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永举
, 杨丽
, 朱玉
, 郑海伦
, 李大鹏
. 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3): 306-308, 3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3.007
|
[2] |
顾万宝
, 汪强武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前白蛋白测定在上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162-1163.
|
[3] |
黄家琴
, 杨杰
. 血清前白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2): 219-2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2.024
|
[4] |
宋红
, 赵彩妮
. 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8): 870-871.
|
[5] |
马亚辉
, 杨琪
, 朱洪波
, 刘冬良
. 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在评估胃癌病人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2): 214-217, 2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2.020
|
[6] |
何衡杰
, 冯玲
.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及白蛋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1): 36-37.
|
[7] |
袁二伟
, 梁俊霞
, 王玲玲
, 张雅静
, 曲海新
. 白蛋白改善早产儿凝血功能和血清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2): 198-20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2.015
|
[8] |
任子茵
, 刘安诺
, 朱振华
, 屈朝法
, 闫严
. 前白蛋白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7): 847-8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7.002
|
[9] |
汤森
, 闫静
, 王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0): 1345-1347.
|
[10] |
陈继梅
, 吕亮
. 肝病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2): 180-182.
|
[11] |
汪建超
, 徐希岳
. 血清胆碱脂酶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366-367.
|
[12] |
高涌
, 黄陈
, 谈燚
, 刘金新
, 李宗狂
, 刘会春
, 崔培元
. 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脾脏功能的变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2): 142-145.
|
[13] |
田怡
, 徐希岳
. 肝硬化患者胸部X线变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 147-148.
|
[14] |
杨清峰
, 张旭
, 施光亚
. 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厚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23-324.
|
[15] |
马贤会
, 苏琳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6): 740-742.
|
[16] |
章红燕
, 周秀琳
, 周美芳
. 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2): 1768-17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2.059
|
[17] |
汪蔷华
, 赵守松
. 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与肝功能指标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268-269,272.
|
[18] |
李玉婷
, 毛青
.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4): 555-55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4.043
|
[19] |
马沙沙
, 高春明
. PC、SD、PC/SD、FIB-4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0): 1344-13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0.008
|
[20] |
叶云
, 张爽
, 江泳
, 黄敏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病人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8): 1023-102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8.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