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研究

任遥娟 马亮亮 汪艳红 陈琴

引用本文:
Citation: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简介: 任遥娟(1984-),女,副主任护师
  • 基金项目:

    安徽省宣城市卫生科研项目 XCWJ2022054

  • 中图分类号: R737.33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 utility valu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CLC number: R737.33

  • 摘要: 目的测量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健康效用值,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该群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 采用五维健康量表(EQ-5D-5L)测量病人健康效用值, 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的健康效用值在(-0.39, 1), 平均值为(0.88±0.14), 在5个维度中, 有问题例数为: 行动能力14例(11.20%), 日常活动21例(16.80%), 自我照顾27例(21.60%), 焦虑或沮丧80例(64.00%), 疼痛或不适55例(44.00%)。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在职情况、病程、疾病不确定感分组、一般自我效能分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健康效应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Tobit回归模型显示年龄、病程、疾病不确定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是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应多关注更年期、新确诊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的心理状况, 通过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 提高其自我效能, 从而提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 表 1  EQ-5D-5L量表中国人群效用值积分体系

    维度 没有问题 有轻度问题 有中度问题 有重度问题 有极重度问题
    MO 0 0.066 0.158 0.287 0.345
    UA 0 0.045 0.107 0.194 0.233
    SC 0 0.048 0.116 0.211 0.253
    AD 0 0.049 0.118 0.215 0.258
    PD 0 0.058 0.138 0.251 0.30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CIN病人基于EQ-5D-5L量表分布现状[n;百分率(%)]

    维度 没有问题 有轻度问题 有中度问题 有重度问题 有极重度问题
    MO 11(88.80) 8(6.40) 3(2.40) 2(1.60) 1(0.08)
    UA 104(8.32) 12(9.60) 3(2.40) 4(3.20) 2(1.60)
    SC 98(78.40) 15(12.00) 5(4.00) 4(3.20) 3(2.40)
    AD 45(36.00) 48(38.40) 15(12.00) 10(8.00) 7(5.60)
    PD 70(56.00) 34(27.20) 10(8.00) 8(6.40) 3(2.4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CIN病人健康效用值的单因素分析(x±s)

    变量 n 健康效用值 F P MS组内
    年龄/岁
       < 45 62 0.95±0.16
      45~55 46 0.82±0.17* 8.86 < 0.01 0.025
      >55 17 0.87±0.13
    学历
      小学及以下 24 0.86±0.17
      中学 68 0.87±0.13 1.11 >0.05 0.021
      大专及以上 33 0.91±0.15
    婚姻状况
      已婚 98 0.92±0.19 2.54# < 0.05
      未婚/离婚/丧偶 27 0.84±0.13
    是否在职
      在职 93 0.93±0.11 4.33 < 0.01
      退休/无业 32 0.83±0.12
    BMI/(kg/m2)
       < 18.5 16 0.89±0.18
      18.5~24.0 69 0.91±0.16 2.36 >0.05 0.026
      >24.0 40 0.84±0.16
    病程/月
      ≤1 70 0.81±0.16 3.72# < 0.01
      >1 55 0.95±0.24
    CIN分级
      Ⅰ级 47 0.90±0.14
      Ⅱ级 42 0.88±0.13 0.49 >0.05 0.020
      Ⅲ级 29 0.86±0.16
      不可分级 7 0.88±0.14
    是否生育
      是 105 0.90±0.18 0.92 >0.05
      否 20 0.86±0.17
    MUIS
      较低组 23 0.93±0.17
      中等组 74 0.88±0.12 3.50 < 0.05 0.018
      较高组 28 0.83±0.14*
    GSGE
      较低组 32 0.83±0.18
      中等组 68 0.87±0.14 3.76 < 0.05 0.023
      较高组 25 0.94±0.14*
    q检验:与 < 45岁、较低组比较*P < 0.05;#示t′值, △示t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基于Tobit模型的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分析

    变量 B SE t P 95%CI
    年龄(以 < 45岁为参照)
      45~55岁 -0.07 0.022 3.05 < 0.01 -0.011~-0.021
      ≥55岁 -0.03 0.015 1.87 >0.05 -0.056~0.001
    婚姻(以已婚为对照)
      未婚/离婚/丧偶 -0.01 0.014 0.73 >0.05 -0.025~0.014
    是否在职(以在职为对照)
      退休/无业 -0.04 0.018 1.98 >0.05 -0.034~0.024
    病程(以≤1个月为对照)
      >1个月 0.05 0.019 2.51 < 0.05 0.021~0.093
    MUIS(以较低组为对照)
      中等组 -0.02 0.012 1.77 >0.05 -0.001~0.049
      较高组 -0.06 0.023 3.12 < 0.01 -0.123~-0.012
    GSGE(以较低组为对照)
      中等组 0.03 0.011 1.89 >0.05 -0.034~0.025
      较高组 0.07 0.025 3.45 < 0.01 0.052~0.104
    下载: 导出CSV
  • [1] 邱笑飞, 林敏, 姚招男, 等.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变化情况[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7): 1597.
    [2] 郑云, 李允利, 贾乐, 等. 不同人乳头瘤状病毒亚型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 28(5): 561.
    [3] 申鑫鑫, 豆贝贝, 滑天, 等. 高危型HPV16感染阴道灌洗液中TNF-α及IL-12和IL-10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相关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 31(9): 1419.
    [4] 谭丁及, 尹洪莉, 朱锐, 等.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8): 118.
    [5] USYK M, ZOLNIK CP, CASTLE PE, et al. Cervicovaginal microbiome and natural history of HPV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J]. PLoS Pathog, 2020, 16(3): e1008376.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8376
    [6] TAINIO K, ATHANASIOU A, TIKKINEN KAO, et al. Clinical course of untreate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under active surveillanc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J, 2018, 360: k499.
    [7] ALDER S, MEGYESSI D, SUNDSTRÖM K, et al. Incomplete excision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s a predictor of the risk of recurrent disease-a 16-year follow-up study[J]. Am J Obstet Gynecol, 2020, 222(2): 172. e1. doi: 10.1016/j.ajog.2019.08.042
    [8] ZHUANG H, HONG S, ZHENG L, et al. Effects of cervical conisation on pregnancy outcome: a meta-analysis[J]. J Obstet Gynaecol, 2019, 39(1): 74. doi: 10.1080/01443615.2018.1463206
    [9] 杨名洁, 黄群, 熊娜群, 等.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特异性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18): 2404.
    [10] 匡国芳, 秦冬岩, 吕世慧, 等. 自我效能感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作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21, 21(7): 457.
    [11] TORRANCE GW. Utility approach to measur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 J Chronic Dis, 1987, 40(6): 593.
    [12] 叶增杰, 佘颖, 梁木子, 等. 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重新修订及其在中国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9): 1091.
    [13] 王才康, 胡中锋, 刘勇.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应用心理学, 2001(1): 37.
    [14] LUO N, LIU G, LI M, et al. Estimating an EQ-5D-5L Value Set for China[J]. Value Health, 2017, 20(4): 662.
    [15] 胡海燕, 谌卫, 贾猛, 等. 中文版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 13(8): 690.
    [16] 杨玉丽, 胡欣, 杨萍, 等. 基于Tobit模型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2, 23(10): 760.
    [17] 叶国柳, 王才智, 杨康等.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6): 722.
    [18] 张眉, 曾茂, 赵鹏山, 等.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筛查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生命质量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 34(20): 4626.
    [19] 张艳, 向兵.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手术后疾病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5(1): 117.
    [20] 杨玲, 俞群, 王秋萍.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性[J]. 护理研究, 2022, 36(11): 2027.
    [21] 匡国芳, 秦冬岩, 吕世慧, 等. 自我效能感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间的中介作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21, 21(7): 457.
  • [1] 汪苗王维利肖国华 .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51-354.
    [2] 叶国柳王才智杨康李曼王梦格 .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6): 722-72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6.005
    [3] 朱亭亭陈茂杰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负性心理的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710-17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36
    [4] 张欣宇许华山 .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3): 360-362.
    [5] 施彩虹段晓侠陈玲玲董长兰王文娟 .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91-1292,1295.
    [6] 卢珍 .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人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2): 230-2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2.022
    [7] 李文艺陈琍琍 . 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切除术前行宫颈环切术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11-1213.
    [8] 史红赵文霞方士华于晓雯刘雪梅佴科军 . 水通道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14-316,3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11
    [9] 周晓娟张理想詹玲尹丹丹 . 心房颤动病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876-8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09
    [10] 赵龙杨秀木 . 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志愿动机的关系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9): 1263-12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9.034
    [11] 杨宝义马士崟徐淑秀谢虹杨从艳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其看护需求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578-15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39
    [12] 王立群 .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54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83-985.
    [13] 陈燕 .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83例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7): 813-815.
    [14] 郭祥瑞李玉芝王蓓蓓 .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切术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1): 1447-1449,145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1.015
    [15] 钟辉刘锦钰龙璐雯 . 人乳头状瘤病毒和EB病毒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7): 765-768.
    [16] 周毅惠马少平凌利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处理及预后.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925-926.
    [17] 李群唐兆前郭苏阳 . 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Ⅰa1期子宫颈癌99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25-28.
    [18] 黄欢欧阳怡 .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2): 1696-17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2.040
    [19] 万俊余宁珠崔满华 . p16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3): 220-222.
    [20] 郑贤芳 .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02-604.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7
  • HTML全文浏览量:  122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3-10
  • 录用日期:  2023-07-19
  • 刊出日期:  2023-08-15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简介: 任遥娟(1984-),女,副主任护师
  • 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 妇科, 242000
基金项目:  安徽省宣城市卫生科研项目 XCWJ2022054

摘要: 目的测量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健康效用值,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该群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 采用五维健康量表(EQ-5D-5L)测量病人健康效用值, 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的健康效用值在(-0.39, 1), 平均值为(0.88±0.14), 在5个维度中, 有问题例数为: 行动能力14例(11.20%), 日常活动21例(16.80%), 自我照顾27例(21.60%), 焦虑或沮丧80例(64.00%), 疼痛或不适55例(44.00%)。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在职情况、病程、疾病不确定感分组、一般自我效能分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健康效应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Tobit回归模型显示年龄、病程、疾病不确定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是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应多关注更年期、新确诊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人的心理状况, 通过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 提高其自我效能, 从而提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English Abstract

  •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属于癌前病变[1],可发展为宫颈癌。CIN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不同HPV亚型感染有关,HPV16为高级别CIN常见感染亚型[2-3],通过对CIN病人和宫颈癌病人的阴道微生态的特点研究[4]发现,二者均处于微生态失调状态,国外学者一项前瞻性纵向研究[5]也表明,宫颈阴道微生物组的特征与HPV进展相关,会导致CIN2+更高级别的发生。研究[6]显示在 < 30岁的女性人群中,多数CIN2级病变者,可自然消退,但也有少部分会向高级别进展。可见CIN在机体某种状态下是可逆的,因此对CIN病人进行早期筛查、诊断、监测和治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研究[7]显示约2/3的CIN病人在未完全切除宫颈病变组织后发生高级别CIN的风险增加,在一项Meta分析[8]中显示宫颈锥形切除术增加了早产、胎膜早破和低出生体质量的风险。因此在感知疾病和治疗过程中CIN病人存在特异性心理反应,如担心生育、性生活质量和发生癌变可能[9],容易形成疾病不确定感[10],降低自我效能,导致焦虑情绪的提升,影响CIN病人的治疗,降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通过科学测量并计算的健康效用值,量化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特点时间点的个体健康情况[11]。以往较少有对CIN病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故本研究旨在测量CIN病人健康效用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群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 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入住本院的125例被确诊为CIN的病人,年龄22~68岁,CIN级别:Ⅰ级47例、Ⅱ级42例、Ⅲ级29例,病理无分级7例。手术方式:宫颈LEEP术102例,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23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确诊为CIN;(2)认知正常,无相关精神疾病;(3)能配合调查研究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无法配合调查者;(2)资料不全者。本研究所调查病人均知情同意。

    •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收集病人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业情况、体质量指数(BMI)、病程、CIN分级、是否生育等。

    • MUIS由20个条目,分成3个维度:模糊、缺乏澄清、不可预测。每个条目由“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评分1~5分,总分20~100分,总分越高表明疾病不确定感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5, 重测信度系数为0.836,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根据MUIS的四分位数,将病人分为较低组(< P25)、中等组(P25~P75)、较高组(>P75)。

    • 采用由王才康汉化的GSGE对病人自我效能进行测量,反映个体在遭遇突发情况或者困难时的自信程度,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评分为1~4分,总分10~40分,分数越高,提示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具有很好的信效度。本研究根据GSGE的四分位数,将病人分为较低组(< P25)、中等组(P25~P75)、较高组(>P75)。

    • 采用中文版EQ-5D-5L量表测量CIN病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分为行动能力(MO)、日常活动(UA)、自我照顾(SC)、焦虑或沮丧(AD)、疼痛或不适(PD)5个维度,每个维度从“没有问题”到“有极重度问题”,现有效用值积分体系是根据我国人群特点开发而成,效应值计算公式=1-各维度转换后积分和,效用值范围在(-0.391, 1.000),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1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5]。其5个维度及可视各维度积分体系见表 1

      维度 没有问题 有轻度问题 有中度问题 有重度问题 有极重度问题
      MO 0 0.066 0.158 0.287 0.345
      UA 0 0.045 0.107 0.194 0.233
      SC 0 0.048 0.116 0.211 0.253
      AD 0 0.049 0.118 0.215 0.258
      PD 0 0.058 0.138 0.251 0.302

      表 1  EQ-5D-5L量表中国人群效用值积分体系

    • 单因素分析采用t(或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Tobit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 结果显示,125例CIN病人的健康效用值为(-0.39, 1),平均值为(0.88±0.14),在5个维度中,有问题(轻度问题+中度问题+中度问题+极重度问题)例数:MO 14例(11.20%),UA 21例(16.80%),SC 27例(21.60%),AD 80例(64.00%),PD 55例(44.00%)(见表 2)。

      维度 没有问题 有轻度问题 有中度问题 有重度问题 有极重度问题
      MO 11(88.80) 8(6.40) 3(2.40) 2(1.60) 1(0.08)
      UA 104(8.32) 12(9.60) 3(2.40) 4(3.20) 2(1.60)
      SC 98(78.40) 15(12.00) 5(4.00) 4(3.20) 3(2.40)
      AD 45(36.00) 48(38.40) 15(12.00) 10(8.00) 7(5.60)
      PD 70(56.00) 34(27.20) 10(8.00) 8(6.40) 3(2.40)

      表 2  CIN病人基于EQ-5D-5L量表分布现状[n;百分率(%)]

    •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是否在职、病程、MUIS分组、GSGE分组的CIN病人健康效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其中45~55岁组CIN病人健康效应值低于 <45岁组(P < 0.05),MUIS较低组高于MUIS较高组(P < 0.05),GSGE较低组低于GSGE较高组(P < 0.05)(见表 3)。

      变量 n 健康效用值 F P MS组内
      年龄/岁
         < 45 62 0.95±0.16
        45~55 46 0.82±0.17* 8.86 < 0.01 0.025
        >55 17 0.87±0.13
      学历
        小学及以下 24 0.86±0.17
        中学 68 0.87±0.13 1.11 >0.05 0.021
        大专及以上 33 0.91±0.15
      婚姻状况
        已婚 98 0.92±0.19 2.54# < 0.05
        未婚/离婚/丧偶 27 0.84±0.13
      是否在职
        在职 93 0.93±0.11 4.33 < 0.01
        退休/无业 32 0.83±0.12
      BMI/(kg/m2)
         < 18.5 16 0.89±0.18
        18.5~24.0 69 0.91±0.16 2.36 >0.05 0.026
        >24.0 40 0.84±0.16
      病程/月
        ≤1 70 0.81±0.16 3.72# < 0.01
        >1 55 0.95±0.24
      CIN分级
        Ⅰ级 47 0.90±0.14
        Ⅱ级 42 0.88±0.13 0.49 >0.05 0.020
        Ⅲ级 29 0.86±0.16
        不可分级 7 0.88±0.14
      是否生育
        是 105 0.90±0.18 0.92 >0.05
        否 20 0.86±0.17
      MUIS
        较低组 23 0.93±0.17
        中等组 74 0.88±0.12 3.50 < 0.05 0.018
        较高组 28 0.83±0.14*
      GSGE
        较低组 32 0.83±0.18
        中等组 68 0.87±0.14 3.76 < 0.05 0.023
        较高组 25 0.94±0.14*
      q检验:与 < 45岁、较低组比较*P < 0.05;#示t′值, △示t

      表 3  CIN病人健康效用值的单因素分析(x±s)

    •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纳入Tobit模型,结果显示年龄、病程、MUIS和GSGE是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与年龄 < 45岁组比较,45~55岁组效用值降低了0.07(B=-0.07,P < 0.01),与病程≤1个月组比较,>1个月组效用值升高了0.05(B=0.05,P < 0.05),与MUIS较低组比较,较高组效用值降低了0.06(B=-0.06,P < 0.01),与GSGE较低组比较,较高组效用值升高了0.07(B=0.07,P < 0.01)(见表 4)。

      变量 B SE t P 95%CI
      年龄(以 < 45岁为参照)
        45~55岁 -0.07 0.022 3.05 < 0.01 -0.011~-0.021
        ≥55岁 -0.03 0.015 1.87 >0.05 -0.056~0.001
      婚姻(以已婚为对照)
        未婚/离婚/丧偶 -0.01 0.014 0.73 >0.05 -0.025~0.014
      是否在职(以在职为对照)
        退休/无业 -0.04 0.018 1.98 >0.05 -0.034~0.024
      病程(以≤1个月为对照)
        >1个月 0.05 0.019 2.51 < 0.05 0.021~0.093
      MUIS(以较低组为对照)
        中等组 -0.02 0.012 1.77 >0.05 -0.001~0.049
        较高组 -0.06 0.023 3.12 < 0.01 -0.123~-0.012
      GSGE(以较低组为对照)
        中等组 0.03 0.011 1.89 >0.05 -0.034~0.025
        较高组 0.07 0.025 3.45 < 0.01 0.052~0.104

      表 4  基于Tobit模型的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分析

    • 本研究CIN病人健康效用值为(0.88±0.14),在“焦虑或沮丧”维度上问题例数最多,总计80例(64.00%),稍低于杨玉丽等[16]研究中CIN病人的健康效用值(0.94±1.00),与其问题最高的维度相一致,但高于其的46.18%。本研究中存在问题维度排序为焦虑或沮丧>疼痛或不适>自我照顾>日常活动>行动能力,可见CIN病人在健康效用方面,焦虑或沮丧问题较多。CIN属于癌前病变,在患病女性中,情绪问题和疼痛不适感较为普遍,研究[17]显示CIN病人在手术后1个月CIN Ⅲ级残留率为55.35%,CINⅡ级残留率为24.29%,残留和复发等问题困扰着CIN病人,导致焦虑等情绪问题的普遍发生,且手术导致不适感和疼痛感也较为明显。但本研究稍低于杨玉丽等[16]的健康效用值,焦虑或沮丧问题比例高于杨玉丽等研究,可能与CIN病人群体特征、样本量都有一定关系。

    • 本研究显示年龄、病程、MUIS和GSGE是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在年龄方面,根据女性更年期特点,将年龄划分为 < 45岁、45~55岁、>55岁三个阶段,本研究发现,45~55岁组健康效用值最低, < 45岁组最高,与 < 45岁组比较,45~55岁组效用值降低了0.07(B=-0.07,P < 0.01),说明相对于 < 45岁CIN病人来说,45~55岁组在健康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可能与此期属于更年期的过渡阶段有关系,由于生理的突然改变,影响病人的心理及其他方面,进而导致健康问题,影响到健康效用值[18]。张艳等[19]对CIN病人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研究中也发现,复发组年龄>45岁人数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可见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高,尤其是遭遇更年期,健康状况堪忧,甚至影响疾病的进展。而女性>55岁后,基本已经进入老年阶段,心理生理调适基本完成,能够面对现状,健康效用值会较45~55岁有所上升。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多关注更年期的CIN病人。在病程方面,本研究将病程划分为≤1个月和>1个月两个阶段,与≤1个月组比较,>1个月组效用值升高了0.05(B=0.05,P < 0.05),可能因为病程≤1个月的病人突然遭遇到疾病的冲击和手术的损伤,心理上还未完全接受,身体上也未从手术的创伤中恢复,相较于病程>1个月的病人来说,对疾病的认知也较差,容易出现焦虑沮丧等情绪,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多关注确诊初期的CIN病人。在MUIS和GSGE方面,与MUIS较低组比较,较高组效用值降低了0.06(B=-0.06,P < 0.01),与GSGE较低组比较,较高组效用值升高了0.07(B=0.07,P < 0.01)。可见疾病不确定感较高者,健康效用值较低,而一般自我效能较高者,健康效用值较高。杨玲等[20]研究也发现,疾病不确定感越高,焦虑水平越高,因此会影响到病人的健康效用值。一般自我效能较高者,能较好的管理自我,能自觉加强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护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病人抵御疾病的能力,提升健康效用值。匡国芳等[21]研究显示,CIN病人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而疾病不确定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是焦虑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在临床中,应对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一般自我效能着手,通过护理措施,提升病人一般自我效能,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CIN病人,应多关注更年期女性、新确诊女性的心理状况,关注其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效能,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模式,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自我效能,从而提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