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小军
, 吕宏安
, 刘学刚
, 唐震
, 王祖义
, 刘以尧
, 段贵新
, 汪国文
. Hybrid手术在中央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35-536,538.
|
[2] |
赵帅
, 宋伟
, 吕宏安
, 张恒
, 潘如凤
.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独立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21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6): 788-7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6.027
|
[3] |
阚亚楠
, 李丽
, 王瑾
, 蒋宏崴
. 钩型R波对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5): 596-598.
|
[4] |
阚亚楠
, 李丽
, 么路军
, 王瑾
, 陈家菲
. 体表心电图对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伴右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2): 162-1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2.007
|
[5] |
陈名武
, 陈兰举
, 潘家华
, 赵武
, 黄元云
, 宋伟
, 高杰
. 经胸超声和X线透视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6): 550-551.
|
[6] |
任莉
. 室间隔缺损围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94-95.
|
[7] |
潘如凤
, 宋伟
, 吕宏安
, 张恒
.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1): 1008-1009.
|
[8] |
张峰
, 丁力
, 胡英超
, 金丹群
. 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 435-436.
|
[9] |
杜朝峻
, 丁力
, 李红昕
, 郭文斌
, 吴鹏鹏
, 马佳佳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5): 645-6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5.022
|
[10] |
施虹
, 范爱华
.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1): 83-85.
|
[11] |
刘丽
, 赵永娟
. 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2): 192-193.
|
[12] |
赵启伟
, 吴荣鹏
, 沈桂冬
, 任晖
, 巩洁
, 蔡凯乾
, 张军康
, 董根文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329-331.
|
[13] |
陆培明
, 梁健球
, 黄新胜
, 孔潇玉
, 温浩茂
. 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714-716.
|
[14] |
王静
, 宋家玉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患者手术安全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91-792.
|
[15] |
靳丽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1): 1380-1381.
|
[16] |
邵艳
. 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318-318.
|
[17] |
孙清波
, 曹险峰
, 陈坤华
, 刘勇
. 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49-750.
|
[18] |
孙影
, 张晖
, 陈永霞
, 孙彩霞
. 食管癌围手术期各阶段特点及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945-947.
|
[19] |
王刚
, 高峰
, 杨晓松
, 田聪
, 吴克松
, 李新亚
. 食管癌患者80例围手术期处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6): 653-654.
|
[20] |
郭伟
, 张明亮
, 刘先富
, 陈晨
. 管状胃重建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941-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