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蚌埠市部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路晓淼 束莉 田瑞雪 赵莉莉

引用本文:
Citation:

蚌埠市部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路晓淼(1983-), 女, 硕士, 副主任医师, 讲师
    通讯作者: 束莉, shuli_ay@126.com
  • 基金项目:

    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AHSKQ2018D49

    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BB19C063

  • 中图分类号: R788.1

The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ooth cari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ome preschool children in Bengbu c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SHU Li, shuli_ay@126.com ;
  • CLC number: R788.1

  • 摘要: 目的了解蚌埠市部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乳牙龋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蚌埠市6所幼儿园共计9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调查,统计乳牙龋病例数、患龋率、龋均并对此进行分析。 结果934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42.4%,龋均为1.5。男童和女童的患龋率分别为40.7%和44.3%,龋均分别为1.5和1.4。不同性别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龋率、龋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母亲的最高学历、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监护人营养《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和甜饮料摄入频率等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发生有显著影响(P < 0.05~P < 0.01)。 结论蚌埠市3~6岁的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乳牙龋病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为减少乳牙龋病发病率,应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甜饮料的摄入,注重口腔卫生,加强监护人的口腔健康教育。
  • 表 1  蚌埠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比较[n; 百分率(%)]

    年龄/岁 男童 女童 合计
    受检人数 患龋率 龋均(x±s) 充填率 受检人数 患龋率 龋均(x±s) 充填率 受检人数 患龋率 龋均(x±s) 充填率
    3 139 45(32.4) 0.9±0.7 3(6.7) 153 54(35.3) 1.0±0.9 3(5.6) 292 99(33.9) 0.9±0.8 6(6.1)
    4 128 50(39.1) 1.2±1.3 7(14.0) 116 49(42.2) 1.1±1.0 7(14.3) 244 99(40.6) 1.2±1.1 14(14.1)
    5 149 65(43.6) 1.7±1.4 13(20.0) 106 53(50.0) 1.6±1.2 8(15.1) 255 118(46.3) 1.7±1.3 21(17.8)
    6 73 39(53.4) 2.1±1.3 9(23.1) 70 41(58.6) 2.2±1.7 10(24.4) 143 80(55.9) 2.1±1.5 19(23.8)
    合计 489 199(40.7) 1.5±1.2 32(16.1) 445 197(44.3) 1.4±1.3 28(14.2) 934 396(42.4) 1.5±1.4 60(15.2)
    χ2 9.56 20.74* 5.27 12.40 20.77* 6.84 21.27 44.25* 11.69
    P < 0.05 < 0.01 >0.05 < 0.01 < 0.01 >0.05 < 0.01 < 0.01 < 0.01
    *为F
    下载: 导出CSV

    表 2  3~6岁龋病与非龋病儿童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家庭月收入 < 6 000元 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 父亲接受过高等教育 母乳喂养 < 6个月 胎龄 < 37周 出生体质量 < 2 500 g 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出生后6个月内纯人工喂养
    乳牙龋组 396 128(32.3) 327(82.6) 334(84.3) 93(23.5) 381(96.2) 15(3.8) 145(36.6) 113(28.5)
    非乳牙龋组 538 138(25.7) 481(89.4) 466(86.6) 154(28.6) 524(97.4) 30(5.6) 222(41.3) 169(31.4)
    χ2 4.99 9.12 0.96 3.10 1.07 1.59 2.07 0.90
    P < 0.05 <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分组 n 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 刷牙时使用牙膏 开始刷牙年龄 < 2岁 超重肥胖 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 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 监护人营养KAP得分 < 18分 甜饮料摄入≥3次/周
    乳牙龋组 396 217(54.8) 373(94.2) 49(12.4) 70(17.7) 215(54.3) 111(28.0) 105(26.5) 56(14.1)
    非乳牙龋组 538 231(42.9) 511(95.0) 101(18.8) 78(14.5) 256(47.6) 34(6.3) 83(15.4) 33(6.1)
    χ2 12.86 0.28 6.93 1.73 4.11 81.98 17.44 16.97
    P < 0.01 >0.05 < 0.01 >0.05 < 0.05 < 0.01 < 0.01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表

    变量 赋值
    年龄 < 5岁=1, ≥5岁=2
    家庭月收入 < 6 000元=1, ≥6 000元=2
    母亲的最高学历 初中及以下=1, 高中或中专=2, 大专/本科及以上=3
    母乳喂养时间 < 6个月=1, ≥6个月=2
    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 否=1, 是=2
    开始刷牙年龄 < 2岁=1, ≥2岁=2
    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 否=1, 是=2
    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 否=1, 是=2
    监护人营养KAP得分 < 18分=1, ≥18分=2
    甜饮料摄入频率 < 3次/周=1, ≥3次/周=2
    下载: 导出CSV

    表 4  蚌埠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B SE Waldχ2 P OR(95%CI)
    年龄(对照= < 5岁)
    ≥5岁 0.485 0.076 36.781 < 0.01 1.432(1.196~1.764)
    母亲的最高学历(对照=初中及以下)
      高中或中专 -0.114 0.132 0.847 >0.05 0.904(0.705~1.168)
      大专/本科及以上 -0.291 0.153 4.321 < 0.05 0.832(0.641~0.956)
    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对照=否)
      是 0.224 0.069 6.538 < 0.05 1.329(1.127~1.495)
    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对照=否)
      是 0.139 0.079 7.663 < 0.01 1.462(1.154~1.826)
    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对照=否)
      是 -0.354 0.086 65.142 < 0.01 0.722(0.547~0.946)
    监护人营养KAP得分(对照= < 18分)
      ≥18分 -0.473 0.134 10.236 < 0.01 0.834(0.617~0.938)
    甜饮料摄入频率(对照= < 3次/周)
      ≥3次/周 0.803 0.082 78.152 < 0.01 1.399(1.117~1.685)
    下载: 导出CSV
  • [1] 葛立宏. 儿童口腔医学[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80.
    [2] 台保军.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解读[C]. 第十三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8, 10.
    [3] 陈小红. 杭州市0~3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0): 2141.
    [4] 刘艳, 于国霞, 俞有健. 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口腔医学, 2017, 37(9): 826.
    [5] 刘菊华, 王琦, 郭仰峰, 等. 儿童龋病与人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CD].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7, 11(1): 36.
    [6] UGOLINI A, SALAMONE S, AGOSTINO P, et al. Trends in early childhood caries: an Italian perspective[J]. Oral Health Prev Dent, 2018, 16(1): 87.
    [7] HOOLEY M, SKOUTERIS H, BOGANIN C, et al. Parental influ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aged 0-6 yea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Dentist, 2012, 40(11): 873. doi: 10.1016/j.jdent.2012.07.013
    [8] MORTAZAVI S, ENSHAEI Z, FARAJZADEGAN Z. Development of caries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Iranian preschoolers: a primary validation study[J]. Int J Prevent Med, 2017, 8: 92.
    [9] 吴晓艳, 王静雪, 蔡婷, 等.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9, 37(1): 81.
    [10] 郑爱萍, 丁娟娟. 宁波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相关因素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6, 32(5): 709.
    [11] FINLAYSON TL, SIEFERT K, ISMAIL AI,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brief measures of oral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fatalism, and self-efficacy in mothers of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J]. Paediatr Dent, 2005, 27(5): 422.
    [12] 李曼煜, 张梦葩, 袁贤君. 广州市海珠区6岁儿童患龋的家庭影响因素[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7): 471.
    [13] HYSI D, CAGLAR E, DROBONIKU E, et al. Dental caries experience among Albanian pre-school children: a national survey[J]. Community Dent Health, 2017, 34(1): 46.
    [14] 张傲雪. 关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与乳牙龋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2): 247.
  • [1] 赖剑秀宋相泉徐菊芳戴玉柱段达荣 . 学龄前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1): 1577-15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2
    [2] 杨乐顾仓临朱锦跃郭军 . 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多面龋齿32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2): 1648-16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2.023
    [3] 韩慧董素华汤建军张勤 . 蚌埠市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879-883.
    [4] 谢红 . 氟保护漆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40-3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19
    [5] 邢田徐静怡王一帆万宇辉李炯王楠 . 非龋性颈部缺损病人口腔习惯调查及接触特征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9): 1262-12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9.019
    [6] 范佳敏范宇航沈婧 . 光敏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银汞合金填充治疗乳牙龋齿病的效果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 49(1): 68-7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4.01.015
    [7] 赵树玲吴凡焦正凯 . 伢典微创去龋法治疗乳磨牙龋的临床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4): 469-47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4.012
    [8] 孙娜思广慧郭亚收辛宝 . 学龄期儿童肥胖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 74-75, 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1.021
    [9] 卢琼妹 . 学龄期儿童预防保健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9): 1238-12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9.026
    [10] 柳雯 . 基于流感防控环境下学龄儿童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9): 1264-12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9.030
    [11] 张素琴赵永娟刘丽 . 儿童腭裂口腔内切口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1026-1027.
    [12] 贺平张利张奎虎朱美容 . 超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学龄儿童血清中维生素A水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093-109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36
    [13] 蒋婷婷王雨晴朱萍王军朱梅刘国栋 . 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症状与母亲抑郁、焦虑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0): 1422-14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0.029
    [14] 吴若瑶姚荣英杨少萌蒋志成王帮璇元永艇 . 城市学龄期儿童攻击行为与对"二孩"接纳程度关系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1): 1531-15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1.022
    [15] 杨丽萍 . 临床医生操作前手卫生调查分析及对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15-616.
    [16] 庄颖姚荣英韩慧张勤周纯先 .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9): 831-833.
    [17] 张勤庄颖韩慧姚荣英 . PBL教学法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345-347.
    [18] 付连国孙丽丽韩慧张勤吴鹭吴学森庄颖姚荣英 . 基于《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探讨PBL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2): 1677-16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2.041
    [19] 宋红赵彩妮 . 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70-871.
    [20] 冯哲孙立婷马涛元子路田炳欣 . 垂直方向支抗控制与行PASS矫治技术中的上颌前突病儿童颌平面角变化、颏部形态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1): 1513-15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11.008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30
  • HTML全文浏览量:  1556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7-09
  • 录用日期:  2019-09-02
  • 刊出日期:  2021-11-15

蚌埠市部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通讯作者: 束莉, shuli_ay@126.com
    作者简介: 路晓淼(1983-), 女, 硕士, 副主任医师, 讲师
  • 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 2. 蚌埠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基金项目:  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AHSKQ2018D49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BB19C063

摘要:  目的了解蚌埠市部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乳牙龋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蚌埠市6所幼儿园共计9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调查,统计乳牙龋病例数、患龋率、龋均并对此进行分析。 结果934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42.4%,龋均为1.5。男童和女童的患龋率分别为40.7%和44.3%,龋均分别为1.5和1.4。不同性别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龋率、龋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母亲的最高学历、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监护人营养《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和甜饮料摄入频率等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发生有显著影响(P < 0.05~P < 0.01)。 结论蚌埠市3~6岁的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乳牙龋病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为减少乳牙龋病发病率,应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甜饮料的摄入,注重口腔卫生,加强监护人的口腔健康教育。

English Abstract

  • 龋病是最常见的幼儿口腔疾患,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1]。3~6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牙颌系统的快速增长期,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活动较多,逐渐开始学会独立进食,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会有效地避免龋病的发生。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0.1%,比十年前调查的5岁儿童龋患率上升了5.8%[2]

    近年来,随着蚌埠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各类食品的摄入量和龋病的发生风险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但相应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数据欠缺。为了了解蚌埠地区学龄前儿童的龋病现状,探讨龋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龋病的个性化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8年5-9月开展了部分学龄前儿童的口腔营养健康调查工作,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作报道。

    • 2018年5-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蚌埠市4个行政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中随机抽取6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一所幼儿园,共计6所,每个幼儿园抽取年龄组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6所幼儿园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 120份,回收1 050份,有效调查问卷934份(28份缺少人口统计学资料,36份缺少儿童饮食资料,23份缺少家长口腔知识知晓情况,29份缺少儿童口腔检查资料),回收率为93.75%,有效率为88.95%,最终纳入调查的儿童为934名。本研究得到蚌埠医学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 学龄前儿童的监护人填写《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家长一般情况、出生情况、出生后喂养情况、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长口腔健康KAP信息等,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本科生与每位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其中监护人的口腔营养KAP为单选题,共30题,满分为30分,答对赋值1分,答错赋值0分,包括口腔健康知识10题,态度10题,口腔饮食行为10题。调查问卷均在经过课题组培训的调查组成员的指导下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完成。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监护人,以监护人口述、调查员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者调查前经过专门培训,调查问卷经预调查后修改完善。

    • 由2名合格的口腔专业医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于人造光源下使用平面口镜和5号探针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患龋乳牙数、缺失乳牙数、填充乳牙数、窝沟封闭数等。并在调查前、调查中进行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1和0.83。所有口腔检查均是在相同条件下、相同诊断标准下展开。

    • 龋病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检查方法》:牙的窝沟或光滑面有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有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即诊断为龋[3]。患龋率=(患龋例数/受检例数)×100%;龋均为受检人群每人口腔中平均失、龋、补牙数,以全体检查人数为分母,龋失补牙数为分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充填率=(充填牙数/患龋牙数)×100%。

    • 调查问卷由幼儿园老师组织家长现场填写,并由调查人员进行复查,核查有无缺漏项及错填,及时进行补全。对文化程度较低的监护人,由调查者询问、调查对象口述的方式现场填写。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为期两周的培训,并由专人负责录入数据,采用数据录入三级质控措施。

    • 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 934名学龄前儿童有396名患龋,患龋率为42.4%,龋均为1.5。男童和女童的患龋率分别为40.7%和44.3%,龋均分别为1.5和1.4。不同性别的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2,P>0.05);3岁、4岁、5岁、6岁的儿童总患龋率分别为33.9%、40.6%、46.3%和55.9%,男童、女童的不同年龄段的患龋率、龋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年龄/岁 男童 女童 合计
      受检人数 患龋率 龋均(x±s) 充填率 受检人数 患龋率 龋均(x±s) 充填率 受检人数 患龋率 龋均(x±s) 充填率
      3 139 45(32.4) 0.9±0.7 3(6.7) 153 54(35.3) 1.0±0.9 3(5.6) 292 99(33.9) 0.9±0.8 6(6.1)
      4 128 50(39.1) 1.2±1.3 7(14.0) 116 49(42.2) 1.1±1.0 7(14.3) 244 99(40.6) 1.2±1.1 14(14.1)
      5 149 65(43.6) 1.7±1.4 13(20.0) 106 53(50.0) 1.6±1.2 8(15.1) 255 118(46.3) 1.7±1.3 21(17.8)
      6 73 39(53.4) 2.1±1.3 9(23.1) 70 41(58.6) 2.2±1.7 10(24.4) 143 80(55.9) 2.1±1.5 19(23.8)
      合计 489 199(40.7) 1.5±1.2 32(16.1) 445 197(44.3) 1.4±1.3 28(14.2) 934 396(42.4) 1.5±1.4 60(15.2)
      χ2 9.56 20.74* 5.27 12.40 20.77* 6.84 21.27 44.25* 11.69
      P < 0.05 < 0.01 >0.05 < 0.01 < 0.01 >0.05 < 0.01 < 0.01 < 0.01
      *为F

      表 1  蚌埠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比较[n; 百分率(%)]

    • 乳牙龋患病率与家庭月收入、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睡前不良习惯、开始刷牙的年龄、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监护人营养KAP得分和甜饮料的摄入频率等因素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父亲接受过高等教育、母乳喂养时间、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喂养方式、是否使用牙膏、超重肥胖的儿童乳牙龋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分组 n 家庭月收入 < 6 000元 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 父亲接受过高等教育 母乳喂养 < 6个月 胎龄 < 37周 出生体质量 < 2 500 g 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出生后6个月内纯人工喂养
      乳牙龋组 396 128(32.3) 327(82.6) 334(84.3) 93(23.5) 381(96.2) 15(3.8) 145(36.6) 113(28.5)
      非乳牙龋组 538 138(25.7) 481(89.4) 466(86.6) 154(28.6) 524(97.4) 30(5.6) 222(41.3) 169(31.4)
      χ2 4.99 9.12 0.96 3.10 1.07 1.59 2.07 0.90
      P < 0.05 <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分组 n 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 刷牙时使用牙膏 开始刷牙年龄 < 2岁 超重肥胖 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 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 监护人营养KAP得分 < 18分 甜饮料摄入≥3次/周
      乳牙龋组 396 217(54.8) 373(94.2) 49(12.4) 70(17.7) 215(54.3) 111(28.0) 105(26.5) 56(14.1)
      非乳牙龋组 538 231(42.9) 511(95.0) 101(18.8) 78(14.5) 256(47.6) 34(6.3) 83(15.4) 33(6.1)
      χ2 12.86 0.28 6.93 1.73 4.11 81.98 17.44 16.97
      P < 0.01 >0.05 < 0.01 >0.05 < 0.05 < 0.01 < 0.01 < 0.01

      表 2  3~6岁龋病与非龋病儿童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n; 百分率(%)]

    • 乳牙龋患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赋值见表 3,以是否患龋为因变量(0=无龋,1=有龋),将表 2中影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率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母亲的最高学历、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监护人营养KAP得分和甜饮料摄入频率等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发生有显著影响(P < 0.05~P < 0.01)(见表 4)。

      变量 赋值
      年龄 < 5岁=1, ≥5岁=2
      家庭月收入 < 6 000元=1, ≥6 000元=2
      母亲的最高学历 初中及以下=1, 高中或中专=2, 大专/本科及以上=3
      母乳喂养时间 < 6个月=1, ≥6个月=2
      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 否=1, 是=2
      开始刷牙年龄 < 2岁=1, ≥2岁=2
      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 否=1, 是=2
      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 否=1, 是=2
      监护人营养KAP得分 < 18分=1, ≥18分=2
      甜饮料摄入频率 < 3次/周=1, ≥3次/周=2

      表 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表

      变量 B SE Waldχ2 P OR(95%CI)
      年龄(对照= < 5岁)
      ≥5岁 0.485 0.076 36.781 < 0.01 1.432(1.196~1.764)
      母亲的最高学历(对照=初中及以下)
        高中或中专 -0.114 0.132 0.847 >0.05 0.904(0.705~1.168)
        大专/本科及以上 -0.291 0.153 4.321 < 0.05 0.832(0.641~0.956)
      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对照=否)
        是 0.224 0.069 6.538 < 0.05 1.329(1.127~1.495)
      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对照=否)
        是 0.139 0.079 7.663 < 0.01 1.462(1.154~1.826)
      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对照=否)
        是 -0.354 0.086 65.142 < 0.01 0.722(0.547~0.946)
      监护人营养KAP得分(对照= < 18分)
        ≥18分 -0.473 0.134 10.236 < 0.01 0.834(0.617~0.938)
      甜饮料摄入频率(对照= < 3次/周)
        ≥3次/周 0.803 0.082 78.152 < 0.01 1.399(1.117~1.685)

      表 4  蚌埠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本研究结果显示蚌埠地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率为42.4%,龋均为1.5,与刘艳等[4-5]研究结果接近。但相对于国际经济发达国家(意大利,14.4%)[6],龋病流行情况仍较严重。经常对儿童进行口腔保健干预可有效降低龋病的发生率,同时,父母自身健康意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监护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培养儿童的口腔态度和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7-8]。本研究还发现,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在男童和女童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吴晓艳等[9-10]研究结果一致,5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患龋形势严峻,基本上呈现了每增长1岁,患龋率增加10%的特点。龋齿的发生在学龄前儿童间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患龋数集中在2~6颗,最多见的患龋数是2颗,也有10颗以上的极端个例,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应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特点进行防龋工作,可考虑氟化物和窝沟封闭的联合应用,将达到更好的防龋效果。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若能从3岁开始开展乳牙龋齿的预防干预,将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龋齿发病逐年递增的严重形势。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乳牙龋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有:(1)母亲的受教育程度。随着母亲最高学历的增高,儿童龋齿的患病率逐渐下降,与FINLAYSON等[11]研究结果相同,由于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母亲增加对龋病的认识进而产生长久维护儿童口腔健康的行为。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获得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和信息量就越多,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口腔健康的指导就越多,重视儿童的口腔卫生,刷牙的次数相对也较多,患龋就较少。(2)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睡前吃零食是乳牙龋患病的危险因素,儿童入睡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流速减慢,自洁能力下降,入睡前若未认真清理牙齿,则患龋的危险性增加。同时,长期的零食摄入,能为口腔恒定地提供口腔微生物底物,造成菌斑内pH值的降低,促使牙釉质溶解,导致龋病的发生。(3)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看过牙。定期而专业的健康检查是预防儿童乳牙龋患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龋坏以后,没有专业医务人员的治疗则无法彻底去除龋坏,若进一步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则大大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儿童的痛苦。因此,加大乳牙龋病的宣传力度,普及口腔医疗保健服务是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必需手段。(4)监护人营养KAP得分。监护人有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将会促进儿童对刷牙和牙齿保健的重视程度[12],父母的口腔健康行为得分与儿童的龋指数呈现直接的负相关关系。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显著相关,监护人的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的患龋率呈负相关关系[13],同时定期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培训,强化教师的口腔知识也会降低患龋的危险性。(5)甜饮料摄入频率。此结果与国内多数文献[14]报告一致,即龋病发病和进展不完全取决于摄入含糖食品或饮料的数量,而在于摄入含糖食品或饮料的次数。长期的甜饮料摄入会使糖在口腔中存留较长的时间,菌斑致龋菌连续代谢产酸,pH值下降,菌斑内的酸性产物长时间滞留,加快了牙面脱钙的速度,导致乳牙龋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蚌埠地区3~6岁的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改变睡前吃零食和过多甜食摄入的不良生活习惯,推动窝沟封闭等防龋措施的应用,加强龋病的早期预防,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口腔综合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