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并发低血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陈奕鸣 陈静 尹忠诚

引用本文:
Citation:

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并发低血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 陈奕鸣(1995-),男,医师
    通讯作者: 尹忠诚, 1778956554@qq.com
  •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SBK201504300

  • 中图分类号: R459.5; R544.2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hypotens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YIN Zhong-cheng, 1778956554@qq.com
  • CLC number: R459.5; R544.2

  •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病人127例临床资料,按照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压发生将病人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2组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127例病人中发生低血压67例(52.75%);127例病人共透析8 255例次,发生低血压1 125例次(13.63%)。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病人体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超滤量和超滤量/体质量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均为影响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低血压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是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老年病人和超滤量高的病人,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 表 1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病人相关指标比较(x±s)

    分组 n 年龄/岁 体质量/kg 超滤量/mL 超滤量/
    体质量比值>4%
    左心室射血分数/%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 血清总蛋白/(g/L)
    未发生组 60 49.33±16.57 59.22±12.39 1 706.35±860.26 42(70.00) 57.31±13.37 28.35±6.24 90.25±21.34 32.29±5.32 60.25±10.94
    发生组 67 56.92±17.31 63.31±14.29 2 326.55±969.37 18(26.87) 59.25±12.41 30.42±7.91 95.99±25.43 33.42±5.17 63.33±8.42
    t 2.52 1.71 3.79 23.63* 0.85 1.62 1.37 1.21 1.76
    P < 0.05 >0.05 < 0.01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变量 B SE Waldχ2 P OR(95%CI)
    年龄/岁 0.805 0.205 4.933 < 0.01 2.24(1.28~3.91)
    超滤量/mL 1.871 0.412 35.417 < 0.01 6.49(3.52~11.97)
    超滤量/体质量比值 0.539 0.238 20.489 < 0.01 5.58(2.89~10.08)
    下载: 导出CSV
  • [1] 郭宝茹, 何欢, 高莹.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 西部中医药, 2016, 29(8): 141. doi: 10.3969/j.issn.1004-6852.2016.08.052
    [2] 孙月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吉林医学, 2012, 33(3): 636. doi: 10.3969/j.issn.1004-0412.2012.03.170
    [3] 谢庆磊.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预防[D]. 南京: 东南大学, 2018.
    [4] 赵青艺, 杨洪杰, 王颖, 等.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与患者依从性相关性探讨[J]. 中国血液净化, 2008, 7(6): 34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08.06.018
    [5] 王欣, 曹艳佩, 杨晓莉, 等. 血液透析患者频发性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8): 599.
    [6] 余金波, 邹建洲, 刘中华,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 2012, 11(4): 189.
    [7] 栗萍, 栾森, 肖英. CRRT对低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 18(11): 33.
    [8] 张晓英, 卢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 2013, 11(3): 12. doi: 10.3969/j.issn.1671-8283.2013.03.004
    [9] 王博, 魏芳, 孙桂江,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29): 52.
    [10] 吴姝焜, 杨鸿玲, 王芳, 等. 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1): 111.
    [11] KIM SY, HONG YA, YOON HE, et al. Vascular calcification and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clinical relevance and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 Int J Cardiol, 2016, 217: 156. doi: 10.1016/j.ijcard.2016.04.183
    [12] 徐静, 程叙扬, 金其庄,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关系[J]. 中国血液净化, 2011, 10(11): 59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1.11.005
    [13] MCINTYRE CW, SALERNO F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J].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8, 13(3): CJN. 11131017.
    [14] 王正康, 刘丽, 周莉, 等.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 华西医学, 2015, 30(12): 2212.
    [15] 张园, 陈晓岚, 范亚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浆渗透压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关系[J]. 江苏医药, 2018, 44(1): 58.
    [16] 郑昌志, 王娟, 齐向明,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53(6): 137.
  • [1] 刘华 . 不同透析模式对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0): 1370-13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0.036
    [2] 罗春红 . 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30-113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49
    [3] 李虹常保超张玮刘丽 . 血液透析中进食时间对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 1577-1579.
    [4] 孙燕谢先丰王棣馨郑思媛曹慧灵谢科宇 . 右美托咪定减轻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引起低血压100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 52-55,5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1.017
    [5] 施小俊陈天浩万华崇晓凤 . 小剂量骨化三醇联合碳酸司维拉姆对血液透析病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4): 482-48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4.015
    [6] 张晓元 .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现象分析及防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2): 163-164.
    [7] 周才芳周俊曾庆义 . 不同蛋白量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情况及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7): 858-8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7.005
    [8] 房振宇刘永梅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中血压变异性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2): 1652-16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2.025
    [9] 陈忠辉何静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相关因素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9): 1207-12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9.028
    [10] 刁秀竹陈薇 .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防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3): 273-275.
    [11] 毛诗海程训民杨松葛玲崔杰西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3): 292-293.
    [12] 骆玉乔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17例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35-1137.
    [13] 李斌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67-969.
    [14] 何丽芳甘香杨莺卿刘美全 .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的质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620-1622,1630.
    [15] 王亚楠姜亚芳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抑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977-9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36
    [16] 肖祥马荣周萍马欣王少清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预后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888-8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12
    [17] 翟从芳尹建华陈颖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 120-1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1.031
    [18] 童立鹤徐少峰程志荣周彧冉唐超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81-78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22
    [19] 庞丹莉惠文焕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益处发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1): 122-1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1.030
    [20] 王传霞王家家王婷婷张丽马兴好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7): 880-8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7.009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16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9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3-03
  • 录用日期:  2021-02-02
  • 刊出日期:  2022-03-15

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并发低血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通讯作者: 尹忠诚, 1778956554@qq.com
    作者简介: 陈奕鸣(1995-),男,医师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肾脏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SBK201504300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病人127例临床资料,按照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压发生将病人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2组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127例病人中发生低血压67例(52.75%);127例病人共透析8 255例次,发生低血压1 125例次(13.63%)。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病人体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超滤量和超滤量/体质量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均为影响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低血压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是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老年病人和超滤量高的病人,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English Abstract

  • 慢性肾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从而导致的以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对病人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研究[2]显示, 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因此,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形式已经相当严峻[3]。目前终末期肾脏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仅靠肾移植及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肾移植还存在肾源紧缺及治疗成本高等难题,因此,血液透析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血液透析病人近34万,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4]。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其原理为把病人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通过透析器,以弥散或对流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流,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以维持电解质平衡。目前血液透析已被临床广泛运用,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仍高居不下。透析中低血压是造成血液透析病人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透析过程中血容量下降造成的心血管血流动力以及神经内分泌控制不平衡所导致的,与多种因素相关[5]。本研究对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报道。

    •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病人共127例,其中男67例,女60例;年龄19~77岁;合并脑卒中4例,糖尿病37例,冠心病30例;血液透析时间12~56个月;血管内瘘96例;疾病类型:慢性肾炎59例,糖尿病肾病32例,高血压病肾病17例,多囊肾11例,其他8例。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根据有无低血压发生将病人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判断标准: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或平均动脉压 < 100 mmHg。

      纳入标准:(1)均为终末期肾病病人,有维持血液透析的适应证,需要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2)所有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前血压均在正常低值以上(即病人上肢动脉血压高于90/60 mmHg);(3)病人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由于溶血、空气栓塞、过敏等引起的低血压;(2)合并精神、神经类疾病或存在明显家族精神病史病人,认知沟通功能障碍者;(3)合并除肾脏、心脏外的其他重要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合并肿瘤者;(4)中途退出本研究或对研究依从性差者。

    • 所有病人均规律接受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透析时间4 h。采用聚砜膜透析器,膜面积1.5~1.8 mm2。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钾离子浓度2.0~3.0 mmol/L,钠离子浓度135~145 mmol/L,钙离子浓度1.5 mmol/L;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中血流量200~300 mL/min。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 病人在透析过程中,若测收缩压低于90 mmHg且伴有心慌、出汗、恶心呕吐或意识丧失者,应立刻对病人做紧急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停止超滤,检查病人置管处有无局部渗血、穿刺点有无穿刺针脱落等情况;(2)病人立刻采用平卧位,摇平床头;(3)马上补充20 mL 50%葡萄糖溶液或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若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病人血压好转,则可恢复超滤,并密切关注病人的变化;若血压无明显变化,则继续扩容、减缓血流速度治疗,同时找出造成低血压的原因,积极处理;若血压无明显转变,则可药物升压,停止血液透析治疗。

    • 记录病人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情况,记录所有病人透析治疗例次。血压测量采用心电监护仪,病人平卧5 min后开始测量,测量无血管内瘘的上肢。分析造成透析低血压的影响因素,收集归纳可能造成病人透析低血压的资料。

    •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 本组127例病人,透析中发生低血压67例,未发生低血压60例,发生率为52.75%。127例病人共透析8 255例次,发生低血压1 125例次,发生率为13.63%。

    • 2组病人体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组年龄、超滤量和超滤量/体质量比值>4%比例均低于发生组(P < 0.05~P < 0.01)(见表 1)。

      分组 n 年龄/岁 体质量/kg 超滤量/mL 超滤量/
      体质量比值>4%
      左心室射血分数/%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 血清总蛋白/(g/L)
      未发生组 60 49.33±16.57 59.22±12.39 1 706.35±860.26 42(70.00) 57.31±13.37 28.35±6.24 90.25±21.34 32.29±5.32 60.25±10.94
      发生组 67 56.92±17.31 63.31±14.29 2 326.55±969.37 18(26.87) 59.25±12.41 30.42±7.91 95.99±25.43 33.42±5.17 63.33±8.42
      t 2.52 1.71 3.79 23.63* 0.85 1.62 1.37 1.21 1.76
      P < 0.05 >0.05 < 0.01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示χ2

      表 1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病人相关指标比较(x±s)

    • 以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低血压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作为自变量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滤量、超滤量/体质量比值均为影响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见表 2)。

      变量 B SE Waldχ2 P OR(95%CI)
      年龄/岁 0.805 0.205 4.933 < 0.01 2.24(1.28~3.91)
      超滤量/mL 1.871 0.412 35.417 < 0.01 6.49(3.52~11.97)
      超滤量/体质量比值 0.539 0.238 20.489 < 0.01 5.58(2.89~10.08)

      表 2  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前世界医疗水平还无法根治终末期肾脏疾病,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有效治疗方式,但肾移植合适并配型成功的肾源相当难找到,且手术费用昂贵,一般病人家庭难以承受。故而大多病人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维持血液透析的大致流程为将机体血液引流至体外,通过弥散以及物质交换的方式清除机体代谢废物,从而保持机体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6]。虽然透析技术日趋完善,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仍高居不下[7]。相关数据[8]显示,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17%~56%。且有文献[9]表明,透析中低血压是造成血液透析病人高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本研究中127例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低血压发生率为52.75%。而国外有关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研究[10]显示,收缩压下降以及舒张压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63.80%和71.20%。这表明在维持血液透析病人中,血压下降属于普遍现象。尽管临床中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血压下降若无明显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在血液透析实际过程中,病人一旦血压下降需要密切监测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低血压。且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血压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容易在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年龄增加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并发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既往研究[12]结果一致。此外,并发低血压原因还可能与超滤量有关,在血液透析中,随着透析时间的增长,超滤量也随之增长,低血压的发生率随之增高。低血压发生时,停止超滤或注射0.9%氯化钠溶液等处理,绝大多数病人的血压会回升。血压不能回升的病人则需要结束透析并运用药物回升病人血压,同时积极寻找造成低血压的原因并进行处理。此外,国内外研究[13-14]证实,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常发生在血液透析开始后3~4 h,并以较高的发生率维持到血液透析结束。因而在这个时间段应更加注意病人血压下降以及心率加快等情况,加强监测,有助于早发现早处理。

      本研究对可能造成维持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超滤量/体质量是造成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每一次的平均脱水量大致为体质量的3%~5%,而循环血容量通过血浆再充盈使大部分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保持血压平稳[15]。但病人的单次透析超滤量过大,超出了病人的血浆再充盈率,会直接导致病人出现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从而出现低血压。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发生低血压病人的超滤量明显高于未发生低血压病人。因此,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高超滤量/体质量者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此外,既往研究[16]表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与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有关。而在本研究中未发现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等因素有关。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选取样本量不足有关,同时样本中病人平均透析时间不长,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