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验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更新,临床及科研院所对疾病的诊疗监测、预防评估和发病机制的探讨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检验医学正经历着从“以标本为中心,以实验数据为目的”向“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转变[1]。这种转变对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出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基本操作技能,又能适应临床疾病诊疗需求的专业人才。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学卫生人才的重任,和全民健康息息相关[2]。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实践延伸,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改变检验实习生带教模式,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检验技术人员是检验科实习带教工作的重点。医院信息系统采集存储、汇总加工了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大量医疗数据,分析医疗大数据对确定疾病诊疗方案、预测流行病以及医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若能将临床大数据分析技术充分应用于检验医学实践教学中,则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的目的。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检验实习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实现培养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的目标。
-
选择2018-2019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实习的60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的28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2019年的32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引导实习生利用医疗大数据,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组学生性别、年龄、实习进点后理论摸底考试成绩等均具有可比性。
-
传统教学包括医学检验相关理论教学,分组(临检组、生化组、微生物组、免疫组和生子生物学组)实践教学和临床案例分析。
-
进入临床实践环节的学生首先接受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培训,将实践学习内容与实验室管理、科室工作流程、检验项目相关咨询与服务紧密结合,为下一步分析医疗大数据并服务于临床打下基础。安排有责任心、教学目标明确、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带教指导。每位老师负责1~2名实习生,根据学习进度制定方案。带教老师既要着力培养实习生检验专业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也要注重训练学生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对科室每日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分析甄别能力。信息负责人采用讲座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检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
所有实习生进入实验室时都进行检验相关理论摸底考试,实习结束时进行出科理论考试。理论测试采用闭卷形式,由实习带教老师统一阅卷。实践课程结束后使用量化考核指标对2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考核。量化考核内容包括检验结果分析能力、与临床沟通能力、抱怨处理和咨询解答能力,考核成绩各占40%、30%和30%。
-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
2组实习生理论摸底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期间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后,观察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观察组国家检验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27/32,84.4%)与对照组(21/2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P>0.05)。
分组 n 摸底理论考试成绩 出科理论考试成绩 对照组 28 77.6±9.4 76.8±9.6 观察组 32 76.1±9.1 83.1±6.8 t — 0.63 2.96 P — >0.05 <0.05 表 1 2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比较(x±s;分)
-
观察组学生对检验报告单的分析能力、与临床的沟通能力、对抱怨处理和咨询解答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量化考核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2)。
分组 n 检验结果分析能力 与临床沟通能 抱怨处理和咨询解答能力 总分 对照组 28 28.5±4.2 20.1±2.7 20.0±2.5 68.7±5.9 观察组 32 32.2±3.6 23.2±2.9 22.9±3.2 78.3±5.4 t — 3.67 4.27 3.87 6.58 P — <0.01 <0.01 <0.01 <0.01 表 2 2组学生量化考核指标比较(x±s;分)
-
检验医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这就要求检验与临床必须密切联系、有效沟通。临床思维及有效沟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又称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保证检验科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4]。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强化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将是高等医学教育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5]。进入临床实践环节的学生应首先接受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培训,将岗前培训内容与实验室管理、科室工作流程、检验项目相关咨询与服务紧密结合。系统的培训可使实习生快速了解工作流程,熟悉实验室信息系统,为更好地研究医疗大数据并服务于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带教过程中,老师十分注重临床医学理论与实验室数据相结合,鼓励实习生工作过程中多提问、勤思考;定期举行临床病例分析与探讨,引导学生运用医疗大数据对检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基本甄别能力。当出现检测结果与临床预期不符时,及时与临床沟通,检查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是否符合操作规范,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检验数据与临床诊断,确定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将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例如,在实习带教过程中,我们曾通过分析检验大数据发现,临床标本血钾水平总体上呈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血钾检测结果随季节波动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带领学生查阅文献发现: 肝素抗凝血中的钠钾ATP酶活性与温度有关,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活性增强。钠钾ATP酶可将细胞外的钾离子泵到胞内,从而引起血钾水平降低。我们通过研究大数据发现问题,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肝素抗凝管换成促凝胶管用于血钾检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充分利用检验科先进的仪器设备、丰富的临床标本和标准化的实验室条件等科研优势,结合临床检验实践工作中产生的大数据,启发学生选择科学问题,积极开展基于临床的科研实验小研究,例如: 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病人并发症影响的研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各类业务系统通过应用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催生了诸多医疗信息资源,而探索利用这类资源的方法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6]。医疗技术日新月异,要求检验医学不断创新、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和更为准确、及时的检测结果[7]。为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需求和挑战,实现培养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的目的,有效利用临床大数据分析技术已成为检验医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检验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医疗大数据资源,积极探索创新性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充分体现重视能力、鼓励创新的要求,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形成了自己的带教特色,保持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品牌特色与优势。
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带教模式的研究
Study o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cal big data
-
摘要:
目的评价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18年的28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 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2019年的32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引导实习生利用医疗大数据, 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比较2组理论测试成绩、国家检验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及对检验报告单的分析能力、与临床的沟通能力、对抱怨处理和咨询解答能力等量化考核指标。 结果实习期间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后, 观察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国家检验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检验报告单的分析能力、与临床的沟通能力、对抱怨处理和咨询解答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学生量化考核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引导检验实习生对医疗大数据的分析, 可以提高其对临床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促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衔接, 为检验医学生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病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cal big data. MethodsTwenty-eight interns in 2018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receiv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32 interns in 2019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guided to use medical big data to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and clinical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practice.The theoretical test score, passing rate of national laboratory physician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dexes such as analysis ability of inspection report, communication ability with clinic, complaint handling ability, and consultation and answer a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during the internship, the theoretical test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ssing rate of national laboratory physician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The analysis ability of inspection report, communication ability with clinic, complaint handling ability, and consultation and answer abi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1), and the total score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sGuiding laboratory interns to analyze medical big data can 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clinical knowledge, promote the convergenc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better serve the clinic and patient. -
表 1 2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比较(x±s;分)
分组 n 摸底理论考试成绩 出科理论考试成绩 对照组 28 77.6±9.4 76.8±9.6 观察组 32 76.1±9.1 83.1±6.8 t — 0.63 2.96 P — >0.05 <0.05 表 2 2组学生量化考核指标比较(x±s;分)
分组 n 检验结果分析能力 与临床沟通能 抱怨处理和咨询解答能力 总分 对照组 28 28.5±4.2 20.1±2.7 20.0±2.5 68.7±5.9 观察组 32 32.2±3.6 23.2±2.9 22.9±3.2 78.3±5.4 t — 3.67 4.27 3.87 6.58 P — <0.01 <0.01 <0.01 <0.01 -
[1] 高佩安, 孟祥香, 江新泉. 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 2012, 2(1): 12. [2] 崔培元, 凌云志, 陈辉, 等. 专业认证背景下外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评价[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5): 668. [3] 赵浴光. 浅议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4(34): 162. [4] 王霞.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13): 169. [5] 李校堃, 李章平, 刘晓冬, 等. 优化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医学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 6: 25. [6] 卢友敏. 医疗大数据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 2018, 21: 5. [7] 袁慧, 卢丹.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探索与实践[J]. 基础医学教育, 2015, 17(11): 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