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娄小华 徐九云 吴立新

引用本文:
Citation:

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娄小华(1980-),女,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 徐九云, 1870381030@qq.com
  • 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019xkj238

  • 中图分类号: R691.4

Application of Xiao's double-C nursing model based on combined evaluation strategy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erioperative patients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Jiu-yun, 1870381030@qq.com ;
  • CLC number: R691.4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接受PCNL治疗的肾结石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观察组运用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 比较2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出血、漏尿以及病人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静脉补液时间和补液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 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而2组病人术后出血、漏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在不增加病人术后血尿、漏尿并发症情况下, 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利于机体康复, 且提高病人舒适感和护理满意度。
  • 图 1  联合评估内容和方法

    表 1  2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分组 n 肛门排气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观察组 27 18.85±2.82 4.89±1.15
    对照组 27 20.52±3.26 8.26±1.70
    t 2.01 8.52
    P <0.05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病人拔管后漏尿、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百分率(%)]

    分组 n 漏尿 出血 切口甲级愈合
    观察组 27 5(18.52) 7(25.93) 23(85.19)
    对照组 27 6(22.22) 6(22.22) 24(88.89)
    χ2 0.11 0.10 0.00*
    P >0.05 >0.05 >0.05
    *示矫正χ2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病人术后静脉补液时间及术后静脉补液量比较(x±s)

    分组 n 术后静脉补液时间/d 术后静脉补液总量/mL
    观察组 27 3.5±0.3 4 100±127
    对照组 27 4.8±0.2 6 200±136
    t 18.73* 58.64
    P <0.01 <0.01
    *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病人舒适度、服务满意度、疼痛比较(x±s;分)

    分组 n 舒适度 服务满意度 术后24 h疼痛
    观察组 27 84.22±5.05 94.48±2.71 1.63±1.01
    对照组 27 73.70±4.75 90.33±2.08 2.70±1.77
    t 7.88 6.31 2.73*
    P <0.01 <0.01 <0.05
    *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 [1] 王爱会, 李文杰, 牛洪流, 等.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SIR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2): 1722.
    [2] KYRIAZIS I, PANAGOPOULOS V, KALLIDONIS P, et al. Complications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 World J Urol, 2014, 33(4): 1.
    [3] 于春晓, 刘晔.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临床护理, 2017, 9(5): 410.
    [4] 常冰冰, 于丽粉. 萧氏双C护理模式联合量化评估策略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 30(3): 547.
    [5] 谭启芬, 王祥琨, 潘力生.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混合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 37(20): 1534.
    [6] 解晓玉. 萧氏双C联合"三H"式护理模式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3): 370.
    [7] 王德花, 邵霞, 范薇, 等. 低年资儿科护士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能力的调查分析[J]. 家庭医药, 2019(10): 286.
    [8] 何丽, 肖静, 赖敏, 等. 多学科合作流程管理在小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20, 49(24): 4222.
    [9] 罗忠燕, 汤杏杏, 郑雄.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8): 1130.
    [10] ZUNG WW. 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 Psychosomatics, 1971, 12(6): 371.
    [11] 苑海春, 种铁, 薛玉泉. S.T.O.N.E. 评分与Guy分级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准确性的比较[J]. 武警医学, 2019, 30(1): 42.
    [12] 万丽, 赵晴, 陈军, 等. 疼痛评估量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3): 177.
    [13] 于春晓, 刘晔.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临床护理, 2017, 9(5): 410.
    [14] 臧敏.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手术护理应用[J/CD].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35): 107.
    [15] 王君, 梁宇, 郑金一, 等. ESWL和F-URS在不同体质量儿童肾结石病人中的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7): 905.
    [16] 朱丽霞, 高凤莉, 罗虹辉, 等. 舒适状况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13): 57.
    [17] 朱永生, 粟宏伟, 刘鑫, 等. 改良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 35(8): 655.
    [18] 付淑敏. 术前体位训练结合术中体位护理对经皮肾取石术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4): 17.
  • [1] 李奔张华杨庆峰朱铁军杨涛杨辉刘坤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32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093-1094.
    [2] 徐久平邵明峰华和园余子强邹建安陈久发 .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56-958,961.
    [3] 项立波何炜江敦勤陈弓王华方勇袁存和陆兆祥娄彦亭黄玉良刘军石栋 .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7): 895-897, 90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020.07.014
    [4] 梁建奇林灼怡 . 肥胖对经皮肾镜取石术临床疗效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836-838.
    [5] 陈德钢刘成益徐鹏程许全超范欣欢张桃福李增稳郭亮 . 经肾上盏径路和经肾中下盏径路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099-1102.
    [6] 马艳陈冬梅常菲菲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 547-5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4.036
    [7] 吴宇付永谷明利刘建民 . 新型肾结石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经皮肾镜结石清除率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8): 1050-105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8.008
    [8] 张红琴孟宇 . 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6): 536-537.
    [9] 张雪玲张艳梅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143-1144.
    [10] 朱平 . Orem自理模式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4): 475-476.
    [11] 闫华李志敏 .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85-86.
    [12] 王梅朱坤张峰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2): 1740-1742.
    [13] 葛亮徐航庄惠强邓超雄 . 彩超引导下肾盏穹窿部穿刺在经皮肾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 1602-16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20
    [14] 戚敏俊曹志刚徐郑许露伟梁凯刘军苏江浩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6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10-1311,1314.
    [15] 顾恒王昌兵袁宇峰李博叶大文 .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28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6): 724-726.
    [16] 苏清华林浩群刘建梁善玲杨少伟王健 . 普通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 78-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1.022
    [17] 张建柱李庆文 . 复杂性肾结石46例的开放性手术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64-966.
    [18] 陈芳芳 . 肾结石微创术后复发风险模型构建及护理干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8): 1133-11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8.037
    [19] 唐慧芹 . 经皮肾造瘘微创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术中安全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2): 1409-1410.
    [20] 张华吴斌李奔朱铁军杨庆峰杨涛 . B超引导下局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石性脓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9): 1189-11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9.015
  • 加载中
图(1)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9
  • HTML全文浏览量:  12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9-02
  • 录用日期:  2023-06-30
  • 刊出日期:  2023-08-15

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通讯作者: 徐九云, 1870381030@qq.com
    作者简介: 娄小华(1980-),女,主管护师
  • 1.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 泌尿外科, 246000
  • 2.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 护理部, 246000
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019xkj238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接受PCNL治疗的肾结石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观察组运用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 比较2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出血、漏尿以及病人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静脉补液时间和补液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 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而2组病人术后出血、漏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在不增加病人术后血尿、漏尿并发症情况下, 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利于机体康复, 且提高病人舒适感和护理满意度。

English Abstract

  • 肾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一种,诊疗过程较为复杂。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是临床上治疗较大肾结石(1.3~5.2 cm)的金标准,该术式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在应用过程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肾周脏器损伤等[2],对病人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加之手术创伤、术后各种管道(双J管、肾造瘘管和尿管)留置以及术后较长时间的卧床、术后疼痛等因素易引起的病人不适感,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3],延缓术后恢复。常规护理多是依据疾病共性制定护理措施,未能结合病人个性化特征,且对病人舒适度等方面也缺乏足够重视[4]。萧氏双C护理模式主要指Comfort+Care护理,提倡以病人为中心,注重护理过程中有效融入舒适护理理念,通过科学优化一系列措施,提升病人舒适度。该模式在普外科、妇产科等多个领域中应用均取得较好的效果[5-6]。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中,护理评估是首要的关键环节[7]。联合评估是集各学科专业理念、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优势完成病人评估,能够让病人在有效的医疗资源中获得最佳诊疗和照护方案[8]。本研究将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应用于PCNL围手术期病人中,取得较好成效,现作报道。

    •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肾结石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彩超、CT、KUB等)确诊为肾结石,且需要进行PCNL治疗;(2)均为首次建立的单通道,术后留置16F肾造瘘管及F5输尿管支架管;(3)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4)病人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 (1)严重出血、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2)重度肾积水,肾实质厚度<5 mm;(3)伴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长时间保持手术体位;(4)精神异常,视力、听力障碍者。最终符合纳入标准54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 经皮肾镜术后病人,运用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4~77岁,平均(50.0±10.2)岁;病程1~3年;结石直径0.5~4.3 cm;肾积水轻度2例,中度25例。对照组:经皮肾镜术后病人,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5~65岁,平均(50.70±12.2)岁;病程1~3年;结石直径0.5~4.1 cm;肾积水轻度3例,中度24例。2组基线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 入组病人系经皮肾镜直视下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后。手术结束后常规留置F5双J管、16F肾造瘘管、18F或16F双腔导尿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完善术前检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管道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 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各1名,管床医生3名,麻醉师1名,责任护士5名,营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伤口、造口治疗师1名,康复治疗师1名。科室主任、护士长分别为小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团队的协调与沟通工作,指导治疗与护理方案的实施;其他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对病人实施评估与干预。

    • 评估内容涵盖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且评估贯穿于住院病人的整个过程,评估内容和方法见图 1。(1)院前评估:评估病人既往用药情况,如正在口服沙坦类降压药物等对手术或麻醉有影响药物应及时停药或改药。(2)入院评估:通过细致观察与交流以及系统检查获取病人一般情况,如社会状况、宗教信仰、过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以及病人生命体征、意识与交流、日常生活能力(ADL)等。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筛查病人营养状态,内容涵盖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0~3分);总分为营养状况受损评分+疾病状况评分,若年龄≥70岁,则加1分。得分≥3分,表示病人存在营养风险,需制定营养治疗计划[9]。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得分<50分表示无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表示重度焦虑[10]。(3)术前评估:术前联合评估小组共同评估病人手术指征与麻醉、手术风险及个体对手术的耐受性;采用STONE肾结石评分量表,根据CT平扫时肾结石的5个参数(结石面积、通道长度、梗阻程度、累及肾盏的数量、结石特征)为基础,对病人进行术前评估,以完善病情评估、预测术后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率[11]。评估病人尿常规检查结果,对术前因结石引起的尿路感染,需要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4)术后评估:采取数字分级评分法(NRS)[12]评估病人疼痛程度;评估病人肾造瘘管引流液量及颜色变化、术前肾积水程度,确定肾造瘘管夹管、开放、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5)出院评估:出院计划以及病人学习能力和愿望评估等。

      图  1  联合评估内容和方法

    • (1)术前宣教与心理干预。多学科团队成员在术前充分告知病人手术相关情况,可以有效缓解病人术前紧张焦虑情绪,减少手术应激。对于SAS评分在50分以上病人,分析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一对一心理疏导与护理,让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2)营养与饮食干预。病人入院后,护士系统筛查病人营养状态,若病人NRS 2002总分≥3分,护士及时汇报主管医生并联合营养医生会诊,确定是否需要制定营养治疗计划,对于需要营养治疗的病人,护士严格按照《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正确实施营养支持治疗与护理;同时实施围手术期饮食指导,告知病人入院后开始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指导病人术前6 h禁食,术前2 h口服200~500 mL碳水化合物后禁水,术后麻醉清醒6~8 h后指导少量饮水,无异常可增加饮水量;术后第1天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术后第2天半流质饮食, 循序渐进,逐渐恢复正常饮食。(3)体位训练。观察病人有无胸闷不适感,每次训练结束,以病人自我感觉良好为度[13]。(4)疼痛干预。手术创伤、双J管、肾造瘘管留置等因素是PCNL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3]。手术前医生对手术切口采用长效局麻药(0.5%罗哌卡10 mL)行局部浸润麻醉;术后6 h,双氯芬酸钠栓1粒纳肛,8 h一次,持续3 d。(5)活动干预。病人入院时、术后进行康复筛选,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以改善心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促进肠蠕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天,联合康复师指导病人尝试开始轻度下床活动,建立每日活动目标,逐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14]。(6)肾造瘘管护理。常规拔管后,造瘘口予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填塞1 d后取出再换药1次,无疑增加了病人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本组病人拔管前,协助其健侧斜坡卧位,并将斜坡30°三角形软枕垫于其倾斜角度下方,维持体位,并增加了病人舒适度;拔管时,指导病人深呼吸,与其交流,在病人完全放松状态下轻柔完整的拔除肾造瘘管;拔管后,观察窦道内无活动性出血,窦道口直接用无菌纱布(10 cm×15 cm 2块)覆盖并固定,嘱病人维持健侧斜坡卧位30 min,观察纱布无浸湿即可正常活动。(7)出院宣教。出院前1 d,联合评估小组对病人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病人需求制定出院计划,告知病人联系方式、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多饮水,增加液体摄入量是预防结石病的有效措施[15],及双J管自我观察与护理内容等,并按时来院复诊。

    • (1)观察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观察病人术后出血、漏尿发生率,切口甲级愈合率。(3)观察病人术后24 h疼痛程度,采取NRS评估疼痛程度,并用0~10整数表示。由病人自行选择不同数字来量化疼痛程度,数字越大则表示疼痛强度越大[12]。(4)观察2组病人术后静脉补液时间及静脉补液量。(5)出院前,评价病人舒适度和服务满意度。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价病人舒适度[16],该量表包含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4个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为28~112分,最终得分与舒适度呈正比。采用本院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技术水平、人性化服务措施、病房环境舒适度4个方面,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分别赋1~5分,满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5~<95分满意,60~<85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 采用χ2检验、t(或t′)检验。

    •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见表 1)。

      分组 n 肛门排气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观察组 27 18.85±2.82 4.89±1.15
      对照组 27 20.52±3.26 8.26±1.70
      t 2.01 8.52
      P <0.05 <0.01

      表 1  2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 2组病人术后出血、漏尿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分组 n 漏尿 出血 切口甲级愈合
      观察组 27 5(18.52) 7(25.93) 23(85.19)
      对照组 27 6(22.22) 6(22.22) 24(88.89)
      χ2 0.11 0.10 0.00*
      P >0.05 >0.05 >0.05
      *示矫正χ2

      表 2  2组病人拔管后漏尿、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百分率(%)]

    • 观察组术后静脉补液时间和补液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 3)。

      分组 n 术后静脉补液时间/d 术后静脉补液总量/mL
      观察组 27 3.5±0.3 4 100±127
      对照组 27 4.8±0.2 6 200±136
      t 18.73* 58.64
      P <0.01 <0.01
      *示t′值

      表 3  2组病人术后静脉补液时间及术后静脉补液量比较(x±s)

    • 观察组舒适度、服务满意度和疼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 4)。

      分组 n 舒适度 服务满意度 术后24 h疼痛
      观察组 27 84.22±5.05 94.48±2.71 1.63±1.01
      对照组 27 73.70±4.75 90.33±2.08 2.70±1.77
      t 7.88 6.31 2.73*
      P <0.01 <0.01 <0.05
      *示t′值

      表 4  2组病人舒适度、服务满意度、疼痛比较(x±s;分)

    • PCNL术已经成为治疗肾脏多发结石的重要方法。但大部分病人对疾病、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易产生负性情绪。加之PCNL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出现[2],以及术后疼痛和各种管道留置引起的不适感[3],增加病人痛苦,影响术后康复。常规护理是根据病人共性,围绕疾病整体特征实施干预措施,具有较强的流程化及程序化,而不同病人生理、心理需求因病情程度、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等不同而存在差异,难以从常规护理中获益[4]。萧氏双C护理强调护理人员应以病人舒适为考虑重点,护理实践中更应注重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舒适度。护理工作的本质是“照护”,同时护士医学知识丰富,且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护士不仅仅执行医嘱,还要为病人提供全科护理,而萧氏双C护理模式为护士选择护理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个体差异性,需在评估个人状况、病情特征等基础上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护理内容更具针对性及个性化[5-6]。联合多学科评估实质上是集各学科专业理念、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优势对病人实施全面评估,便于病人获得最佳的诊疗与照护方案[8]

      本研究提示萧氏双C护理模式能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在评估时除了对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疼痛等不同维度进行评估,还预估病人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加以预防,如通过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在术前对肾结石进行评估,利于医生术前调整手术方案和策略,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率;PCNL术后常规卧床休息1~3 d,术后3~5 d根据尿液的颜色下床活动,并逐步增加运动量,本组病人术后麻醉清醒即协助病人适量在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联合康复科师指导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并循环渐进,在不增加病人术后出血的情况下,利于肠蠕动恢复,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实施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能促进病人机体康复。

      本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拔管后漏尿、切口愈合情况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萧氏双C护理强调应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更科学地为病人解除痛苦。本研究以萧氏双C护理模式为理论依据,联合多学科对病人围手术期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需求进行评估,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病人个体多角度、全方位舒适度护理措施,如根据病人受教育程度、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宣教与心理干预,让病人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消除了病人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病人入院后,系统筛查病人营养状况,并进行营养和饮食干预,保持病人机体术前处于最佳营养状态,提高了机体耐力,2组漏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术前液体的使用,在维持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有利于严格控制术中输液量,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从而减少术后补液时间及补液量。本研究还提示萧氏双C护理模式提高病人舒适度、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评分。目前,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要求日益提高,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关心和帮助,必然会觉得舒适,自然也觉得医疗服务有效。PCNL术中的俯卧位可能导致术后出现四肢疼痛、呼吸不畅等,而术前体位训练可明显减少术中胸闷、躁动等症状[17],因此,有必要加强术前俯卧位训练,术前俯卧位训练,让病人提前适应该体位,减少心理压力[18]。将病人疼痛纳入五大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适时实施超前镇痛,提高了病人舒适度;优化PCNL术后肾造瘘管拔管方法及拔管后的处理方式,在未增加病人漏尿的情况下,避免了因局部填塞引起的酸胀不适,提高了病人舒适感,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经济压力,提高服务满意度。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舒适度和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不仅改善了病人主观感受,缓解病人痛苦,还深化和拓展了护理服务内涵,体现了护理专业价值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基于联合评估策略下的萧氏双C护理在不增加病人术后血尿、漏尿并发症情况下,明显减轻了病人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机体恢复,且提高了病人舒适感和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