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48卷  第11期

基础医学
miR-1229-5p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研究
芮静, 周少波
2023, 48(11): 1481-148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1
摘要:
目的探讨miR-1229-5p对SW480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瞬时转染在SW480细胞中过表达miR-1229-5p,进行细胞克隆、EdU实验、MTT、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miR-1229-5p mimics组与对照组结直肠癌细胞SW480生物学功能变化。转染过表达miR-1229-5p慢病毒后进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miR-1229-5p在体内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预测软件TargetScan筛选出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作为miR-1229-5p的潜在下游靶基因,并检测miR-1229-5p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在SW480细胞中转染XAF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miR-1229-5p后进行回复实验验证miR-1229-5p通过靶向XAF1促进SW480细胞增殖及侵袭。结果miR-1229-5p mimics组较miR-NC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提高(P < 0.01);miR-1229-5p组瘤体体积高于miR-NC组(P < 0.01);miR-1229-5p组对靶基因XAF1表达量低于miR-NC组(P < 0.01),转染XAF1质粒后可逆转miR-1229-5p mimics对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促进作用(P < 0.01)。结论miR-1229-5p可通过靶向XAF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KRT8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AKT/mTOR通路影响糖代谢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王腾, 张晖
2023, 48(11): 1488-14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2
摘要:
目的探究KRT8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AKT/mTOR通路影响糖代谢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收集100例乳腺癌病人的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RT8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KRT81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同时在MCF-7细胞中分别转染过表达质粒、对照质粒、对照敲低质粒、敲低质粒,记作oeKRT81组、NC组、Control组及si-KRT81组。通过集落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蛋白印迹实验检测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KRT81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1)。KRT81表达水平与Her2、TNM分期、远处转移和组织分级相关(P < 0.05~P < 0.01)。细胞集落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oeKRT81组MCF-7细胞集落克隆数明显低于NC组,siKRT81组MCF-7细胞集落克隆数明显高于Control组(P < 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oeKRT81组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 < 0.01);与Control组相比,si-KRT81组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 < 0.01)。蛋白印迹实验结果显示,oeKRT81组MCF-7细胞中Bax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Bcl2、GLUT1、LDH、p-AKT、p-mTOR蛋白水平明显低于NC组(P < 0.01);si-KRT81组Bax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Bcl2、GLUT1、LDH、p-AKT、p-mTOR蛋白水平明显Control组(P < 0.01)。结论KRT81低表达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结局相关,其可能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影响糖代谢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体系的筛选
肖琼, 黄象艳, 刘宣, 曲伟红
2023, 48(11): 1494-14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3
摘要:
目的筛选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方法采集新生儿脐带标本,将脐带剪成组织碎块,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加入MesenCult、Ultraculture和AM-V 3种不同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3组脐带原代细胞游出时间和细胞形态,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化能力和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A组、B组、C组原代细胞从组织块长出的平均时间分别是17 d、6 d、7 d。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从组织块游出的细胞散在分布,呈短梭形或多角形,形态饱满,折光性好,生长融合时A组和B组细胞呈旋涡状生长,细胞折光性好,大小均一,C组细胞细长,折光性稍差,无明显的旋涡状生长的特征。3组均表达CD105、CD90、CD73抗原,不表达CD34、CD45、HLA-DR抗原;3组各标志物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充质干细胞均具有向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C组分化能力弱于A组和B组。结论B组培养体系用时较短,干细胞特性保持较好,价格适宜,可以作为大规模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的首选培养基。
circBACH1靶向miR-4500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胡洋, 贾崴崴, 柳星光, 王立威, 王晓亭
2023, 48(11): 1499-15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4
摘要:
目的探讨circBACH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3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BACH1组、miR-NC组、miR-4500组、si-circBACH1+anti-miR-NC组、si-circBACH1+anti-miR-4500组,分别转染si-NC、si-circBACH1、miR-NC、miR-4500 mimics、si-circBACH1与anti-miR-NC、si-circBACH1与anti-miR-4500。qRT-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各组HSC3细胞中circBACH1、miR-4500的表达量;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BACH1对miR-4500的靶向调控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BACH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 < 0.01),miR-4500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 < 0.01)。与si-NC组比较,si-circBACH1组HSC3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 < 0.01),细胞克隆形成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 < 0.01),划痕愈合率和N-cadherin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 < 0.01)。与miR-NC组比较,miR-4500组HSC3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 < 0.01),细胞克隆形成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 < 0.01),划痕愈合率和N-cadherin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 < 0.01)。WT-circBACH1与miR-4500 mimics共转染组HSC3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WT-circBACH1与miR-NC共转染组(P < 0.01)。q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pcDNA组比较,pcDNA-circBACH1组miR-4500的表达量降低(P < 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BACH1组miR-4500的表达量升高(P < 0.05)。与si-circBACH1+anti-miR-NC组比较,si-circBACH1+anti-miR-4500组HSC3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 < 0.01),细胞克隆形成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 < 0.01),划痕愈合率和N-cadherin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1),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 < 0.01)。结论干扰circBACH1表达可通过负向调控miR-4500的表达从而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
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对糖尿病小鼠创面修复的影响
刘芯君, 岳园, 邱婷婷, 蒋运兰
2023, 48(11): 1505-15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5
摘要:
目的探讨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观察组使用电纺纳米纤维包扎创面,对照组使用涂药纱布包扎创面,自愈组不做处理。比较3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qRT-PCR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缺氧诱导因子-1α、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划痕实验明确静电纺丝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自愈组比较,观察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提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水平升高(P < 0.05~P < 0.01)。采用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处理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增强(P < 0.05和P < 0.01),凋亡率降低(P < 0.05)。结论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可改善糖尿病创面愈合情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lncRNA Zeb1-AS1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影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刘旋, 张磊, 张凤军
2023, 48(11): 1510-15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6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E盒结合锌指蛋白1反义1(Zeb1-AS1)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方法将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为si-NC组、si-Zeb1-AS1组、si-Zeb1-AS1+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组。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分析B细胞淋巴瘤(Bcl-2)、Bcl相关X蛋白(Bax)、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结果与si-NC组比较,si-Zeb1-AS1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48、72 h)、Bcl-2、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 0.01),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 0.01)。与si-Zeb1-AS1组比较,si-Zeb1-AS1+AG490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48、72 h)、Bcl-2、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 0.01),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 0.01)。结论干扰lncRNA Zeb1-AS1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能够促进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临床医学
孤立性肺结节恶性概率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
查小久, 黄礼年, 贡会源, 王安生
2023, 48(11): 1514-15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7
摘要:
目的筛选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判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胸外科行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胸部影像学特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利用列线图构建预测孤立性肺结节恶性概率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校准曲线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结果605例病人中,恶性病变398例(65.8%),良性病变207例。多因素分析中,病人年龄、油烟吸入、含磨玻璃成分、长毛刺、短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钙化、深分叶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将上述独立影响因素纳入列线图中,构建预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概率的数学模型。本列线图模型显示出较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ROC的AUC为0.913(95%CI:0.888~0.938),当截取T=0.55时,约登指数最大,此时模型的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80.2%,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肿瘤概率与实际恶性肿瘤的概率基本平行,为斜率大约45°的曲线。校准图显示该模型充分拟合,可以预测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肿瘤概率。结论年龄、油烟吸入史、含磨玻璃成分、短毛刺、深分叶、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钙化、长毛刺更常见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列线图模型可使临床医生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进行个体化、可视化和精确预测。
血清淀粉样蛋白A、肝素结合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
周子翔, 郑传明, 徐志鹏, 宋琦, 王振杰
2023, 48(11): 1520-152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胆道感染病人117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胆道感染未并发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35例和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组(脓毒症组)82例,其中,脓毒症组病人根据有无休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普通组)5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休克组)27例。观察病人入科24 h内血清SAA、HBP、PCT、白细胞(WBC)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APACHE 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各指标对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非脓毒症组和普通组、休克组病人血清HBP、PCT、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非脓毒症组、普通组、休克组病人组间血清HBP、PCT、SAA水平均依次升高(P < 0.05);各组WB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1)。按照随访结果,以28 d病人是否存活将脓毒症组病人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17例,死亡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BP、PCT、SAA均为脓毒症病人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BP、HBP+PCT诊断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敏感度较高,HBP+SAA诊断特异度较高。结论SAA、HBP、PCT对胆道感染进展为脓毒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中HBP具有较高敏感度,而HBP和SAA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
营养干预对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樊筱玓, 常芳芳, 孙巧玉, 刘佳, 张莹莹, 崔珍
2023, 48(11): 1524-152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09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具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病人92例,其中观察组45例,病人行同步放化疗的同时给予积极主动的营养干预;对照组47例,仅行同步放化疗而未给予主动营养干预。比较2组营养状态、近期疗效及同步放化疗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各44例病人完成研究。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放疗敏感组和放疗不敏感组放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Ⅲ度骨髓抑制率、≥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治疗后营养不良组≥Ⅲ度骨髓抑制率高于营养正常组(P < 0.01)。结论营养干预是提升具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食管癌病人近期疗效及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程度的重要措施。
康柏西普联合阈值下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及形态结构的变化
强甜甜, 赵思婕, 范宇晨, 仇蕊倩, 王宇豪, 高自清
2023, 48(11): 1529-153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0
摘要: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阈值下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及黄斑区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DME病人60例(60只眼),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阈值下激光治疗,阈值下激光治疗后第2天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康柏西普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个月,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注药次数及间隔时间同观察组。分析2组治疗前后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SCP)和深层毛细血管(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2组病人SCP血流密度组间和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病人DCP血流密度组间和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病人在术后1、2、3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DCP血流密度上升(P < 0.05),但观察组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前后,2组病人CMT和BCVA在组间和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病人在术后1、2、3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CMT和BCVA均呈现下降趋势(P < 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康柏西普联合阈值下激光及单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均可减轻DME病人的黄斑水肿,改善DCP密度,提高视功能,但康柏西普联合阈值下激光治疗DME短期内效果更显著。
阿加曲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唐晓辉, 陈南星, 刘唐轶赫, 肖莉萍, 贾贤杰, 于影
2023, 48(11): 1534-153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1
摘要: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超过溶栓时间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抗栓治疗,轻型卒中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 d后改为阿司匹林继续治疗,非轻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病人采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逐渐降低(P < 0.05);对照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mRS评分逐渐降低(P < 0.05);对照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安全性良好。
SIRT1基因启动子区rs3758391位点突变与不同分级老年高血压易感性及疗效关系
徐炜棉, 杨凯瑞, 李宁, 王国峰
2023, 48(11): 1537-154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2
摘要: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启动子区rs3758391位点突变与不同分级老年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基因型与应用硝苯地平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人2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8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法检测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多态性,分析SIRT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观察组病人接受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不同基因型病人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分析基因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存在T、C 2种等位基因,观察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不同高血压分级病人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1~3级高血压病人经硝苯地平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TT基因型病人治疗后SBP和DBP均低于CT、CC基因型(P < 0.05~P < 0.01)。220例病人中控制不良者34例,控制良好者186例,TT型病人的控制良好率高于CT+CC型病人(P < 0.05)。结论SIRT1基因启动子区rs3758391位点突变与不同分级老年高血压易感性以及血压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其中含有C等位基因的病人高血压分级较高,血压控制效果较差,可考虑纳入SIRT1作为高血压疗效评估标志物。
马来酸依那普利对H型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差异与MTHFR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
王洁, 张玉平, 郭建星, 陈锦华
2023, 48(11): 1541-154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3
摘要: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后不同疗效病人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方法选取180例H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并按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病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不同MTHFR基因型病人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差值。结果所有病人经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78%(140/180)。2组病人CC型、CT型、TT型MTHFR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均为CT型MTHFR基因占比最高。CT、TT基因型病人治疗前后SBP、DBP及Hcy差值均高于CC基因型病人(P < 0.05),TT基因型病人治疗前后SBP、DBP及Hcy差值均高于CC、CT基因型病人(P < 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后疗效与MTHFR基因型密切相关。
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体质量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围产结局的影响
陆益婷, 杨娟娟, 陈蕾
2023, 48(11): 1544-154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4
摘要:
目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系统产检并分娩的500例PCOS病人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孕前BMI值分为正常BMI组(BMI 18.5~ < 24 kg/m2)264例、高BMI组(BMI≥24 kg/m2)236例,对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运用PSM方法平衡2组混杂因素,对PSM后的2组基线资料、围产结局进行比较。结果PSM匹配前,正常BMI组与高BMI组在年龄、PCOS家族史、孕史、早产史、流产史、孕前糖尿病、孕前高血压、PCOS病程、辅助生殖、孕期增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PSM匹配后,2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BMI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BMI组(P < 0.05~P < 0.01);高BMI组与正常BMI组在剖宫产、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低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BMI对PCOS病人在GDM、HDCP、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早产方面的影响较大。适当控制体质量,有助于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IMRT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赵昕, 闵旭红
2023, 48(11): 1548-155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5
摘要:
目的探讨适型调强放疗(IMRT)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56例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IMRT放疗。比较2组疗效及生存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P < 0.01)。联合组病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 < 0.05)。联合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皮肤反应、头晕头痛及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放疗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提高客观缓解率,提高局部控制率,改善病人生存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失败风险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黄丽, 彭欢欢, 石春红, 王维箭, 欧永强
2023, 48(11): 1552-155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6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失败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住院且经右侧桡动脉行CAG失败病人92例作为失败组,以1∶3的比例选取同期住院且经右侧桡动脉行CAG成功病人27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可能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建立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吸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直径/鞘管外径比值≤1、术者操作水平每年 < 300例手术者、LDL-C是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将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构建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在RStudio软件中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在预测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风险的曲线面积为0.816(95%CI:0.764~0.868),灵敏度为0.804,特异度为0.710;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2;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不存在过度拟合现象(χ2=10.18,P>0.05)。结论女性、吸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直径/鞘管外径≤1、术者操作水平每年 < 300例手术者、LDL-C是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预测价值。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CDC20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汪家盛, 沈晓鹏, 蒋恩琰, 蔡丹丹, 沈瑞林
2023, 48(11): 1557-15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7
摘要: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CDC20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使用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分析CDC20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CDC20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病人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CDC20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病人年龄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CDC20有关蛋白网络图,分析蛋白富集的生理过程。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DC20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 < 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C20高表达的膀胱癌病人生存时间低于CDC20低表达的膀胱癌病人(P < 0.05)。STRING数据库分析显示,与CDC20相关的蛋白有FBXO5、CCNB1、AURKA等,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生理过程。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显示,CDC20的表达与病人年龄、人种均有相关关系(P < 0.05和P < 0.01),与TNM分期及病理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CDC20基因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且与膀胱癌病人预后负相关。
影像医学
双能量CT虚拟平扫结合影像组学在诊断肺鳞状细胞癌与肺腺癌中的价值
李想, 陈艾琪, 曹胜男, 李伟, 唐聪聪, 杜小萌, 马宜传
2023, 48(11): 1562-15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8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结合影像组学在术前诊断肺鳞状细胞癌与肺腺癌中的价值,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接受治疗的肺鳞癌与肺腺癌病人共162例。其中肺鳞癌54例,肺腺癌108例,按照3∶2随机分为训练组与测试组,采用达尔文智能科研平台(http://122.115.38.132:7043/manage/project-manage)分析术前双能量CT(管电压70 kVp及120 kVp)平扫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验证预测模型,评价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肺鳞状细胞癌与肺腺癌中的价值。结果训练组中,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7,准确率为71.13%,特异性为0.75,敏感性为0.69,95%置信区间(CI)为0.67;测试组中,AUC值为0.74,准确率为64.62%,特异性为0.59,敏感性为0.67~0.90,95%CI:0.53~0.93。结论双能量CT虚拟平扫结合影像组学可以作为辅助手段鉴别肺鳞癌与肺腺癌,对于肺癌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程立翠, 李阳, 孙医学, 赵韵琦
2023, 48(11): 1566-156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19
摘要: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初次诊断为pSS病人,根据唇腺病理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另择同期9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测量并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腮腺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pSS病人腮腺杨氏模量的诊断界值和诊断效能。结果50例病人中唇腺病理阴性17例,唇腺病理阳性33例。唇腺病理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腮腺杨氏模量Emin、Emax和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mean值高于对照组(P < 0.05)。唇腺病理阳性组上述4个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和唇腺病理阴性组(P < 0.01)。以Emean=18.38 kPa作为诊断pSS的界值,AUC为0.874(95%CI:0.799~0.950),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99%,约登指数为0.729;以Emax=20.55 kPa作为诊断界值,AUC为0.863(95%CI:0.785~0.941),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8%,约登指数为0.683。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pSS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有助于诊断pSS。
二维超声联合VTIQ定量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正中神经损伤的价值
王珊珊, 任永凤, 王洲, 李健, 戚建国
2023, 48(11): 1569-15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0
摘要: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正中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RA病人,按照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分为活动期(活动组)和临床缓解期(缓解组),各3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腕关节处正中神经前后径、横截面积及剪切波速度差异及与正中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分析RA病人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与DAS28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腕关节处正中神经前后径、横截面积及剪切波速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活动组前后径、横截面积和剪切波速度均明显大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 < 0.01),缓解组横截面积和剪切波速度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A病人正中神经前后径、横截面积、剪切波速度对正中神经损伤均有较好诊断价值,其中以剪切波速度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41,最佳截断值为5.075 m/s;联合诊断以剪切波速度联合横截面积诊断效能较高,AUC为0.883。活动组和缓解组病人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与DAS28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s=0.742、0.393,P < 0.01)。结论VTIQ能获取正中神经的弹性信息,可对RA病人正中神经损伤进行定量评估,联合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血流超声参数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商宁, 黄秀香, 叶迎宾, 张嫄
2023, 48(11): 1573-15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1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病人肝血流超声参数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病人80例(PBC组)和正常体检者30名(对照组),均进行超声血流学检查和肝功能检测,分析超声血流学参数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BC组病人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PBC组肝静脉s波峰值流速(PVs)、d波峰值流速(PV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肝动脉参数肝动脉收缩期最高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肝动脉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均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PVs与PVd比值(s/d)和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不同分期病人年龄、性别和PSV、EDV及AST、γ-GGT、白蛋白、CHE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而PVs、PVd、s/d、HARI、碱性磷酸酶、球蛋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病人AST与PVs、PVd、PSV、EDV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5),HARI与γ-GGT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5)。结论PBC病人的肝血流超声参数与肝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PBC疾病进展提供参考。
检验医学
学龄前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分析
赖剑秀, 宋相泉, 徐菊芳, 戴玉柱, 段达荣
2023, 48(11): 1577-15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2
摘要: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耐药性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分布。方法选取60株Sp,采用E-test法检测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纸片扩散法检测Sp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药物敏感性;PCR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和mefE的检出率。患儿按年龄分为0~12个月组、13~36个月组和37~60个月组,比较各组抗菌药物不敏感率和耐药基因检出率。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0株Sp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00%,93.30%,61.07%;Sp对万古霉素、厄他培南、利耐唑胺和泰利霉素均敏感,敏感率为100.00%。0~12个月组儿童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美洛培南不敏感率均高于13~36个月组和37~60个月组,其中3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不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6~60个月组儿童对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四环素不敏感率最高。PCR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检出率最高(98.33%),mefA和ermB+mefA测出率均为78.33%,mefE和ermB+mefE检出率均为60.00%,ermB+mefA+mefE检出率最低(46.67%)。mefE和ermB+mefE在0~12个月组、13~36个月组、37~60个月组检出率逐渐降低(P < 0.05)。结论学龄前儿童Sp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ermB耐药基因为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型。
孕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检测与妊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鲍欣欣, 袁晓华, 王昭蓉, 王秋红
2023, 48(11): 1581-15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3
摘要: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在妊娠糖尿病(GDM)期间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防治G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对照组健康孕妇及GDM孕妇临床相关资料及孕10周时的血清样本,检测血清CRP、血清铁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GDM孕妇血清CRP水平、血清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孕妇(P < 0.01)。血清CRP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血清铁蛋白、2组联合对GDM的早期预测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P < 0.05)。结论孕早期血清CRP、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与GDM密切相关,血清CRP、血清铁蛋白对预测GDM发病有一定的价值,而且两者联合预测的效能更高。
公共卫生
医学生共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江婧, 赵小彦, 李旸, 姚余有
2023, 48(11): 1584-158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4
摘要:
目的探讨医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共情和道德认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道德认同量表为测量工具,对79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测医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水平在性别和网龄因素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网络利他行为与共情和道德认同均呈正相关关系(r=0.274、0.196,P < 0.01)。道德认同在共情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5.01%。结论共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网络利他行为,也可以通过道德认同影响网络利他行为,共情和道德认同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医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
护理学
运动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对孕期体力活动的影响
卢友敏, 姜孟凡, 高瑾, 李金芝
2023, 48(11): 1589-15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5
摘要:
目的了解孕期体力活动现状,探讨运动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对孕期体力活动的影响,为临床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孕期体力活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蚌埠市两所医院49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孕妇体力活动问卷、孕妇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仅有25.2%(125/496)的孕妇达到孕期体力活动指南推荐的标准,孕妇运动自我效能与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17,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运动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关系(r=0.294,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水平及运动自我效能是孕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越大达标率越低,受教育水平高和自我效能高者达标率高。结论孕期体力活动水平表现不足,卫生保健者应制定和实施具体、个性化的孕期体力活动指导,以增强孕妇运动自我效能,提高孕妇体力活动水平。
职业疲溃感对ICU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刘颖, 吴际军, 阳君蓉, 熊小利, 陈明菊, 李卉
2023, 48(11): 1594-15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6
摘要: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职业疲溃感与离职倾向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疲溃感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217名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17名ICU护士职业疲溃感及离职意愿得分分别为(53.75±10.62)、(14.26±2.64)分,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疲溃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离职意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161~0.398,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工龄、人事关系、月均收入、夜班情况及自评健康状况的ICU护士离职意愿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人事关系、工作压力及自评健康状况ICU护士职业疲溃感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龄、月均收入、夜班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及情绪疲溃感是ICU护士离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5.9%。结论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离职意愿水平较高,职业疲溃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具有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降低护士职业疲溃感及离职意向,促进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髋关节置换病人居家跌倒敏感指标构建及干预研究
李莉, 金梅, 张继如, 孙良业
2023, 48(11): 1599-160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7
摘要:
目的探讨以敏感指标构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病人居家防跌倒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收治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3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0年收治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髋关节居家跌倒敏感指标构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后居家环境改善率、跌倒效能评分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出院后1个月,除衣服和鞋子评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其余各项居家环境改善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出院时跌倒效能、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2组跌倒效能、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随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加(P < 0.01),且观察组跌倒效能、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髋关节居家跌倒敏感指标构建的护理干预,能改善病人居家安全环境,提高病人跌倒效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医学教育
思维导图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唐王刚, 黄桦, 连超群, 胡维佳, 夏俊
2023, 48(11): 1604-160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8
摘要: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入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比较2组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为(64.92±14.43)分,高于对照组的(61.39±14.97)分(t=2.00,P < 0.05)。问卷调查显示,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且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生物化学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推广。
基于CIPP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临床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张衡, 李克放, 王红玉, 胡玥玥, 刘媛媛, 刘扬, 陈辉, 陈卫东
2023, 48(11): 1607-161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29
摘要:
目的应用CIPP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临床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复习、Delphi法,从CIPP模型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建立临床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临床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果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临床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论基于CIPP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临床线上教学评价体系可基本反映临床线上教学与管理情况,对评价临床线上教学质量和探索、完善临床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深度学习理念推动STEM创造力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赵志, 吴敏, 周新社, 裴立家, 高许斌, 王志岩
2023, 48(11): 1613-16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30
摘要:
目的探索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基础的STEM创造力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理念的STEM教学模式。课程中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接受度;课程结束后进行专业知识测评,包括专业知识、临床分析能力、临床技能操作、病历书写情况,比较2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课程中期,除课程中沟通、合作项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学生对当前教学方式其他各项的接受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学期结束后,观察组学生各项专业课程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为100.00%(50/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 < 0.05)。结论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理念的STEM教学模式方案在学生接受度、知识传授及学生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综述
Wnt/Ca2+信号通路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徐建国, 谷荣辉, 王博文, 秦志文, 杜宏洋, 赵士弟
2023, 48(11): 1617-162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11.03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