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48卷  第6期

基础医学
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包裹miR-374a促进前列腺癌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
关翰, 孙文衍, 汪盛, 陈志军
2023, 48(6): 701-7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1
摘要:
目的探究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包裹miR-374a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恶性进展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在成功建立M2型巨噬细胞的基础上,抽提并鉴定其外泌体,检测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同时在不同PCa细胞中验证,选取miR-374a进行研究;M2细胞中转染cy3荧光标记的miR-374a与PC3细胞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PC3细胞中cy3荧光表达情况;DU145和PC3细胞中转染miR-374a inhibitor进行增殖、迁移等细胞功能学实验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通过数据库筛选叉头盒转录因子(FOXO1)作为靶基因,通过Western blotting、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免疫荧光实验进行验证;干扰FOXO1后进行细胞功能学实验,观察是否能逆转miR-374a inhibitor对DU145及PC3细胞功能学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M2细胞并抽提其外泌体,其中miR-374a在M2细胞外泌体中高表达;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证明miR-374a在PC3及DU145中表达量显著高于LNCaP,在M2细胞中表达量高于THP-1细胞,PC3细胞与M2细胞共培养后,M2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传递miR-374a至PC3细胞内;敲低PC3和DU145细胞中miR-374a的表达量后显著降低其增殖、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在PC3中敲低miR-374a表达后裸鼠皮下成瘤体积显著减小;Western blotting、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证明miR-374a可以直接结合FOXO1,抑制β-catenin入核并抑制PCa细胞EMT;挽救实验结果说明转染si-FOXO1后可逆转miR-374a对PC3和DU145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M2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传递miR-374a进入PCa细胞靶向FOXO1抑制其恶性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小鼠唾液腺组织及唾液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
邱筱婷, 巩红校, 朱玲, 霍星星
2023, 48(6): 711-7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2
摘要:
目的通过对实验性干燥综合征(ESS)小鼠的唾液腺组织和唾液进行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ESS模型,留取唾液腺组织和唾液,分别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基于LC-MS/MS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了解唾液腺组织和唾液中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通路富集分析用于识别异常的调控路径,并进一步进行RNA和蛋白质关联分析。结果通过唾液腺病理检查与唾液量测定成功验证ESS模型,并鉴定出3 221个差异表达基因和253个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对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发现61个蛋白质重叠。对异常调控的基因和蛋白的富集通路分析显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溶酶体和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显著相关,其中AGT、Fn1、Klk1b26、Klk1、Klk1b5、Klk1b3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具有一致的调控趋势,可能是pSS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结论pSS致病机制可能与RAS、溶酶体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相关,AGT、Fn1、K1ks可能是pSS发病过程的关键分子。
lncRNA CRNDE靶向miR-212-5p调控氧糖剥夺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
吴明锋, 韩晓艳, 郭建磊, 张士忠
2023, 48(6): 717-72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3
摘要:
目的探讨lncRNA CRNDE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Con组)、OGD组、OGD+si-NC组、OGD+si-CRNDE组、OGD+miR-NC组、OGD+miR-212-5p组、OGD+si-CRNDE+anti-miR-NC组和OGD+si-CRNDE+anti-miR-212-5p组,RT-qPCR法检测细胞中CRNDE和miR-212-5p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RNDE和miR-212-5p的调控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OGD组CRNDE水平、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升高(P < 0.01),miR-212-5p水平、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水平降低(P < 0.01)。与OGD+si-NC组比较,OGD+si-CRNDE组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水平升高(P < 0.01),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水平降低(P < 0.01)。与OGD+miR-NC组比较,OGD+miR-212-5p组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水平升高(P < 0.01),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水平降低(P < 0.01)。与OGD+si-CRNDE+anti-miR-NC组比较,OGD+si-CRNDE+anti-miR-212-5p组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水平降低(P < 0.01),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水平升高(P < 0.01)。CRNDE靶向负调控miR-212-5p表达。结论干扰CRNDE表达可靶向上调miR-212-5p促进OGD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增殖,并抑制神经元凋亡及LDH漏出率,减轻了神经元损伤。
lncRNA HCG18靶向miR-34b-5p/FOXP1轴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刘文斌, 李艳兵, 周焱涛
2023, 48(6): 723-7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4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HCG18)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47例骨肉瘤组织及对应瘤旁组织,RT-qPCR法检测组织中HCG18和miR-34b-5p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骨肉瘤组织中HCG18和miR-34b-5p表达的相关性。体外培养骨肉瘤U2OS细胞,分别转染si-HCG18、miR-34b-5p mimics、共转染si-HCG18与anti-miR-34b-5p或miR-34b-5p mimics与pcDNA-FOXP1后,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FOXP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CG18和miR-34b-5p及miR-34b-5p和FOXP1调控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HCG18表达量高于瘤旁组织(P < 0.01),而miR-34b-5p表达量低于瘤旁组织(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组织中HCG18与miR-34b-5p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812, P < 0.05)。下调HCG18或上调miR-34b-5p后,U2OS细胞吸光度值和克隆形成数降低(P < 0.05),划痕愈合率和细胞侵袭数降低(P < 0.05)。HCG18靶向负调控miR-34b-5p,而FOXP1是miR-34b-5p靶基因。下调miR-34b-5p逆转下调HCG18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上调FOXP1可逆转上调miR-34b-5p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HCG18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靶向miR-34b-5p/FOXP1轴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鱼藤酮通过调控JAK/STAT3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马文贤, 黄琼, 董振耀
2023, 48(6): 730-73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5
摘要:
目的探究鱼藤酮通过调控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JAK/STAT3)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口腔鳞状细胞癌SCC25细胞分为对照组、低浓度鱼藤酮组(5 μmol/L)、中浓度鱼藤酮组(10 μmol/L)、高浓度鱼藤酮组(20 μmol/L)、JAK2抑制剂AG490组(40 μmol/L AG490)。MTT法检测各组SCC25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CC25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CC25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SCC25细胞中增殖、凋亡及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鱼藤酮组、中浓度鱼藤酮组、高浓度鱼藤酮组SCC25细胞存活率、克隆细胞数、c-Myc、CyclinD1、p-JAK2/JAK2、p-STAT3/STAT3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而凋亡率、caspase-3、Bax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加(P < 0.05~P < 0.01),AG490组SCC25细胞存活率、克隆细胞数、c-Myc、CyclinD1、p-JAK2/JAK2、p-STAT3/STAT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凋亡率、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 < 0.05~P < 0.01);与高浓度鱼藤酮组相比,AG490组细胞存活率、克隆细胞数、c-Myc、CyclinD1、p-JAK2/JAK2、p-STAT3/STAT3、凋亡率、caspase-3、Bax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藤酮对SCC25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促进可能与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临床医学
早期肺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临床疗效及手术质量控制
王安生, 王祖义, 陈力维, 陈娜娜, 洪海宁, 李超, 臧超
2023, 48(6): 735-7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6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50例早期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25例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25例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及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包括术前运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技术严格控制手术路径规划,术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进行肺段间交界的界定, 并采用电钩、超声刀结合直线切割缝合器实施精准肺段切除,对比2组病人手术期间临床指标、6 min步行距离、血常规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胸腔引流总量少、胸腔引流时间短、淋巴结切除个数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P < 0.05~P < 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相比,6 min步行距离缩短,且观察组缩短幅度较小(P < 0.01);白细胞计数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P < 0.05);2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相对于肺叶切除术可降低早期肺癌病人的手术创伤程度,利于病人快速康复;通过严格控制手术路径规划、肺段间交界精准界定及解剖性分离等肺段切除核心技术,充分发挥解剖性肺段切除技术优势,改善术后病人生活质量。
BUN、Cr、UA、β2-MG变化及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与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先兆子痫的相关性分析
柳伟伟, 刘晓华, 安小巧, 耿媛媛, 朱晓明
2023, 48(6): 740-7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7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先兆子痫的相关性。方法将360例慢性高血压孕妇纳入研究,按照是否并发重度先兆子痫分作A组(并发重度先兆子痫)89例及B组(未并发重度先兆子痫)271例。另择同期正常孕妇100例作为C组,100例单纯先兆子痫病人作为D组。比较4组基线资料,血清BUN、Cr、UA、β2-MG以及CK-MB、cTnI、NT-proBNP水平,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慢性高血压病人并发重度先兆子痫与各项影响因素的关系。并比较4组孕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A组年龄均高于B组、C组、D组,且B组、D组年龄高于C组(P < 0.05~P < 0.01);A组、D组先兆子痫史占比均高于B组、C组(P < 0.01);A组高血压病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B组、D组血清BUN、Cr、UA、β2-MG以及CK-MB、cTnI、NT-proBNP水平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胎儿窒息、巨大儿、先天性异常及胎儿死亡发生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高于C组,且A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B组和D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年龄、先兆子痫病史、高血压病程以及血清BUN、Cr、UA、β2-MG以及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是慢性高血压病人并发重度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BUN、Cr、UA、β2-MG以及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与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先兆子痫呈正相关关系(P < 0.01)。结论检测血清BUN、Cr、UA、β2-MG及CK-MB、cTnI、NT-proBNP水平能有效预测重度先兆子痫的发生。
WT1在不同类型骨髓增殖性疾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胡忠利, 杨艳丽, 胡忠亭
2023, 48(6): 745-74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8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病人WT1表达水平差异,总结WT1在MPN中的表达特征,尤其是W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56例MPN病人的基因表达类型,以及P210基因、W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WT1在不同基因类型MPN中的表达特点。结果CML组WT1阳性率与非C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ML组的WT1阳性病例中WT1数值与非CML组WT1阳性病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210+组的WT1阳性率高于非P210+组(P < 0.01),P210+组WT1阳性病例的WT1数值与非P210+组WT1阳性病例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WT1和P210基因在CML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WT1的数值随着CML进入加速期而明显升高,部分缓解时WT1的数值则明显下降。结论MPN病人中WT1的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其中P210+的CML病人WT1相对表达量可以与P2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一起作为判断CML进展的指标。
面动脉鼻唇沟穿支皮瓣一期修复鼻尖缺损的临床观察
蒋邦红, 何亚楠, 王瑀琨, 祖文轩, 王怀谷, 徐静, 张莉
2023, 48(6): 750-7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09
摘要:
目的探讨面动脉鼻唇沟穿支皮瓣对鼻尖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外伤和皮肤肿瘤切除后继发鼻缺损病人36例资料,包含鼻尖在内的多个亚单位缺损。按修复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8例,采用面动脉鼻唇沟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对照组18例,采用额部滑车上动脉皮瓣修复。比较2组病人鼻子外形、瘢痕严重程度、供区皮瓣大小及病程时间。结果2组病人术后鼻尖表现点均有明显体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鼻翼及鼻孔的对称度评价中,观察组病人明显较对照组更对称(P < 0.05)。此外,在面积、厚度、柔软度及色素沉着等瘢痕严重程度评分项目中,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观察组所需供瓣面积更小,且病程时间减少(P < 0.01)。结论鼻唇沟区组织量充分,皮瓣供区隐蔽,邻近外鼻组织,且血供确切,手术方法较为简单,是累及鼻尖全层缺损一期修复较为理想的方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超声评估标准的研究
陈丹, 曹海风, 蔡琦
2023, 48(6): 754-75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0
摘要:
目的为超声技术在卒中后吞咽障碍诊断、疗效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健康成人500名,利用超声观察静息状态下舌骨与甲状软骨间的距离、吞咽过程中舌骨和甲状软骨间的最短距离,计算出在整个吞咽过程中,舌骨和甲状软骨两者间距离的缩短率。同时招募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人56例,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同样进行上述超声检查。对比分析病人治疗前后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的缩短率以及与健康成人的差异。结果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和甲状软骨间的最短距离以及舌骨和甲状软骨两者间距离的缩短率低于健康成人(P < 0.01)。治疗后,病人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缩短率(47.0±8.7)%,较治疗前(27.5±6.2)%提高(t=13.66,P < 0.01)。结论超声能够定量测量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的缩短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和甲状软骨间距离的缩短率显著降低。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乔艳, 刘传苗, 汪小玲, 张妹, 李冬冬, 郭普
2023, 48(6): 758-7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1
摘要:
目的了解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人工肝治疗的207例肝衰竭病人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207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发生率为22.22%(46/207)。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14.01%(29/207),其次是自发性腹膜炎[4.83%(10/207)]、血流感染[1.93%(4/207)]。46例病人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5.00%(12/48)、革兰阴性菌占56.25%(27/48)、真菌占18.75%(9/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050, 95%CI: 1.014~1.087, P < 0.01)、合并糖尿病(OR=2.597, 95%CI: 1.171~5.763, P < 0.05)、导管留置时间(OR=1.456, 95%CI: 1.104~1.919, P < 0.01)、血浆白蛋白浓度(OR=0.871, 95%CI: 0.802~0.945, P < 0.01)及MELD评分(OR=1.156, 95%CI: 1.058~1.262, P < 0.01)是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关注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的黄褐斑病人肠道菌群差异研究
李琬晴, 蔡玲玲, 郭丽媛, 王莹, 刘思含, 计广, 张丰川
2023, 48(6): 762-7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2
摘要:
目的利用新一代16S rRNA测序技术比较黄褐斑病人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细菌表型差异。方法纳入30例黄褐斑病人为研究组,以20名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测序分析粪便样品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表型特征。结果研究组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相对降低。研究组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氏菌、拟杆菌属等丰度显著降低,而厚壁菌门、放射菌门、放线菌纲、乳杆菌目、双歧杆菌目、毛螺菌科、布劳特氏菌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黄褐斑病人与健康人肠道菌群存在一定差异。
老年病人非心脏手术全麻苏醒延迟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沈俊, 李德奎, 李晓明, 杨洋, 丁少成
2023, 48(6): 766-77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3
摘要:
目的建立老年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老年病人778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Ⅲ级。收集病人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记录苏醒延迟发生情况。对有意义的计量资料进行ROC曲线分析,并计算其最佳截断值转变为分类资料。所有特征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预测模型的识别、校准和临床实用性。内部数据验证采用自举验证计算校正的C指数。结果最终共纳入718例老年病人,66例发生苏醒延迟,发生率为9.2%。预测列线图中包含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74岁、术前MMSE评分≤25分、术前Fried表型评分≥3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中低血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 < 45(P < 0.01)。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分辨力,C指数为0.750(95%CI:0.679~0.821),且校准良好,在内部验证中校正C指数达到0.743。决策曲线分析表明,Nomogram模型预测术后发生苏醒延迟的风险阈值为2.0%~81.5%,此时增加临床收益。结论基于年龄、术前MMSE评分、术前Fried衰弱表型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术中低血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构建的苏醒延迟Nomogram图预测模型可以方便地用于老年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风险预测,预测效能良好。
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及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
余小艳, 丛光燕, 吕鸿燕, 张勇, 朱杰
2023, 48(6): 772-77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4
摘要: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表达与短期预后及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6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记录其人口统计学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入院时MMP-9和Lp-PLA2水平及脑出血转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评价MMP-9和Lp-PLA2及其他基线资料与短期预后及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MMP-9和Lp-PLA2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MMP-9、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1)。对预后不良最有意义的危险因素为MMP-9、Lp-PLA2及溶栓前NIHSS评分(P < 0.05~P < 0.01)。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MMP-9和Lp-PLA2水平是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P < 0.01)。对于出血转化最有意义的危险因素为年龄、MMP-9、Lp-PLA2及溶栓前NIHSS评分(P < 0.05~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MP-9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的面积为0.773(95%CI: 0.649~0.898),截断值163.65 ng/mL,敏感度88.6%,特异度73.3%;Lp-PLA2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05(95%CI: 0.574~0.836),截断值244.20 ng/mL,敏感度82.9%,特异度83.3%。结论MMP-9、Lp-PLA2水平是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脑出血转化有关。
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
郭兰, 孙顺杰, 许航, 赵奎, 蒋宏俨
2023, 48(6): 776-77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5
摘要:
目的探讨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ICU及EICU的重症病人113例,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胃肠损伤(AGI)分为AGI组(n=73)和非AGI组(n=40),统计分析2组病人的血清瓜氨酸水平,并分析AGI组病人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28 d死亡率,然后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GI组不同临床分级病人第3天的血清瓜氨酸水平均低于第1天(P < 0.05);第1天、第3天的血清瓜氨酸水平,AGI组Ⅰ级病人高于Ⅱ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病人高于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GI组各分级病人均低于非AGI组(P < 0.01)。AGI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病人的MODS评分和28 d死亡率均逐渐升高(P < 0.01),APACHEⅡ评分Ⅰ级病人低于Ⅱ级、Ⅲ级和Ⅳ级(P < 0.05~ P < 0.01)。AGI组病人的血清瓜氨酸水平与临床分级(rs=-0.731)、APACHEⅡ评分(r=-0.573)、MODS评分(r=-0.611)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1)。结论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病人症状性脑出血预测模型构建分析
李亮, 张继伟, 孙文浩, 王广, 田甜, 于淼
2023, 48(6): 779-78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6
摘要:
目的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症状性脑出血的预测模型,探讨该预测模型在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脑内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2020年203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术后受试者均接受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并随访36 h。根据病人术后是否发生症状性脑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收集所有病人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逻辑回归方式构建预测模型,使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特征性工作曲线分析(ROC),检验模型效能。结果截至末次随访共47例发生失访,最终纳入156例病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共发生17例症状性脑内出血,发生率为10.90%,分为出血组(17例)和未出血组(139例)。2组病人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房颤动、术前NIHSS评分、取栓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房颤动、NIHSS评分、取栓次数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95%CI:0.915~0.925),截点值为0.40,敏感度为87.90 %,特异度为86.10%。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房颤动、NIHSS评分、取栓次数均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因素,通过建立预测模型能够做到早期预警,指导临床制定干预手段。
影像医学
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
唐聪聪, 陈艾琪, 曹胜男, 李伟, 李想, 杜小萌, 马宜传
2023, 48(6): 783-7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7
摘要: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病理证实为NSCLC病人资料,其中Ⅰ级7例,Ⅱ级39例,Ⅲ级21例,依据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的多少,将Ⅰ、Ⅱ级归为低级别组(46例),Ⅲ级归为高级别组(21例)。将病人按照5∶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56例,验证组11例,选取病灶最大径层面进行感兴趣区(ROI)的勾画,建立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 评价影像组学特征在NSCLC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影像组学模型共提取了1 87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VM对特征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最终降维得到20个特征维度;训练组中AUC值为0.851,准确率为80.35%;测试组中AUC为0.833,准确率为90.90%。结论CT影像组学可通过分析各种影像特征对术前NSCLC病理分级进行预判。
穴透刺联合口服丁苯酞胶囊对大脑中动脉狭窄CT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路凯, 马宇, 马龙, 崔友祥, 孙云川, 李培党, 孙晓庆, 胡方梅
2023, 48(6): 787-7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8
摘要:
目的探讨穴透刺联合口服丁苯酞胶囊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CT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MCA狭窄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病人均采用基础治疗(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片75 mg+阿托伐他汀钙20 mg联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治疗。所有入组病人治疗前后行CT灌注成像(CTP),测量并计算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及相对灌注参数,即rCBV、rCBF、rMTT、rTTP值;采集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行血管活性物水平检测,包含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血栓素B2 (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CTP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CBV、CB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TT、TTP、rMTT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管活性物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NO、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1、TXB2、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可改善MCA狭窄病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有效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促进早期新血管形成,保护脑组织。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膈肌收缩运动的研究
景红霞, 肖飞, 胡培, 武文斌, 郑光美, 许涛
2023, 48(6): 792-79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19
摘要:
目的应用M型超声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分析评价正常健康人群膈肌运动功能,探讨QTVI在观察膈肌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名志愿者,均为健康成年人,其中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37.5±4.3)岁。应用M型超声分别获得右侧膈肌在平静呼吸和深呼吸状态下运动幅度及收缩持续时间、收缩强度;应用QTVI在膈肌同一点获得膈肌在平静呼吸和深呼吸状态下的运动幅度、收缩持续时间及收缩强度;应用QTVI获取同一呼吸运动周期膈肌不同点的位移-时间曲线图。分别比较2种方法在平静呼吸和深呼吸状态下膈肌运动所获得参数的差异;分析深呼吸状态下2种方法测得的膈肌运动幅度、收缩强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观测同一呼吸运动周期膈肌不同点的位移-时间曲线图,分析其运动的同步性。结果在平静呼吸以及深呼吸状态下,QTVI所获得的膈肌运动的幅度与M型超声测量的数据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静呼吸以及深呼吸状态下,2种方法所获得的膈肌收缩持续时间及收缩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呼吸状态下2种方法所获得的膈肌运动幅度、收缩强度与肺功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 < 0.01);正常人群同一呼吸运动周期内膈肌运动具有同步性。结论应用M型超声及QTVI可以量化评价膈肌的收缩运动,正常人同一呼吸运动周期内膈肌运动具有同步性。
检验医学
血小板参数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与过敏性紫癜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陶际春, 范冬青, 余晚凤, 盛淼佳, 朱梦怡, 刘舒琦, 杨进孙, 孙恩涛
2023, 48(6): 796-7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0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和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的血小板参数,探讨其在HFRS与HSP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2021年就诊并确诊的HFRS病人和HSP病人的血常规中血小板相关的检验结果。比较2组病人血常规中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均值,并对以上指标用于HFRS与HSP的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分析。结果与HSP组病人相比,HFRS组病人的PDW和MPV明显升高(P < 0.01和P < 0.05),PLT和PCT明显降低(P < 0.01)。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PLT偏高和正常者较PLT偏低者发生HFRS的风险明显降低(P < 0.01)。PLT用于HFRS与HSP鉴别诊断的ROC曲线的AUC=0.956,约登指数为0.838,cut-off值为128.50×109/L。结论与HSP病人相比,HFRS病人在就诊时第一次血常规中血小板参数的特点为PDW和MPV明显升高,而PLT和PCT明显降低,病人的PLT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时更可能患有HFRS,PLT < 128.50×109/L可作为HFRS与HSP的鉴别诊断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受体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王卫国, 马芳, 王伟伟, 张夏, 吴仲峰, 李玉云
2023, 48(6): 800-8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1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SLAM)家族受体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例MM病人和20例良性血液病病人,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浆细胞SLAM家族受体成员的表达。正常浆细胞和MM细胞中表达无差异的SLAM家族受体成员利用分辨率度量(Rd)分析其区分MM细胞和粒细胞的能力、设门分析MM细胞百分比, 在9份MM细胞中于48 h内和48~72 h间的表达频率。结果与正常浆细胞比较,MM细胞CD150和CD352表达频率降低(P < 0.01),CD48、CD84、CD229和CD319表达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细胞CD48、CD229和CD319的平均荧光强度(MFI)高于淋巴细胞和粒系细胞(P < 0.01),CD319的MFI变异系数低于CD48和CD229(P < 0.01),而Rd高于CD48和CD229(P < 0.01);CD45/CD38联合CD48、CD229或CD319设门与参考设门得到的MM细胞比例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61、0.953和0.981,P < 0.05);MM细胞CD48、CD229和CD319在48 h内和48~72 h间表达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8~72 h的CD138阳性频率明显降低(P < 0.01)。结论MM细胞CD150和CD352表达降低,CD319可作为一种标记MM细胞的抗原。
药学
新型杨梅素衍生物S2-1-5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周红玲, 薛伟, 黄银久
2023, 48(6): 803-8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2
摘要:
目的评价新设计合成的杨梅素衍生物S2-1-5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以期为杨梅素衍生物的结构优化和抗肝癌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杨梅素为母体,通过化学反应合成S2-1-5,并用核磁共振(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结构和定量分析,再验证其抗肿瘤活性: 将不同浓度的S2-1-5和阳性对照药吉西他滨作用于SMMC-7721细胞,DMSO作为阴性对照组,通过MTT实验和形态学观察检测S2-1-5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NMR和HRMS确定了2-氟苄基4- ((3- ((5, 7-二甲氧基-4-氧代-2-(3, 4, 5-三甲氧基苯基)-4H-色烯-3-基)氧基)丙基)(甲基)氨基)哌啶-1-二硫代羧酸(S2-1-5)的分子结构,其化学式为C37H43FN2O8S2。S2-1-5的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下,S2-1-5的抑制活性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2-1-5能抑制SMMC-7721细胞迁移(P < 0.05);S2-1-5使SMMC-7721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P < 0.05);S2-1-5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P < 0.01)。结论成功合成S2-1-5,其能通过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发挥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医学教育
“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谢宗玉, 马宜传
2023, 48(6): 810-8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3
摘要:
目的“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专业2017级226名本科生作为观察组,以线上2016级医学影像专业226名本科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以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为途径,以MOOC平台为媒介,通过考察分析医学影像学MOOC教学效果、培养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评价教学实践成效。结果观察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加课程学习认同,提升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加对于医德医风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医学人文关怀知识和素养等;观察组专业教学得分和思政育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医学影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医学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价值调查
唐启寿, 沈庆群, 贺庆功
2023, 48(6): 814-8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4
摘要:
目的调查蚌埠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课)的应用价值,探究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的进路。方法通过“E会学安徽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统计本校学生学习《纲要》慕课有关数据,对《纲要》慕课总体实效、成绩实效等进行调查分析;自编网络慕课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回收问卷并分析;运用“学习通”征求对慕课开设的建议和意见。结果68.37%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76.81%的学生认为慕课交互性强,有78.01%认为开放性高。在总体实效方面,一学年849人中99.4%的同学完成了60%以上的学习任务,44.4%的同学完成了100%的学习任务;在成绩实效方面,完成学习100%的学生在视频完成成绩、作业成绩、考试成绩和课程综合成绩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同学(P < 0.01);医学类专业综合成绩和积分成绩均高于非医学类,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医学的综合成绩和积分成绩均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和麻醉学专业,3个专业在视频节点成绩和综合成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性别学生在综合成绩和积分成绩得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设计《纲要》慕课教学内容体系, 建立健全《纲要》慕课和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提升《纲要》慕课教学实效。
护理学
某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情绪智力和反刍思维的相关性研究
赵龙, 王飞, 段晓侠, 陈永侠, 杨秀木, 张庆林, 李娜
2023, 48(6): 818-8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5
摘要: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情绪智力和反刍思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护士情绪智力量表和反刍思维量表对蚌埠市两所三甲医院811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1名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总均分为(4.926±0.900)分,整体水平较高,反刍思维总均分为(1.938±0.541)分,整体水平中等偏下,情绪智力及其维度评分与反刍思维及其维度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P < 0.01),自我情绪评价和情绪控制能够解释反刍思维7.5%的变异性。结论临床护士情绪智力越高,反刍思维水平越低,反刍思维可以由自我情绪评价和情绪控制来进行预测。
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个人掌控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邹玲, 谢娟, 范春梅
2023, 48(6): 824-8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6
摘要: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个人掌控感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个人掌控感量表对接受PCI治疗的193例老年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共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4.1%。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个人掌控感得分为(20.64±4.00)分。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医保类型、安置支架个数、血脂是否异常、是否首次行PCI术的病人个人掌控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希望水平与个人掌控感呈正相关关系(r=0.324,P < 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希望水平低、居住地为农村、医保类型为自费的病人个人掌控感更低(P < 0.05~P < 0.01)。结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个人掌控感水平有待提高,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授权教育在老年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吴竹林, 刘文婷, 杨雄杰, 吕辉, 娄玉英, 孟然, 徐钧, 吴艳艳
2023, 48(6): 829-8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7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授权教育在老年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老年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授权教育进行干预,比较2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12周后、干预24周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功能训练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12周及24周后,2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 < 0.05~P < 0.01),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干预12周及24周后,2组病人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对老年脑梗死病人采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授权教育进行干预,有助于提升病人的自我效能并形成健康的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有效地减缓病人功能训练依从性的下降,从而提升病人的生存质量。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因分析法在ICU大便失禁相关性皮炎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万元元, 毕清泉
2023, 48(6): 833-8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8
摘要: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因分析法对ICU大便失禁相关性皮炎病人进行管理和措施改进,并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160例大便失禁病人为研究对象,2020年1-6月8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79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成立失禁管理小组,绘制流程图,列出并分级失效模式,利用根因分析法找出失效模式根本原因,对于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比较2组病人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严重度及风险优先指数。结果对照组IAD发生率39.5%,其中1级IAD 14例,2级IAD 18例;观察组IAD发生率24.1%,其中1级3例,2级IAD 16例;观察组IA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干预后风险优先指数中有10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因分析法应用于大便失禁病人的管理,可准确分析潜在失效模式和风险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和改进措施,有效降低IAD的发生。
循环监测在脓毒症病人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王莉莉, 刘元税
2023, 48(6): 838-8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29
摘要:
目的探讨循环监测在脓毒症病人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循环监测的液体复苏治疗,检测病人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心排血量(CO)与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3 h后血乳酸值低于治疗前,乳酸清除率和CO高于治疗前(P < 0.01),且治疗3 h后观察组血乳酸与乳酸清除率及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治疗7 d后的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28 d后,观察组的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循环监测在脓毒症病人液体复苏中应用能改善心肺功能,持续促进改善病人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疲劳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盼盼, 毕清泉
2023, 48(6): 841-84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30
摘要: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短期疲劳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三甲医院103例AMI病人,评估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的短期疲劳状况,并判断病人短期疲劳发展特点和疲劳发展类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疲劳各个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AMI病人疲劳的发展纵向类别占比为明显缓解组40.78%(42/103)、缓慢缓解组48.54%(50/103)和无缓解组10.68%(11/103)。性别、KILLIP分级、感知社会支持在疲劳轨迹不同类别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出院前后焦虑(GAD-2)、抑郁(PHQ-2)和失眠(AIS)在疲劳轨迹不同类别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KILLIP分级Ⅰ级、感知到社会支持是缓慢缓解组的保护因素,而失眠(出院后3个月)是缓慢缓解组的危险因素;感知到社会支持是明显缓解组的保护因素,而焦虑(出院时)和抑郁(出院时)、失眠(出院后3个月)是明显缓解组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心肌梗死病人疲劳发展特点和发展类别,进行针对性护理,防止持续疲劳的发生。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决策辅助方案的构建和应用
王蕾, 李方, 袁慧, 彭纪芳
2023, 48(6): 846-8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31
摘要:
目的通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相关问题和需求的调查,构建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决策辅助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渥太华决策支持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检索和循证护理的方法拟定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决策辅助草案,通过2轮专家函询,修订决策辅助内容,制定决策辅助方案的最终版。选取接受食管癌手术的125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决策辅助方案。应用自制的营养支持知识水平问卷和营养支持依从性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知识水平和营养支持依从性进行调查和评估。2组病人分别于门诊和术前1 d完成决策困境量表和营养支持知识水平测试问卷;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用决策后悔量表进行评估。比较2组病人术前1 d、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营养状况以及营养支持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术前1 d的决策困境得分较门诊时显著降低(P <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决策后悔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在术前1 d的知识水平得分较门诊时显著提高(P < 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营养支持依从性在术前1 d、术后1个月和3个月均较门诊时显著提高(P < 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病人转铁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本研究制订的营养支持决策辅助方案可有效降低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决策困境水平和决策后悔度,提高病人营养支持相关知识水平和依从性从而改善营养状况。
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周彤, 柳静, 王双双, 李妙男, 王丽
2023, 48(6): 851-85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32
摘要: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 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TRI术病人,其中对照组(2020年1-5月行TRI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2020年6-12月行TRI病人)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2组间护理质量效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评估准确率、专科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出血、肿胀、疼痛麻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水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桡动脉闭塞。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和实施,为冠心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指导,有利于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提高病人舒适度,促进病人康复。
个案报道
直肠恶性黑素瘤伴异源性分化1例
邹萍, 胡怀远, 陈雅萍, 刘岩
2023, 48(6): 855-8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6.03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