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食管胃颈部侧侧T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孙荣贵 姬德宇 陆方 付其贵 吴志勇

引用本文:
Citation:

食管胃颈部侧侧T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通讯作者: 吴志勇, 465624704@qq.com
  • 基金项目:

    安徽省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521

  • 中图分类号: R735.1

Application of esophagogastric side-to-side T-type anastomosis in combined thoraco-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Zhi-yong, 465624704@qq.com
  • CLC number: R735.1

  •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T型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病人66例,根据病人颈部吻合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管状吻合。比较2组病人术中颈部吻合时间、出血量及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及食管胃反流情况。 结果 围手术期内2组病人无死亡。观察组病人吻合时间和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胃食管颈部侧侧T型吻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表 1  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n)

    分组 n 年龄/岁 肿瘤部位 TNM分期
    上段 中段 Ⅰ期 Ⅱ期 Ⅲ期
    观察组 30 20 10 62.82±8.30 6 24 4 22 4
    对照组 36 22 14 62.09±8.26 8 28 6 25 5
    χ2 0.22 0.36* 0.05 0.16
    P >0.05 >0.05 >0.05 >0.05
    *示t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病人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n;百分率(%)]

    分组 n 术中出血量/mL 吻合时间/min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食管胃反流
    观察组 30 238.66±60.68 16.2±2.4 2(6.67) 2(6.67) 5(16.67)
    对照组 36 240.12±61.36 27.4±1.5 3(8.33) 16(38.09) 6(16.67)
    χ2 0.10* 23.12* 0.05 9.95 0.00
    P >0.05 < 0.01 >0.05 < 0.01 >0.05
    *示t
    下载: 导出CSV
  • [1] 乔友林. 食管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J]. 中国肿瘤临床, 2016, 43(12): 50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551
    [2] AJANI JA, D′AMICO TA, BENTREM DJ, et al. Esophageal an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ncers, version 2.2019,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9, 17(7): 855. doi: 10.6004/jnccn.2019.0033
    [3] 腾飞, 蔡华荣, 尹哲, 等. 食管-胃颈部吻合方法的对比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 18(3): 197. doi: 10.3969/j.issn.1009-6604.2018.03.002
    [4] SON SY, CUI LH, SHIN HJ, et al. Modified overlap method using knotless barbed sutures (MOBS) for intracorporeal esophagojejunostomy after totally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J]. Surg Endosc, 2017, 31(6): 2697. doi: 10.1007/s00464-016-5269-z
    [5] MA H, WANG J, XI Q, et al. Andysis of endoscopy intervention in postesophagectomy anastomotic leak: a retrospective study[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9, 67(7): 597. doi: 10.1055/s-0038-1667320
    [6] 吕明闯, 庞彬, 朱立君, 等.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 安徽医学, 2017, 38(10): 1310. 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17.10.025
    [7] 廖慧娟, 陶一勤, 胡海峰.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临床效果比较[J]. 安徽医学, 2019, 40(3): 285. 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19.03.015
    [8] 刘国华. 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4): 2565.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41
    [9] BACKEMAR L, WIKMAN A, DJARV T, et al. Co-morbidity after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and recovery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 Br J Surg, 2016, 103(12): 1665. doi: 10.1002/bjs.10248
    [10] 刘伟超. 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3): 455.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0341
    [11] 余景全.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采取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临床观察[J]. 临床研究, 2017, 25(3): 138.
    [12] 沈凯, 吴松, 黄斌, 等. 三角吻合术在食管胃颈部消化道重建中的疗效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36(9): 3589.
    [13] 周晓, 吴君旭, 曹炜, 等.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的效果及对病人营养水平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 494.
    [14] 袁勇, 陈龙奇. 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吻合技术的选择及疗效评价[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7, 16(5): 454. doi: 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7.05.004
    [15] 王新桥, 刘晓琳, 武云鹏. 颈部三角吻合术和侧侧吻合术在全腔镜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比较[J].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9, 6(3): 166.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9.03.06
    [16] 王新桥, 刘晓琳, 武云鹏, 等. 颈部三角吻合术和侧侧吻合术在全腔镜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比较[J/CD].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9, 6(3): 166.
    [17] 周勇超, 李红胜. 管状胃与食管在颈部分层吻合法对食管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20, 28(3): 29. doi: 10.3969/j.issn.1672-5972.2020.03.007
  • [1] 李小军宋超刘戈刘学刚王祖义刘以尧 . 食管癌切除管状吻合器消化道重建392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44-945.
    [2] 朱道明乔月华郭方霞 . 内镜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7): 616-616.
    [3] 孙仲涛肖民 . 机械吻合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310-311.
    [4] 蒋朋朋王兴邦霍前伦 .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McKeown术式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9): 1229-12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9.019
    [5] 杭红亮张全进程辉周谦让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治疗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9): 919-920.
    [6] 刘桂梅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545-1547.
    [7] 罗凤兰赵秀荣衡婧谭旭 . 两种吻合术式对进展期Siewert Ⅱ型AEG病人术后胃排空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5): 619-6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5.015
    [8] 张雪梅程辉 . 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术对食管癌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7): 919-9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7.026
    [9] 郭伟张明亮刘先富陈晨 . 管状胃重建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41-943.
    [10] 贲晨赵伟黄克诚 . 经右胸食管癌切除术配合管状胃成形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39(7): 938-9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7.037
    [11] 黄琨胡涛高琦 . 改良非切割型管状胃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9): 1243-12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7
    [12] 李伊敏程树红张世豪 . IPCL分类对食管早期肿瘤诊断价值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6): 742-7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6.012
    [13] 于东红周蕾郭冰沁承泽农王萍 . MMP-2、Ki6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增殖、转移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383-385.
    [14] 张万高雷金生张玉梅 . 晚期食管癌食管内支架置入、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90-292.
    [15] 周慧赟张素琴王磊张雪琴袁牧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或食管气管瘘的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742-17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47
    [16] 李化龙黄关宏王忠明 . 食管癌的标志物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1071-1073.
    [17] 刘艳平彭开桂李多杰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治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90-1392.
    [18] 张凡彭钧李波凌 . p2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鳞状上皮良性增生性病变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372-373,376.
    [19] 植永宁 . 腹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径路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5): 544-545.
    [20] 丁伯应杨小龙卢林明 . 转录调节因子Ets-1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48-50.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43
  • HTML全文浏览量:  1092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3-21
  • 录用日期:  2020-11-21
  • 刊出日期:  2022-05-15

食管胃颈部侧侧T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通讯作者: 吴志勇, 465624704@qq.com
  •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239400
基金项目:  安徽省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521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T型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病人66例,根据病人颈部吻合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管状吻合。比较2组病人术中颈部吻合时间、出血量及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及食管胃反流情况。 结果 围手术期内2组病人无死亡。观察组病人吻合时间和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胃食管颈部侧侧T型吻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English Abstract

  • 食管癌是一种胸外科常见的恶性消化系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且流行病学伴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发病率约为23.9/10万,占全球食管癌的1/2,且近几年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1]。现阶段我国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但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目前仍为治疗的最有效方法[2]。食管微创外科技术也在数十年间不断发展,电视胸、腹腔镜系统的不断完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手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术式[3]

    任何食管癌手术均需进行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常见临床问题,一旦发生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近年来因微创手术的普及,虽然食管癌手术病人行术中颈部吻合的比例日渐提高,但相比胸内吻合,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依然较高,可达10%~30%[5]。但颈部吻合有利于腔镜操作并符合肿瘤根治原则,有助于病人术后恢复及延长生存期[6]。随着对食管癌认识的逐渐加深,颈部吻合技术也从食管-胃手工分层吻合、管状吻合器机械吻合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吻合方式: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食管胃颈部T型侧侧吻合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与传统的管状吻合方式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作报道。

    •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入住我院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病人66例,其中女24例,男42例;年龄49~7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管状吻合。所有病人均进行胸腹部增强CT扫描、消化道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定病理结果及术前分期。纳入标准[7]:(1)胃镜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2)病变位置为胸中、上段食管;(3)术前病理分期低于Ⅲ期;(4)有完整的随访资料。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呼吸、循环系统疾病者;(2)合并有其他部位肿瘤疾病者;(3)Ⅲ期以上病人;(4)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本研究均征得家属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对病人进行术前评估,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可耐受手术。进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使用胸腔镜游离食管并清扫相应淋巴结,腹腔镜游离胃,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切口游离出颈段食管,并对病人的左颈部淋巴结进行清扫,于颈部离断食管并做腹部正中切口将胃牵出行管状胃制作,最后将管胃由左侧颈部牵出,于左侧颈部行食管-胃吻合。

    • 采用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方式,先行离断胸段食管,后将食管后壁与胃后壁间断缝合进行加固,把24 mm的管状吻合器钉砧置入离断的胸部食管内,于管状胃的顶部开口,置入吻合器。吻合完成后对食管的吻合壁仔细检查,必要时进行间断缝合使其牢固,将吻合口放入食管床内[8]

    • 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颈部先行离断胸段食管,在管状胃的后壁切开所有切层开窗,使用60 mm的直线切割缝合器逐层缝合,牵引两侧钉角,对吻合口前壁进行吻合,吻合口最后形成T字形。吻合初步完成后仔细检查并对前壁间断缝合和包埋,将吻合口置入食管床内[8]

    • 术后病人均留置胃肠减压及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常规预防感染、抑制胃酸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2天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粉剂)500~1 000 mL行肠内营养,此后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用量同时逐渐停用静脉营养。补充钾、纳等电解质,定期监测,避免电解质紊乱。定期伤口清洁换药,观察颈部伤口及纵隔引流管情况,术后1周复查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及胃肠道排空情况。若无明显吻合口瘘、狭窄及胃肠道排空障碍,则调整经口进食(流食、半流食到普食)并逐步拔除各引流管(纵隔引流管、胸引管、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所有病人均完成术后随访,观察期内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到门诊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术后半年门诊复查电子胃镜。

    • 观察2组术中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及术后6个月食管胃反流发生情况。颈部吻合口瘘评定标准:(1)颈部切口红肿或渗液增多,渗液呈淡咖啡色消化液样并伴有臭味;(2)颈部切口有肠内营养液、食物残渣或气体溢出;(3)消化道造影检查明确发现有造影剂经吻合口渗漏。吻合口狭窄评定标准:随访病人手术后半年内胃镜检查情况,如胃镜下显示吻合口直径 < 10 mm,并有进食困难或梗噎感,可临床上诊断为吻合口狭窄。食管胃反流评定标准:(1)病人出现呃逆、反酸、烧心等症状;(2)半年内胃镜检查显示存在食管反流;(3)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造影剂反流情况。

    •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 2组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围手术期内2组病人无死亡。观察组病人吻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分组 n 年龄/岁 肿瘤部位 TNM分期
      上段 中段 Ⅰ期 Ⅱ期 Ⅲ期
      观察组 30 20 10 62.82±8.30 6 24 4 22 4
      对照组 36 22 14 62.09±8.26 8 28 6 25 5
      χ2 0.22 0.36* 0.05 0.16
      P >0.05 >0.05 >0.05 >0.05
      *示t

      表 1  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n)

      分组 n 术中出血量/mL 吻合时间/min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食管胃反流
      观察组 30 238.66±60.68 16.2±2.4 2(6.67) 2(6.67) 5(16.67)
      对照组 36 240.12±61.36 27.4±1.5 3(8.33) 16(38.09) 6(16.67)
      χ2 0.10* 23.12* 0.05 9.95 0.00
      P >0.05 < 0.01 >0.05 < 0.01 >0.05
      *示t

      表 2  2组病人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n;百分率(%)]

    • 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致残及致死率较高。目前治疗方法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根治手术的前提下,食管癌术后短期的预后效果往往取决于吻合口是否发生并发症,其术后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早期吻合口瘘、晚期良性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尤其再次出现吞咽困难及频繁反流时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的生活量[9]。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病人因手术应激创伤和心肺原因导致的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仍和开放手术相差无几。故有效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目前国内外研究食管癌的热点和难点。

      食管癌手术均需行消化道重建,其吻合口可选择在胸内或者颈部,目前已知的是胸内吻合一旦出现吻合口并发症其造成的后果及处理难度明显高于颈部吻合,因此目前颈部吻合的比例逐渐增多,已成为主流术式。颈部吻合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类:(1)全器械吻合:圆形吻合器、直线切割缝合器吻合;(2)单纯手工吻合:全层、分层、套入式、隧道式、置入式等;(3)半机械半手工吻合:后壁直线切割缝合器吻合结合前壁手工吻合。各种术式均有优缺点,其中传统的手工吻合对于主刀者的吻合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其可能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因此,对于大多数的术者而言,机械吻合的方式更为安全、有效。

      食管胃吻合口对合的方式又可以分为:端端、端侧以及侧侧吻合,每种对合方式又各有优劣。端端吻合相较于端侧、侧侧吻合,对于所需食管、胃的长度要求较少,可以降低吻合口的张力,同时不会留下血供较差的胃残端,因此胃残端缺血坏死导致残胃瘘的风险降低,但其吻合口的血供相对较差,仍存在吻合口瘘的风险。同时多项研究[8, 11-14]表明,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概率明显高于端侧和侧侧吻合,端侧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更低,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却较高。而侧侧吻合既可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又不增加吻合口瘘的风险[15]

      本研究通过胸腹腔镜联合食管中上段癌手术中2种不同的吻合方式:食管胃颈部T型机械侧侧吻合、食管胃颈部管状机械端端吻合的比较,评估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术中吻合时间明显缩短,采用食管胃颈部T型侧侧吻合在颈部的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较管状吻合的操作更为简便,操作步骤也较管状吻合明显减少,与王新桥等[16]颈部三角吻合相比步骤更为简便,可有效地缩短手术过程中吻合口的吻合时间,从而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加速病人的快速康复。观察组病人术后半年内的食管胃吻合口处狭窄发生率明显减少,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并未增加吻合口瘘的风险,与前述文献报道的结论相符。同时比较食管癌术后远期并发症,观察组胃食管吻合口反流的发生率并未增加,说明病人食管癌术后病人胃食管反流的程度和手术过程及术后吻合口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有学者[17]研究表明,管状胃的制作决定了胃食管反流的严重程度,将部分胃小弯切除后,会降低胃黏膜泌酸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吻合口溃疡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然而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胃颈部侧侧T型吻合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管状吻合器吻合相比颈部T型侧侧吻合要求食管及胃残端需要预留延长,因此对于食管癌病人中肿瘤位置较高的病人应慎重选择其吻合方式,必须在保证切缘阴性的条件前提下才可以选择实施,同时保留食管较长也存在食管侧血供下降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的手术中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侧侧吻合较管状吻合器吻合能明显缩短手术过程中食管胃吻合口的吻合时间,间接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对手术者的临床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但不增加围手术期手术吻合口瘘和术后食管胃反流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