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亚平
, 胡雪涛
.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3): 367-36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3.024
|
[2] |
何花
, 孙红梅
, 桂冬冬
. 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67-1269.
|
[3] |
牛多山
, 葛霞
. claudin-1、claudin-4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15-517,632.
|
[4] |
朱清
, 李楠
, 武侠
, 黄园莉
, 唐明洋
, 吴礼高
. Fhit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增殖、侵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20-7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06
|
[5] |
姜迎春
. 宫腔镜下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60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7): 945-946.
|
[6] |
朱明慧
.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心脏病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8): 1050-105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8.022
|
[7] |
郭苏阳
, 李玉芝
, 杨波
, 马珊珊
, 张庆松
. 纳米碳示踪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6): 735-73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6.009
|
[8] |
翟敬芳
, 丛林
. 急症子宫切除在孕产妇子宫出血中应用时机及价值的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3): 314-316.
|
[9] |
田玲
. 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2): 1265-1266.
|
[10] |
方美丽
, 郭才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4): 364-365.
|
[11] |
杨云
, 支翠芳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41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1): 1235-1236.
|
[12] |
李荣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内占位性病变69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082-1084.
|
[13] |
顾娟
, 王一波
, 胡方方
, 王鸣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36例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436-1437,1440.
|
[14] |
叶晓林
.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7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546-547.
|
[15] |
孙乐水
, 葛霞
. eIF4E和CyclinD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3): 258-262.
|
[16] |
杨振中
.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病理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8): 750-753.
|
[17] |
马娟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1007-1008.
|
[18] |
郭苏阳
, 李群
. 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895-897.
|
[19] |
张学珍
, 赵红艳
, 彭梅
, 魏文兵
. 超声造影在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3): 285-287.
|
[20] |
周蔚
, 戴晓云
, 王中海
. STC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0): 1384-1386, 139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