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44卷  第5期

基础医学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miR-374a低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谢柱, 李崇慧, 方军, 陈佳唯, 李浩, 寇志华, 李军锋, 周育森
2019, 44(5): 561-5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1
摘要:
目的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iR-374a低表达细胞系。方法设计针对miR-374a成熟体gRNA,合成DNA,插入pSpCas9(BB)-2A-Puro,将鉴定正确的载体转染入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使用嘌呤霉素筛选转染的细胞;PCR方法扩增,序列测定分析细胞基因组中靶位点区域序列;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miR-374a及其靶基因TGFA的表达情况;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374a基因编辑对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构建了靶向miR-374a成熟体基因序列的基因编辑载体,转染细胞经过加压筛选,序列分析结果提示靶向位点的基因发生了缺失或插入突变;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基因编辑载体的细胞miR-374a表达水平较对照细胞明显下降(P < 0.01),而靶基因TGFA表达则明显上升(P < 0.05);细胞增殖实验显示miR-374a低表达的细胞增殖能力发生了明显改变(P < 0.05~P < 0.01)。结论成功构建了miR-374a低表达细胞系,为后续研究该分子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内皮祖细胞在裸鼠体内再现人血管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吴军军, 张莉, 蒋邦红, 霍继武, 宋培军
2019, 44(5): 566-569, 5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2
摘要:
目的研究人血管瘤内皮祖细胞(EPcs)在裸鼠体内分化情况,进一步揭示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祖细胞(经CD31、CD34及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浓集后分别种植于裸鼠双侧胸壁、腰部皮下,动态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及组织学变化,并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鼠抗人CD31、CD34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染色研究所成瘤体的同源性。结果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祖细胞生长良好,细胞计数为3×108个/培养瓶,CD31、CD34及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阳性表达,裸鼠皮下植入后所形成的瘤体与原血管瘤生物学特点及病理特征相似,经CD31、CD34鉴定瘤体来源于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结论内皮祖细胞是血管瘤发生的细胞来源,此可作为血管瘤的动物模型,为血管瘤的研究提供较理想平台。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对胃癌干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
李燕, 柯希权, 邓敏, 李大鹏, 汪强武, 汪建超, 王启之
2019, 44(5): 570-5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3
摘要: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在胃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干细胞(HGC-27、MKN-45)及相应非干细胞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瞬时转染法对AEG-1进行处理,使用MTS、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作用机制,Annexin Ⅴ及Caspase-3/7活性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干细胞成球实验评估AEG-1沉默对胃干细胞干性的影响,裸鼠体内成瘤实验评估AEG-1对裸鼠体内胃干细胞肿瘤发生的影响。Ⅴ结果胃癌干细胞MKN-45中AEG-1表达水平高于非干细胞组(P < 0.01);AEG-1-siRNA转染的癌干细胞导致癌干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明显抑制了细胞增殖(P < 0.01);Annexin Ⅴ及Caspase 3/7活性检测AEG-1敲低可诱导胃干细胞凋亡;AEG-1表达被敲低时显著抑制了胃癌干细胞的成球能力;AEG-1缺失抑制了肿瘤干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结论AEG-1沉默抑制细胞增殖,诱导胃癌干细胞G1期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发生,在胃癌干细胞的肿瘤发生中起着积极作用。
超时间窗静脉溶栓对大鼠血栓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讨
朱云波, 邱海鹏, 李佳佳, 胡亚军, 马征, 高燕军
2019, 44(5): 578-58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4
摘要: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静脉溶栓对血栓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8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脑梗死组、4.5 h溶栓组和6 h溶栓组,每组20只。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脑梗死组、4.5 h溶栓组和6 h溶栓组大鼠均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4.5 h溶栓组和6 h溶栓组大鼠建模后分别于4.5 h、6 h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泵入处理。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微血管密度及皮层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4.5 h溶栓组和6 h溶栓组3 d及7 d脑梗死体积均显著低于脑梗死组(P < 0.01)。4.5 h溶栓组和6 h溶栓组3 d及7 d脑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脑梗死组(P < 0.01),6 h溶栓组3 d及7 d脑微血管密度均低于4.5 h溶栓组(P < 0.05)。4.5 h和6 h溶栓组的7 d脑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3 d脑微血管密度(P < 0.01)。与脑梗死组比较,对照组、4.5 h溶栓组、6 h溶栓组大鼠3 d和7 d皮层脑组织NO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SOD显著升高(P < 0.05~P < 0.01),6 h溶栓组3 d和7 d皮层脑组织MDA含量高于4.5 h溶栓组(P < 0.05~P < 0.01),6 h溶栓组3 d和7 d皮层脑组织SOD含量低于4.5 h溶栓组(P < 0.05);4.5 h溶栓组和6 h溶栓组大鼠7 d皮层脑组织NO含量高于3 d NO含量(P < 0.05)。结论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血栓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的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其可增加微血管密度及降低皮层脑组织NO含量和MDA含量、升高皮层脑组织SOD活性有关。
临床医学
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HBsAg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
范新星, 崔甫朦, 王福生, 赵守松
2019, 44(5): 582-584, 5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5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人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HBV DNA阴转后血清HBsAg定量的动态变化,对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病人HBsAg定量的变化进行比较,推算HBsAg清除所需时间,探讨NAs药物治疗CHB的可能疗程。方法以NAs治疗HBV DNA阴转时HBsAg定量为基线值,观察6个月、1年、3年、5年、7年的HBsAg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比较HBeAg阳性组及HBeAg阴性组HBsAg定量之间的差异。结果109例HBeAg阳性病人,HBV DNA阴转时及6个月、1年、3年、5年、7年后HBsAg平均水平分别为3.347、3.329、3.107、3.169、2.960、2.164 log10IU/mL;116例HBeAg阴性病人,HBsAg平均水平分别为3.133、3.193、2.970、2.967、2.536、2.083 log10IU/mL。经NAs治疗,HBeAg阳性病人和HBeAg阴性病人HBV DNA阴转后、6个月、1年、3年、5年、7年HBsAg水平呈波动性下降趋势(P < 0.01)。根据HBsAg定量的下降趋势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推算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的HBsAg清除时间分别为25年和22年。结论NAs治疗的CHB病人,理论上推测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HBsAg的清除均需20年以上的时间,采用NAs治疗CHB需要较长的疗程。
TEE指导GDFT联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观察
宣冬生, 郑立东
2019, 44(5): 585-5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6
摘要:
目的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指导的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联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病人的术中循环管理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0岁以上择期行乙状结肠或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5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为TEE指导下GDFT联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对照组为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N组麻醉后根据TEE监测降主动脉的纠正血流时间和每搏输出量调整液体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C组按照传统方法补液。比较2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建立人工气腹后即刻(T2)、肿物切除(T3)、停止气腹后(T4)、拔管后(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术后记录晶体/胶体比例及总量、尿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浆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术后恢复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N组术中尿量、平衡液输注量明显少于C组(P < 0.01和P < 0.05),聚明胶肽输注量多于C组(P < 0.05);2组HR、MAP在T1、T2时间点均较麻醉诱导前T0降低(P < 0.05~P < 0.01),CVP在T1时间点较T0增高(P < 0.01)。与C组比较,N组HR在T4、T5时间点升高(P < 0.01),CVP在T3、T4、T5时间点降低(P < 0.01);与术前比较,术后N组的ALT水平上升(P < 0.01),AST和BUN水平下降(P < 0.01),术后C组的ALT、AST、BUN、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32.0%(P < 0.05)。结论TEE指导GDFT联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病人术后恢复有优势。
血浆网膜素-1水平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
戎成振, 王洪巨, 卢家忠
2019, 44(5): 590-59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7
摘要:
目的分析血浆网膜素-1水平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的基本特征。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网膜素-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浆网膜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网膜素-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Gensini积分是引发冠脉侧支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血浆网膜素-1表达的降低和冠脉侧支循环障碍有相关性,能够对冠心病进一步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KRAS基因状态对晚期结直肠癌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
徐蕾, 邢丽, 李明, 白莉, 李国云
2019, 44(5): 593-59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8
摘要:
目的研究KRAS基因状态对晚期结直肠癌(mCRC)给予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mCRC病人216例,进行KRAS基因检测,给予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方案。拟定4~8周期化疗。每4周期化疗后,通过结肠镜、腹部B超、增强CT等检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0),观察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治疗的应答率(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相互关系。结果mCRC病人中34.2%存在KRAS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组转移至肺与肝多于KRAS基因野生组(P < 0.05和P < 0.01)。KRAS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低分化型多于中/高分化型(P < 0.01)。2组总体RR、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组比基因野生型组OS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疲乏感、蛋白尿等不良反应情况类似(P>0.05)。Cox生存分析模型显示,KRAS基因突变不能作为PFS和OS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mCRC给予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KRAS基因突变状态对疗效尚无预测作用。
前列腺素类药物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黄华, 杨建碧
2019, 44(5): 597-599, 6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09
摘要: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180例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例。A组在娩后给予1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和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内注射,B组给予1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和1 mg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化。对2组产后各时间段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输血率、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A组产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B组(P < 0.05~P < 0.01)。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和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例产后出血产妇平均出血量为(841.34±232.56)mL,B组17例产后出血产妇平均出血量为(857.62±227.37)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其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减少出血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复发及相关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分析
包淑贞, 张如峰, 吴文英, 马凤英, 李赟, 张海生
2019, 44(5): 600-6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0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HSP)复发和HSP相关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2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复发者为A组,84例无复发者为B组;根据患儿尿常规检查结果,其中存在HSP相关肾功能不全41例为Ⅰ组,81例无肾功能不全者为Ⅱ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患儿复发和HSP相关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未预防用药、合并呼吸道感染史、未控制饮食、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及未限制剧烈运动的比例较B组高(P < 0.05~P < 0.01)。Ⅰ组年龄>10岁、血小板计数(PLT)升高、白细胞数(WBC)升高、皮疹反复发作、尿微量蛋白异常、总免疫球蛋白(IgE)升高的比例较Ⅱ组高(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未预防用药、合并呼吸道感染史、无饮食限制、EOS升高是小儿HSP复发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年龄>10岁、PLT升高、WBC升高、皮疹反复发作、尿微量蛋白异常、IgE升高是小儿HSP相关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小儿HSP复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未预防用药、合并呼吸道感染史、无饮食限制、EOS升高等,导致小儿HSP相关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PLT、WBC、尿微量蛋白及IgE等,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患儿,应引起临床重视和密切观察,及时干预以避免HSP复发或引起HSP相关肾功能不全。
眼轮匝肌预缝合缩短术在中老年睑袋整复中的应用
王洁, 徐东卫, 李勇, 章祥洲
2019, 44(5): 604-60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1
摘要: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预缝合缩短术在中老年睑袋整复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做睑袋整复治疗的中老年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接受传统经皮入路下睑袋整形术者为对照组,接受眼轮匝肌预缝合缩短术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传统的睑袋整形术的基础上,游离眼轮匝肌,在距离外眦角约0.5 cm处作垂直于眼轮匝肌的设计线,沿垂线离断眼轮匝肌,在断端各缝合牵引丝线,预先将一侧断端缝合至另一断端深面,根据轮匝肌的张力,酌情调整缝合位置,当轮匝肌达到较好外形以及张力时,嘱病人睁眼向额部看,观察睑袋整复效果,切除重叠部分,断端精细缝合。最后对比和分析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眼轮匝肌预缝合缩短术,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宫颈癌病人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后性生活状况研究
冯佳, 朱彦玲, 张红, 王新霞, 许敏, 张萍
2019, 44(5): 607-6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2
摘要:
目的研究宫颈癌病人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后的性功能状况。方法选取80例Ⅰb1期及新辅助治疗后的Ⅰb2~Ⅱa2期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常规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手术6个月后对所有病人进行阴道变化和性生活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使用女性性功能测量量表来评估病人的性功能状态。结果2组病人在术后恢复规律性生活的例数、恢复规律性生活所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在排尿和排便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在性唤起、性高潮、性交疼痛、阴道润滑、性满意度、女性性功能指数总分以及性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病人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腹膜代阴道延长术后,病人的阴道延长明显,且不会增加排便和排尿障碍方面的风险,但是在性生活质量方面还没有显著提高。
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李玉胜, 许磊, 孙岩峰, 孔祥歆, 金功圣
2019, 44(5): 610-6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3
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MBC)和女性乳腺癌(FBC)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的异同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5例MBC病人及配对的50例FBC病人进行分析,采用SPSS 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MBC病人5年生存率为40%,FBC病人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以及TNM分期和MBC病人5年生存率有关(P < 0.05);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TNM分期以及辅助内分泌治疗和FBC病人5年生存率有关(P <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大小是影响FBC 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是影响FBC 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老年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清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时兆燕
2019, 44(5): 614-615, 6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4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尿酸(UA)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探讨血清UA在动脉硬化形成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年龄>65岁的13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临床资料,按照超声测定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G1组)35例、内膜增厚组(G2组)30例、稳定斑块组(G3组)36例及非稳定斑块组(G4组)37例,统计并分析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IMT和血清UA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组病人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着IMT厚度的增加,血清UA水平呈增加趋势,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人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15,P < 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212,P < 0.05),与血清UA水平呈正相关(r=0.412,P < 0.05),与血清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223,P < 0.05)。结论UA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氧化应激所致的慢性炎症。
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断裂在踝关节骨折行内固定手术的应用价值
康树青, 王向
2019, 44(5): 616-6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5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踝关节骨折并三角韧带断裂病人72例资料,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6例术中采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观察组);另36例术中未修复三角韧带(对照组)。2组病人术后均获随访6~16个月,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均手术顺利,骨折复位良好。2组踝穴内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术后6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3例踝关节跖屈活动明显受限,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和螺钉脱出等并发症。观察组的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6.1%,对照组为7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能够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有助于恢复踝关节活动度。
权重配方法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徐晖, 陆松虹, 张景俊, 潘松, 程亮, 吴鸿浩
2019, 44(5): 620-622, 62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6
摘要:
目的采用权重配方法分析咪达唑仑(Mid)、芬太尼(Fen)和丙泊酚(Pro)联合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根据权重配方法设计,均匀分配至6个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的用药组(配伍组1~6),麻醉诱导为依次注入Mid(15 s)、Fen(15 s)、Pro(30 s)和罗库溴铵0.6 mg/kg。Pro注入后3 min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Pro注入后1 min、2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值。结果以平均动脉压为评价指标,3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Pro > Mid > Fen,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5 mg/kg;以心率为评价指标,三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为Fen > Pro > Mid。其理论优化组方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结论Pro和Fen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上起主要作用,Mid、Pro和Fen之间有协同作用,理想的诱导剂量为Mid 0.06 mg/kg,Fen 0.005 mg/kg,Pro 1.25 mg/kg。
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晓静, 王静
2019, 44(5): 623-62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7
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观察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对2组病人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在实施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1 min(T2)、气管插管时(T3)、气腹时(T4)及拔管时(T5)各时间点,观察组病人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T2时间点相比,对照组的心率在T3和T4两个时间点上升(P < 0.01),在T5时间点恢复到T1、T2水平(P>0.05);与T1、T2时间点相比,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在T3和T4两个时间点下降(P < 0.01),在T5时间点恢复到T1、T2水平(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1),麻醉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 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老年病人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良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
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汤海珍, 韩雪敏, 赵伟, 门秀婷, 赵恒, 钟传飞
2019, 44(5): 627-63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8
摘要:
目的比较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术毕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PCIA镇痛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照组采用地佐辛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比较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宫缩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2组PCIA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宫缩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尤其是对宫缩痛镇痛效果更佳,术后PCIA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冯正国
2019, 44(5): 631-63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19
摘要:
目的评估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MGD病人66例(13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66眼)。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抗炎滴眼液治疗为主,对于疑似感染或三级以上MGD病人另外加服阿奇霉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以及睑板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OSDI分值、睑板腺功能异常评分、CFS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BUT和SIT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按摩可提高MGD治疗的临床疗效。
QRS波群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心源性猝死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陈娟
2019, 44(5): 635-637, 6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0
摘要:
目的分析QRS波群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心源性猝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将9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早期复极(ER)阴性组和阳性组,各49例。分析病人ER图形特点、形态等,比较2组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死亡等发生率。结果阳性组QRS时限[(97.96±7.23)min]较阴性组[(89.07±7.93)min]明显延长(P < 0.01),心率[(68.05±10.32)次/分]较阴性组[(77.98±6.90)次/分]明显减慢(P < 0.01),QTc间期[(424.05±39.68)ms]较阴性组[(459.04±31.24)ms]缩短(P < 0.01);但2组病人QT间期、PR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病人ER图形多处于下壁、下壁加胸前导联,以切迹为主要表现,且ST段多为水平型抬高。阳性组三酰甘油、血钾水平较阴性组明显升高(P < 0.01),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死亡率亦明显高于阴性组(P < 0.01)。结论相比无ER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伴有ER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QTc间期缩短、心率减缓,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发生死亡的风险明显提高。
两种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方式治疗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孙晓亮, 张结合, 赵鸣
2019, 44(5): 638-64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1
摘要:
目的比较经胫骨平台外侧髁劈裂骨块直视下与胫骨近端开窗撬顶两种复位方式联合MIPPO接骨板治疗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5例,随机分为A组13例和B组12例。其中,A组采用经胫骨平台外侧髁劈裂骨块翻开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塌陷,B组采用经胫骨近端开槽及顶棒撬顶复位,2组均联合MIPPO技术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病人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A组(P < 0.01)。B组病人膝关节开始锻炼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 < 0.01),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即刻和术后3、6、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4.61%,与B组的9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HSS评分差异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方法均可有效恢复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其中胫骨近端开窗撬顶复位更加微创,有助于病人术后及早恢复。
个性化家庭康复方案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陈丽华, 何霏, 袁海新
2019, 44(5): 642-6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2
摘要:
目的探索个性化家庭康复方案对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个性化康复指导组(观察组,n=30)和常规康复指导组(对照组,n=30)。出院后,观察组接受个性化的视频家庭康复方案,对照组接受书面化常规家庭康复方案。分别于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综合性评定量表(FCA量表)对各组病人的综合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MBI评分及FCA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病人MBI及FCA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高(P < 0.01);组内比较,对照组病人MBI及FCA量表评分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BI及FCA量表评分出院1个月后均高于出院时(P < 0.01)。结论脑卒中的个性化家庭康复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服务效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家庭康复服务模式。
血栓弹力图在预测腔隙性脑梗死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的价值
赵良举
2019, 44(5): 645-64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预测腔隙性脑梗死(LS)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PL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LS病人142例,根据是否发展为PLS分为PLS组(46例)与无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组(Non-PLS组)(96例)。采用TEG5000型分析仪检测最大振幅、凝固角、凝固时间与反应时间等TEG参数。结果PLS组最大振幅、凝固角明显大于Non-PLS组,凝固时间、反应时间明显短于Non-PLS组(P < 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最大振幅、凝固角与PLS病人NHISS评分呈正相关(P < 0.05),凝固时间、反应时间与PLS病人NHISS评分呈负相关(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振幅、凝固角可作为LS发展为PLS的独立危险因素,凝固时间、反应时间可作为LS发展为PLS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P < 0.01)。结论TEG在预测LS发展为PLS中的作用显著,其中最大振幅、凝固角越大,凝固时间、反应时间越短则预测LS发展为PLS的风险越大。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通量透析频率的选择及炎性细胞因子、钙磷代谢指标检测比较
王培永
2019, 44(5): 648-6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4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通量透析频率的选择对炎性细胞因子、钙磷代谢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5例维持性血透高通量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28例,透析频率4次/周)和B组(27例,透析频率3次/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病人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指标及钙磷代谢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感染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对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A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P < 0.05~P < 0.01)。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治疗后A组钙磷乘积指标优于B组(P < 0.01),而血钙和血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 < 0.05),2组病人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随访3个月后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B组(P < 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通量透析频率的增加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钙磷代谢水平,且不会增加感染风险,对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胸苷激酶1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中的意义
丁秀丽, 孙学强, 吴飚, 毛志方, 马丽
2019, 44(5): 651-6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人中监测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388例HBsAg阳性病人的血清TK1水平,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1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LC组)130例及原发性肝癌组(HCC组)79例,比较3组的TK1水平;将CHB组和LC组又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组)145例及肝功能异常组(B组)164例,B组中又分单纯转氨酶异常组(C组)47例及单纯胆红素异常组(D组)56例以及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组(E组)61例,比较各组与HCC组的TK1水平;HCC组又分肝功能正常组(F组)30例及肝功能异常组(G组)49例,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组(H组)27例,转氨酶异常组(I组)10例,胆红素异常组(J组)12例,均与HCC组的TK1水平比较。结果TK1的表达水平为HCC组> LC组> CHB组(P < 0.05);HCC组> B组> A组(P < 0.05),C组、D组与HCC组血清TK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E组与HCC组血清TK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G组、H组的TK1水平与H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J组、H组的TK1水平与H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1有助于监测CHB、LC及HCC的疾病进程;在CHB和LC病人中,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异常的病人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在数年中有可能进程为原发性肝癌早期的风险。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运强
2019, 44(5): 654-6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6
摘要: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组穴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和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VAS和JOA评分改善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公共卫生
合肥市居民肝癌筛查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董雪梦, 柴静, 程静, 沈兴蓉, 冯瑞, 卢曼曼, 王德斌
2019, 44(5): 657-66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7
摘要:
目的分析合肥市居民肝癌筛查的需求,探索癌症筛查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型为指导,设计结构化问卷,对合肥市8个社区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招募1 186名居民,肝癌意愿筛查率58.1%,实际筛查率为5.1%;年龄与筛查需求呈负相关(P < 0.05),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与筛查需求呈正相关(P < 0.05);癌症筛查的五种认知指数中,障碍性最低(0.06),自我效能最高(0.71)。年龄越大,严重性认知、易感性认知、自我效能越低(P < 0.05~P < 0.01);文化程度越高、年收入越高,严重性认知、易感性认知、收益性认知越高(P < 0.05~P < 0.01)。结论心理认知因素对居民筛查行为有重要影响,在实际筛查工作中应该充分被考虑。
蚌埠市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需求调查
丁楠楠, 刘峰, 赵睿
2019, 44(5): 661-66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8
摘要:
目的了解蚌埠市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需求。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蚌埠市3个乡镇15岁以上930名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知识需求。结果56.36%的居民从未进行过健康体检;33.75%的居民自觉健康状况良好,51.85%的认为健康状况一般,14.40%的认为健康状况不佳。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的三种疾病依次是胃肠炎(34.20%)、高血压(23.17%)、风湿病(13.72%)。男女胃肠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不同学历胃肠炎、高血压、风湿病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63.67%)、网络(44.66%)、咨询医生(39.26%)。希望获取的健康知识占前三位的是常见病的预防(71.09%)、常见病的治疗(63.10%)及急性病发作的应急处理(54.22%)。结论蚌埠市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一般,自我保健意识较差,针对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的不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检验医学
手足口病患儿血中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应用研究
赵含信, 郝维敏
2019, 44(5): 664-66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9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中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HFMD患儿76例(HFMD组),均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又分为好转组和无效组;选择同期儿童健康体检者80名(对照组)。分别检测HFMD组和对照组Ig(IgA、IgG、IgM)和hs-CRP水平,评价2个指标在HFMD的诊断与治疗疗效观察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绘制ROC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Ig中IgA、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而IgM、hs-CRP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经利巴韦林治疗后64例好转,12例无效;好转组中IgA、IgG水平均高于无效组(P < 0.05),IgM、hs-CRP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 < 0.01)。IgA、IgG、IgM和hs-CRP在小儿HFMD中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联合hs-CRP诊断小儿HFMD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单一指标(P < 0.05)。结论Ig和hs-CRP联合检测对于HFMD患儿早期诊断具有辅助筛查作用,且对于已明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疾病的进展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D-二聚体最佳切点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危险因素关系及预后价值评估
邵从军, 卜文君, 赵威, 秦淑国
2019, 44(5): 667-67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0
摘要: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最佳切点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危险因素关系,并对其预后价值评估。方法选择48例AIS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D-D、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获得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预测AIS危险因素切点值;此外对AIS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IS组病人与健康对照组D-D、Hcy、Lp(a)、hs-CRP和TG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D-D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66;AIS病人危险因素切点临界值为1.04 mg/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97.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Lp(a)、Hcy是AIS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系数分别为15.000、13.800、11.825。D-D水平与高血压、TG无相关性(P>0.05),与Hcy、Lp(a)和hs-CRP呈正相关性(P < 0.05)。随着D-D水平的增高,AIS预后不良病人的比率增高。结论在预测AIS病人危险因素时,D-D是较好的预测指标,最佳预测界值是1.04 mg/L,D-D水平升高是AI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其发病风险。
医学教育
专业认证背景下外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评价
崔培元, 凌云志, 陈辉, 陈晓晖, 朱国玲, 周磊, 杨云川
2019, 44(5): 671-67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1
摘要:
目的评价专业认证背景下外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50名同学采取传统教学法(对照组);2017年实习的50名同学以专业认证为标准,建设外科临床实践教学团队,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结束后使用同一试卷对2组实习生同时进行理论考核,同时使用相同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对考核及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 < 0.01),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以专业认证为标准,建设外科临床实践教学团队,修订外科实习大纲,加强外科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建设外科临床实习医学生考核方案,可以提高外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三明治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周少波, 褚亮, 陈正民, 王彬, 蒋磊, 邓锐
2019, 44(5): 674-6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2
摘要: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蚌埠医学院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三明治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临床病例分析考核和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 < 0.01),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学生(P < 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生见习学习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值得在外科临床教学中推广。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庞雪蕊, 刘峰, 杨小迪, 陈克侠
2019, 44(5): 677-679, 6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3
摘要:
目的为培养具备优秀岗位胜任力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人才,以《神经病学》为教材,制定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并检测教学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4级49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作为观察组,2013级52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践技能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科研能力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可增进临床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护理学
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和舒适度的影响
冯伟, 荣向霞, 刘利军, 姚宝菊, 柴虹
2019, 44(5): 680-6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4
摘要:
目的观察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纱布绷带加压组(A组)、旋压式止血器组(B组)和旋压式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组(C组),观察3组的止血疗效和病人的舒适度。结果3组病人桡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率A组高于B组和C组(P < 0.01和P < 0.05)。术后腕围A组和B组均大于C组(P < 0.01);血氧饱和度A组和C组均大于B组(P < 0.01)。术后淤青率、小肿块率、皮损率、桡动脉闭塞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大肿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淤青率A组高于B组和C组;小肿块率A组高于B组;皮损率A组低于C组,C组低于B组;桡动脉闭塞率A组低于B组(P < 0.05~P < 0.01)。结论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可以在有效止血的同时降低局部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
初发糖尿病病人出院准备度现状与特点分析
胡颖, 刘悦, 徐浣白
2019, 44(5): 684-68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5
摘要:
目的探讨初发与再次/多次入院糖尿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现状,并分析特点。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各抽取初发糖尿病与再次或多次入院糖尿病病人各120例,应用问卷调查法、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初发糖尿病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总分低于再次/多次入院糖尿病病人(P < 0.01)。结论初发糖尿病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偏低,再次/多次入院糖尿病病人出院准备度处于中高水平。护理工作中,应根据初发与再次/多次入院糖尿病病人的特点,有侧重地进行护理宣教及出院指导,以提高病人出院准备度。
乳腺癌术后即刻和延迟重建术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红梅, 龚伟, 王兰, 肖蓝奇
2019, 44(5): 687-6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6
摘要:
目的探讨即刻乳房重建术与延期重建术对于乳腺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采取乳癌术后自体组织行即刻乳房重建术者列为即刻组,术后半年至1年采取自体组织行乳房重建者列为延迟组,比较2组病人术后对于乳房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对于重建乳房外形满意度、对称满意度、总体满意度、瘢痕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组在躯体因子、精神因子、心理因子、社会支持内容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延迟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若行重建手术,可考虑首选即刻乳房重建,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更好。
电针对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蒲琳, 印义琼, 文曰
2019, 44(5): 690-69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8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是否能够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方法选取6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1例。对照组按照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电针组在常规ERAS模式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术后每天1次、连续5 d进行电针刺激穴位。观察术后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腹胀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方面,电针组均短于对照组(P < 0.01),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腹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电针组腹胀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电针干预可缩短腹部手术术后病人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术后腹痛、腹胀、胃肠反应,减轻病人术后不适。采用电针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康复能起到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护人员、住院产妇及配偶捐赠母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调查
方甜, 闫华, 林昕, 李金芝
2019, 44(5): 693-6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9
摘要:
目的描述医护人员、住院产妇及配偶对捐赠母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蚌埠市3所三级医院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共166人、便利选取住院产妇及配偶各300例,分别采用问卷对捐赠母乳知识及态度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妇配偶、医护人员捐赠母乳知识总体答对率分别为44.9%、40.5%、84.2%;产妇及配偶捐赠母乳态度得分较低(3.43±0.64)分和(3.45±0.67)分,"捐赠母乳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大力宣传捐赠母乳非常有必要"得分较高,"您愿意给宝宝使用捐赠母乳"得分最低;医护人员的捐赠母乳态度得分较高(4.59±0.55),得分最高的条目是"捐赠母乳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4.67±0.51);产妇及配偶不愿意使用或捐献母乳的主要原因为"担心捐赠母乳的安全性""不了解捐赠母乳的程序"及"担心捐赠母乳影响身体健康"。结论应当重视母乳库及捐赠母乳,加强对医护人员、社会民众的宣传教育,促使捐赠母乳喂养持续发展。

循证护理在长期卧床超高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孙丽娟, 陈秀丽, 张宏
2019, 44(5): 698-7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39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长期卧床的超高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80岁以上长期卧床的超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名,对照组患者给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即针对既往肺部感染患者的循证分析,寻得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史、高龄、意识障碍、自主咳嗽能力、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依据以上因素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3周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5例(发生率10.41%),对照组发生13例(27.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超高龄老年肺部感染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风险护理在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

宫雪超, 刘晓晨, 安旭姝
2019, 44(5): 701-7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40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方式在行膀胱全切泌尿造口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选取20166月—2017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行膀胱全切泌尿造口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风险护理,以患者治疗依从性、ADL评分、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干预12个月后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情况四个评价标准评价风险护理方式在行膀胱全切泌尿造口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58%);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分别为90.47±5.1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54±3.47),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结论:风险护理在行膀胱全切泌尿造口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非常值得在本医院及其他医院进行推广。


综述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彭万胜, 刘恩梅
2019, 44(5): 705-70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41
摘要:
抗PD-1/PD-Ls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雨荷, 李玉云
2019, 44(5): 708-7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4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