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杨春晖 杨冰岩 彭嘉恒 冯明华 赖春华 吕峻峰

引用本文:
Citation: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杨春晖(1976-), 男, 硕士, 副主任医师
  • 基金项目:

    广东省中山市社会公益科技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2017B1085

  • 中图分类号: R722.6

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rate and risk factors of premature white matter injury

  • CLC number: R722.6

  •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早产儿568例,对其胎龄、出生体质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情况以及其高危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22.2%,在胎龄方面,胎龄 < 28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最高;在体质量方面,出生体质量 < 1.0 kg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败血症、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先兆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窘迫、酸中毒、窒息史、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激素、胎龄以及出生时体质量均对脑白质损伤存在明显影响(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早产儿胎龄越低、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生脑白质损伤的概率越高,且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表 1  不同胎龄脑白质损伤发生情况对比[n;百分率(%)]

    胎龄/周 n 早产儿脑损伤 发生率/% χ2 P
    < 28 4 2 50.0 40.64 < 0.01
    28~ < 31
    31~ < 33
    110
    175
    43
    48#
    39.1
    27.4
    33~ < 37 281 33*##△△ 11.7
    与胎龄 < 28周比较* P < 0.05;与胎龄28~ < 31周比较# P < 0.05,## P < 0.01;与胎龄33~ < 37周比较△△ 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出生体质量脑白质损伤发生情况对比[n:百分率(%)]

    出生体质量/kg n 早产儿脑损伤 发生率/% χ2 P
    < 1.0 13 8 61.5
    1.0~ < 1.5 92 32 34.8
    1.5~ < 2.0
    2.0~ < 2.5
    202
    186
    48**#
    26**##△
    23.8
    14.0
    29.33 < 0.01
    ≥2.5 75 12**## 16.1
    与体质量 < 1.0 kg比较** P < 0.01;与体质量1.0~ < 1.5 kg比较# P < 0.05,## P < 0.01;与体质量1.5~ < 2.0 kg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脑白质损伤单因素分析[n; 百分率(%)]

    项目 脑白质损伤组(n=126) 无脑白质损伤组(n=442) χ2 P
    男性 70(55.6) 226(51.1) 0.77 > 0.05
    多胎 33(26.2) 122(27.6) 0.09 > 0.05
    多孕 40(31.7) 149(33.7) 0.17 > 0.05
    败血症 19(15.1) 23(5.2) 13.97 < 0.01
    低血糖 13(10.3) 33(7.5) 1.07 > 0.05
    酸中毒 74(58.7) 113(25.6) 48.83 < 0.01
    窒息史 48(38.1) 113(25.6) 7.58 < 0.01
    PDA 8(6.3) 22(5.0) 0.37 > 0.05
    产前激素 77(61.1) 216(48.9) 5.88 < 0.05
    剖宫产 75(59.5) 359(81.2) 25.61 < 0.01
    妊娠期糖尿病 19(15.1) 100(22.6) 3.37 > 0.05
    妊娠期高血压 30(23.8) 217(49.1) 25.51 < 0.01
    先兆早产 45(35.7) 94(21.3) 11.07 < 0.01
    胎膜早破 48(38.1) 156(35.3) 0.33 > 0.05
    宫内感染 24(19.0) 35(7.9) 13.05 < 0.01
    低氧血症 66(52.4) 119(26.9) 28.93 < 0.01
    机械通气 48(38.1) 100(22.6) 12.18 < 0.01
    宫内窘迫 51(40.5) 114(25.8) 10.26 < 0.01
    NRDS 35(27.8) 96(21.7) 2.03 > 0.05
    胎龄(x±s)/周 32.2±2.1 33.6±2.1 6.60 < 0.01
    体质量(x±s)/g 1 845.7±36.4 2 008.4±34.7 45.92 < 0.01
    流产次数(x±s) 0.8±0.2 0.8±0.3 0.00* > 0.05
    孕次(x±s) 2.1±0.1 2.2±0.3 5.94* > 0.05
    △示t值;*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多因素分析

    变量 B Wald χ2 P OR 95% CI
    孕期感染 0.679 8.971 < 0.05 2.674 1.247~5.459
    窒息史 1.265 23.784 < 0.05 3.485 2.124~5.157
    剖宫产 -1.237 26.154 < 0.05 0.127 0.187~0.461
    酸中毒 1.541 29.015 < 0.05 4.454 2.345~7.154
    下载: 导出CSV
  • [1] 吴成君, 汪兆艳, 杨印祥, 等.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大鼠模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9):1003.
    [2] JADAVJI NM.The 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is not a target for diffuse white matter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J].J Neurosci, 2017, 37(49):11772. doi: 10.1523/JNEUROSCI.2763-17.2017
    [3] 叶平, 李艳, 赵莹莹, 等.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多因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38(1):158.
    [4] BACK SA.White matter injury in the preterm infant:pathology and mechanisms[J].Acta Neuropathol, 2017, 134(3):1.
    [5] 董丽娟, 张可, 林洁, 等.超早产儿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7, 12(1):64.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7.01.013
    [6] 朱燕, 张可, 胡兰, 等.高危晚期早产儿脑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影像学评估[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5):567.
    [7] MUKHERJEE S, CHENG I, MILLER S, et al.A fast segmentation-free fully automated approach to white matter injury detection in preterm infants[J].Med Biol Eng Comput, 2019, 57(1):71.
    [8] 曹一翀, 刘卫鹏, 王凤, 等.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 33(19):1503.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8.19.013
    [9] 郭佃强, 韩梅, 单若冰, 等.多胎与单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 2017, 37(4):348.
    [10] 张洪涛, 李扬, 寇晓娜, 等.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18, 47(2):215.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18.02.025
    [11] 李文斌, 常立文, 石晶晶, 等.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极低出生体重儿脑白质损伤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4, 17(5):323.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4.05.008
    [12] JUUJARVI S, SAARELA T, HALLMAN M, et al.Intravenous paracetamol was associated with closure of the ductus arteriosus in 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s[J].Acta Paediatr, 2018, 107(4):605. doi: 10.1111/apa.14137
    [13] 裘艳梅, 侯洪涛, 王炜, 等.血清髓鞘碱性蛋白、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8):120.
    [14] 吴秀双, 史源.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早产儿脑功能发育监测及脑损伤诊断的应用前景[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 32(14):1055.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7.14.004
    [15] 陈孜孜.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12(3):1150.
    [16] BORREGAS SP, MAESTRO ML, VALDIVIESOT, et al.Improving nutritional practices in premature infants can increase their growth velocity and the breastfeeding rates[J].Acta Paediatr, 2017, 106(5):768. doi: 10.1111/apa.13788
    [17] 廖剑艺, 杨慧慧, 梁晓雯, 等.床旁颅脑超声评估子痫前期对早产儿脑损伤影响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8, 34(4):293. doi: 10.3969/j.issn.1002-0101.2018.04.002
  • [1] 杨军台晓燕 . 血清NSE、S100B和IL-6在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10): 1362-1364, 136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10.019
    [2] 周芳徐家丽 . 不同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临床随访.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12): 1697-17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2.017
    [3] 宫芬董传莉谢怀珍董淮富 . 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5): 599-6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5.010
    [4] 羊玲钟丽花陈彩华 . 不同胎龄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特点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1): 1428-143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1.009
    [5] 张明霞赵瑞卿李庆霞琚燕燕崔爱叶胡小芬李娉娉丁慧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0): 1321-13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0.008
    [6] 陈佳佳李婷玉解雪峰 . 163例早产儿0~36月龄系统管理生长发育情况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7): 925-92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07.021
    [7] 刘晟万致婷周玉香刘燕 . 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早产儿围生期脑损伤近期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7): 756-758.
    [8] 张钰莹 . 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3): 344-3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3.019
    [9] 张仁燕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3): 359-3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3.023
    [10] 赵武夏群徐家新 . 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8): 913-917.
    [11] 方芳 . 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8(2): 215-217.
    [12] 姚荣英韩慧张玉媛 . 早产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00-501,504.
    [13] 柯文霞董召斌 . 对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6): 570-571.
    [14] 闫会丽张慧洁刘红贞李芳谷广辉 . 早产儿真菌血症42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39(7): 907-9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7.023
    [15] 刘志刚孙宜芬孟红旗 . 复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危险因素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 1457-145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1.016
    [16] 李亚楠徐家丽彭万胜王素梅周瑞张贝贝 . 不同输血策略对早产儿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885-8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11
    [17] 余景凤祝毅 . 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061-1063,10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5
    [18] 杨军台晓燕罗厚江姜开军汪灵芝刘敏敏陈茹茹 . HHHFNC与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5): 577-5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5.005
    [19] 李慧敏赵武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612-16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52
    [20] 余曼莉晏长红何玲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11): 1431-1433,14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1.010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44
  • HTML全文浏览量:  2799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8-07
  • 录用日期:  2020-05-25
  • 刊出日期:  2020-06-15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杨春晖(1976-), 男, 硕士, 副主任医师
  •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 新生儿科, 528403
基金项目:  广东省中山市社会公益科技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2017B1085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早产儿568例,对其胎龄、出生体质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情况以及其高危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22.2%,在胎龄方面,胎龄 < 28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最高;在体质量方面,出生体质量 < 1.0 kg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败血症、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先兆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窘迫、酸中毒、窒息史、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激素、胎龄以及出生时体质量均对脑白质损伤存在明显影响(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早产儿胎龄越低、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生脑白质损伤的概率越高,且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English Abstract

  • 随着产科技术以及新生儿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升高,但是相应而来的便是多种并发症,其中神经系统发育问题属于常见并发症[1]。在早产儿中脑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主要损伤类型为脑白质损伤,进而导致早产儿出现脑瘫症状,影响患儿生长发育[2]。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病理以及生理学非常复杂,曾有学者[3]在研究中指出,导致早产儿出现脑白质损伤的主要病因为宫内感染和缺氧、缺血。在脑白质损伤早期,患儿并不会出现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对此类患儿进行疾病诊断时需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技术进行进一步确定,从而对患儿疾病发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估[4]。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产儿头颅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和识别能力[5]。本次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进行磁共振成像分析,探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现作报道。

    •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568例,其中脑白质损伤患儿126例,无脑白质损伤患儿442例。脑白质损伤患儿中男70例,女56例;胎龄27~36周;出生时体质量979.5~2 832.3 g。无脑白质损伤患儿中男226例,女216例;28~36周;出生时体质量973.5~2 835.7 g。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入组患儿均经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分组;(2)患儿在本院出生后24 h内入院;(3)患儿出生时胎龄 < 37周;(4)患儿临床资料完整;(5)患儿存在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发育畸形或不完善情况;(6)患儿存在遗传代谢性疾病;(7)患儿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患儿死亡;(2)患儿先天性染色体异常;(3)患儿家属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脑白质损伤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标准[6]如下:(1)经DWI序列检查侧脑室旁脑白质呈现大片状高信号,经常规磁共振序列检查显示T1WI以及T2WI序列信号无异常改变情况时为弥漫性脑白质损伤;(2)经DWI序列显示半卵圆中心、现状以及侧脑旁点状高信号,经常规磁共振序列检查T1WI显示为高信号,而经T2WI检查为低信号时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3)临床发现在胎儿出生2周内同样可以发现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情况,T2WI序列显示脑室旁体积减少,脑室旁白质的融合灶呈高信号时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本次研究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同样作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进行研究。

    • 对相关影像因素进行收集,根据其影响因素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与母亲相关因素、与患儿相关因素以及分娩方式三个方面,其中与母亲相关因素包含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宫内感染、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激素应用、先兆早产以及胎膜早破;与患儿相关因素包含双胎或多胎、机械通气、窒息、低氧血症、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儿宫内窘迫、出生体质量、胎龄以及早发败血症;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剖宫产。本次研究中还对婴儿性别、母亲流产次数以及母亲妊娠次数进行分析。

      在患儿入组后对患儿进行磁共振检查,检查时间在患儿出生后2周内完成,本次研究是采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GE Signa HD)进行检查,对患儿进行横轴为T2WI、TAWI序列检查,以及矢状位T1WI、DWI序列检查,检查前对患儿进行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20057384,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肌内注射,注射剂量为5 mg/kg,进而保证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本次研究共纳入患儿568例,其中存在脑白质损伤患儿126例,发病率22.2%,其中弥漫性脑白质损伤患儿5例(3.4%),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患儿102例(81.0%),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患儿19例(15.1%)。

    • 不同胎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胎龄 < 28周、28~ < 31周、31~ < 33周、33~ < 37周(P < 0.05~P < 0.01)(见表 1)。

      胎龄/周 n 早产儿脑损伤 发生率/% χ2 P
      < 28 4 2 50.0 40.64 < 0.01
      28~ < 31
      31~ < 33
      110
      175
      43
      48#
      39.1
      27.4
      33~ < 37 281 33*##△△ 11.7
      与胎龄 < 28周比较* P < 0.05;与胎龄28~ < 31周比较# P < 0.05,## P < 0.01;与胎龄33~ < 37周比较△△ P < 0.01

      表 1  不同胎龄脑白质损伤发生情况对比[n;百分率(%)]

    • 不同出生体质量脑白质损伤发生率由低到高分别为:出生体质量≥2.5 kg、2.0~ < 2.5 kg、1.5~ < 2.0 kg、1.0~ < 1.5 kg、 < 1.0 kg(P < 0.05~P < 0.01)(见表 2)。

      出生体质量/kg n 早产儿脑损伤 发生率/% χ2 P
      < 1.0 13 8 61.5
      1.0~ < 1.5 92 32 34.8
      1.5~ < 2.0
      2.0~ < 2.5
      202
      186
      48**#
      26**##△
      23.8
      14.0
      29.33 < 0.01
      ≥2.5 75 12**## 16.1
      与体质量 < 1.0 kg比较** P < 0.01;与体质量1.0~ < 1.5 kg比较# P < 0.05,## P < 0.01;与体质量1.5~ < 2.0 kg比较△ P < 0.05

      表 2  不同出生体质量脑白质损伤发生情况对比[n:百分率(%)]

    • 单因素分析显示,败血症、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先兆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窘迫、酸中毒、窒息史、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激素、胎龄以及出生时体质量均对脑白质损伤存在明显影响(P < 0.05)(见表 3)。

      项目 脑白质损伤组(n=126) 无脑白质损伤组(n=442) χ2 P
      男性 70(55.6) 226(51.1) 0.77 > 0.05
      多胎 33(26.2) 122(27.6) 0.09 > 0.05
      多孕 40(31.7) 149(33.7) 0.17 > 0.05
      败血症 19(15.1) 23(5.2) 13.97 < 0.01
      低血糖 13(10.3) 33(7.5) 1.07 > 0.05
      酸中毒 74(58.7) 113(25.6) 48.83 < 0.01
      窒息史 48(38.1) 113(25.6) 7.58 < 0.01
      PDA 8(6.3) 22(5.0) 0.37 > 0.05
      产前激素 77(61.1) 216(48.9) 5.88 < 0.05
      剖宫产 75(59.5) 359(81.2) 25.61 < 0.01
      妊娠期糖尿病 19(15.1) 100(22.6) 3.37 > 0.05
      妊娠期高血压 30(23.8) 217(49.1) 25.51 < 0.01
      先兆早产 45(35.7) 94(21.3) 11.07 < 0.01
      胎膜早破 48(38.1) 156(35.3) 0.33 > 0.05
      宫内感染 24(19.0) 35(7.9) 13.05 < 0.01
      低氧血症 66(52.4) 119(26.9) 28.93 < 0.01
      机械通气 48(38.1) 100(22.6) 12.18 < 0.01
      宫内窘迫 51(40.5) 114(25.8) 10.26 < 0.01
      NRDS 35(27.8) 96(21.7) 2.03 > 0.05
      胎龄(x±s)/周 32.2±2.1 33.6±2.1 6.60 < 0.01
      体质量(x±s)/g 1 845.7±36.4 2 008.4±34.7 45.92 < 0.01
      流产次数(x±s) 0.8±0.2 0.8±0.3 0.00* > 0.05
      孕次(x±s) 2.1±0.1 2.2±0.3 5.94* > 0.05
      △示t值;*示t′值

      表 3  脑白质损伤单因素分析[n; 百分率(%)]

    • 以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作为因变量,以败血症(是vs否)、低氧血症(是vs否)、机械通气(是vs否)、先兆早产(是vs否)、宫内感染(是vs否)、宫内窘迫(是vs否)、酸中毒(是vs否)、窒息史(是vs否)、妊娠期高血压(是vs否)、产前激素(是vs否)、胎龄(< 31周vs≥31周)以及出生时体质量(< 1.5 kg vs≥1.5 kg)作为自变量,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见表 4)。

      变量 B Wald χ2 P OR 95% CI
      孕期感染 0.679 8.971 < 0.05 2.674 1.247~5.459
      窒息史 1.265 23.784 < 0.05 3.485 2.124~5.157
      剖宫产 -1.237 26.154 < 0.05 0.127 0.187~0.461
      酸中毒 1.541 29.015 < 0.05 4.454 2.345~7.154

      表 4  多因素分析

    • 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最为常见的脑损伤类型,一般囊腔形成在脑白质损伤后3~4周才开始出现,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早产儿在脑白质损伤2周内即会出现,因此本次研究在对脑白质损伤进行分析时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患儿作为脑白质损伤的一种损伤形式[8]。本次研究中显示,早产儿中脑白质损伤发病率为22.2%,其中主要有局灶性脑白质损伤,且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也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不同胎龄以及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胎龄以及出生体质量增加,脑白质损伤发生率逐渐降低[9]。早产儿胎龄>32周后,其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活跃程度降低,对于应激反应、缺氧、炎症、谷氨酰胺增多等引起的损伤敏感程度降低[10],同时低体质量早产儿体内白细胞介素含量高,氧化应激水平增加,促进了对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11]。早产儿大脑血管发育不完善,胎龄越低患儿短穿支越少,并且长穿支发育不完全,因此脑室周围具有较低的脑血流分布,而该区代谢相对旺盛,当出现缺血、缺氧时较易容易发生损伤[10]。早产儿具有较差的脑血管调节机制,容易导致脑室旁白质损伤,因此在早产儿产后若出现窒息、低氧以低血压等情况时,患儿脑血流自主调节能力受到影响,进而加重脑损伤[11]

      本次研究对影响早产儿发生脑白质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多种变量可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起到促进作用,如败血症、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先兆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窘迫、酸中毒、窒息史、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激素、胎龄(< 31周)以及出生时体质量(≤1.5 kg),上述原因均可能潜在造成早产儿体内氧化应激增加或缺氧加重,且经多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均为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脑组织出现缺血以及再灌注时,会有大量自由基以及谷氨酸产生,而缺血、缺氧状态会导致机体细胞凋亡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12]。对于氧自由基的处理能力少突胶质细胞的处理能力较弱,而且在缺血、缺氧损伤后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进而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伤害[13]。本次研究中显示酸中毒同样是导致脑白质损伤的高危因素,可能与缺氧导致糖代谢率降低有关,进而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坏死情况。本次研究显示剖宫产是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脑白质损伤发生呈负相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剖宫产胎儿在生产时不会受到阴道挤压,而且当出现宫内缺氧时胎儿对于阴道挤压的耐受能力会明显降低,而剖宫产可以快速结束产程,使生产中脑血流波动避免或降低,从而对于脑白质损伤发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14]。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导致早产儿发生脑白质损伤的主要原因与脑组织缺氧、缺血有关,因此对于含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早产儿,应当做好积极预防工作,避免胎儿出现脑白质损伤情况[15]

      综上所述,早产儿胎龄越低、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生脑白质损伤的概率越高,且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