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睿
, 吴坚
. 糖尿病足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 1496-15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11.011
|
[2] |
欧美荣
, 吴寅
. 糖尿病足49例临床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3): 239-240.
|
[3] |
罗红
, 陆春红
. 糖尿病足40例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5): 615-616.
|
[4] |
邵蔚
, 杜宁迁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认知调查与高危筛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 1206-1208.
|
[5] |
胡伟琦
, 舒政
, 孙凤
. 糖尿病足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0): 1048-1050.
|
[6] |
王林文
, 刘彩英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自我防护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5): 473-474.
|
[7] |
姚绍琴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0级30例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6(9): 1107-1108.
|
[8] |
徐丽英
, 奚九一
. 清创外治糖尿病足60例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1): 67-68.
|
[9] |
黄院英
, 袁鹏
, 周悦
, 杨玉生
. 糖尿病足保肢的Strauss分级筛选和治疗策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12): 1111-1112,1115.
|
[10] |
陆晔
. 芒硝外敷及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11): 1188-1190.
|
[11] |
李骥
, 邢鹏超
, 曹烨民
. 陈兰花颗粒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 78-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1.025
|
[12] |
胡慧萍
, 陈明卫
. 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7): 897-89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7.013
|
[13] |
陈燕
, 牛魏魏
. 以罗伊适应模式为指导的护理程序对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9): 1275-1277,127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9.047
|
[14] |
齐书静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对糖尿病足病人神经传导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2): 186-1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2.014
|
[15] |
吕高友
, 张沈洁
, 郭凤红
, 李曦光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糖尿病足发病关系的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 577-578,581.
|
[16] |
徐丽英
, 钟萍
, 曹烨民
, 李土明
, 王潇
. 陈兰花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9): 1176-117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7.09.007
|
[17] |
李艳
, 杨郁文
. 中药泡足联合足部按摩对糖尿病足足部症状及经皮氧分压改变的效果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 123-12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1.040
|
[18] |
刘晟
, 赵红玲
, 吕旭东
. 小儿特发性寰枢椎半脱位26例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5): 501-502.
|
[19] |
朱均梅
, 张丹妮
, 李莹
. 风险管理策略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45(5): 676-67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5.031
|
[20] |
年秀梅
, 年翠侠
, 邵美
. 马应龙痔疮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4): 540-5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5.0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