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周志强 张兴梅 阎春雷 肖嵩

引用本文:
Cita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周志强(1981-), 男, 副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 肖嵩, 1012151101@qq.com
  • 中图分类号: R764

Analysis on the risk factors of residual symptoms after reduction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O Song, 1012151101@qq.com
  • CLC number: R764

  •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手法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120例,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为未残余组和残余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病人的性别、病因、受累侧及受累半规管等影响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症状持续时间、SAS评分、复位次数及是否应用视频眼震电图(VNG)等影响因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以及是否应用VNG是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634、0.365、0.357。结论有基础疾病且复位超过3次的病人易发生残余症状,应用VGN的病人需密切关注残余症状,年龄偏大的病人应更加重视。
  • 表 1  各观察指标在残余组和未残余组中的分布情况比较

    观察指标 未残余组(n=65) 残余组(n=55) χ2 P
    性别
      男 18 21 1.49 >0.05
      女 47 34
    年龄(x±s)/岁 47.46±9.76 57.38±8.73 5.82* < 0.01
    病因
      特发性 51 45 0.21 >0.05
      继发性 14 10
    基础疾病
      有 12 24 11.71 < 0.01
      继发性 14 10
    受累侧
      左侧 23 19
      右侧 37 33 0.31 >0.05
      双侧 5 3
    受累半规管
    水平 12 13
      前 4 3 1.27 >0.05
      后 48 37
    混合 1 2
    复位前症状持续时间
       < 1个月 38 21
      1~6个月 20 15 10.39 < 0.01
      >6个月 7 19
    SAS评分
      正常 22 9 4.75 < 0.05
      焦虑 43 46
    复位次数
       < 3次 41 18 10.98 < 0.01
       <≥3次 24 37
    应用VNG
      是 41 19 9.70 < 0.01
      否 24 36
    *示t
    下载: 导出CSV

    表 2  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B SE Waldχ2 P OR(95%CI)
    年龄 1.708 0.361 22.41 < 0.01 5.516(2.720~11.187)
    基础疾病 1.217 0.392 9.62 < 0.01 3.378(1.565~7.290)
    复位次数 2.351 0.407 33.37 < 0.01 10.496(4.727~23.307)
    应用VNG 1.854 0.389 22.74 < 0.01 6.387(2.981~13.685)
    下载: 导出CSV
  • [1] 孙利兵, 杨捷, 郑智英, 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进展[J].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41(4): 21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06.2017.04.006
    [2] 韩琳, 静媛媛, 马鑫, 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自愈性探讨[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 12(2): 228. doi: 10.3969/j.issn.1672-2922.2014.02.10
    [3] AKIN FW, RISKA KM, WILLIAMS L,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a cohort of veterans[J]. Am J Audiol, 2017, 26(4): 473. doi: 10.1044/2017_AJA-16-0118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 贵阳)[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3): 163.
    [5] 宋桂兰, 韩鹰鹏, 韩春艳.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5): 277.
    [6] 邹世桢, 李进让, 田师宇, 等. 改良Semont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的短期临床效果随机对照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31(19): 1468.
    [7] GLASZIOU P, BENNETT J, GREENBERG P, et al. The Epley manoeuvre-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Aust Fam Physician, 2013, 42(1/2): 36.
    [8] TEO SP. Semont manoeuvre for vertigo assessment[J]. Aust Fam Physician, 2015, 44(7): 471.
    [9] KIM JS, ZEE DS. Clinical practic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N Engl J Med, 2014, 370(12): 1138. doi: 10.1056/NEJMcp1309481
    [10] HORNIBROOK J.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history, pathophysiology, office treat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J]. Int J Otolaryngol, 2011, 2011: 835671.
    [11] 田永胜, 张彦, 马荣, 等. 管石复位治疗后出现残余症状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VEMP特点[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 32(11): 845.
    [12] PEZZOLI M, GARZARO M, PECORARI G, et 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nd orthostatic hypotension[J]. Clin Auton Res, 2010, 20(1): 27. doi: 10.1007/s10286-009-0032-3
    [13] 罗伟国, 李琴, 韩丽, 等. 视频眼震电图仪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眼震特征及定位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3): 250. doi: 10.3969/j.issn.2095-0616.2018.03.076
    [14] 王娜, 陈太生, 林鹏, 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图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23(13): 597.
    [15] 计莉, 彭新, 孙勍, 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 武警医学, 2016, 27(7): 655. doi: 10.3969/j.issn.1004-3594.2016.07.002
    [16] 李斐, 肖本杰, 陈瑛, 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和病因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 39(2): 216.
    [17] 刘肖薇, 孙敬武, 张波, 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8, 26(2): 148.
    [18] PENCINA MJ, D'AGOSTINO RBS, D'AGOSTINO RBJ, et al. Evaluating the added predictive ability of a new marker: from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to reclassification and beyond[J]. Stat Med, 2015, 27(2): 157.
    [19] 张亚峰, 吴洪敏, 伍彬, 等.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PCT、CRP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14): 2222.
  • [1] 李晓悦王丽丽王信黄鸿影陈琳洁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6): 760-7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6.014
    [2] 储昭乐 .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301-1302,1305.
    [3] 李斌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67-969.
    [4] 罗少龙潘红刚蒋磊王阿静 . Child胰肠吻合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14-1417.
    [5] 彭海菁李杰陈海琴王婴云 . 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99-40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39
    [6] 汤金红江静静胡梅夏红芳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539-1541,15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33
    [7] 于永涛丁新苑云宗金 .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及与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8): 1064-106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8.019
    [8] 许佑冬刘正东 . 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早期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9): 1232-12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9.012
    [9] 刘志刚孙宜芬孟红旗 . 复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危险因素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 1457-145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1.016
    [10] 殷勤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86-587.
    [11] 路长东王晓凤刘强张蕾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5): 546-548.
    [12] 黄忠明朱光辉姚凯周文华单远洲 . 嵌顿性股疝肠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673-1674,16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19
    [13] 丁希进储照虎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 1494-1496.
    [14] 祖大玲杨素云陈力 . 获得性耐药肺结核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8): 1109-11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8.043
    [15] 李宁彭侃夫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510-1512,15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23
    [16] 马瑞兰李国权徐晓颖邹丽娟 . 血浆催乳素水平与绝经前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评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 64-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1.021
    [17] 赖然英强舒克冬敬东 . 骨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9): 1240-124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9.027
    [18] 汪睿吴坚 . 糖尿病足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496-15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11
    [19] 张新胜马新安 . 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7): 950-9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7.037
    [20] 赵雪芬王静 . 自然流产408例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0): 1340-134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0.026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06
  • HTML全文浏览量:  2900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31
  • 录用日期:  2020-07-04
  • 刊出日期:  2021-12-1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通讯作者: 肖嵩, 1012151101@qq.com
    作者简介: 周志强(1981-), 男, 副主任医师
  • 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耳鼻咽喉科,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手法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120例,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为未残余组和残余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病人的性别、病因、受累侧及受累半规管等影响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症状持续时间、SAS评分、复位次数及是否应用视频眼震电图(VNG)等影响因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以及是否应用VNG是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634、0.365、0.357。结论有基础疾病且复位超过3次的病人易发生残余症状,应用VGN的病人需密切关注残余症状,年龄偏大的病人应更加重视。

English Abstract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作为周围性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表现为因体位改变而出现的短暂的眩晕,占所有病因所致眩晕总数的20%左右[1]。BPPV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及体位试验阳性[2],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治疗。但是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成功复位后会残余如头晕、行走不稳、颈部不适等症状[3]。针对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相关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对BPPV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筛选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现作报道。

    • 选取2017-2018年就诊于我院并经手法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120例。其中男39例,女81例;年龄22~73岁;复位时同时应用视频眼震电图(VNG)60例。详细记录病人性别、年龄、病因、有无基础疾病、症状持续时间、SAS评分等数据。本研究经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1)符合BPPV诊断标准[4];(2)病人经手法复位后成功治愈,位置性眼震消失,相应诱发试验阴性,且停止相关药物治疗;(3)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听视力有严重障碍病人;(2)发病前有前庭系统或相关耳科疾病史,如梅尼埃病等;(3)既往有头晕或者任何类型的眩晕病史;(4)有精神疾病或者感觉异常者;(5)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大面积脑梗死、帕金森等;(6)有全身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者。

    • 可直接通过视频记录和计算机分析技术,精确记录BPPV病人的眼震、眼动特点,可检测到单凭肉眼无法观察的微弱眼震,进行实时及后续的分析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复位效果,进行精准治疗[5]

    • 详细记录病人受累侧、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及是否应用VNG等数据。采用SRM-Ⅳ型诊疗系统选择复位方案[6];水平半规管病变采用改良水平翻滚复位法,前半规管病变采用反向Epley法[7],后半规管病变采用Semont法[8],本研究中混合型病变多采用360°翻滚复位法或水平翻滚复位法。治愈标准为位置性眼震或阵发性短暂性眩晕完全消失,且位置试验阴性[9]

    • 于治愈后2 d和7 d分别进行随访,根据复位成功后是否残余头晕、行走不稳或颈部不适等症状等情况,继续电话随访8周,每4周1次。

    • 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方程及ROC曲线。

    • 复位成功后有55例病人有残余症状,发生率45.8%,其中头晕者占47.3%(26/55),行走不稳或踩棉花感者占38.2%(21/55),颈肩部不适者占10.9%(6/55),同时合并2种及以上不适者占3.6%(2/55)。治愈后2 d初次随访时所有残余组病人均有头晕等不适症状,7 d随访时有5例(9.1%)病人残余症状消失,随访至第4周末时有15例(27.3%)病人仍存在残余症状,第8周末仅有3例(5.5%)病人存在残余症状,且考虑有复发可能。

    • 未残余组和残余组病人的年龄、基础疾病、复位前症状持续时间、SAS评分、复位次数以及是否应用VNG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而性别、病因、受累侧及受累半规管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观察指标 未残余组(n=65) 残余组(n=55) χ2 P
      性别
        男 18 21 1.49 >0.05
        女 47 34
      年龄(x±s)/岁 47.46±9.76 57.38±8.73 5.82* < 0.01
      病因
        特发性 51 45 0.21 >0.05
        继发性 14 10
      基础疾病
        有 12 24 11.71 < 0.01
        继发性 14 10
      受累侧
        左侧 23 19
        右侧 37 33 0.31 >0.05
        双侧 5 3
      受累半规管
      水平 12 13
        前 4 3 1.27 >0.05
        后 48 37
      混合 1 2
      复位前症状持续时间
         < 1个月 38 21
        1~6个月 20 15 10.39 < 0.01
        >6个月 7 19
      SAS评分
        正常 22 9 4.75 < 0.05
        焦虑 43 46
      复位次数
         < 3次 41 18 10.98 < 0.01
         <≥3次 24 37
      应用VNG
        是 41 19 9.70 < 0.01
        否 24 36
      *示t

      表 1  各观察指标在残余组和未残余组中的分布情况比较

    • 对2.2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应用VNG是影响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见表 2)。

      变量 B SE Waldχ2 P OR(95%CI)
      年龄 1.708 0.361 22.41 < 0.01 5.516(2.720~11.187)
      基础疾病 1.217 0.392 9.62 < 0.01 3.378(1.565~7.290)
      复位次数 2.351 0.407 33.37 < 0.01 10.496(4.727~23.307)
      应用VNG 1.854 0.389 22.74 < 0.01 6.387(2.981~13.685)

      表 2  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分别以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应用VNG为检验变量做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8(0.694~0.862)、0.634(0.532~0.735)、0.365(0.265~0.465)、0.357(0.258~0.457)。

    • BPPV是因头部位置发生特定性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眩晕,发病时间短暂,权威研究报道指出,该疾病发病率约为6.4‰,50~70岁为发病高峰期,且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一倍[10]。BPPV病人治疗后残余症状是指在手法复位后病人眩晕及眼震消失、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阴性,但是有头晕、行走不稳或者颈部不适等持续性症状,不伴有明显恶心呕吐。这样的症状在BPPV复位成功后的病人中出现概率在34%~61%[11-12],与本研究中残余症状发生率为45.8%相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病人症状会缓解或者消失,少数病人则会复发BPPV,具体发生机制暂时不明。

      VNG的应用使BPPV的定位、定侧更加准确、客观,它可以直接通过视频记录和计算机分析技术,从而精确记录眼震、眼动,可检测到裸眼无法观察且强度 < 7(°)/s的微弱眼震。同时,红外线视频眼罩可有效减少裸眼下的固视抑制[13];另外,VNG能够记录和播放整个眼震的动态过程,包括潜伏期、眼震的强度、幅度、方向、持续时间等并进行眼震电图的描记,并且可以放大信号便于观察、分析及判断[14]

      BPPV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与病人所需复位次数密切相关[15];而有研究[16]提示复位成功后出现的持续时间较短的耳石器功能紊乱与中枢再调节延迟参与了BPPV残余症状的发生,并且发现如果残余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的多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还有研究[17]发现年长者与复位前眩晕持续时间久是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及应用VNG是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高龄及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病人更容易发生残余症状,另外,复位次数多提示病人病情复杂,合并多种偏移可能性大,故复位后残余症状可能性增加,如病人复位时未使用VNG,则可能因微小眼震不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复位失败或者复位次数增加,同样会导致残余症状发生率上升。AUC是公认的诊断试验真实性的评价指标,图形可以直观地判断诊断效能[18-19]。将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及应用VNG作为检验变量,作ROC曲线分析结果可见,年龄和基础疾病的AUC高于其他指标,说明对于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指标,即诊断效能更好。

      综上所述,对于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预测,临床医生需要关注病人的年龄、基础疾病、复位次数以及是否应用VNG辅助,这些指标更为客观,基本不受主观因素影响,能够指导医生有效识别出可能发生残余症状的病人,并及时给予临床干预。

参考文献 (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