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

江勇 徐磊 郝群 闫兴洲 李震宇 林荣 王敏 王敏华

引用本文:
Citation:

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简介: 江勇(1976-), 男, 副主任医师
  • 基金项目: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 卫中医药秘(2014)342号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技术项目 2019070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KJ2019A0397

  • 中图分类号: R743.33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Du meridian and Jiaji acupoint on balanc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 CLC number: R743.33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治疗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以督脉和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 < 0.01),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 < 0.01),2组治疗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 表 1  2组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比较(x±s; 分)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29.7±14.6 76.9±13.8##
    对照组 30 28.9±14.0 61.3±21.2##
    t 0.22 3.38*
    P >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P<0.01;*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BBS评分比较(x±s;分)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16.7±8.1 44.4±9.3##
    对照组 30 15.6±5.1 32.2±6.4##
    t 0.63 5.92*
    P >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P<0.01;*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MBI指数比较(x±s)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31.2±9.6 73.7±18.3##
    对照组 30 30.4±7.1 60.9±11.2##
    t 0.37 3.27*
    P >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P<0.01;*示t′值
    下载: 导出CSV
  • [1] 高一鹭, 王文志.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337.
    [2] 高长玉, 吴成翰, 赵建国, 等.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38(2):136.
    [3] 关晨霞, 郭钢花, 郭小伟, 等.脑卒中偏瘫病人在坐位躯干旋转时躯干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J].中国康复, 2017, 32(3):192.
    [4] 林乐乐, 马啸宇, 王晓峰.躯干肌联合平衡仪训练对于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14):81.
    [5] 徐勤红, 彭拥军."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自噬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18, 38(5):457.
    [6] 王娇予, 张海峰.针刺督脉经穴为主对缺血性脑卒中皮质脊髓束重塑及康复的影响[J].新中医, 2019, 51(7):228.
    [7] 谢洁, 韩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 26(3):300.
    [8] 孙培养, 储浩然, 李佩芳, 等.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8(2):44.
    [9] 张立志, 许能贵.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8, 37(2):140.
    [10] 张道宗.张道宗通督调神实用针灸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29.
  • [1] 时景李成李洪艳陈伟康丽华王雪荣朱正丽李甜 . 镜像疗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 46(12): 1782-178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1.12.036
    [2] 巫媛媛周守贵曲玉强 . 帕金森病人平衡功能康复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8): 1139-11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8.034
    [3] 黄海浪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6): 609-611.
    [4] 蒋海华时恒屏徐艳 .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 87-89.
    [5] 崔居红 . 细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8): 1136-113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8.052
    [6] 王大伟 . 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11): 1521-152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11.026
    [7] 杨宗勇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3): 345-347,3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21
    [8] 张璇张卓然段淑荣蒋莱范志新 . 强制性运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575-577,5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5.005
    [9] 叶刚 . MOTOmed运动系统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 610-61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5.018
    [10] 周小燕 . 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9): 1241-124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9.035
    [11] 董晓柳徐士军张秀清宋丽华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病人TLR4信号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6): 739-74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2.06.009
    [12] 葛靓周志明庞洪波李雪芹金炜费世早 . 瑞舒伐他汀改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 1528-1530,1533.
    [13] 熊胜兰周曙 .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负波的相关性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2): 208-210,21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2.023
    [14] 谢静叶明刘东亮许娟娟许力刘晓林孙中武 .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8): 1009-101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8.008
    [15] 汪素琴 . 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脑梗死急性期肢体康复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9): 1210-1211.
    [16] 张勤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39(7): 965-96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7.049
    [17] 崔璨 .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病人康复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143-11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42
    [18] 周汝娟郭民旺汪小荣何龙锦 . 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8): 1064-10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8.016
    [19] 叶心国李景李涛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 1462-146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1.018
    [20] 韦宁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7(7): 844-846.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976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1-20
  • 录用日期:  2020-05-01
  • 刊出日期:  2020-09-15

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简介: 江勇(1976-), 男, 副主任医师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基金项目: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 卫中医药秘(2014)342号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技术项目 2019070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KJ2019A0397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治疗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以督脉和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 < 0.01),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 < 0.01),2组治疗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English Abstract

  •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一种,为临床康复中遇到最多疾病之一,该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生命因及时抢救得以存活,但大多病人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研究显示,脑卒中病人中有70%~80%留有功能障碍[1]。平衡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偏瘫后遇见最常见障碍之一,临床发现很多病人在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在恢复较好的情况下,仍不能正常步行,一定程度影响了病人的康复效果。通督调神针法是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张道宗教授创立的一针灸督脉穴位为主的针灸方法,其治疗脑病有独特的理论依据和机制。我们学习后采用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治疗脑梗死后病人平衡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作报道。

    •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急诊内科、康复医学科住院和门诊的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病人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5岁。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 参照《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2]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以急性起病, 出现偏侧肢体乏力, 症状持续不能缓解, 头颅CT或MRI示脑梗死者。

    • 参照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的诊断标准。

    • (1) 符合西医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中风的诊断标准;(3)发病在2个月内,并且为首次发病;(4)年龄40~75岁,性别不限;(5)Berg平衡量表 < 30分;(6)病人神志清楚,病情稳定;(7)病人愿意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并签知情同意书。

    •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等;(2)神经功能缺损由脑肿瘤、脑出血、脑外伤、脑寄生虫病、心脏病、代谢障碍等疾病引起;(3)不能承受针刺、对针刺过敏、皮肤有缺损感染或妊娠、哺乳期妇女;(4)合并其他脏器、造血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病人;(5)合并有失语和认知异常, 卒中前后伴随或不伴随疾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 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

    • 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康复治疗,对于伴随症状和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康复治疗采用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作业治疗等。每次40 min,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取穴以督脉和夹脊穴为主:人中、神庭、百会、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后溪、胸段和腰段华佗夹脊穴(从上到下共17穴,单日取1、3、5……, 双日取2、4、6……)。操作:病人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以舒适为度,使病人处于放松状态。常规消毒后,采用无锡嘉健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30 mm×40 mm无菌针灸针, 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百会向颈后方向平刺约20 mm; 风府穴、至阳穴、腰阳关直刺约20 mm;夹脊穴从上而下依次左右交叉进针,针尖向于脊柱方向与体表呈45°夹角,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中间行针一次。每日针刺一次。2组治疗均每周5次,共治疗4周。

    • 治疗前后要求由同一医生或治疗师进行评估,评定均在病人充分休息后安静状态下进行。

    • 主要观察病人在床上转向健侧患侧保持坐位平衡及从卧位坐起四项,充分体现了躯干的控制能力同时弥补了Berg平衡功能评分表不能评定卧位时的不足,使评定更加全面,总分100分, 分数与躯干控制能力成正相关的关系。

    • Berg平衡功能评分表是目前评价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最主要量表之一,具有很好的内在信用度。可以评价脑卒中病人在不同姿势的条件下,其维持平衡和姿势装换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评估病人预期性姿态控制力,包括从坐到站、从站到坐、双脚并拢站立等14项。量表总分为56分,分数与平衡功能成正相关的关系。

    • 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是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量表之一,能够客观有效的评价脑卒中后病人平衡功能及自主生活能力。主要包括床椅转移、步行、上下楼梯、洗澡等10项,总分100分,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相关的关系。

    • 采用t(或t′)检验。

    • 2组病人治疗前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29.7±14.6 76.9±13.8##
      对照组 30 28.9±14.0 61.3±21.2##
      t 0.22 3.38*
      P >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P<0.01;*示t′值

      表 1  2组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比较(x±s; 分)

    • 2组病人治疗前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后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16.7±8.1 44.4±9.3##
      对照组 30 15.6±5.1 32.2±6.4##
      t 0.63 5.92*
      P >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P<0.01;*示t′值

      表 2  2组BBS评分比较(x±s;分)

    • 2组病人治疗前M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后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31.2±9.6 73.7±18.3##
      对照组 30 30.4±7.1 60.9±11.2##
      t 0.37 3.27*
      P > 0.05 < 0.01
        组内配对t检验:##P<0.01;*示t′值

      表 3  2组MBI指数比较(x±s)

    • 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在中医上属于“中风” “筋病”的范畴。从字面上理解, 筋字下边有“月”和“力”, 筋病和肌肉组织产生的力学改变有关。现代研究验证中风后偏瘫侧躯干肌的肌力较正常侧下降明显[3], 而躯干控制力的减弱是造成脑中风后平衡障碍的重要因素[4]

      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经筋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素问·痿论》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背部的经筋在经气的调节下, 阴阳经筋协同作用, 刚柔相济,使躯体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姿态,同时维持躯体各个方向运动。如若背部经气调节失常,就会出现“筋病”。如《灵枢·经筋》记载了足太阳经“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其与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症状类似。

      督脉为阳脉之海,通过一条主干,三条分支与诸阳经、阴经直接或间接交汇和相联系,具有调节全身阴阳的作用。《难经·二十八难》指出:“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说明督脉与脑密切相关。从循行分布上来看,督脉直接入络脑,且是唯一一条入脑的经脉,因此对脑病中风能起重要作用;督脉的主干贯通脊柱内,支脉夹脊,督脉直接分布在躯干的中线和两侧,维护躯干的稳定。从功能上说,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十二经筋需在督脉阳气的温煦推动下发挥“束骨而利机关”的作用。因此督脉在维持人体平衡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已有较多报道[5-9]表明取督脉穴在治疗脑病诸证上有较好临床效果。本研究针刺取头部人中、神庭、百会、风府为督脉要穴,且直接作用于中风病病位脑起治疗作用;大椎、至阳、腰阳关为督脉在脊柱部大穴,善调督脉阳气,后溪通督脉;有学者认为凡督脉主干及分支循行经过部位的穴位都有通督作用[9],督脉“侠脊抵腰中”,夹脊穴正好位于其分支上,即能局部取穴调整躯体平衡,又能加强疏通督脉主干及分支气血。诸穴相合,恢复诸经筋“束骨而利机关”功能,从而使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病人得到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