
      MS组内 0.398 1.545
      q检验:与轻度组比较*P<0.05,** P<0.01;与中度组比较△△P<0.01

      表 3  冠脉不同病变程度CHD病人HbA1c、2hPG水平比较(x±s)

    • CHD病人血清中HbA1c水平与2 hP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32,P<0.01)(见图 1)。

      图  1  CHD病人HbAlc、2hPG水平间相关性

    • CHD病人的冠脉病变程度与其血清中HbA1c水平、2hPG水平之间,均具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CHD病人的冠脉病变程度与HbA1c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s=0.546,P<0.01),与2hPG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s=0.437,P<0.01)(见图 2)。

      图  2  CHD病人病变程度与HbAlc、2hPG的相关性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高血压、糖尿病、CHD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医疗加大了经济负担。高血压及糖尿病是CHD病人常见并发症。CHD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心脏病,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10-12]

      大量研究[13-14]显示,机体血糖升高及糖耐量降低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HbA1c是诊断及筛查糖尿病、糖耐量降低的重要指标,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15],2hPG水平可直接反应某个时间点机体血糖代谢能力,两者均可有效反映机体血糖水平。当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2hPG、HbA1c水平升高,可促进血管内皮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血管舒张及收缩因子分泌紊乱,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破损,可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脂沉积,进而促进硬化斑块形成,促进CHD的发生[16]。而当CHD病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2hPG、HbA1c水平持续升高,可加重病人血管内皮受损,造成冠状动脉血管管壁增厚、狭窄及闭塞,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导致CHD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血清HbA1c、2h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bA1c、2hPG水平与C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不同程度冠脉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分析CHD病人血清HbA1c、2hPG水平两者相关性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度及重度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明显高于轻度CHD病人,且重度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明显高于中度CHD病人,CHD病人血清中HbA1c水平与2hP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HD病人的冠脉病变程度与其血清中HbA1c水平、2hPG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呈升高趋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CHD组和对照组FPG水平、血脂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CHD病人已按照CHD防治予以调脂治疗,致使LDL-C、TC、TG、HDL-C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不能反映体内真正的脂代谢状态,FPG检测时,机体血糖水平已在胰岛素调节下恢复正常水平有关。由本研究发现可知,严格控制干预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对防治CHD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为今后临床CHD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但本研究未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HbA1c、2hPG水平对CHD的检测价值,若临床将血清HbA1c、2hPG水平检测用于CHD诊断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严格控制CHD病人血清中HbA1c、2hPG水平对CHD的干预、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