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腹腔肠壁隐睾继发巨大精原细胞瘤2例

铁保贤

引用本文:
Citation:

腹腔肠壁隐睾继发巨大精原细胞瘤2例

    作者简介: 铁保贤(1972-),女,主治医师.
  • 中图分类号: R737.21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腹腔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临床以影像学发现腹腔肿块入院。瘤细胞较一致,核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丝网状或小团块状,核仁明显,分裂象易查见,胞质透明,由纤维间质分隔呈明显的巢状或团块状,间质内尚有多量淋巴细胞和少数散在的Langhans型或异物型多核巨细胞;部分区域伴坏死,间质血管丰富,部分呈肉芽肿样。瘤细胞表达PLAP、CD117,AFP、CD30、CK、α-inhibin、vimentin、CD45均阴性。多核巨细胞vimentin阳性、未见hCG阳性表达。结论:腹腔精原细胞瘤大多继发于隐睾。
  • [1] 刘杜先刘兰侠张杰东 . GPC-3、CD10、CD147、CD138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对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异型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60-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22
    [2] 胡应光谢闵赵剑 . 乳腺癌HER-2基因显色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比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959-961.
    [3] 夏燕孟宪良封扬 . 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5): 469-471.
    [4] 潘玉林谢蕴罗志谋 . 胰腺内分泌肿瘤与腺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4): 421-423,426.
    [5] 田绪平甘怀勇俞岚 . 脑胶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63-265.
    [6] 傅军高涌 .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焦点黏附激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339-340.
    [7] 麻晓峰沈晓辉俞晨杰章宜芬钱晓云 . 喉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预后评估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858-860.
    [8] 耿建荣梅生周继红 .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23-524,528.
    [9] 韩晗张广美韩延华韩亚光 . 中期因子、p63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465-146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10
    [10] 郭苏阳颜士杰李群李胜泽 . 缺氧诱导因子-1和碳酸酐酶-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2): 142-145.
    [11] 蔡兆根谢群郭冰沁 .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996-999.
    [12] 郭伟刘先富张明亮 . 碳酸酐酶-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453-455.
    [13] 石玉荣耿建甘怀勇章尧 . 细胞色素P4501A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29-931.
    [14] 方仁年戴瑜珍金永海螘国铮 . 乳腺原发性浆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84-586.
    [15] 芦华莉沈靖王朝夫 . 肠病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6): 650-652.
    [16] 章再军周倩吴慧 . 乳腺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2): 139-141.
    [17] 吴礼高何杰王朝夫吴强龚晓萌 . 胶质瘤p53、p16、bcl-2、c-fo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6): 572-574.
    [18] 郁佳陶黎明汪万英李杨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4): 298-301.
    [19] 苏玉璇夏瑞祥 . Bmi-1和c-my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9): 960-963.
    [20] 刘运贤胡亚翎张弦 .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在肺癌的表达及其意义(附117例报道).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21-42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47
  • HTML全文浏览量:  330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06-18

腹腔肠壁隐睾继发巨大精原细胞瘤2例

    作者简介: 铁保贤(1972-),女,主治医师.
  • 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病理科, 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腹腔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临床以影像学发现腹腔肿块入院。瘤细胞较一致,核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丝网状或小团块状,核仁明显,分裂象易查见,胞质透明,由纤维间质分隔呈明显的巢状或团块状,间质内尚有多量淋巴细胞和少数散在的Langhans型或异物型多核巨细胞;部分区域伴坏死,间质血管丰富,部分呈肉芽肿样。瘤细胞表达PLAP、CD117,AFP、CD30、CK、α-inhibin、vimentin、CD45均阴性。多核巨细胞vimentin阳性、未见hCG阳性表达。结论:腹腔精原细胞瘤大多继发于隐睾。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