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欣
, 李志娟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研究(附14例报道).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294-296.
|
[2] |
法文
, 王帅
, 杨振中
. 青春期前型外阴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5): 544-547.
|
[3] |
张琼
, 甘怀勇
, 谢群
, 吴强
. 膀胱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病理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28-1230.
|
[4] |
袁海花
, 刘峰
, 张文颖
, 赵美
, 王炯轶
, 姜斌
. 肺腺癌患者血浆及尿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190-1193.
|
[5] |
芮艳
, 胡丹凤
, 黄礼年
. 达肝素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3): 284-287.
|
[6] |
司益武
. 手术治疗肺肉瘤样癌22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1): 70-72.
|
[7] |
喻朝霞
, 戴瑜珍
, 胡小安
, 张润
.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421-423.
|
[8] |
甘怀勇
, 张琼
, 李涤臣
. 盆腔复发性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5): 549-551.
|
[9] |
夏燕
, 胡怀远
, 封扬
, 吴玲玲
. 角化棘皮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3): 255-257.
|
[10] |
王欣
, 孙晓虹
, 吴淑萍
.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3): 309-311.
|
[11] |
刘运贤
, 胡亚翎
, 刘菊梅
, 张弦
, 蔡堃
, 杨倩
. 肺癌PTEN、MTA1、p73表达与预后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26-528.
|
[12] |
郑健
, 竺红
. 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41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 938-9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7.035
|
[13] |
吴礼高
, 刘德纯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118-120.
|
[14] |
窦晓燕
. 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2): 1642-164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2.013
|
[15] |
钟辉
, 刘运贤
, 陈洁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88-289.
|
[16] |
王益民
, 魏军
, 李雷
.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16例诊断与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2): 158-159,162.
|
[17] |
滕丽娜
. 盆腔囊性肿块的超声鉴别诊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415-416.
|
[18] |
刘运贤
, 胡亚翎
, 张弦
.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在肺癌的表达及其意义(附117例报道).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21-422.
|
[19] |
沈晓东
, 潘高峰
, 刘维燕
, 丁军彬
. 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 1642-16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33
|
[20] |
杨振忠
, 法文
, 吕永芳
. 腹壁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2): 136-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