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慕课资源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微课教学研究

王文忠 周兰柱 孙哲 吴俊 崔忆旋

引用本文:
Citation: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慕课资源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微课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 王文忠(1968-), 男, 硕士, 主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192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10
  • HTML全文浏览量:  2324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0-24
  • 录用日期:  2021-05-16
  • 刊出日期:  2021-12-15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慕课资源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微课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 王文忠(1968-), 男, 硕士, 主任医师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摘要: 目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慕课资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的微课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同一专业年级的2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慕课资源的微课教学;通过对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综合能力评估和学生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医患沟通能力评分、病情分析能力评分、动手操作能力评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和课堂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P < 0.01)。结论基于慕课资源的微课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具有较好的效果。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研究耳鼻咽喉与气管食管以及头颈部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学科,同时与脑外科、神经科、口腔科等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整个机体都存在着广泛而密不可分的联系[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临床相关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2012年提出的一种大型开放在线式课程,以互联网为媒介,并以视频形式为载体进行公开授课。微课则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来制作的短小视频,通过3~5 min的简短视频针对性地讲解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一定程度上来说,MOOC是将若干个微课片段集合在一起,提供给学生网络学习的优质资源[2-4]。本研究中,笔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采用了基于MOOC资源的微课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作报道。

    • 选择某医学院相同专业年级的2个班,分别作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0)。其中对照组男生30人,女生35人,平均年龄(21.2±2.02)岁;观察组男生32人,女生28人,平均年龄为(20.9±1.8)岁。2组学生性别分布、年龄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4,t=0.87,P > 0.05),具有可比性。

    • 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以换灯片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后作业。

    • 通过MOOC资源结合微课教学进行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在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学生可以回放视频多次学习,并与老师进行探讨沟通, 按规定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 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临床病例分析、综合能力评估和学生满意度调查4个方面来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即为常规的针对教学大纲部分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测验,由授课教师根据耳鼻喉科病人真实情况经由APP微课对学生进行模拟考核,学生在回答考核问题之后需完成电子版病历书写;综合能力测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主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病情判断能力、病人观察和病情推理能力等进行评估,每位学生经由APP在线填写问卷内容;学生满意度调查同样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进行评分。

    •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为(91.23±2.33)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为(88.98±2.96)分,对照组明显较观察组低(t=4.70,P < 0.01)。

    • 对2组学生的病例分析和病历书写进行评分并统计比较,观察组学生的病例分析和书写成绩分别为(91.43±2.41)和(92.92±2.29)分,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分别为(86.06±3.01)和(88.65±3.31)分,观察组学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96和t=8.32,P < 0.01)。

    • 观察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病情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 1)。

      分组 医患沟通能力 病情分析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对照组 8.14±0.26 7.64±0.41 8.14±0.29 7.69±0.49
      观察组 8.99±0.33 8.97±0.21 9.02±0.21 8.39±0.27
      t 16.14 22.50 19.12 9.83
      P < 0.01 < 0.01 < 0.01 < 0.01

      表 1  2组学生综合能力评估成绩(x±s;分)

    • 观察组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学生的满意度(P < 0.01)(见表 2)。

      分组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χ2 P
      对照组 22 25 18 78.33
      观察组 45 15 0 100.00 19.41 < 0.01
      合计 67 40 18 85.60

      表 2  2组学生对课堂满意度比较[n; 百分率(%)]

    • 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在临床思维和临床运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缺陷,同时无法兼顾所有同学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是不利的。而“互联网+”背景下基于MOOC资源的微课教学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局限性,最大程度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5]。通过MOOC结合微课教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不同问题的理解程度调整学习进度,通过对视频播放过程的暂停和回看,充分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因地制宜式的个性化教育。

      基于幕课资源的微课教学,是当前知识体系信息化进程迅猛前进时代的必然趋势,授课老师也需要紧跟网络新技术的步伐,将看似呆板的书本知识与网络相结合,以个性化且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授课,便于学生对于知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本研究发现MOOC资源结合微课的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学生对于临床病例的分析诊断能力和病历书写能力亦有显著提高。此过程中,学生自主能动性大幅度增加,可以灵活地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加以延伸思考,临床逻辑思维更加系统化。同时学生在课堂结束后互动性增加,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意见并积极参与讨论,也说明学生对课上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并查阅了相关临床资料或文献报道等,带着问题上课,便是将自己化作课堂的主人公,积极思考,切磋“临床技艺”,使得大家在疫情期间即使在家只能通过网络参与学习,也可以有处在临床科室面对临床病症的真实感觉。实践表明“互联网+”背景下基于MOOC资源结合微课学习形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教学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在临床教学中充分利用MOOC资源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