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利梅
, 王才智
, 刘淑玉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死亡受体5及诱骗受体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0): 1162-1165.
|
[2] |
刘杜先
, 刘兰侠
, 张杰东
. GPC-3、CD10、CD147、CD138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对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异型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2): 1660-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2.022
|
[3] |
汪景坤
, 樊丽伟
, 李洵
, 付晓霞
, 赵彦焕
, 张东姣
, 赵玉红
, 张磊
. circ_0000515靶向miR-1258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2): 1649-16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2.002
|
[4] |
陈正徐
, 章尧
, 陈昌杰
. 三氧化二砷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信号传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 116-118.
|
[5] |
陶新全
, 王明明
. 18氟-脱氧葡萄糖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0): 865-867.
|
[6] |
陈宋
, 姜从桥
. lncRNA TUG1调控miRNA-145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11): 1467-147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11.004
|
[7] |
张浩轩
, 肖明
. 氯喹对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1): 1396-1398,1401.
|
[8] |
刘红艳
, 齐创
. 萝卜硫素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3): 311-3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3.007
|
[9] |
吴礼高
, 何杰
, 王朝夫
, 吴强
, 龚晓萌
. 胶质瘤p53、p16、bcl-2、c-fo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6): 572-574.
|
[10] |
梅传忠
, 沈继龙
, 陈勇
, 李柏青
. 神经酰胺对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 29(3): 193-196.
|
[11] |
梅传忠
, 耿建
, 李柏青
. 蛋白激酶C在乙醇诱导人γδ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3): 230-232.
|
[12] |
李妍
, 李锋
, 王四旺
, 许晖
. 安迪粉针剂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细胞学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7): 662-664.
|
[13] |
刘婷婷
, 李凤云
.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5): 460-461.
|
[14] |
何先弟
, 段立彬
. 中性粒细胞凋亡在烧伤兔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 9-12.
|
[15] |
齐晓林
, 吴升
, 马宏昊
, 黄奕江
, 叶长青
, 郝建
, 贺慧博
, 李树雯
, 李成恩
, 黄鑫
. 爆炸致兔急性肺损伤时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2): 155-15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2.005
|
[16] |
刘海防
, 谢青
. 内质网应激在肝细胞凋亡中的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8): 768-770.
|
[17] |
汪春华
, 陈艺林
. 不同菌相白念珠菌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2): 1656-1659.
|
[18] |
宣兰兰
, 于东红
. 胃癌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6): 551-553.
|
[19] |
刘婷婷
, 马丽娜
, 李凤云
, 樊蓉
. 短链脂肪酸作用下伤寒沙门菌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060-1062.
|
[20] |
石娴
, 石年
. 抑制miR-31表达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3): 315-3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3.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