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梁兰 胡建萍 何东梅 高茜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简介: 梁兰(1992-), 女, 硕士研究生, 护师
    通讯作者: 胡建萍, 350947194@qq.com
  • 中图分类号: R47;G444

Study on the life meaning and death attitud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and its correl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HU Jian-ping, 350947194@qq.com ;
  • CLC number: R47;G444

  • 摘要: 目的调查中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并分析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中职院校开展死亡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汉化版生命意义感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四川省某中职院校1 516名中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0.46±7.27)分,其中寻找生命意义感条目均分(4.60±1.03)分,存在生命意义条目均分(4.41±0.89)分;不同年级、家庭所在地、自觉身心健康状态及自杀念头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37±0.59)分,其次是死亡逃避维度(3.27±0.64)分、趋近接受维度(3.25±0.53)分、逃离接受维度(3.22±0.64)分、死亡恐惧维度(2.91±0.56)分。生命意义感中存在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5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而寻找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死亡态度以自然接受为主,但仍需正向引导护生,树立积极的生死观。
  • 表 1  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得分的单因素分析(x±s; 分)

    项目 n 生命意义感各条目得分 F P MS组内
    性别
      女
      男
    1 214
    102
    4.31±0.56
    5.46±0.88
    12.98 < 0.01
    年级
      (1)2015级 461 5.38±0.64
      (2)2016级 532 3.32±0.53** 2 178.52 < 0.01 0.246
      (3)2017级 523 4.55±0.26**△△
    民族
      汉族
      其他民族
    1 325
    191
    4.68±0.26
    2.58±0.53
    53.83 < 0.01
    宗教信仰
      无
      有
    1 265
    251
    4.91±0.44
    5.28±0.75
    7.56 < 0.01
    家庭所在地
      (1)城镇 681 6.26±0.35
      (2)农村 455 2.55±0.37** 19 536.49 < 0.01 0.107
      (3)县城 380 3.54±0.21**△△
    自觉身心健康状态
      (1)极佳 211 5.78±0.15
      (2)佳 456 5.44±0.23**
      (3)一般 490 3.28±0.64**△△ 3 928.32 < 0.01 0.175
      (4)差 221 2.71±0.35**△△##
      (5)极差 138 2.06±0.24**△△##++
    自杀念头
      有
      无
    12
    1504
    2.11±0.53
    5.24±0.62
    17.44 < 0.01
    ▲示t值。q检验:与(1)比较**P < 0.01;与(2)比较△△P < 0.01;与(3)比较##P < 0.01;与(4)比较++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中职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情况(x±s;分)

    维度 条目数 总分 条目均分
    死亡恐惧 7 20.40±3.90 2.91±0.56
    死亡逃避 5 16.35±3.20 3.27±0.64
    自然接受 5 16.85±2.95 3.37±0.59
    趋近接受 10 32.53±5.29 3.25±0.53
    逃离接受 5 16.08±3.19 3.22±0.64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rs)

    项目 死亡恐惧 死亡逃避 自然接受 趋近接受 逃离接受
    生命意义感总分 -0.065* -0.014 -0.023 -0.059* -0.034
    存在生命意义感 -0.093** -0.102** -0.113** -0.118** -0.102**
    寻找生命意义感 0.021 0.082** 0.035 0.054* 0.080**
    *P < 0.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HAUGAN 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patient interaction and meaning-in-life in cognitively intact nursing home patients[J].J Adv Nurs, 2013, 70(1):107.
    [2] HAUGAN G, MOKSNES UK, ESPNES GA.Nurse-patient interaction:a resource for hope in cognitively intact nursing home patients[J].J Holist Nurs, 2013, 31(3):152. doi: 10.1177/0898010113491460
    [3] 程伟.中职护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烟台: 鲁东大学, 2017: 43.
    [4] 李湘苏, 陈龙, 黄俊英, 等.中职护生学习风格的实证研究及其教学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 31(1):22.
    [5] HP MEDICINE, CTAP CARE, HPN ASSOCIATION, et al.National Consensus Project for Quality Palliative Car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quality palliative care, executive summary[J].J Palliat Med, 2004, 7(5):611. doi: 10.1089/jpm.2004.7.611
    [6] MEHMOOD T, SMITH TJ.Being critical of critical care given to people with metastatic cancer:Get palliative care involved[J].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8, 16(9):1157. doi: 10.6004/jnccn.2018.7080
    [7] 张新月, 叶红芳, 李媛, 等.233名本科护生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 2018, 25(1):47.
    [8] 闫春妹, 刘伟静, 张艳梅, 等.中医护理本科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 2015, 22(6):69.
    [9] STEGER MF, FRAZIER P, OISHI S, et al.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J].J Couns Psychol, 2006, 53(1):80. doi: 10.1037/0022-0167.53.1.80
    [10] 刘思斯, 甘怡群.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4(5):478.
    [11] 廖芳娟.台湾警察之死亡态度研究[D].台湾: 南华大学, 2000.
    [12] 唐鲁, 张玲, 李玉香, 等.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用于护士群体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4, 29(14):64. doi: 10.3870/hlxzz.2014.14.064
    [13] 高冉, 蔡英杰, 李艳娇, 等.护士生命意义感对死亡态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4):4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4.008
    [14] 张开利, 王霞, 唐四元, 等.376名本科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 2015, 22(15):36.
    [15] 丁竹青.中职实习护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护理研究, 2018, 32(10):166.
    [16] 李萍.中职护生自我同情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 18(6):462.
    [17] 向思雅, 魏绮雯, 郑少丹, 等.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4):522.
    [18] BRAUN M, GORDON D, UZIELY B.Associations between oncology nurses' attitudes toward death and caring for dying patients[J].Oncol Nurs Forum, 2009, 37(1):43.
    [19] JAFARI M, RAFIEI H, NASSEHI A, et al.Caring for dying patients:attitude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J].Indian J Palliative Care, 2015, 21(2):192. doi: 10.4103/0973-1075.156497
    [20] DEZUTTER J, LUYCKX K, HUTSEBAUT D.Are you afraid to die religion and death attitudes in an adolescent sample[J].J Psychol Theol, 2009, 37(3):163.
    [21] 陈鹏, 王敏, 刘宇, 等.北京市157名护士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14, 21(16):29.
    [22] 张慧兰, 王丹, 罗羽.军医大学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6, 31(21):63.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6.21.063
    [23] 王世嫘."向死而生"的大学生死亡教育体系的构建——基于大学生死亡教育需求的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3(5):30.
    [24] HJEMDAL O, VOGEL PA, SOLEM S,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e and levels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J].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11, 18(4):314. doi: 10.1002/cpp.719
    [25] PARRY M.Student nurses' experience of their first death in clinical practice[J].Int J Palliat Nurs, 2011, 17(9):449.
    [26] ATALAY A.The analysis on sport attitudes of students at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Turkey[J].Educ Res Rev, 2016, 11(5):194. doi: 10.5897/ERR2015.2613
    [27] 彭亚, 赵莉, 沈梦蝶, 等.本科护生的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 2018, 32(3):380.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18.03.013
    [28] 陈艺华, 叶一舵, 梁世钟.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对死亡态度与强迫症状的中介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1):31.
    [29] 唐孟言, 李晓玲.本科护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 7(361):539.
  • [1] 胡曼曼钱志刚 . 男女护生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 111-114, 1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1.029
    [2] 李正姐刘新民程茂雨李世红高月邾迎君童菲 . 高职高专护生自我价值感现状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4): 516-518.
    [3] 吴曼梁晓军孙雪芹 .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0): 1394-13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0.027
    [4] 雷俊杰苏虹 . 中职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2): 230-23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2.031
    [5] 翟春晓谢晖 . 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研究现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606-160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50
    [6] 王素侠张华伟郭琼 .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71-72.
    [7] 曹迎凤杜海燕陈玲王雪 . 高职院校护生通用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4): 529-531,53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4.033
    [8] 蔡枫瑜梁栋魏东红林荣金王翠玲 . 护生对老年照护工作选择偏好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224-1226,123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9.031
    [9] 李蓓莉查道德潘发明 .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 49(1): 124-1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4.01.028
    [10] 翟春晓谢晖蒋楠楠 . 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83-3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34
    [11] 方明张荣新朱金海 . 程序性死亡4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570-57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04
    [12] 金虹孙国珍 . 五年制高职护生学习策略水平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10): 1138-1141.
    [13] 朱磊张武丽张静李金芝 . 实习护生伦理决策能力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 93-94.
    [14] 李秀川张静叶冬青 . 实习护生参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12): 1535-1538.
    [15] 马语莲杨秀木申正付 . 护生专业思想与其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5): 617-619.
    [16] 甘香蔡兰妹胡煌鹤 . 护理总带教在护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4): 495-497.
    [17] 刘伟兰徐程莹袁游 . 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前后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8): 1068-1070.
    [18] 潘菲菲张静唐启寿张武丽 . 男护生择业观与专业承诺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10): 1351-1353,1357.
    [19] 李秀川崔琢 . 品管圈在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2): 1711-1713.
    [20] 薛芳赵静宋松 . 本科与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 1512-1513,151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1.036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31
  • HTML全文浏览量:  2159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9-17
  • 录用日期:  2019-05-19
  • 刊出日期:  2020-02-25

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通讯作者: 胡建萍, 350947194@qq.com
    作者简介: 梁兰(1992-), 女, 硕士研究生, 护师
  • 1.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肿瘤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 2. 川北医学院 护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调查中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并分析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中职院校开展死亡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汉化版生命意义感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四川省某中职院校1 516名中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0.46±7.27)分,其中寻找生命意义感条目均分(4.60±1.03)分,存在生命意义条目均分(4.41±0.89)分;不同年级、家庭所在地、自觉身心健康状态及自杀念头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37±0.59)分,其次是死亡逃避维度(3.27±0.64)分、趋近接受维度(3.25±0.53)分、逃离接受维度(3.22±0.64)分、死亡恐惧维度(2.91±0.56)分。生命意义感中存在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5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而寻找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死亡态度以自然接受为主,但仍需正向引导护生,树立积极的生死观。

English Abstract

  •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其发展和兴起是当代社会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日后的临床岗位工作与生死病痛紧密联系[1-2]。中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职护生)是基层医疗护理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其作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一定地位。但研究[3-4]发现,中职护生的思想成熟度、学习经验、情感控制等不如本科护生。在这一关键的人格塑型期,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如何处理与安宁疗护政策的对接工作,这将关乎其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5-6]。然而现有研究多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被试对象,较少涉及中职学生,尤其是中职护生[7-8]。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现状,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构建适用于中职护生的死亡教育课程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也为中职护生进行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现作报道。

    •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6-7月对四川某中职学校2015~2017级中职护生进行现场电子问卷调查,选择学生自习时间,利用校园广播告知。培训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当场解释说明,无记名自愿填写,限时回收。本次研究共回收问卷1 629份,由2名研究者共同对回收问卷进行筛选,剔除无效问卷113份,得到有效问卷1 516份,有效率为93.06%。

    •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年级、宗教信仰、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留守儿童、是否是单亲家庭、自觉身心健康状况、有无自杀念头等。

    • 由STEGER等[9]编制,刘思斯等[10]进行汉化。该量表共9个条目,由两部分组成:(1)存在生命意义感主要强调生命意义的结果感受,共5个条目;(2)寻找生命意义感主要强调生命意义的过程感受,共4个条目。该量表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7分,条目2为反向计分,其余条目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命意义感水平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 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和0.72,信度、效度良好。

    • 该量表由WONG等编制,由台湾学者廖芳娟等[11]翻译文中文版量表,内陆版由唐鲁等[12]进行文化调适后形成。该量表共32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为死亡恐惧(指人们面对死亡时所引起的害怕、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死亡逃避(指人们尽可能逃避思考死亡及讨论与死亡相关的事物,对死亡有忌讳回避心理)、自然接受(视死亡为生命中自然的一部分,既不恐惧也不欢迎)、趋近接受(将死亡视为通往快乐来生的通道,相信有幸福的死后生命存在)、逃离接受(视死亡为今生痛苦的解脱之道,对死亡的接受是为了逃离生活的痛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示该维度的死亡倾向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4,信度较好,解释总变异的57.8%,建构效度较好。

    • 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

    • 本研究共调查中职护生1 516名,年龄15~24岁,平均年龄(17.61±1.51)岁,其中男生102人(6.73%),女生1 404人(92.61%);汉族1 325人(87.40%),少数民族191人(12.60%);留守儿童546人(36.02%),非留守儿童970人(63.98%);来自单亲家庭222人(14.64%),非单亲家庭1 294人(85.36%);经历过亲人离世786人(51.85%),未经历730人(48.15%)。

    • 本次研究中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0.46±7.27)分,各条目均分(4.50±0.81)分。其中寻找生命意义感维度总分(18.40±4.14)分,条目均分(4.60±1.03)分;存在生命意义感维度总分(22.07±4.47)分,条目均分(4.41±0.89)分,2个维度条目均分均高于中位值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 不同性别、年级、民族、宗教信仰、家庭所在地、自觉身心健康状态及自杀念头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 1)。

      项目 n 生命意义感各条目得分 F P MS组内
      性别
        女
        男
      1 214
      102
      4.31±0.56
      5.46±0.88
      12.98 < 0.01
      年级
        (1)2015级 461 5.38±0.64
        (2)2016级 532 3.32±0.53** 2 178.52 < 0.01 0.246
        (3)2017级 523 4.55±0.26**△△
      民族
        汉族
        其他民族
      1 325
      191
      4.68±0.26
      2.58±0.53
      53.83 < 0.01
      宗教信仰
        无
        有
      1 265
      251
      4.91±0.44
      5.28±0.75
      7.56 < 0.01
      家庭所在地
        (1)城镇 681 6.26±0.35
        (2)农村 455 2.55±0.37** 19 536.49 < 0.01 0.107
        (3)县城 380 3.54±0.21**△△
      自觉身心健康状态
        (1)极佳 211 5.78±0.15
        (2)佳 456 5.44±0.23**
        (3)一般 490 3.28±0.64**△△ 3 928.32 < 0.01 0.175
        (4)差 221 2.71±0.35**△△##
        (5)极差 138 2.06±0.24**△△##++
      自杀念头
        有
        无
      12
      1504
      2.11±0.53
      5.24±0.62
      17.44 < 0.01
      ▲示t值。q检验:与(1)比较**P < 0.01;与(2)比较△△P < 0.01;与(3)比较##P < 0.01;与(4)比较++P < 0.01

      表 1  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得分的单因素分析(x±s; 分)

    • 中职护生死亡态度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死亡恐惧(见表 2)。

      维度 条目数 总分 条目均分
      死亡恐惧 7 20.40±3.90 2.91±0.56
      死亡逃避 5 16.35±3.20 3.27±0.64
      自然接受 5 16.85±2.95 3.37±0.59
      趋近接受 10 32.53±5.29 3.25±0.53
      逃离接受 5 16.08±3.19 3.22±0.64

      表 2  中职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情况(x±s;分)

    • 生命意义感总分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趋近接受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5),其中存在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而寻找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见表 3)。

      项目 死亡恐惧 死亡逃避 自然接受 趋近接受 逃离接受
      生命意义感总分 -0.065* -0.014 -0.023 -0.059* -0.034
      存在生命意义感 -0.093** -0.102** -0.113** -0.118** -0.102**
      寻找生命意义感 0.021 0.082** 0.035 0.054* 0.080**
      *P < 0.05,**P < 0.01

      表 3  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rs)

    • 本次研究发现,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各维度及各条目得分为中等偏上水平,但得分仍低于在职护士与本科护生,这可能与中职护生的学历层次与工作经验有关[13-14]。中等护理教育是护理教育体系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各地区教育改革的影响,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研究[15]发现,中职护生普遍自主性较差,学习动机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弱,在这种学习氛围下,难以激发中职护生的积极性,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思考。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年级、家庭所在地、自觉身心健康状态及自杀念头均影响生命意义感。两两比较发现,高年级的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更高,这可能与护生即将要面对毕业实习等因素相关,他们背负着职业使命,对临床岗位充满期盼和等待,在校学习的内容将要转换为成果奉献社会,因此具有较高的生命价值感。城镇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高于农村和县城,其原因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16]。城镇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更为全面,眼界更为开阔,普遍善于表达,同时教育者能够准确发现生命意义感较低的学生,及时给与鼓励和支持。健康状况与自杀倾向也会影响生命意义感的高低。研究发现,生命意义感与自杀倾向呈负相关关系,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角色转型期、认知转型期,一旦缺乏生活目标,自我认同感低时,就容易进入一种失衡、无助状态,采用极端的方式去缓解压力,如自杀、伤害他人等扭曲行为,因此应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生命价值[17]

    • 态度给人一种秩序感,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以及身份价值,同时它是依附于特定情绪的想法和信念[18]。而死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结局, 与出生一样,死亡是生命中最真实、最普遍的行为之一[19-20]。死亡态度是对自己及他人生死的思考,这是一种具有评价性和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新时代的护理工作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处理与生死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职护生的死亡态度大多以自然接受为主,与陈鹏等[21]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中职护生普遍具有较成熟的生死观,明白生死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是死亡逃避,这可能是与目前国内死亡教育系统不健全有关[22-23]。研究[24]发现,当护生遇到死亡的现实时,他们会用诸如生命终结、分离和恐惧等负面表达来定义死亡。加之我国的文化历史背景,研究[25-26]显示,很多学生表示他们找不到人讨论死亡,更加无法舒适地谈论死亡。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在减少危重病人及其家属所感受到的孤独和绝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7]。死亡恐怖各条目均分最低,其指面对死亡时所引起的害怕、恐惧等负性想法及情感,表明中职护生多数能较为科学地认识生死。中职护生的死亡态度整体呈现较为积极的状态,但仍少部分护生持消极的死亡态度,应加强对中职护生的死亡及临终关怀教育,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意义感总体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均呈负相关关系,与陈艺华等[28]研究结果相似。可见中职护生对生命意义感的含义、目标及理解水平越高,更能勇敢地面对死亡。其中寻找生命意义感与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三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唐孟言等[29]研究部分相似。可见寻找生命意义感得分越高,其对死亡的态度越抗拒,这可能与中职护生的状态有关,此时护生生命意义感不强,正处于努力寻找的阶段,往往越在乎生命,对死亡就越难以释怀,呈现抗拒逃避的消极心理。因此,对护生开展死亡教育时需要考虑到护生特点,建议实施死亡教育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参考文献 (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