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 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45卷  第9期

基础医学
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胶束联合vMIP-ⅡN端肽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的研究
董正远, 许河南,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2020, 45(9): 1141-11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1
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载药胶束联合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vMIP-Ⅱ)N端肽(NT21MP)对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MCF-7/PR)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染色法检测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PR的存活率;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紫杉醇纳米载药胶束联合NT21MP对乳腺癌耐药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周期;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凋亡、耐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水平表达。结果相对于紫杉醇组,紫杉醇纳米胶束更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下调,且耐药相关蛋白MRP、P-gp和EMT相关蛋白Vimentin、Slug表达水平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P < 0.01);相对于紫杉醇纳米胶束组,紫杉醇纳米胶束与NT21MP联合组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的抑制,以及抗凋亡和逆转耐药作用更明显(P < 0.01)。结论紫杉醇纳米胶束可有效发挥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作用,且以紫杉醇纳米胶束联合多肽药物NT21MP作用更明显。
3-溴丙酮酸增强人鼻咽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时宗芬, 鲁星月, 张配, 赵素容
2020, 45(9): 1147-115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2
摘要: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rPA)增强人鼻咽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3-BrPA和顺铂对鼻咽癌HNE1细胞增殖的影响。集落克隆形成实验观察3-BrPA和顺铂对HNE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分析细胞早期凋亡情况。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Mcl-1、Bak蛋白的表达。结果3-BrPA(20、40、80、160、320 μmol/L)、顺铂(2、4、8、16、32 μmol/L)以及80 μmol/L 3-BrPA联合不同浓度顺铂都能明显抑制HNE1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 μmol/L 3-BrPA+0.8 μmol/L顺铂组细胞集落数明显低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80 μmol/L 3-BrPA+8 μmol/L顺铂组细胞红色荧光向绿色荧光转变明显;细胞核碎裂及核固缩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细胞内ATP水平明显低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Bcl-2、Mcl-1蛋白的表达降低,Bax、Bak蛋白的表达增高,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3-BrPA能诱导HNE1细胞凋亡,并能增强HNE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ATP水平以及下调Mcl-1和Bcl-2表达、上调Bak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73在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
杨硕, 陈天天,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2020, 45(9): 1153-115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3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73对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方法检测LINC00173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SKBR-3)和正常乳腺癌上皮细胞系(MCF-10A)的表达水平;构建LINC00173过表达载体和干扰片段,各自转染到乳腺癌细胞株中,利用q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LINC00173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yclinD1、β-catenin、P-g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CF-10A细胞相比,LINC00173在乳腺癌细胞株中低表达;MCF-7细胞转染干扰片段及MCF-7/PR耐药细胞株转染过表达LINC00173载体后,与阴性对照(si-NC)组相比,si-LINC00173的表达降低;而与LV-NC组相比,过表达LV-LINC00173后的表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干扰LINC00173的表达后,MCF-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增强(P < 0.01);过表达LINC00173后,MCF-7/PR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减弱(P < 0.01);干扰LINC00173后,MCF-7细胞CyclinD1、β-catenin、P-gp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 0.01);过表达LINC00173后,MCF-7/PR的CyclinD1、β-catenin、P-g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 0.01)。结论LINC00173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降低并可能通过调控β-catenin表达参与紫杉醇耐药过程且与其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是涉及到乳腺癌发展的一种新的分子,可为临床诊断、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华蟾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及PTEN/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张生义, 张己为, 张旭峰, 张逸, 许斌斌, 左顺庆
2020, 45(9): 1159-116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4
摘要: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肺癌细胞A549及PTEN/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肺癌细胞株NCI-A549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24、48、72 h后细胞增殖活力,Ki67及EdU检测72 h细胞增殖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以及磷酸化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的同源基因(phosphorylated-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PTEN)蛋白表达。结果0.2 μg/mL华蟾素作用于A549细胞株48 h后显示明显抑制增殖作用(P < 0.01),0.8 μg/mL华蟾素处理12 h后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增殖作用(P < 0.05~P < 0.01)。不同浓度华蟾素作用于细胞72 h后,p-PI3K、p-AKT、p-mTOR、p-S6、p-PTEN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下降(P < 0.05~P < 0.01),而PI3K、AKT、mTOR、S6及PTEN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
临床医学
18F-FDG PET/CT检测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病人转移或复发的效果分析
胡永全, 袁超, 陶新全, 李卫鹏, 刘恒超, 訾刚, 郏振功, 谢宗玉
2020, 45(9): 1163-116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5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PET/CT)在检测卵巢癌术后血CA125升高病人转移或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32例行PET/CT检查的卵巢癌术后血CA125升高疑似转移或复发的病人,行PET/CT检查与传统影像学(CT或超声)结果比较,经再次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或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随访结果确诊。结果PET/CT示转移或复发常见部位依次是盆腔、腹腔、胸腔;转移器官有淋巴结、肺、肝、脾脏和骨骼等;其中转移或复发病灶部位SUVmax均高于正常参考值。PET/CT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传统影像学(P < 0.05和P < 0.01),特异度与传统影像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检查在卵巢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程峰, 邱兆磊, 王振杰, 宋琦, 陈硬, 姜海, 王强, 杜杰, 夏雅琴, 郭捷, 都小英
2020, 45(9): 1166-1168, 11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6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128例,按是否行PTGD分为观察组(64例,行PTGD引流术)和对照组(64例,不行胆囊穿刺),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指标[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WBC)、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降钙素原(PLT)、乳酸、Bahhazar CT评分]、并发症情况包括胰周积液、胰周感染、胰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病死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胰周积液率、胰周感染率、住院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病人胰瘘率、ARDS率、MODS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2组病人入院时WBC、ALT、胆红素、PCT、乳酸和Balthazar 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 d和6 d时WBC、ALT、胆红素、PCT和乳酸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入院7 d时Balthazar CT评分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PTGD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全层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97例分析
柯希权, 汪建超, 朱玉, 郑海伦, 李大鹏, 马振增, 邓敏, 韦君, 崔艳艳, 刘茹
2020, 45(9): 1169-117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7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全层剥离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科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人197例,均接受ESD或EFR手术,统计治疗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穿孔率、术后出血率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197例中15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行ESD治疗,均完整剥离病灶,ESD平均手术时间(病灶标记至完整剥离成功)为(24.0±3.6)min;所有ESD病人术后均无出血发生,术中均无穿孔,均经金属钛夹成功封闭创面。43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及与浆膜层紧密粘连,遂行EFR。42例一次完整剥离成功,均经胃镜下金属钛夹及尼龙绳荷包缝合成功封闭创面;1例因瘤体较大,病变粘连、剥离困难,改用外科手术。EFR平均手术时间为(52.0±9.7)min,术后均无出血发生,术中均主动穿孔。ESD或EFR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平滑肌瘤75例、异位胰腺43例,间质瘤39例、脂肪瘤26例,囊肿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神经鞘瘤3例、腺肌瘤2例,血管瘤1例、淋巴管1例。术后随访3~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个月,均未复发。结论ESD及EFR技术可以安全完整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并提供完整可靠的病理诊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和CT影像特征分析
刘传苗, 徐鹤, 李淑华, 赵灿灿, 李小虎, 王健, 赵伟, 施彪, 谢宗玉
2020, 45(9): 1173-117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8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和CT影像特征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经临床证实COVID-19病人的临床和CT资料,依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 30岁组,30~60岁组,>60岁组),对每组病人CT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7例COVID-19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98.1%,105/107)和咳嗽(77.6%,83/107),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升高(63.6%,68/107),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低(42.1%,45/107;43.9%,47/107);典型CT表现为两肺多叶散在的胸膜下磨玻璃影(94.4%,101/107),最常伴有血管扩张(89.7%,96/107)和晕征(78.5,84/107)。呼吸困难和临床分型在 < 30岁组、>60岁组和30~60岁组、>60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的肺叶分布差异最为明显(P < 0.05)。铺路石征和实性成分在>60岁组和 < 30岁组、30~60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OVID-19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不同年龄组间又各具特点,掌握这些临床和CT影像特征、特点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继发骨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海
2020, 45(9): 1177-1179, 11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09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继发骨性关节炎(OA)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病人79例,分为继发骨性关节炎组17例,非继发骨性关节炎组62例,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继发OA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schatzker分型)、损伤暴力程度、吸烟与饮酒史、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情况、住院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手术期超过7 d是继发性OA发生危险因素。结论围手术期的时间长度可以间接反映骨折吸收能量强度、软组织破坏情况,以及围手术对症处理的效果等综合情况,是术后继发OA的重要影响因素。
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和大转子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陈娟
2020, 45(9): 1180-118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0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A组行大转子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B组行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比较2组坐骨神经阻滞指标,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阻滞效果等。结果B组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A组(P < 0.01),穿刺次数明显少于A组(P < 0.01),穿刺深度明显小于A组(P < 0.01),穿刺成功率、阻滞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 < 0.01)。2组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 < 0.01)。2组术后8 h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8 h股后肌群肌力均达到Ⅲ级及以上,明显优于A组(P < 0.01)。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操作穿刺时间较短,进针深度更浅,穿刺及阻滞成功率较高,病人满意度高,股后肌群肌力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伟, 黄文琪, 马培英, 苏燕, 司峥, 张志刚, 李娟
2020, 45(9): 1184-118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1
摘要: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病人142例,其中110例伴有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32例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危险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水平的胱抑素C、D-二聚体、Hcy、apoA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风险,有助于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改善病人的预后。
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
江勇, 徐磊, 郝群, 闫兴洲, 李震宇, 林荣, 王敏, 王敏华
2020, 45(9): 1187-118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2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治疗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以督脉和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 < 0.01),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 < 0.01),2组治疗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高剂量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治疗无效的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喻轶群, 杨其莲, 沈春英, 王晓娟, 韩冰
2020, 45(9): 1190-119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3
摘要:
目的探讨高剂量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人85例,根据替加环素用药前是否有病原学证据,分为经验治疗组(26例)和目标治疗组(59例),其中目标治疗组下分CRAB亚组(36例)和CRKP亚组(23例),比较经验治疗组和目标治疗组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有效率及炎症指标变化,同时分析与临床疗效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CRAB组和CRKP组的高剂量替加环素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3.89%和73.91%,均高于经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30.77%(P < 0.05和P < 0.01);CRAB组和CRKP组的高剂量替加环素临床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以高剂量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后,CRAB组和CRKP组的WBC、CRP、PCT均明显下降(P < 0.05),而经验治疗组仅CRP下降(P < 0.05),WBC及PCT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重症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给予以高剂量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总体具有较好的抗感染疗效,其中目标治疗较经验治疗疗效更佳。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周凯
2020, 45(9): 1194-1196, 12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4
摘要: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114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病史回顾及随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AEC的相关影响因素,ELISA检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扩张段组织中脂多糖(LPS)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14例患儿中69例未伴发小肠结肠炎,45例HAEC患儿(37.82%),其中仅在术前发作HAEC者23例(20.17%),仅在术后发作HAEC者10例(8.77%),术前和术后均有HAEC者12例(10.53%)。孕周和是否为常见型HSCR分型对HAEC发作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纯母乳喂养则为HAEC及术前HAEC发作的保护因素(P < 0.01和P < 0.05)。术前HAEC组患儿扩张段组织中LPS水平高于无HAEC组(P < 0.01),而ZO-1低表达,且LPS水平与ZO-1呈负相关(r=0.361,P < 0.01)。18例纯母乳喂养组患儿扩张段组织中LPS水平低于20例非纯母乳喂养组患儿(P < 0.01)。结论纯母乳喂养是HAEC发病的保护因素,母乳可能通过降低LPS水平进而影响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了HAEC的患病风险。
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腹腔镜手术方式的近期疗效对比
潘成武, 李靖, 谢波, 张晨嵩, 汪虎, 马家驰
2020, 45(9): 1197-120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5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老年胃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4例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随机数字法分为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组24例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组30例,比较2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C-反应蛋白、CD4/CD8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全腹腔镜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腹腔镜辅助组有统计学差异(P < 0.01),CRP在术后3 d、7 d明显低于腹腔镜辅助组(P < 0.01),CD4/CD8在术后1 d、7 d明显高于腹腔镜辅助组(P < 0.01和P < 0.05);全腹腔镜组术后1 d明显高于术前(P < 0.01)。结论对于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较明显的近期疗效优势。
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唐文波, 都晓英, 高涌, 徐超
2020, 45(9): 1201-12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6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行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收集行VCF置入术的203例病人资料,其中21例在彩色超声引导下放置VCF(超声引导组),182例在DSA下放置VCF(DSA引导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滤器倾斜率、手术成功率及随访期间VCF相关并发症。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滤器倾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均低于DSA引导组(P < 0.05~P < 0.01)。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VCF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和DSA引导VCF置入均有很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于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及搬动困难者更适宜,值得临床推广。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
王志龙, 季远, 吕岩丽
2020, 45(9): 1204-1206, 12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7
摘要:
目的研究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88例手背软组织缺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手功能评定量表,并分析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皮瓣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88例病人治疗后6个月的对指、对掌、手指内收及外展等评分及手功能评定总分高于治疗前(P < 0.05~P < 0.01)。88例病人的手术时间(95.32±10.59)min,术中出血量(305.21±26.87)mL,住院时间(10.53±1.65)d,供区创面愈合时间(7.26±0.95)d,受区创面愈合时间(8.47±1.16)d。88例病人中85例皮瓣存活,存活率96.59%;其余3例中,2例皮瓣发紫,经积血引流、血管扩张药治疗后改善,1例皮瓣部分坏死,二次清创及再次移植皮瓣后存活。术后发生3例血运障碍,1例血肿,1例感染,2例瘢痕增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7.95%。结论手背软组织缺损采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手功能,且皮瓣存活率高,适合在临床中深入研究使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的早期疗效分析
裴立家, 李小洋, 刘扬, 王旭义, 常文举, 丁海, 王志岩, 周新社
2020, 45(9): 1207-121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8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的早期疗效。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后行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后不行关节内注射治疗。评估的内容包括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休息和运动状态)、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初次下地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切口并发症。结果在休息时,术后连续5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曲线下面积低于对照组(424±32 vs 515±39,t=11.41,P < 0.01)。术后第1天、2天观察组的各个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初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可以对病人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利于病人康复。
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张磊, 薛礼, 刘瑶, 周丽丽, 钱福东, 廖海艳
2020, 45(9): 1211-121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1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可疑冠心病病人322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脉造影,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n=85)、单支病变组(n=91)、双支病变组(n=77)和三支病变组(n=69),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病人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ASBP)、24 h平均脉压(24 hAPP)、白天平均脉压(dAPP)、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nAPP)、均高于冠脉正常组(P < 0.05~P < 0.01)。与杓型血压模式比较,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双支、三支)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模式(P < 0.01);同一血压模式下病变支数比例分布,杓型血压模式:正常>单支>双支>三支(P < 0.01),反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三支>双支>单支>正常(P < 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24 hASBP、dASBP、24 hAPP、dAPP、夜间平均脉压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动态血压模式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恶性血液病病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赵一鸣, 钱伟, 江磊, 金凤波, 陈莹莹, 张睿, 杨明珍
2020, 45(9): 1216-121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动员方案以及年龄、化疗疗程、疾病缓解状态等因素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动员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病人病历资料。分别行直接G-CSF动员方案(G-CSF组)及大剂量VP-16+G-CSF动员方案(VP-16组)、CTX+G-CSF动员方案(CTX组),对比不同动员方案中采集细胞数量、血液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分析年龄、性别、疾病状态、化疗疗程、治疗至动员时间等因素分析对干细胞采集影响。结果31人共采集59次,获得单个核细胞(5.7±1.6)×108/kg,CD34+细胞(2.1±0.7)×106/kg。G-CSF组动员至采集中位时间4 d,但CD34+细胞产量低于其他2组(P < 0.05),VP-16组与CTX组采集CD34+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16组与CTX组动员至采集中位时间均为12 d。CTX组采集时血小板水平低于VP-16组(P < 0.05)。VP-16组出现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热(>38℃)5例,CTX组出现3例。采集的CD34+细胞数男性病人高于女性,≤55岁病人高于>55岁,≤8个化疗疗程病人高于>8个化疗疗程病人,优于部分缓解病人高于部分缓解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化疗联合G-CSF方案可以动员出更多CD34+细胞数,大剂量VP-16+G-CSF动员方案采集时血小板水平更高,采集安全性更有保障。男性、年龄≤55岁、化疗疗程≤8个疗程时采集成功率更高。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三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
李家军, 张腾跃
2020, 45(9): 1220-1223, 122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1
摘要: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三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晚期肺鳞癌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多西他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生存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生存时间为10.21个月(95%CI:7.290~13.139),观察组病人总生存时间为12.65个月(95%CI:10.588~14.712)。治疗后,2组功能领域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治疗前(P < 0.05),症状领域与癌症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功能领域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症状领域与癌症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盐酸安罗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用于晚期肺鳞癌的三线治疗中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疗效比较
魏南, 刘金凤, 李孝鹏, 王章桂
2020, 45(9): 1224-122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2
摘要: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2例乳腺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各61例。比较2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情况,并比较2组美容效果及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放疗前及放疗5周后血清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的变化。结果术后1年,2组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病例。IMRT组美容效果及优良率显著高于3D-CRT组(P < 0.05),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3D-CRT组(P < 0.05)。2组放疗前后血清E2和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5周后,2组血清CA153和CEA水平均比放疗前下降(P < 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及3D-CRT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效果均较好,但IMRT在减少皮肤损伤、美容效果方面更具优势,于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伴过敏性咳嗽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熙燕, 张会平, 张红健, 杨见明
2020, 45(9): 1228-123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3
摘要:
目的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炎(AR)伴过敏性咳嗽(AC)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6~55岁AR伴AC病人,随机分为SLIT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纯抗过敏药物治疗,SLI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LIT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年和2年时的鼻炎症状评分(TNSS)、日间咳嗽症状评分(DCSS)、夜间咳嗽症状评分(NCSS)、药物评分(TM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在治疗1年和2年时均降低(P < 0.01);与治疗1年相比,SLIT组的VAS评分和RQLQ评分中的鼻部症状在治疗2年后进一步改善(P < 0.01和P < 0.05)。2组间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年和2年后,SLIT组的TNSS、DCSS、NCSS、TMS、VAS和RQLQ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对于AR伴AC的病人,SLIT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显著疗效,同时生活质量改善也更加明显。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宣爱丽, 孙谦, 沈怀云, 关艳春, 陈云, 郑迎娟, 徐家丽, 赵武
2020, 45(9): 1232-1235, 12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4
摘要:
目的调查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2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随访1年了解患儿喘息发作情况。同时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喘息进行分组,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哮喘家族病史、宠物接触史、过敏疾病史、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等。结果102例患儿中,共有3例失访。随访3、6、9、12个月,至少出现1次喘息发作的例数分别为16例(16.16%)、34例(34.34%)、39例(39.39%)、43例(43.43%),其中,随访12个月内,发生1次喘息8例,发生2次喘息11例,≥3次喘息24例。经单因素分析,反复喘息组与非反复喘息组患儿在母乳喂养少于3个月、被动吸烟史、湿疹病史、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家族过敏疾病史、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食物过敏史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湿疹病史、家族过敏疾病史以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均为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P < 0.05),而母乳喂养>3个月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保护因素(P < 0.01)。结论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家族过敏疾病史、湿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做好防治工作,以减少喘息发作。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健康中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万红宇, 田怡, 赵娟, 方青青, 张君佩, 陈颖, 陈炜, 沈丹杰, 陈世耀
2020, 45(9): 1236-123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5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基因IL-1β-511、IL-1 RN VNTR位点多态性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加重健康中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中的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227名健康中年人IL-1β-511、IL-1 RN VNTR位点多态性,ELISA法检测HP IgG及CagA、VacA抗体,通过臂踝指数(ABI)评估受试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IL-1β-511多态性分别为CT(64.8%)、TT(22.3%),IL-1RN VNTR片段倍数多态性分别为IL-1RN*1(68.7%)、2倍重复(IL-1RN*2)(29.2%)。不同IL-1基因多态性受试者的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受试者ABI明显低于阴性者(P < 0.01)。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抽烟状态、BMI、高脂血症及IL-1基因多态性后,ABI在HP阴性组及阳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 CagA抗体阳性是低ABI的危险因素(P < 0.01)。结论HP感染,尤其是CagA抗体阳性HP感染,可能是中国南方汉族中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与2种IL-1基因位点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推拿结合超声导入马栗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顾伟, 陈明海, 文和领, 徐渊
2020, 45(9): 1240-1242, 12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6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超声导入马栗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病人行推拿治疗,观察组40例病人每天进行1次推拿结合超声导入马栗膏治疗,共治疗4周,于4周治疗前后对2组病人进行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障碍指数评分(ODI)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SF-36)。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对照组病人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病人的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推拿结合超声导入马栗膏治疗可以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对病人腰部功能改善及整体生活质量提高显著。
改良非切割型管状胃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黄琨, 胡涛, 高琦
2020, 45(9): 1243-124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7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非切割型管状胃与传统切割型管状胃在食管癌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胃镜证实为食管癌。分为改良非切割型管状胃组24例,传统切割型管状胃组23例;分析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管状胃长度、耗材用量及术后观察指标、出院短期随访等。结果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大出血等意外情况发生;改良非切割型管状胃组手术时间、管状胃长度与耗材用量均少于传统切割型管状胃组(P < 0.05~P < 0.01);2组术中出血、术后2 d胸腔引流总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非切割型管状胃组围术期和短期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切割型管状胃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改良非切割型管状胃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耗材量,且不会增加吻合口瘘及狭窄、肺部感染、术后返酸、胸胃扩张等术后并发症。
快速康复治疗方案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花保安, 吴化奎
2020, 45(9): 1247-125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8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治疗方案在重症监护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46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5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包括充分镇痛、早期(24~72 h)经口或经鼻胃管进食、控制性液体复苏、尽早拔除鼻胃管、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深静脉导管及导尿管、早期活动等快速康复治疗方案。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体质量下降、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在ICU住院期间疼痛明显改善、总体并发症减少、输液时间缩短、治疗费用下降、ICU住院时间缩短(P<0.05~P<0.01),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重症监护下采用快速康复方案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并发症,节约住院费用,缩短ICU住院时间,并改善病人生活品质,加快了病人康复;有望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的替代方法。
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高龄病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马斌, 崔振华
2020, 45(9): 1251-125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29
摘要:
目的分析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高龄病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股骨颈骨折病人40例,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全身麻醉组(C组)21例和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组(O组)19例。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1 h(T1)、缝合时(T3)比较2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T0时,2组病人HR、MAP、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2组HR和MAP均较T0时明显降低(P < 0.01),而O组T1时HR、MAP和T2时MAP均高于C组(P < 0.05~P < 0.01)。T0时,2组病人血清Cor、NE、Ang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2组血清Cor、NE、AngⅡ水平均较T0时明显升高,而O组T1、T2时血清Cor、NE、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 < 0.01)。术前2组病人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组病人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且O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 < 0.01)。O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 < 0.05),2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静脉全身麻醉相比,高龄病人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采用羟考酮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减少循环波动及全身应激损伤、增强术后镇痛作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更具优势。
加服依折麦布强化血脂管理对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观察
王慧华, 聂克红, 吕刚, 柴俊兵, 刘华, 马海峰
2020, 45(9): 1255-1257.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0
摘要:
目的观察加服依折麦布强化血脂管理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合并CSF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20 mg,观察组每晚加服依折麦布10 mg;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下调更明显(P < 0.01)。结论依折麦布强化血脂管理可改善CSF病人血管内皮生化环境,减弱炎症反应,减轻病人临床症状。
影像医学
高龄与中低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超声指标比较
周伟, 张炜芬, 刘伯元
2020, 45(9): 1258-1261.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1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与中低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超声指标差异。方法选取年龄≥65岁急性脑梗死病人134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和中低龄组(65~79岁)。分析2组病人超声指标的差异,主要包括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目、斑块部位、斑块性质以及血管狭窄程度等。结果2组病人的斑块数目、IMT增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在右侧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检出率高于中低龄组(P < 0.05);高龄组与中低龄组病人的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右侧颈动脉分叉处斑块较多见,而不稳定斑块较少见,血管狭窄程度较轻。
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CTA的有效性及形态学特征分析
吴磊, 沈龙山, 朱晶洁, 王大巍
2020, 45(9): 1261-1265.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2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风险评估中CT血管造影成像(CTA)应用有效性,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103例IA病人临床资料,对比破裂和未破裂者CTA影像形态学表现,并分析与瘤体破裂的相关性。结果103例病人中,瘤体破裂78例(84个瘤体),未破裂瘤体25例(28个瘤体);IA破裂以后交通动脉为主,其次是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后循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破裂组和未破裂组病人的瘤体大小、瘤体位置、瘤体高度和瘤颈宽度比(AR)、瘤体深度和载瘤动脉直径比(SR)、动脉瘤面积与瘤颈处载瘤动脉面积比值(面积比)及子囊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瘤体大小、AR、SR、面积比是动脉瘤瘤体破裂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CTA可清晰、准确显示颅内动脉瘤形态学特征,瘤体大小、AR、SR及面积比等形态学表现可作为IA破裂风险的独立评估指标。
检验医学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张强, 黄岩, 李娟, 王锦, 张刚强, 王伟
2020, 45(9): 1266-126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3
摘要: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乳腺癌病人血清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病人53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住院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病人48例为良性病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40名为对照组,应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Cys C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Cys C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织)Cys C蛋白表达状况。结果血清Cys C含量乳腺癌组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病组,良性病组高于对照组(P < 0.01),手术治疗后乳腺癌病人血清Cys C水平较术前未治疗时降低(P < 0.01)。Cys C≤1.015 mg/L为阴性,Cys C>1.015 mg/L为阳性,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7.92%,特异性为80.00%,准确度73.12%。年龄>50岁、肿瘤大小≥2 cm、浸润型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为Ⅲ型的乳腺癌病人血清Cys C含量分别高于年龄≤50岁、肿瘤大小 < 2 cm、浸润型小叶癌、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为Ⅰ~Ⅱ型的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ys 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表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 < 0.01)。结论血清Cys C检测在临床乳腺癌筛查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癌组织与血清Cys C表达水平的异质性可能与其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密切相关。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评估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贵峰, 张澄, 刘必勇, 陆雪儿, 章静
2020, 45(9): 1270-1272, 12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4
摘要:
目的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探讨血清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呼吸内科入院治疗的肺癌病人65例作为肺癌组,选择同期呼吸内科门诊和入院治疗的肺炎病人12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经倾向评分匹配法去除混杂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单独或联合诊断效能。结果经1:1倾向评分匹配法匹配肺癌组和对照组各57例,肺癌组CEA、CYFRA21-1、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Pro-GRP和SC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病理类型将匹配后的肺癌组分为鳞癌组20例和腺癌组37例,结果显示,腺癌组CYFRA21-1、CEA、NSE水平和鳞癌组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肺癌组血清CEA、CYFRA21-1和NSE对肺癌诊断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 < 0.05)。多指标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指标,不同联合策略之间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指标联合对腺癌诊断的Youden指数高于鳞癌。结论多指标联合可提高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效能,尤其对腺癌更为明显。
护理学
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俞荷俊, 方勤
2020, 45(9): 1273-1276.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5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问卷、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总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情绪管理、用药管理及运动管理是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尤其是情绪管理、用药管理及运动管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实践
杜娟, 张永洪, 何玲, 黄雪梅, 李军
2020, 45(9): 1277-128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6
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将80名就职于麻醉专科护士、院内骨干轮转护士、其他医院麻醉科工作护士纳入研究构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并进行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考核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麻醉风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胜任能力。结果培训后麻醉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考核各条目的自我评分、麻醉风险相关知识评价总分及各条目评分、胜任力评价总分及各条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 < 0.01)。结论针对麻醉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能够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风险意识、胜任能力,在提高麻醉专科医疗质量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耳穴压豆减轻初产妇第一产程疼痛的效果观察
雷芳
2020, 45(9): 1280-128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7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作为分娩镇痛措施在初产妇第一产程的疗效。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妇49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E1组、E2组和E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E1组在潜伏期接受耳穴压豆干预, E2组在活跃期接受耳穴压豆干预, E3组在潜伏期到活跃期接受耳穴压豆干预。比较4组产妇干预前后疼痛及恐惧/焦虑情况。结果E1组和E3组潜伏期干预后疼痛和恐惧/焦虑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 < 0.05~P < 0.01);E2组和E3组活跃期干预后镇痛效果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对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镇痛效果明显,可以减轻产妇恐惧/焦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病人发生尿路刺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肖丹丹
2020, 45(9): 1283-1285, 12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8
摘要: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病人发生尿路刺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75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均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其中210例病人留置双J管期间发生尿路刺激症,设为观察组,其余65例病人设为对照组。收集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术后留置双J管病人发生尿路刺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男性、双J管留置时间>2周、型号较粗(F6型)、输尿管异常、糖尿病为留置双J管病人术后发生尿路刺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术前控制尿路感染、系统化护理为病人术后发生尿路刺激症的保护性因素(P < 0.01)。结论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导致尿路刺激症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尽量根据输尿管的实际长度选取适当型号和长度的双J管,尽量提早拔管,同时注意对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控制,术前积极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
授权赋能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钱姣姣
2020, 45(9): 1286-1290.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39
摘要:
目的探索授权赋能教育模式与高血压病人自我效能感的关联性,探讨二者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高血压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的口头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施行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赋能教育。对2组病人不同时间段血压控制效果、生活依从性、自我效能感、SF-36评分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实施赋能教育后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自我效能感评分和SF-36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高血压病人出院后应用授权赋能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明显调控血压指标,增加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其自我效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赋权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彦, 李秀民, 张琪, 李军文
2020, 45(9): 1291-129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40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赋权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研究者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健康赋权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5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展开问卷调查,观察指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赋权得分为(94.08±23.03)分,以责任信念维度均分(4.09±1.07)最高,参与治疗维度均分(2.94±0.95)最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小、文化程度高、病程长及自我效能得分高的病人健康赋权得分高(P < 0.05~P < 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合理评估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赋权能力,针对病人健康赋权的现况,选取最佳的宣教方式和内容,以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质。
痔疮病人围手术期护理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艳红
2020, 45(9): 1295-1298.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41
摘要:
目的调查痔疮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的痔疮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需求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人群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确定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43例痔疮病人完成有效调查,护理需求率为99.13%,总得分为(22.16±2.76)分。其中,对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护理需求程度最高,为(1.92±0.27)分;需求次高的是对护士的态度,为(1.92±0.28)分;对延续护理的需求最低,为(1.29±0.50)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长期居住地和病程对痔疮病人的护理需求得分均有明显影响(P < 0.05~P < 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护理需求程度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低者其护理需求程度越高(P < 0.01)。结论痔疮病人围手术期总体的护理需求程度较高,主要与个人受教育程度相关,应遵循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
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恢复影响的间断分析
田宓
2020, 45(9): 1299-1302.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42
摘要: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间断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1-10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护理路径。比较2组病人术后恢复指标、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76±5.4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6.48±5.2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49.87±6.26)分、SDS评分(46.75±6.38)分(P < 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52.49±5.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5±6.12)分(P < 0.01)。结论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护理路径可促进子宫肌瘤病人术后尽快恢复,减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两种不同皮肤保护剂在预防ICU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程亚艳, 王艳红, 徐袁丁
2020, 45(9): 1302-1304.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43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皮肤保护剂对预防ICU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效果。方法将入住ICU的60例大小便失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臀膏组和皮肤保护膜组各30例,2组病人均采用结构化护理,护臀膏组在常规皮肤保护的基础上涂抹婴儿护臀膏,皮肤保护膜组常规皮肤保护的基础上涂抹造口粉和皮肤保护膜,比较干预1周后2组IAD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耗材成本。结果护臀膏组IAD发生率为13.33%,严重程度评分(10.75±8.23)分,皮肤保护膜组分别为23.33%、(9.08±6.47)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臀膏组IAD发生时间(3.50±1.12)d,迟于皮肤保护膜组的(2.86±1.25)d(P < 0.05);护臀膏组使用耗材成本为(38.78±9.45)元,低于皮肤保护膜组的(52.25±27.52)元(P < 0.05)。结论ICU病人IAD结构化护理方案中, 使用婴儿护臀膏皮肤保护剂与使用造口粉联合皮肤保护膜在IAD发生率与IAD严重程度方面效果相似,但IAD发生时间与耗材成本上婴儿护臀膏皮肤保护剂优于造口粉联合皮肤保护膜。
药学
养阴清咽颗粒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
陈金锋, 姜蕾, 刘国彬
2020, 45(9): 1305-1309.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44
摘要:
目的更全面控制养阴清咽颗粒的质量,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养阴清咽颗粒中未纳入质量标准的金银花、玄参、甘草、白花蛇舌草、桔梗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养阴清咽颗粒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色谱鉴别中,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位置斑点或峰一致,专属性强且阴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绿原酸在0.236~2.360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9%,RSD%=1.17%。结论本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处理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较全面反映养阴颗粒的内在质量,可用于完善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五味骨疽拔毒散质量标准研究
王晓玉, 孟楣, 陈浩, 程蕤, 魏芳
2020, 45(9): 1309-1313. doi: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0.09.045
摘要:
目的建立五味骨疽拔毒散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观察方中山药、生天南星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冰片和山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返滴定法测定方中白矾的含量。结果五味骨疽拔毒散中山药、生天南星的草酸钙针晶显微特征显著;冰片和山药的TLC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返滴定法测定白矾含量的方法学考察符合规范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8.90%,相对标准偏差为1.29%(n=6)。结论建立的显微鉴别、TLC及返滴定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骨疽拔毒散质量的控制。